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折傘的手拉開收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2-08 07:06:31 1
專利名稱:多折傘的手拉開收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傘,準確地說是傘的開收控制結構,該結構使得人通過手推拉的形式即可達到開收傘的效果。
背景技術:
多折傘,通常是採用下巢上設置控制按鈕,按鈕內具有翹板,翹板通過彈簧頂持,翹板作用於中棒上,開傘時,翹板扣合於中棒的卡制槽,使得下巢定位,傘面伸張;收傘時,按壓按鈕,解脫翹板對中棒的卡制,可將傘收攏。這種方式通過按鈕的控制實現的,而按鈕是設置於傘下巢的一個部位,在使用過程中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的,傘面會旋轉,導致按鈕的位置並不固定,因此開傘及收傘均需要人為尋找按鈕的位置,以實現控制,這對於操作並不方便。
因此,專利申請0229267.0(名稱傘巢定位裝置)提出了一種新的開收傘控制機構,該機構是將傘的下巢改進,屏除了原有的開傘控制機構,將按鈕結合翹板控制的方式改變為拉環結合卡扣,卡扣設置於上巢,向下伸出,與下巢扣合,通過拉環控制該扣合的解脫,這種結構方式需要對上下巢進行改進,結構複雜,不實用。
發明內容
基於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控制方便的手拉開收結構,該結構通過人簡單的手上下推拉即可實現傘的開收。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多折傘的手拉開收結構,該結構將手拉環與現有的控制按鈕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通過手拉環控制按鈕的按壓,從而達到開收的效果。
因此,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多折傘的手拉開收結構,其包括有下巢、中棒、開傘控制機構,其特徵在於下巢的下部設置有手拉環,下巢的底部具有向外突出的突緣,手拉環的上部具有向內伸出的按壓塊,該按壓塊與中棒之間的橫向距離小於開傘控制機構的橫向距離,可作用於開傘控制機構上,這樣,推拉手拉環,其按壓塊作用於開傘控制機構,實現傘的開收控制。
該手拉環內還可設置按壓塊,並對應與下巢上的突緣,該突緣為環狀結構(該環狀結構可以不封閉),以保證能夠全面地、穩定地作用,而手拉環不能從下巢脫離。
開傘控制機構,其通常是設置於下巢的翹板和彈簧,翹板的一端卡制設置於中棒的卡制槽,以實現開傘時的定位扣合,彈簧頂持翹板的另一端,可使翹板穩定扣合,壓制翹板,其內側作用於彈簧,彈簧收縮,翹板的卡制端開啟,則實現傘的解扣收攏。
所述的下巢的中部,其外徑收縮,手拉環設置於此,並向下延伸包覆下巢,下巢上部的外徑大於手拉環的內徑,便於手拉環穩定套繫於下巢,不會脫落。
所述的手拉環,其下部包覆下巢底端,並向內收攏,形成卡制端,該卡制端的內徑小於下巢底端的外徑,這樣可使得手拉環穩固地套繫於下巢上,不會脫落。
所述的手拉環的按壓塊,其為上部的內側設置有向其軸向伸出的按壓塊,便於開收傘時作用於翹板,該按壓塊對應於翹板設置。
上述的按壓塊,其也可設置於手拉環的內側局部,且具有足夠的寬度,只要對應於翹板設置即可。
上述的手拉環,其為非對稱結構,即對應於翹板的部位設置按壓塊,從橫截面來看,具有按壓塊的一側其與中棒的徑向距離大於不設置按壓塊的一側,這樣手拉環因為其本身的非對稱關係不會隨意旋轉,便於控制翹板的按壓塊位置的固定,也使得對翹板的控制順利進行。
本實用新型採用上述的結構,可採用簡單地手動推拉形式實現傘的開收控制,便於操作,且僅僅在現有結構的基礎上略做改進,結構簡單,實現方便,成本低廉。
而且手拉環結構簡單、控制方便、準確。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的結構分解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開傘時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收傘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手拉開收結構,其包括有下巢2、中棒3、開傘控制機構,下巢2與上巢1對應,其下部設置有手拉環2-1,開傘控制機構,其通常是設置於下巢的翹板2-2和彈簧2-3,翹板2-2的一端可卡制設置於中棒的卡制槽3-1(結合圖2、圖3),以實現開傘時的定位扣合,彈簧2-3頂持翹板的一端,中棒2的一側開收凹槽,設置翹板2-2和彈簧2-3。
