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控螢幕及電子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6-10 10:56:41 3
專利名稱:觸控螢幕及電子設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總體上涉及用於可攜式電子設備的輸入和輸出設備。
背景技術:
可攜式電子設備已經得到了廣泛的使用,並且可以提供各種功
能,包括例如電話、電子消息收發和其它個人信息管理器(PIM)應 用功能。可攜式電子設備可以包括多種類型的設備,包括諸如簡單的 蜂窩電話、智慧型電話、無線PDA以及具有無線802.11或藍牙功能的膝 上計算機之類的移動站。這些設備在從諸如Mobitex和DataTAC之類的 僅支持數據的網絡到諸如GSM/GPRS、 CDMA、 EDGE、 UMTS和 CDMA2000網絡之類的複雜的語音和數據網絡的多種網絡上運行。
諸如PDA或智慧型電話之類的設備通常供手持使用並易於攜帶。通 常期望可攜帶的更小的設備。由於手持設備較小,從而可用於用戶輸 入和輸出設備的空間有限,因此觸控螢幕輸入/輸出設備尤其有用。此外, 可以根據正在執行的功能和操作修改觸控螢幕輸入/輸出設備上的屏幕 內容。
觸控螢幕輸入/輸出設備由諸如液晶顯示器之類的顯示器與觸敏覆 層構成。由於從液晶顯示器透射過構成觸摸敏感覆蓋的層的光較少, 這些輸入/輸出設備的能見度較差。
因此期望改進輸入/輸出設備。
發明內容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觸控螢幕顯示器可以包括顯示設備和位於 顯示設備之上的觸敏覆層。該觸敏覆層可以包括基板、位於基板之上 的用於確定對觸控螢幕顯示器的觸摸位置的第一和第二電容式觸摸傳感 器電路層、以及用於將第一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與第二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電隔離開的薄膜沉積隔板層。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可攜式電子設備可以包括底座和耦合至 底座的觸控螢幕顯示器。該觸控螢幕顯示器可以包括顯示設備和位於顯示 設備之上的觸敏覆層。該觸敏覆層可以包括基板、位於基板之上的用 於確定對觸控螢幕顯示器的觸摸位置的第一和第二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 路層、以及將第一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與第二電容式觸摸傳感器 電路層電隔離開的薄膜沉積隔板層。可攜式電子設備還可以包括位於 底座與觸控螢幕顯示器之間的可操作組件,包括存儲器以及與觸控螢幕顯 示器和存儲器相連的處理器。
根據本發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於製造觸控螢幕顯示器的方
法。該方法可以包括在包括基板的觸敏覆層堆疊(stack)上形成第
一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在第一 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上沉積 薄膜隔板層,以及在薄膜隔板層上形成第二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
現在將結合附圖,僅作為示例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描述,在附 圖中
圖l是包括根據一個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設備的某些內部組件的 框圖2A是可攜式電子設備的簡化的頂視圖; 圖2B是圖2A的可攜式電子設備的簡化的截面側視圖3是根據實施例的觸控螢幕顯示器的截面側視圖4是示出了用於製造圖3的觸控螢幕顯示器的方法中的步驟的流 程圖5是根據另一實施例的觸控螢幕顯示器的截面側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將理解,在適當的情況下,為了說明的簡要和清楚起見,可以在 附圖之間重複附圖標記,以指示相應或相似的元件。另外,為了提供 對這裡所描述的實施例的完整理解,提出了大量的特定細節。然而,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將理解,沒有這些特定細節,仍可以實現這裡 所描述的實施例。在其它實例中,不對公知的方法、過程和組件進行 詳細描述,以免混淆這裡所描述的實施例。同樣,該描述不被認為是 限定這裡所描述的實施例的範圍。
