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式股動脈氣囊壓迫帶的製作方法
2023-10-31 20:44:27 1
專利名稱:可控式股動脈氣囊壓迫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器械,涉及一種可控式股動脈氣囊壓迫帶,適用於介入術股動脈穿刺後需要加壓包紮的病人。
背景技術:
股動脈穿刺後需要加壓包紮的病人,由於體質、術前用藥、血壓高低的不同,造成穿刺點所需壓力不同,壓力的調節很難掌握,壓力太大,易引起患肢血流受阻、迷走神經反射而出現血壓下降,壓力太小又出現穿刺部位出血、局部血腫等。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缺點,提供一種即可控制壓力、術者操作方便、病人感覺舒適的股動脈氣囊壓迫帶。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控式股動脈氣囊壓迫帶,包括相互連接的壓力帶和固定帶,壓力帶和固定帶的一端分別固定有壓力帶掛鈎、固定帶掛鈎,其特殊之處在於所述壓力帶的另一端固定有氣囊,氣囊通過連接管連接壓氣球,氣囊與連接管之間設有調節閥,氣囊的表面中央位置標有氣囊標記;壓力帶位於氣囊一端的內側固定有若干橫向排列與壓力帶掛鈎相配合的壓力帶掛鼻,壓力帶掛鼻的上部為與固定帶掛鈎相配合的固定帶掛鼻。
該可控式股動脈氣囊壓迫帶,是根據病人股動脈的穿刺點而設計。使用時,把氣囊置於病人的腹股溝處,氣囊標記對準穿刺點,外接壓氣球,用連接管連接,連接管上端裝有調節閥,開始充氣到所需壓力,關閉調節閥,斷開連接管取下氣囊。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1、內有調節閥和氣囊,可以自由調節壓力。
2、裝有連接管,充氣完畢可以取下氣囊,病人感覺舒適。
3、有掛鈎和掛鼻,不易脫開,並且可以隨意調節鬆緊,安全可靠。
圖1是本實用新型可控式股動脈氣囊壓迫帶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可控式股動脈氣囊壓迫帶使用示意圖。
圖中,1氣囊,2氣囊標記,3氣囊,4調節閥,5連接管,6壓氣球,7壓力帶掛鼻,8固定帶掛鼻,9固定帶,10固定帶掛鈎,11壓力帶掛鈎,12壓力帶。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例。該實施例包括相互連接的壓力帶12和固定帶9,壓力帶12和固定帶9的一端分別固定有壓力帶掛鈎11、固定帶掛鈎10,壓力帶12的另一端通過氣囊外罩3固定有氣囊1,氣囊1通過連接管5連接壓氣球6,氣囊1與連接管5之間設有調節閥4,氣囊1的表面中央位置標有氣囊標記2;壓力帶12位於氣囊1一端的內側固定有若干橫向排列與壓力帶掛鈎11相配合的壓力帶掛鼻7,壓力帶掛鼻7的上部為與固定帶掛鈎10相配合的固定帶掛鼻8。氣囊1在壓力帶12的一端,調節閥4在連接管5的上端,連接管5可以將壓氣球6和壓力帶12分開,只用調節閥4控制氣囊1內的壓力,壓力帶掛鈎11、固定帶掛鈎10和壓力帶掛鼻7、固定帶掛鼻8既能防止加壓後的壓迫帶崩開,又能根據病人體形調節鬆緊。手術開始前,將壓力帶放置在病人臀下,把壓力帶掛鈎11端由大腿內側牽出放在對側大腿上,把固定帶9置於病人的腰部下方如圖2中(a)。手術結束拔出導管鞘後,用3~4塊無菌紗布按壓穿刺點,再把氣囊1置於病人的腹股溝處,氣囊標記2對準穿刺點如圖2中(b),將壓力帶掛鈎11掛在合適的壓力帶掛鼻7上,把固定帶掛鈎10掛在合適的固定帶掛鼻8上如圖2中(c),用壓氣球6充氣到所需壓力,關閉調節閥4,斷開連接管5,取下氣囊1。
權利要求1.一種可控式股動脈氣囊壓迫帶,包括相互連接的壓力帶(12)和固定帶(9),壓力帶(12)和固定帶(9)的一端分別固定有壓力帶掛鈎(11)、固定帶掛鈎(10),其特徵在於所述壓力帶(12)的另一端固定有氣囊(1),氣囊(1)通過連接管(5)連接壓氣球(6),氣囊(1)與連接管(5)之間設有調節閥(4),氣囊(1)的表面中央位置標有氣囊標記(2);壓力帶(12)位於氣囊(1)一端的內側固定有若干橫向排列與壓力帶掛鈎(11)相配合的壓力帶掛鼻(7),壓力帶掛鼻(7)的上部為與固定帶掛鈎(10)相配合的固定帶掛鼻(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的輔助設備,該可控式股動脈氣囊壓迫帶,是根據病人股動脈的穿刺點而設計,有壓力帶、固定帶、氣囊、氣囊標記、調節閥、連接管、壓氣球、掛鈎、掛鼻組成。把氣囊置於病人的腹股溝處,氣囊標記對準穿刺點,外接壓氣球,用連接管連接,連接管上端裝有調節閥,開始充氣到所需壓力,關閉調節閥,斷開連接管取下氣囊。
文檔編號A61F13/00GK2824848SQ200620000918
公開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13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13日
發明者胡書芳, 武傳中, 王明霞 申請人:胡書芳, 武傳中, 王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