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葫蘆絲的敘事作文
2023-12-08 06:07:11
葫蘆絲又叫葫蘆蕭,是雲南多個少數民族特有的樂器之一,它吹起來獨特優美,又簡易好學,使我這個不太懂音樂的人也一下愛上了它。
學葫蘆絲這個想法很早已經在我心中萌芽了。有一次,街上傳來一陣悅耳的音樂聲,我禁不住沿著聲音尋找起來,轉過一個街角,發現原來是一個賣樂器的叔叔正吹奏著一個樂器,不時發出輕輕的顫音或婉轉的鳥鳴。聲音格外悠揚,怪不得我們離著很遠就聽到了。
我快步走過去,看見那個叔叔手裡拿著三個長長的管子,他嘴裡吹的是一個葫蘆。我向他身後看去,呵,那裡全是這樣的樂器,旁邊還放著一個大架子,上面寫著---葫蘆絲專售。葫蘆絲?這個樂器是叫葫蘆絲嗎?我感覺自己的好奇心一下子被勾引起來了。我拿起一個。它三根長短不一的紅色木管上有序的排列著8個孔,中間那個管子最長,上端一齊接在一個胖乎乎的葫蘆上。我試著吹了一下,它立即發出平滑、典雅的聲音,只是對比叔叔吹得稍顯刺耳。我高興得跳了起來。媽媽看了,答應暑假讓我去學葫蘆絲。
我的葫蘆絲課安排在7月的每個周二和周五。第一節課經過簡單的音節學習後,我迎來了第一個曲目---《瑪麗有隻小綿羊》。雖然這首歌只有短短的兩行譜,但每次不是跑調就是發出「咕—」的怪聲,一節課下來,才吹了三四遍。這時我總是不耐煩地撥弄起葫蘆絲上的中國結。但每當我這樣洩氣地坐下來時,就會放一首葫蘆絲樂曲---《月光下的鳳尾竹》。聽完了,我就又找到了之前學葫蘆絲的決心,再吹起來就會格外順利。
有一次,我一下子站了兩個小時,腳好像被使勁砸了一下似的,手指頭上也出現了許多紅紅的小圓印,但我一聽我吹奏出的樂曲,就仿佛看到我站在舞臺上,為大家表演葫蘆絲的樣子,身子也不覺輕快起來了。
我愛葫蘆絲,是它充實了我的空閒時間,豐富了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