這裡所描述的實施例總體上涉及一種觸控螢幕顯示器以及一種包 括觸控螢幕顯示器的可攜式電子設備。可攜式電子設備的示例包括諸如
尋呼機、蜂窩電話、蜂窩智慧型電話、無線管理程序(wireless organizer)、 個人數字助理、具有無線能力的筆記本計算機之類的移動、或手持無 線通信設備。
可攜式電子設備可以是具有先進數據通信能力的雙向通信設備, 這種先進數據通信能力包括通過收發機站的網絡與其它可攜式電子設 備或計算機系統進行通信的能力。可攜式電子設備還可以能夠進行語 音通信。依靠可攜式電子設備所提供的功能性,該可攜式電子設備可 以稱作數據消息收發設備、雙向尋呼機、具有數據消息收發能力的蜂 窩電話、無線網際網路應用、或數據通信設備(具有或不具有通話能力)。 可攜式電子設備還可以是不具有無線通信能力的可攜式設備,例如手 持電子遊戲設備、數字相冊、數位相機等。
首先參照圖l,在圖1中示出了可攜式電子設備20的示例性實施例 的框圖。可攜式電子設備20包括多個組件,例如控制可攜式電子設備 20的整體操作的處理器22。通過通信子系統24執行包括數據和語音通 信在內的通信功能。根據任意適合的解壓縮技術(例如,YK解壓縮以 及其它已知的技術)和加密技術(例如使用諸如數據加密標準(DES)、 三重DES、或先進加密標準(AES)的加密技術),由解碼器26對便攜 式電子設備20所接收的數據所進行解壓縮和解密。通信子系統24從無 線網絡100接收消息並向該無線網絡100發送消息。在這個可攜式電子 設備20的示例性實施例中,根據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SM)和通用分. 組無線電業務(GPRS)標準配置通信子系統24。 GSM/GPRS無線網絡 在世界範圍內使用,並且預計這些標準將最終被增強型數據GSM環境 (EDGE)和通用移動電信業務(UMTS)所取代。新標準尚處於制定 階段,但是相信這些新標準將與這裡所描述的網絡行為類似,並且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將理解這裡所描述的實施例旨在使用未來開發
的任何其它適合的標準。根據特別為GSM/GPRS通信所定義的協議, 將通信子系統24與無線網絡24相連接的無線鏈路表示一個或更多個不 同的射頻(RF)信道。利用較新的網絡協議,這些信道能夠同時支持 電路交換語音通信和分組交換數據通信。
儘管在一個實施例中與可攜式電子設備20相關聯的無線網絡100 是GSM/GPRS無線網絡,但是在不同實現中,其它無線網絡還可以與 可攜式電子設備20相關聯。例如,可以採用的不同類型的無線網絡包 括以數據為中心的無線網絡、以語音為中心的無線網絡、以及能夠通 過同一物理基站同時支持語音和數據通信的雙模式網絡。組合的雙模 式網絡包括但不限於碼分多址(CDMA)或CDMA1000網絡、 GSM/GPRS網絡(如上所述)、以及類似EDGE和UMTS的未來第三代
(3G)網絡。以數據為中心的網絡的一些其它示例包括WiFi 802.11、 MobitexTM和DataTACTM網絡通信系統。其它以語音為中心的數據網絡 的示例包括類似GSM和時分多址(TDMA)系統的個人通信系統(PCS) 網絡。處理器22還與附加的子系統相互作用,例如隨機存取存儲器
(RAM) 28、快閃記憶體30、具有構成觸控螢幕顯示器33的觸敏覆層34的顯示 器32、輔助的輸入/輸出(I/O)子系統36、數據埠38、揚聲器40、 麥克風42、短距離通信44、以及其它設備子系統46。處理器22經由電 子控制器35與觸敏覆層34相互作用。
可攜式電子設備20的一些子系統執行通信相關的功能,而其它子 系統可以提供"駐留"或設備上功能。作為示例,顯示器32和觸敏覆層 34均可用於通信相關的功能(例如輸入用於在網絡100上傳送的文本消
息)以及諸如計算器或任務列表之類的設備駐留功能。
在網絡登記和激活過程完成之後,可攜式電子設備20可以通過無 線網絡100發送和接收通信信號。網絡接入與便攜電子設備20的訂戶或 用戶相關聯。根據本實施例,為了識別訂戶,可攜式電子設備20使用 被插入到用於與網絡進行通信的SIM/RUIM接口 50的SIM/RUIM卡48 (即,訂戶識別模塊或可移動的用戶識別模塊)。SIM卡或RUIM48是 一種傳統的"智慧卡",可用於識別可攜式電子設備20的訂戶,並且使可攜式電子設備20個人化。在本實施例中,可攜式電子設備20沒有SIM 卡/RUIM48就不能完全操作用於與無線網絡100進行通信。通過將SIM 卡/RUIM48插入SIM/RUIM接口 50,訂戶可以訪問所有預訂的服務。 服務可以包括web瀏覽和諸如電子郵件、語音郵件之類的消息收發; 短消息服務(SMS);以及多媒體消息收發服務(MMS)。更加先進的 服務可以包括銷售點、現場服務和銷售自動化。SIM卡/RUIM48包 括處理器和用於存儲信息的存儲器。 一旦SIM卡/RUIM 48被插入 SIM/RUIM接口50中,SIM卡/RUIM 48耦合至處理器22。為了識別訂 戶,SIM卡/RUIM48可以包括一些諸如國際移動訂戶識別碼(IMSI) 之類的用戶參數。使用SIM卡/RUIM 48的優點是訂戶不必被任何單個 的物理可攜式電子設備所綁定。SIM卡/RUIM 48還可以存儲可攜式電 子設備的附加的訂戶信息,包括記事本(或日曆)信息和最近通話信 息。備選地,還可以將用戶的身份信息編進快閃記憶體30中。
