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破碎機輥筒的製作方法
2023-11-30 11:40:11
專利名稱:一種破碎機輥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破碎機輥筒,特別是涉及一種用於碎煤破碎機上的新型輥筒。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相同類型碎煤破碎機輥筒採用鑲條和滑塊結構,破碎機齒板在運行中遇鐵塊等異物容易產生縱向斷裂,並有飛出機外的可能,引發設備事故及人身安全事故。 由於齒板是易損件需較頻繁的更換,此兩種結構更換齒板時困難較大,耗時長。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碎煤破碎機輥筒易斷裂且安全性不高的問題,提供一種破碎機滾筒,該裝置結構簡單合理,使用安全可靠,且更換方便耗時短。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破碎機輥筒,包括筒體和齒板,其中筒體外圓面上設置有多個間隔排列的鑲塊,每兩個鑲塊之間形成一個燕尾槽,齒板內圓面上設置有多個燕尾榫,燕尾榫卡在燕尾槽內。在上述方案中,包括多個螺栓,螺栓穿過筒體、鑲塊和齒板後將筒體、鑲塊和齒板緊固在一起。在上述方案中,在筒體旋轉工作時,燕尾槽的一個側壁受力,為工作受力面,另一個側壁不受力,為非工作面,其中非工作面與鑲塊之間留有間隙。從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徵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由於齒板和鑲塊單邊受力,不受力一邊留有間隙,安裝摺換齒板方便耗時短,齒板燕尾榫卡在鑲塊構成的燕尾槽內,可避免齒板縱向斷裂飛出機外的可能性,確保使用安全可靠。
本實用新型將通過實施例並參照附圖的方式說明,其中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局部結構放大圖;其中附圖標記1是筒體2是齒板3是鑲塊4是燕尾槽5是燕尾榫 6是螺栓7是工作受力面 8是非工作面 9是間隙。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破碎機齒板鎖緊裝置,如圖1和圖2所示在筒體的表面上固定有多個鑲塊,每兩個鑲塊之間形成一個燕尾槽,多個鑲塊構成多個燕尾槽,該燕尾槽與齒板內圓面底部的燕尾榫相配合,安裝齒板時,只需將燕尾榫對準燕尾槽推入既可再用螺栓穿過齒板,鑲塊及筒體經緊固使之成為一體。如圖2所示,燕尾榫與燕尾槽非工作面留有一定間隙,使整個裝置在安裝摺換齒板時更為方便且耗時短,可避免齒板縱向斷裂飛出機外的可能性,確保使用安全可靠。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徵,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徵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本說明書(包括任何附加權利要求、摘要和附圖)中公開的任一特徵,除非特別敘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徵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徵只是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徵中的一個例子而已。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破碎機輥筒,其特徵在於包括筒體(1)和齒板(2),其中筒體(1)外圓面上設置有多個間隔排列的鑲塊(3),每兩個鑲塊(3)之間形成一個燕尾槽(4),齒板(2)內圓面上設置有多個燕尾榫(5 ),燕尾榫(5 )卡在燕尾槽(4 )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破碎機輥筒,其特徵在於包括多個螺栓(6),螺栓(6)穿過筒體(1)、鑲塊(3)和齒板(2)後將筒體(1)、鑲塊(3)和齒板(2)緊固在一起。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破碎機輥筒,其特徵在於在筒體(1)旋轉工作時,燕尾槽 (4)的一個側壁受力,為工作受力面(7),另一個側壁不受力,為非工作面(8),其中非工作面(8)與鑲塊(3)之間留有間隙(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破碎機輥筒,涉及一種破碎機輥筒。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碎煤破碎機輥筒易斷裂且安全性不高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破碎機輥筒,包括筒體和齒板,其中筒體外圓面上設置有多個間隔排列的鑲塊,每兩個鑲塊之間形成一個燕尾槽,齒板內圓面上設置有多個燕尾榫,燕尾榫卡在燕尾槽內。在上述方案中,包括多個螺栓,螺栓穿過筒體、鑲塊和齒板後將筒體、鑲塊和齒板緊固在一起。在上述方案中,在筒體旋轉工作時,燕尾槽的一個側壁受力,為工作受力面,另一個側壁不受力,為非工作面,其中非工作面與鑲塊之間留有間隙。該裝置結構簡單合理,使用安全可靠,且更換方便耗時短。
文檔編號B02C4/30GK202290158SQ201120415908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7日
發明者俞傑, 冉體健, 盧敬勳 申請人:江油晟達機電裝備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