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刀內孔頂出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8 13:41:56 1
專利名稱:圓刀內孔頂出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圓刀內孔頂出裝置,適用於雙面膠與其它材料如泡棉、矽油紙、PET等覆合,所切產品內孔面積較小,尤其適用於滾刀模切製造業。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內孔較小的產品,採用圓刀加工時由於刀具內孔過小,不易塞進墊刀泡棉,只能進直接切割,造成模切後的產品廢料塞進刀孔裡,對刀孔內壁擠壓變形導致刀具破損。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圓刀內孔頂出裝置,利用頂出的工作原理,將圓刀刀具軸體內側掏空,小尺寸刀孔內側軸體通體掏空,在掏空處裝與孔徑等大的柱狀金屬針,使金屬針外側與刀刃表面平齊,將軸體內側掏空區填置彈性橡膠棒,運轉時小孔刀具切割至產品表面時,小孔內側的柱狀金屬針將切割下來的廢料頂出刀具外,使其不會粘入刀孔內側,實現頂出排除廢料。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是採取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依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圓刀內孔頂出裝置,包括彈性橡膠棒和金屬針,所述的彈性橡膠棒填置在內側掏空的圓刀軸體內,小尺寸刀孔的內側通體掏空,形成小尺寸通孔,小尺寸通孔直徑與刀刃內徑相同,在掏空處裝入與小尺寸通孔的孔徑相同的金屬針,金屬針外側與刀刃表面平齊。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是採取以下技術方案進一步實現前述的金屬針為柱狀金屬針,金屬針前段為圓滑的半圓形。前述的彈性橡膠棒的直徑與圓刀軸體內側掏空內壁的直徑尺寸相同。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顯著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由於實用新型利用頂出的工作原理,小孔內側的柱狀金屬針將切割下來的廢料頂出刀具外,使其不會粘入刀孔內側,實現頂出排除廢料,降低廢料對刀刃內壁擠壓破壞的機率。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圓刀內側通體掏空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柱狀頂針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內部填充彈性膠棒結構示意圖。其中1、彈性橡膠棒2、小尺寸刀孔3、圓刀軸體4、小尺寸通孔5、金屬針6、刀刃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體實施方式
、結構、特徵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後。如圖1 4所示的一種圓刀內孔頂出裝置,包括彈性橡膠棒和金屬針,彈性橡膠棒 1填置在內側掏空的圓刀軸體3內,小尺寸刀孔2的內側通體掏空,形成小尺寸通孔4,小尺寸通孔直徑與刀刃內徑相同,在掏空處裝入與小尺寸通孔的孔徑相同的金屬針5,金屬針外側與刀刃6表面平齊。金屬針為柱狀金屬針,金屬針前段為圓滑的半圓形。彈性橡膠棒的直徑與圓刀軸體內側掏空內壁直徑尺寸相同。運轉時小孔刀具切割至產品表面時,小孔內側的柱狀金屬針將切割下來的廢料頂出刀具外。工作原理本實用新型利用頂出的工作原理,小孔內側的柱狀金屬針將切割下來的廢料頂出刀具外,使其不會粘入刀孔內側,實現頂出排除廢料,降低廢料對刀刃內壁擠壓破壞的機率安裝工序a.將圓刀軸體內部掏空,圓刀軸體管壁厚度餘留2mm以上。b.切出彈性橡膠棒,彈性橡膠棒外徑與鏤空圓刀軸體內徑一致。c.將小尺寸刀孔內側通體掏空形成小尺寸通孔,直徑與刀刃內徑一致。d.將柱狀金屬針塞進c工序後的刀孔內部。e在d工序後將彈性橡膠棒塞進鏤空的圓刀軸體內部。f.安裝齒輪後安放在圓刀機器模切刀座上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圓刀內孔頂出裝置,包括彈性橡膠棒和金屬針,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彈性橡膠棒填置在內側掏空的圓刀軸體內,小尺寸刀孔的內側通體掏空,形成小尺寸通孔,小尺寸通孔直徑與刀刃內徑相同,在掏空處裝入與小尺寸通孔的孔徑相同的金屬針,金屬針外側與刀刃表面平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刀內孔頂出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金屬針為柱狀金屬針,金屬針前段為圓滑的半圓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刀內孔頂出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彈性橡膠棒的直徑與圓刀軸體內側掏空內壁的直徑尺寸相同。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圓刀內孔頂出裝置,包括彈性橡膠棒和金屬針,所述的彈性橡膠棒填置在內側掏空的圓刀軸體內,小尺寸刀孔的內側通體掏空,形成小尺寸通孔,小尺寸通孔直徑與刀刃內徑相同,在掏空處裝入與小尺寸通孔的孔徑相同的金屬針,金屬針外側與刀刃表面平齊。本實用新型利用頂出的工作原理,小尺寸通孔內側的柱狀金屬針將切割下來的廢料頂出刀具外,使其不會粘入刀孔內側,實現頂出排除廢料,降低廢料對刀刃內壁擠壓破壞的機率。
文檔編號B26D7/18GK202180491SQ201120254548
公開日2012年4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19日
發明者曹曉明 申請人:天津澳普林特通訊器材組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