可攜式電子設備20是電池供電的設備,並且包括用於容納一個或 更多個可再充電的電池54的電池接口52。在至少一些實施例中,電池 54可以是具有嵌入式微處理器的智能電池。電池接口52耦合至輔助電 池54向可攜式電子設備20提供電源V+的調節器(未示出)。儘管當前 技術使用電池,但是諸如微型燃燒電池之類的未來技術可以向可攜式 電子設備20提供電源。
可攜式電子設備20還包括將在下面詳細描述的作業系統56和軟 件組件58至68。典型地,將處理器22所執行的作業系統56和軟體組件 58至68存儲在諸如快閃記憶體30之類的永久性存儲器中,該快閃記憶體30可以由只 讀存儲器(ROM)或類似的存儲元件(未示出)代替。本技術領域的 技術人員將理解,可以將作業系統56和軟體組件58至68 (例如特定設 備應用或其部分)的一部分臨時加載到諸如RAM 28之類的易失性存 儲器中。還可以包括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其它軟體組件。
通常,在可攜式電子設備20的製造期間,將控制基本設備操作的 軟體應用子集58 (包括數據和語音通信應用)安裝在可攜式電子設備 20上。其它軟體應用包括消息應用60,其可以是使得可攜式電子設備 20的用戶能夠發送和接收電子消息的任意適當的軟體程序。如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存在消息應用60的各種備選。典型地,將用
戶發送或接收的消息存儲在可攜式電子設備20的快閃記憶體30或可攜式電子 設備20中的一些其它適合的存儲元件中。在至少一些實施例中,可以 將發送和接收的消息中的一些遠離設備20地存儲,例如存儲在與便攜 式電子設備20進行通信的關聯主機系統的數據存儲器中。
軟體應用還可以包括設備狀態模塊62、個人信息管理器(PIM) 64、以及其它適合的模塊(未示出)。設備狀態模塊62提供永久性,艮卩, 設備狀態模塊62確保重要的設備數據被存儲在諸如快閃記憶體30之類的永久 性存儲器中,以便在可攜式電子設備20被關閉或斷電時不會丟失數據。
PIM64包括用於組織和管理用戶感興趣的數據項(例如,電子郵 件、聯繫人、日曆事件、語音郵件、約會、以及任務項,但不局限於 此)的功能。PIM應用具有經由無線網絡100發送和接收數據項的能力。 可以經由無線網絡100將PIM數據項與存儲在主機系統中的和/或與主 機系統相關聯的可攜式電子設備的訂戶的數據項無縫地結合、同步和 更新。這項功能在可攜式電子設備20上創建關於這些項目的鏡像主機。 這在主機系統是可攜式電子設備的訂戶的辦公計算機系統時尤其有 利。
可攜式電子設備20還包括連接模塊66和信息技術(IT)策略模塊 68。連接模塊66實現可攜式電子設備20與無線基礎設施以及諸如便攜 式電子設備20被授權與之進行接口的企業系統之類的任何主機系統進
行通信所需要的通信協議。
連接模塊68包括能夠與可攜式電子設備20相結合以使得可攜式 電子設備20能夠使用與企業系統相關聯的任意數目的伺服器的一組 API。連接模塊66使得可攜式電子設備20能夠建立與主機系統的端到 端安全的、經認證的通信管道。由連接模塊66提供接入的應用子集可 以用於將IT策略命令從主機系統傳送至可攜式電子設備20。這可以採 用無線或有線的方式予以實現。然後,這些指令會被傳送至IT策略模 塊68,以對設備20的配置進行修改。備選地,在一些情況下,IT策略 更新還可以通過有線連接來進行。
也可以在可攜式電子設備20上安裝其它類型的軟體應用。這些軟體應用可以是在製造可攜式電子設備20之後所添加的第三方應用。第 三方應用的示例包括遊戲、計算器、實用程序等。
可以通過無線網絡IOO、輔助I/0子系統36、數據埠38、短距離 通信子系統44、或任何其它合適的設備子系統46中的至少一個將附加 應用加載到可攜式電子設備20上。這種應用安裝的靈活性增加了便攜 式電子設備20的功能性,並且可以提供增強的設備上功能、通信相關 的功能、或者二者。例如,使用可攜式電子設備20,安全通信應用可 以實現電子商務功能和其它此類財務往來。
數據埠38使訂戶能夠通過外部設備或軟體應用設置自己的偏 好,並且通過提供到可攜式電子設備20的信息或軟體下載而不是通過 無線通信網絡來擴展便攜使電子設備20的能力。例如,備選的下載路
