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水處理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1-01 05:48:37

本實用新型涉及汙水處理裝置。
[
背景技術:
]
在日常和生產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都會產生汙水或廢水。被汙染的水如果直接排放到自然界中就會產生其他問題,甚至還會破壞生態環境,反過來對人類造成危害。因此,汙水一般需要經過處理後,達到一定的標準,才能夠進行排放。
汙水處理的過程一般需要進行加藥,加藥後與汙水進行充分混合後,進入下一個環節進行處理。然而,在現有技術中,加藥的過程是不連續的,需要其首先將汙水添加到罐體中進行攪拌,待充分混合後輸出至下一環節,排空罐體,然後才能重複上述步驟。其混合併不能連續操作。降低了汙水處理效率。
[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能夠連續進行汙水處理不間斷的汙水處理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提供如下汙水處理裝置,包括:
a.汙水泵,
b.氣浮隔油室,其底部內設置有氣浮裝置,頂部具有行程槽,行程槽中設置有刮油手柄,隔油室的側壁下部具有進口,隔油室的上部具有出口,隔油室的進口與汙水泵通過汙水管連接,
b.第一、第二、第三混拌罐,包括罐體,三個罐體內均具有混拌裝置,罐體頂部具有進水口和加藥口,罐體的底面具有出水口,第一、第二、第三混拌罐相鄰緊貼設置,三個罐體的進水口通過進水管與氣浮隔油室的出口連接,出水口均連接有出水管,出水管的末端連接一出水總管,所述的出水管、進水管、出水總管上設置有閥門,
c.支架,用於依次固定汙水泵、氣浮隔油室、第一、第二、第三混拌罐,其底部具有用於容納管的管廊,管廊內排布所述的出水管,支架位於第一、第二、第三混拌罐的位置固定有平臺,所述的平臺上周沿設置有扶手欄杆。
該汙水處理裝置還具有以下優化結構,
所述的混拌裝置有減速電機、減速電機連接的轉軸、轉軸不同高度上設置的混拌槳葉構成。
在所述的轉軸上部設置有直槳,下部設置有槳葉具有彎折角度的折槳。
所述的隔油室底部設有放空口。
所述的扶手欄杆由方管制成。
還包括加藥罐,加藥罐上設有出藥口,出藥口和三個罐體上的加藥口均通過加藥管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汙水處理裝置結構合理,三個罐體能夠循環進行加藥混合,在一個進行混合的同時,另外兩個已經可以進水,當混合完成後,下一個又可以進行加藥混合,並且也可以同時使用,大大增大了汙水處理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汙水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汙水處理裝置俯視圖;
圖中1.扶手欄杆 2.汙水管 3.放空口 4.直槳 5.減速電機 6.轉軸 7.行程槽 8.刮油手柄 9.方管 10.鍍鋅用網格板 11.(第一混拌罐的)進水管12.(第二混拌罐的)進水管 13.(第三混拌罐的)進水管 14.(第一混拌罐的)出水管 15.(第二混拌罐的)出水管 16.(第三混拌罐的)出水管 17.出水總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於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應當理解,實施例和附圖僅用於解釋說明而不用於限定本實施例的保護範圍。
本實施例的汙水處理裝置結構如下,
如圖1所示,包括:
a.汙水泵,用於將汙水打入氣浮隔油室。
b.氣浮隔油室,其底部內設置有氣浮裝置,頂部具有行程槽,行程槽中設置有刮油手柄,隔油室的側壁下部具有進口,隔油室的上部具有出口,底部設有放空口,隔油室的進口與汙水泵通過汙水管連接,
b.第一、第二、第三混拌罐,包括罐體,三個罐體內均具有混拌裝置,所述的混拌裝置有減速電機、減速電機連接的轉軸、轉軸上部設置有直槳,下部設置有槳葉具有彎折角度的折槳。罐體頂部具有進水口和加藥口,罐體的底面具有出水口,第一、第二、第三混拌罐相鄰緊貼設置,三個罐體的進水口通過進水管與氣浮隔油室的出口連接,出水口均連接有出水管,出水管的末端連接一出水總管,所述的出水管、進水管、出水總管上設置有閥門,
c.支架,用於依次固定汙水泵、氣浮隔油室、第一、第二、第三混拌罐,其底部具有用於容納管的管廊,管廊內排布所述的出水管,支架位於第一、第二、第三混拌罐的位置固定有平臺,所述的平臺上周沿設置有扶手欄杆,扶手欄杆由方管制成。
d.加藥罐,加藥罐上設有出藥口,出藥口和三個罐體上的加藥口均通過加藥管連接。
汙水通過汙水泵打至氣浮隔油室,汙水中的油分隨著氣浮裝置產生的微小氣泡浮至頂部,通過刮油手柄進行刮油,刮完油的汙水進入到所述的三個混拌罐中進行加藥混合,混合完成後通過出水管出料。其可以進行循環的不間斷操作,即在第一混拌罐進行混拌的同時,汙水可依次進入第二或第三混拌罐中,在第二或第三混拌罐進行混拌的時候,其餘兩個又可以進水,如此往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