一種照明oled的製作方法
2023-12-08 09:57:56 2
專利名稱:一種照明oled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照明0LED。
背景技術:
OL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機發光二極體)是有機電致發光技術,其通過將有機發光材料夾在透明陽極和金屬反射陰極之間,對有機薄膜施加電壓來進行發光,OLED發光效率高,綠色節能,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平面光源,因此OLED在照明領域的應用已成為一種趨勢。由於有機材料在大氣中受水、氧侵蝕容易發生劣化,所以照明OLED產品必須進行封裝以隔絕水、氧對有機材料的侵蝕。目前通用的封裝方法是採用UV膠紫外固化,可以達到比較好的封裝效果。但是照明OLED為了提高亮度均勻性,一般會採用輔助電極來降低發光面內的阻抗差異,尤其是在照明OLED面板的周邊,採用較寬的輔助電極圍繞四周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目前的照明OLED結構如圖1所示,主要包括有封裝線1、輔助電極2、發光面3、陰極4和陽極5,其中封裝線I成封閉的矩形圍繞在OLED發光面3四周,輔助電極2是用來降低阻抗差,發光面3的左右兩側是照明OLED的陰極4,上下兩側是照明OLED的陽極5。其中輔助電極2是整體圍繞在照明OLED發光面3的四周,以提高亮度均勻性。但是這種照明OLED的結構帶來的問題是,在OLED封裝工序中,需要採用UV燈照射封裝線進行封裝時,由於封裝線I位於圖1中的輔助電極2的下方,而UV燈無法穿透輔助電極2對UV膠進行固化, 因此無法進行正常封裝。目前採用的照明OLED的封裝示意圖如圖2所示,可以發現封裝線I完全在輔助電極2的下方,輔助電極2的上方是玻璃基板6,下方是玻璃蓋板7,這種結構使得封裝線I無法接受UV燈的照射,導致UV封裝無法正常進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問題,就是提出了一種能夠正常進行UV封裝的照明0LED。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照明0LED,包括封裝線、輔助電極、發光面和陰極,所述封裝線成封閉的矩形圍繞在發光面四周,所述輔助電極整體圍繞在發光面四周,所述陰極設置在發光面的左右兩側並包括有成矩形的第一陰極封裝線和第二陰極封裝線,其特徵在於,所述封裝線包括第一封裝線和第二封裝線,所述第一封裝線成矩形圍繞在發光面四周並與第一陰極封裝線形成第一開口和與第二陰極封裝線形成第二開口,所述第二封裝線成矩形圍繞在第一封裝線四周並與第一陰極封裝線形成第三開口和與第二陰極封裝線形成第四開口,其中第一開口和第三開口分別在第一陰極封裝線的兩側,第二開口和第四開口分別在第二陰極封裝線的兩側。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解決了由於輔助電極的存在導致無法進行正常封裝的問題,同時不會影響照明OLED的亮度均勻性,有效的提高了照明OLED的品質。
圖1為現有的照明OLED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現有的照明OLED的封裝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照明OLED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照明OLED的封裝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圖1所示,目前照明OLED主要包括有封裝線1、輔助電極2、發光面3、陰極4和陽極5,其中封裝線I成封閉的矩形圍繞在OLED發光面3四周,輔助電極2整體圍繞在照明OLED發光面3的四周,發光面3的左右兩側為照明OLED的陰極4,上下兩側是照明OLED的陽極5。這種結構的封裝示意圖如圖2所示,封裝線I完全在輔助電極2的下方,輔助電極2的上方是玻璃基板6,下方是玻璃蓋板7,這種結構使得封裝線I無法接受UV燈的照射,導致UV封裝無法正常進行。導致該問題的實質是因為輔助電極2要整體的圍繞在照明OLED的四周,因此在有封裝線I的地方為了電氣的內外連接也必須有輔助電極2的存在,因此導致封裝線I只能設置在輔助電極2的下方。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照明0LED,包括第一封裝線10、第二封裝線11、輔助電極2、發光面3陰極4和陽極5,其中,輔助電極2整體圍繞在發光面3四周,陰極4設置在發光面3的左右兩側,並分別包括有成矩形的第一陰極封裝線41和第二陰極封裝線42,第一封裝線10成矩形圍繞 在發光面3四周並與第一陰極封裝線41形成第一開口 100和與第二陰極封裝線42形成第二開口 101,所述第二封裝線11成矩形圍繞在第一封裝線10四周並與第一陰極封裝線41形成第三開口 110和與第二陰極封裝線42形成第四開口 111,其中第一開口 100和第三開口 110分別在第一陰極封裝線41的兩側,第二開口 101和第四開口 111分別在第二陰極封裝線42的兩側。本實用新型的主要技術方案,是通過將封裝線I改進為兩條封裝線,分別為第一封裝線10和第二封裝線11,並使兩條封裝線分別與陰極4的兩條陰極封裝線部分連接在一起,從而構成內外兩層封裝線,。而本方案解決技術問題的實質是,輔助電極2可通過內外兩層封裝線的開口實現從內到外的電氣連接,因此在有封裝線I的地方不必再設置輔助電極2,從而實現新的封裝結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照明OLED的封裝結構圖如圖4所示,在有封裝線I的地方沒有輔助電極2,因此UV光可以照射到封裝膠,進行紫外固化。同時可以發現,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照明OLED結構,輔助電極2由四個開口連接為一個整體,其電氣連接不受影響,因此不會影響到照明OLED的亮度均勻性。
權利要求1.一種照明0LED,包括封裝線(I)、輔助電極(2)、發光面(3)和陰極(4),所述封裝線(I)成封閉的矩形圍繞在發光面(3)四周,所述輔助電極(2)整體圍繞在發光面(3)四周,所述陰極(4)設置在發光面(3)的左右兩側並包括有成矩形的第一陰極封裝線(41)和第二陰極封裝線(42 ),其特徵在於,所述封裝線(I)包括第一封裝線(10 )和第二封裝線(11),所述第一封裝線(10)成矩形圍繞在發光面(3)四周並與第一陰極封裝線(41)形成第一開口(100)和與第二陰極封裝線(42)形成第二開口( 101 ),所述第二封裝線(11)成矩形圍繞在第一封裝線(10)四周並與第一陰極封裝線(41)形成第三開口(110)和與第二陰極封裝線(42)形成第四開口(111),其中第一開口(100)和第三開口(110)分別在第一陰極封裝線(41)的兩側,第二開口(101)和第四開口(111)分別在第二陰極封裝線(42)的兩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照明OLED。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照明OLED,主要技術方案為將傳統的照明OLED面板中的封裝線由一條改進為兩條,改進後的兩條封裝線分別成矩形並與發光面兩側的陰極封裝線連接後圍繞在發光面四周,同時在與陰極封裝線連接的地方分別設置有開口,設置開口的目的在於讓封裝線外於封裝線內的輔助電極實現電氣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解決了由於輔助電極的存在導致無法進行正常封裝的問題,同時不會影響照明OLED的亮度均勻性,有效的提高了照明OLED的品質。本實用新型尤其適用於照明OLED。
文檔編號H01L51/52GK202871872SQ201220551519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5日
發明者閆曉劍 申請人:四川虹視顯示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