徑可用於通過提供安全設備通信的、直接且因此可靠並可信的連接來 將加密密鑰加載到可攜式電子設備20上。
數據埠38可以是能夠在可攜式電子設備20與其它計算設備之 間進行數據通信的任何適當的埠。數據埠38可以是串行或並行的 埠。在一些實例中,數據埠38可以是USB埠,該USB埠包括 用於數據傳輸的數據線以及可以提供充電電流以對可攜式電子設備20 的電池54進行充電的饋電線。
短距離通信子系統44在不使用無線網絡100的情況下提供可攜式 電子設備20與不同系統或設備之間的通信。例如,短距離通信子系統 可以包括紅外設備以及用於短距離通信的相關電路和組件。短距離通 信標準的示例包括由紅外數據協會(IrDA)開發的標準、藍牙、以及 由IEEE開發的802.11標準族。
在使用中,諸如文本消息、電子郵件消息、或網頁下載之類的接 收信號由通信子系統24處理,並且被輸入至處理器22。然後,處理器 對接收信號進行處理,以向顯示器32輸出,或備選地向輔助I/0子系統 36輸出。例如,訂戶還可以使用形成觸控螢幕顯示器33的顯示器32上的 觸敏覆層34、也可能使用輔助的I/0子系統36來構成諸如電子郵件消息 之類的數據項。輔助子系統36可以包括諸如滑鼠、跟蹤球、紅外指紋 檢測器、或具有動態按鈕按壓功能的滾輪的設備。還可以提供鍵盤,例如字母數字鍵盤和/或電話類型的鍵盤。所構成的項目可以經由通信 子系統24通過無線網絡1 OO發送。
對於語音通信,除了將接收到的信號輸出至揚聲器40、以及通過 麥克風42產生用於傳輸的信號之外,可攜式電子設備20的整體操作基
本相似。諸如語音消息記錄子系統之類的備選的語音或音頻i/o子系統
還可以在可攜式電子設備20上實現。儘管語音或音頻信號輸出主要通 過揚聲器40完成,但是顯示器還能夠用以提供附加信息,例如呼叫方 的身份、語音呼叫的持續時間、或其它語音呼叫相關的信息。
現在參考圖2A和圖2B,圖2A和圖2B示出了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 包括觸控螢幕顯示器的可攜式電子設備20的視圖。可攜式電子設備20包 括外殼70,外殼70包括底座72和通過側壁與底座72隔開的框架74。框 架74框住觸控螢幕顯示器裝。底座72包括為了插入和移除例如上述的電 池54和SIM卡48而可釋放地附上的板(未示出)。將理解,例如底座72、 側壁76和框架74可以通過注模形成。使框架74的大小和形狀適合框住 在其中暴露出觸控螢幕顯示器33以用於通過用戶對觸控螢幕顯示器33的觸 敏覆層34的觸摸而進行輸入以及在顯示設備32上顯示輸入的窗口。在 顯示設備32下面提供觸控螢幕顯示器支架75。將包括電子控制器35、處 理器22的組件以及包括參照圖1的上述其它操作組件容納在外殼70中, 以提供可攜式電子設備20的功能。
現在參照圖3,圖3示出了根據一個實施例的觸控螢幕顯示器33的典 型截面側視圖(未縮放)。觸控螢幕顯示器33是包括顯示器設備32 (在本 實施例中是LCD顯示器32)、以及觸敏覆層34在內的電容式觸控螢幕顯示 器33。觸敏覆層34包括多個堆疊的層。在本實施例中,該層包括通過 適當的粘合劑固定至LCD顯示器32的基板80、沉積在基板80上的地屏 蔽層84、第一薄膜沉積隔板層86、第一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88、 第二薄膜沉積隔板層90、第二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92、以及通過 適當的粘合劑固定至第二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92的覆蓋透鏡96。
繼續參考圖3,同時參考圖4。在本實施例中,基板80是透明的聚 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板。將理解,也可以使用諸如玻璃之類 的其它適合的材料或其它適合的絕緣板。根據本實施例的地屏蔽層84是氧化銦錫(ITO)層,通過例如在 基板80上的濺射塗膜而將該ITO層施加至基板80,並且為了將第一和 第二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88、 92與LCD顯示器32隔開,將該ITO 層接地(步驟110)。將理解,地屏蔽層84可以是用於提供接地的地屏 蔽或屏蔽電壓饋送的諸如氧化銻錫(ATO)和摻鋁氧化鋅(ZAO)之 類的任何適合的透明材料。
第一薄膜沉積隔板層86是用於將地屏蔽層84與第一電容式觸摸 傳感器電路層88電隔離開的諸如二氧化矽或氮化矽之類的適合的非導 電材料或其它適合的材料的隔板層。第一薄膜沉積隔板層86是通過例 如物理氣相在地屏蔽層84上沉積適合的厚度的透明薄層,以提供例如 100nm與300nm之間的薄的電隔板層(步驟112)。
