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Q&P鋼板及其兩次配分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11-04 09:57:29 3
本發明屬於材料熱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Q&P鋼板及其兩次配分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汽車輕量化,節能減排以及汽車安全性的需求,高強度鋼的研究和使用成為了當下技術人員研究的熱點。其中,第三代汽車用鋼中的Q&P得到了廣泛的關注,與傳統鋼材相比,Q&P鋼具有優異的強度和良好的塑性,作為汽車結構用鋼,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與傳統的淬火-回火(Q&T)工藝相比,Q&P工藝是將完全奧氏體化或者部分奧氏體化的鋼,淬火到馬氏體相變開始溫度(Ms)和馬氏體相變結束溫度(Mf)之間,此時馬氏體部分相變,組織中有一部分未轉變的奧氏體;隨後,在淬火溫度,或高於淬火溫度進行保溫配分,碳原子從過飽和的馬氏體中向未轉變的奧氏體中擴散,使得奧氏體足夠穩定,能夠穩定的保留到室溫,而不發生相變。隨著對Q&P鋼研究的逐步深入,發現如果想獲得較大量的殘餘奧氏體,需要相對較高的淬火溫度,而這樣的話,經過配分以後,組織中難免會有一部分不穩定的奧氏體轉變為馬氏體,或者以M/A島的形式存在於最後的組織中。如何共同優化Q&P工藝,從而提高室溫下穩定的奧氏體含量,並且讓奧氏體以更加穩定,更有利於變形的方式存在,仍然有很重要的探索價值。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Q&P鋼板及其兩次配分製備方法,該製備方法的特徵為,在經歷過兩步Q&P淬火配分處理後,在隨後的水淬冷卻過程中,通過控制終冷溫度,來控制不穩定的奧氏體發生馬氏體轉變的量,從而增加二次回火(配分)處理,在回火過程中通過碳配分來穩定更大體積分數和碳含量的奧氏體的Q&P鋼,及其熱處理方法。本發明的Q&P鋼板,成分按重量百分比為:C:0.15~0.28%,Mn:1.0~3.5%,Si+Al:0.9~2.5%,餘量的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鋼板厚度為1.2~1.8mm。本發明的Q&P鋼板,其抗拉強度≥1200MPa,延伸率≥20%,強塑積≥25000MPa。本發明的Q&P鋼板,其微觀組織為馬氏體,殘餘奧氏體和貝氏體;室溫條件下,殘餘奧氏體的體積分數為8~22%。本發明的Q&P鋼板的兩次配分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完全奧氏體化:按Q&P鋼板的成分,配料製得厚度為1.2~1.8mm的普通Q&P鋼板,在850~950℃,保溫100~1000s,製得完全奧氏體化的Q&P鋼板;步驟2,奧氏體發生部分馬氏體相變:將完全奧氏體化的Q&P鋼板,以30~100℃/s的冷卻速度,淬火到280~330℃;步驟3,一次配分過程:(1)將淬火後的Q&P鋼板,升溫至350~450℃,保溫30~600s;(2)一次配分後的鋼板,以30~100℃/s的冷卻速度,水淬到20~80℃;步驟4,二次配分過程:(1)將水淬後的鋼板,在升溫至350~450℃,保溫30~600s;(2)二次配分後的鋼板,淬火到室溫,製得Q&P鋼板。所述步驟1中,普通Q&P鋼板的製備,包括以下步驟:(1)熔煉:按Q&P鋼板成分配料,精煉和連鑄製得截面尺寸厚度為50~80mmQ&P鋼坯;(2)熱軋:將鋼坯在1150~1250℃,保溫60~180min;熱軋5~8道次,製得厚度為3~5mm的熱軋板;(3)冷軋:將熱軋板酸洗,去除表面的氧化鐵皮;進行3~5道次冷軋,製得厚度為1.2~1.8mm的冷軋板,即為普通Q&P鋼板。經過所述步驟1的工藝,Q&P鋼板完全奧氏體化,並且成分均勻分布。經所述步驟2的工藝,製得鋼板的在280~330℃之間奧氏體的體積百分比為15~50%;30~100℃/s的冷卻速度是保證在發生馬氏體相變前不發生其他相變的臨界冷速;步驟2的工藝條件,保證的完全奧氏體化的Q&P鋼板,在生成馬氏體前,不發生其他相變;為隨後的配分過程中,通過工藝調配,獲得更大體積分數的穩定奧氏體做好了前期準備。所述步驟3(1),配分溫度越高,碳元素的擴散越快,配分完成的越快,所需要的保溫時間越短。經所述步驟3,淬火後的Q&P鋼板經過一次配分後,不穩定的奧氏體發生部分馬氏體相變,再通過控制淬火溫度,來控制馬氏體相變分數。所述步驟4(1),配分溫度越高,配分完成的越快,所需要的保溫時間越短,在這個過程中,原本不穩定的奧氏體,通過二次配分,變得更加穩定,同時,奧氏體中的碳含量,進一步增加,並且,這部分奧氏體由於經過了二次馬氏體相變,尺寸更小,穩定性更高。所述步驟3和步驟4,是屬於通過控制一次配分後的部分馬氏體相變,並配合二次配分過程,來穩定奧氏體,同時減小奧氏體尺寸,提高奧氏體中碳含量。本發明的Q&P鋼板,經過兩次配分之後,最終組織中有8%至22%體積分數的殘餘奧氏體,並且主要以馬氏體為主,並有部分熱處理過程中不可避免生產的貝氏體組織;相對於常規工藝的Q&P鋼,片狀殘餘奧氏體含量增加,並且殘餘奧氏體中的碳含量增加。本發明Q&P鋼板的化學成分(以重量%計)限定的原因如下:C:0.15%至0.28%碳可以通過間隙固溶強烈提高鋼的強度,並且碳含量的升高會強烈降低Ac3,從而降低加熱溫度節約能源,且碳是最重要的間隙固溶強化元素,為此碳含量的下限為0.15%。但是過高的碳含量對鋼的焊接性能、力學性能及耐蝕性能影響很大,而且可能會引起板材強度過高而韌性下降。為此碳的上限設為0.28%。優選值為0.18~0.25%。Mn:1.0%至3.5%錳是良好的脫氧劑和脫硫劑。錳是奧氏體穩定元素,能擴大奧氏體區域,降低Ac3溫度。錳具有優良的抑制奧氏體向鐵素體轉變而提高鋼的淬透性的作用。為了降低熱處理時的加熱溫度,把錳的下限定為1.0%,過高的錳的添加會導致成本增加,因此錳的上限設為3.5%。且其成本較錳高,因此限定其上限為5%。Mn的優選值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