在手拉環2-1對應於翹板2-2和彈簧2-3的部位設置有按壓塊2-5,該按壓塊2-5具有卡制翹板2-2的作用,便於控制開收傘。
結合圖2及圖3所示,下巢的底部具有向外突出的突緣2-4,手拉環的上部具有向內伸出的上凸2-6,該上凸2-6整體上為不封閉的環狀結構(在其它的實施方式中也可設置為環狀的封閉結構),使得其內徑小於突緣的外徑,使得手拉環可緊密地套繫於下巢上,且此時,下巢2設置手拉環2-1的部位具有縮徑部分,該部分的外徑小於正常的下巢主體的外徑,便於突緣2-4與上凸2-6共同作用,使得手拉環2-1的位置得到約束,不會脫離下巢2。
手拉環2-1,其為非對稱結構,即對應於翹板的部位設置按壓塊2-5,從橫截面來看,具有按壓塊2-5的一側其與中棒的徑向距離大於不設置按壓塊2-5的一側,這樣手拉環因為其本身的非對稱關係不會隨意旋轉,便於控制翹板2-2的按壓塊2-5位置的固定,也使得對翹板2-2的控制順利進行。
圖2所示,開傘時,手推手拉環2-1,手拉環2-1帶動下巢2向上運動,此時按壓塊2-5不會卡制翹板2-2,當移動到中棒的卡制槽3-1時,彈簧2-3頂持翹板的一端,使翹板2-2穩定扣合卡制槽3-1,上下巢支撐的傘骨及傘面可完全打開,形成開傘的狀態。
圖3所示,收傘時,向下拉動手拉環2-1,在向下的作用力下,按壓塊2-5壓制翹板2-2,產生橫向的作用力,使得翹板2-2其內側作用於彈簧2-3,彈簧2-3收縮,翹板2-2的卡制端開啟,則實現傘的解扣收攏,由此可順利收傘。
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範圍,凡是結構與實用新型目的及實施方式類似於的實施方式,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多折傘的手拉開收結構,其包括有下巢、中棒、開傘控制機構,其特徵在於下巢的下部設置有手拉環,下巢的底部具有向外突出的突緣,手拉環的上部具有向內伸出的按壓塊,該按壓塊與中棒之間的橫向距離小於開傘控制機構的橫向距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折傘的手拉開收結構,其特徵在於該手拉環內還可設置按壓塊,並對應與下巢上的突緣,該突緣為環狀結構。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折傘的手拉開收結構,其特徵在於開傘控制機構,其是設置於下巢的翹板和彈簧,翹板的一端卡制設置於中棒的卡制槽,彈簧頂持翹板的另一端。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折傘的手拉開收結構,其特徵在於述的下巢的中部,其外徑收縮,手拉環設置於此,並向下延伸包覆下巢,下巢上部的外徑大於手拉環的內徑。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折傘的手拉開收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手拉環,其下部包覆下巢底端,並向內收攏,形成卡制端,該卡制端的內徑小於下巢底端的外徑。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折傘的手拉開收結構,其特徵在於上述的按壓塊,其也可設置於手拉環的內側局部,且具有足夠的寬度。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多折傘的手拉開收結構,其特徵在於上述的手拉環,其為非對稱結構,即對應於翹板的部位設置按壓塊,從橫截面來看,具有按壓塊的一側其與中棒的徑向距離大於不設置按壓塊的一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多折傘的手拉開收結構,其包括有下巢、中棒、開傘控制機構,其下巢的下部設置有手拉環,下巢的底部具有向外突出的突緣,手拉環的上部具有向內伸出的按壓塊,該按壓塊與中棒之間的橫向距離小於開傘控制機構的橫向距離,可作用於開傘控制機構上,推拉手拉環,其按壓塊作用於開傘控制機構,實現傘的開收控制。上述的結構,可採用簡單地手動推拉形式實現傘的開收控制,便於操作,且僅僅在現有結構的基礎上略做改進,結構簡單,實現方便,成本低廉。
文檔編號A45B25/00GK2925183SQ200620017078
公開日2007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06年7月19日
發明者張書閔 申請人:張書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