接著,在第一薄膜沉積隔板層86上形成第一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 路層88 (步驟114)。根據本實施例的第一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88 是施加至第一薄膜沉積隔板層86的、並且通過掩模並隨之刻蝕掉未掩 模區域而形成圖案的氧化銦錫(ITO)層。因此,將ITO層設計成例如 重複菱形、三角形、條形的適合的圖案,或延伸整個觸控螢幕顯示器33 的其它適合的圖案。第一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88經由以諸如銅或 金之類的任何適合的導電材料形成的導電導線連接至圖l示出的電子 控制器35。將理解,由於可以使用諸如氧化銻錫(ATO)和摻鋁氧化 鋅(ZAO)之類的其它適合的材料,因此第一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 層88不局限於ITO。
第二薄膜沉積隔板層90由諸如二氧化矽或氮化矽之類的適合的
非導電材料或其它適合的材料製成,用於將第一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 路層88與第二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92電隔離開。第二薄膜沉積隔 板層90是通過例如物理氣相沉積在第一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88上 的透明薄層,以提供薄的電隔板層(布驟116)。
然後,在第二薄膜沉積隔板層90上形成第二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 路層92 (步驟118)。根據本實施例的第二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是 施加至第二薄膜沉積隔板層90、並且通過掩模並隨之刻蝕掉未掩模區 域以形成延伸到整個觸控螢幕顯示器33而形成圖案的氧化銦錫(ITO)層。此外,第二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92的圖案通常與第一電容式
觸摸傳感器電路層88的圖案垂直地延伸,並且經由以適合的導電材料 形成的導電導線連接至電子控制器35。此外,將理解,由於可以使用 諸如氧化銻錫(ATO)和摻鋁氧化鋅(ZAO)之類的其它適合的材料, 因此第一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88不局限於ITO。
觸控螢幕33上的觸摸位置是使用兩個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88、 92確定的。利用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88、 92中的一個所確定x位置 以及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88、 92中的另一個所確定的y位置,確定 觸控螢幕33上的觸摸x和y位置。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88、 92中的每 一個響應於用戶的觸摸而向控制器35提供信號,從而導致每一個電容 感受器電路層88、 92的電場變化。該信號表示相應的x和y觸摸位置中 的一個。
最後,透明薄層96用於在第二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92上提供 防護覆蓋。根據本實施例的防護覆蓋是使用適當的光學粘合劑94固定 至第二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92的表面的透明聚合物透鏡(步驟 120)。備選地,例如,通過噴塗而不是將預形成的透鏡粘附在堆疊上, 可以將透明薄層96塗在第二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92上。
在圖3中示出的實施例中,基板80經由諸如3MTM提供的光學清晰 層合粘合劑之類的適當的光學清晰粘合劑82固定至LCD顯示器32 (步 驟122)。
在使用中,在LCD顯示器32上顯示屏幕,包括用於可攜式電子設 備20的用戶進行選擇的選項或命令。由於電容耦合,每一個電容式觸 摸傳感器電路層88、 92由電流驅動,以提供基於觸控螢幕33的用戶觸摸 而變化的電場。電場的變化向控制器3發送信號通知已經發生了觸摸, 並且在控制器處確定了觸摸的x和y坐標。處理器22使用觸摸的坐標確 定來自LCD顯示器32上顯示的屏幕的、用戶所選擇的選項或命令。因 此,處理器22基於用戶觸摸所產生的數據而執行動作。
觸控螢幕顯示器33不局限於確定靜態觸摸事件的單個位置。相反, 還可以確定諸如手指沿著觸控螢幕顯示器33滑動的運動。此外,可以確 定在觸控螢幕顯示器33上的多於一個位置處的觸摸,並且還可以確定增大或減小手指觸摸位置之間的距離的運動。觸摸的每種類型的觸摸事 件和位置(坐標)可以導致在處理器22處啟動不同的命令。因此,觸
摸屏顯示器33為用戶交互提供了圖形用戶界面。
現在參照圖5,圖5示出了根據另一實施例的觸控螢幕顯示器33的典 型截面側視圖(未縮放)。此外,觸控螢幕顯示器33是包括顯示設備32 (在本實施例中是LCD顯示器32)和觸敏覆層43在內的電容式觸控螢幕 顯示器33。觸敏覆層34包括堆疊的多個層。層包括通過適合的粘合劑 82固定至LCD顯示器32的基板80、第一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88、 薄膜沉積隔板層90、第二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92、以及通過適合 的粘合劑94固定至第二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92的覆蓋透鏡96。除 了沒有圖5中示出的示例性實施例的地屏蔽層和地屏蔽層上的薄膜沉 積隔板層之外,本實施例與圖3中所示出的類似。取而代之的是,第一 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88在基板80上形成。
在圖5中示出的實施例中,由於控制器35將對電容式觸摸傳感器 電路層88、 92的讀取與LCD掃描同步,以便在刷新LCD顯示器的時間
段期間執行對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的讀取,因此不需要地屏蔽層。 應理解,典型的LCD顯示器具有40Hz至100Hz的刷新頻率。在繪出所 有顯示在LCD顯示器上的線之後,在未繪出LCD顯示器32的線的短暫 時間段期間執行對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88、 92的讀取。因此在繪 出線之後(這期間會產生幹擾讀取的噪聲),執行對電容式觸摸傳感器 電路層88、 92的讀取。在未繪出線期間,可以隨時執行讀取。
第一與第二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之間的薄膜沉積層在兩個 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之間提供了與第二基板相比非常薄的隔板 層。因此,減小了觸敏覆層的總厚度,從而由於從LCD顯示設備透射 過觸敏覆層的光線比例較高,而使光學質量得到提高。因此,例如對 於背光式顯示器,由於需要透射的光較少,因此電源要求也隨之下降。
儘管這裡所描述的實施例針對觸控螢幕顯示器和可攜式電子設備 的特定實現,但是應理解,對於這些實施例的修改和變化是在本發明 的範圍和範疇之內的。例如,在提供相同功能的同時,許多特徵的大 小和形狀(包括觸摸傳感器電路層的圖案在內)可以不同。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想到許多其它修改和變化。相信所有的這些修改和 變化都在本發明的範疇和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觸控螢幕顯示器,包括顯示設備;以及位於顯示設備之上的觸敏覆層,所述觸敏覆層包括基板、位於所述基板之上的用於確定對觸控螢幕顯示器的觸摸位置的第一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和第二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以及薄膜沉積隔板層,所述第一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位於所述薄膜沉積隔板層的一個表面之上,以及所述第二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位於所述薄膜沉積隔板層的相對表面上,以便將所述第一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與所述第二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電隔離開,所述第二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覆蓋在所述第一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上。
2、 根據權利要求l的觸控螢幕顯示器,其中,所述觸敏覆層包括位於所述基板與所述第一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之間的屏蔽。
3、 根據權利要求l的觸控螢幕顯示器,其中,所述觸敏覆層包括用 於在所述第二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上提供防護覆蓋的覆蓋層。
4、 根據權利要求3的觸控螢幕顯示器,其中,所述覆蓋層被粘附在所述第二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上。
5、 根據權利要求l的觸控螢幕顯示器,其中,所述第一電容式觸摸 傳感器電路層和第二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包括氧化銦錫ITO、氧 化銻錫ATO和摻鋁氧化鋅ZAO中的至少一種的層。
6、 根據權利要求l的觸控螢幕顯示器,其中,所述基板包括聚合物。
7、 根據權利要求6的觸控螢幕顯示器,其中,所述基板包括聚對苯 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8、 根據權利要求l的觸控螢幕顯示器,包括地屏蔽層,所述地屏蔽 層在所述顯示器與所述第一觸摸傳感器電路層之間,並且與所述第一 觸摸傳感器電路層電隔離開。
9、 根據權利要求8的觸控螢幕顯示器,包括位於所述地屏蔽層與所述第一觸摸傳感器電路層之間的另一薄膜沉積隔板層。
10、 根據權利要求l的觸控螢幕顯示器,其中,所述薄膜沉積隔板層是物理氣相沉積隔板層。
11、 根據權利要求l的觸控螢幕顯示器,其中,所述薄膜沉積隔板層的厚度範圍為100nm至300nm。
12、 一種可攜式電子設備包括 底座; 如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觸控螢幕顯示器,耦合至所述底座;以及操作組件,位於所述底座與所述觸控螢幕顯示器之間,包括存儲器 和處理器,所述處理器連接至所述觸控螢幕顯示器和所述存儲器。
13、 一種用於製造觸控螢幕顯示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包括基板的觸敏覆層堆疊中形成第一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在所述第一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上沉積薄膜隔板層; 在所述薄膜隔板層上形成第二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以使得所述第二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覆蓋在所述第一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上。
14、 根據權利要求13的方法,包括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屏蔽,並在形成所述第一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 路層之前,在屏蔽上沉積另一薄膜隔板層,以及形成所述第一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包括在所述另一薄膜隔 板層上形成所述第一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
15、 根據權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上沉積薄膜隔板層包括物理氣相沉積所述薄膜隔板層。
全文摘要
一種觸控螢幕顯示器,包括顯示設備和位於顯示設備之上的觸敏覆層。該觸敏覆層包括基板、位於基板之上的用於確定對觸控螢幕顯示器的觸摸位置的第一和第二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以及用於將第一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與第二電容式觸摸傳感器電路層電隔離開的薄膜沉積隔板層。
文檔編號G06F3/041GK101419520SQ20081014997
公開日2009年4月29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07年10月26日
發明者愛德華·輝, 麥可·珀迪 申請人:捷訊研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