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煤氣灶的製作方法
2023-12-06 07:08:26 1
專利名稱:醇煤氣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使用醇類液體燃料的灶具。
目前,已有使用甲醇為基礎原料的合成液體燃料灶具。但其供燃料時,必須打氣加壓或將一部份液體燃料醇預先加熱氣化,操作繁瑣,灶具燃燒的仍是甲醇或甲醇蒸氣,燃燒後甲醛汙染嚴重,產生的毒性威脅人體健康;甲醇燃料對管路爐頭部件會產生腐蝕,積垢、積炭造成氣路堵塞,並且由於結構不合理,氣化熱量、供料、火焰燃燒不穩定,因而燃燒熱效率低。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熱效率高、使用方便的灶具,它能使醇類液體燃料轉化為煤氣燃燒。
實用新型的目的採取以下措施達到醇煤氣灶有一由同心的內、外圓筒體構成的燃燒爐頭體,在外圓筒體壁上接有供料管,其特徵是該圓環形燃燒爐頭體結構為有由一上、下園環板和內、外圓筒壁面封閉成的醇類燃料預熱室,預熱室內豎直布置有若干由上、下園環板定位、且相互平行的反應列管,預熱室與位於爐頭體下部的沉降池和多孔篩板間通過一連通管相通,沉降池通過反應列管與爐頭體上部的爐蓋聯通。
上述反應列管內封裝的催化劑為銅、鋅、鉻、鎳、鉀等賤金屬,也可用鉑、銠、銥等貴金屬。反應列管採用7~12根,用耐溫、耐腐材料,如銅或不鏽鋼。
預熱室內位於上下園板間固定有一豎直隔板,供料管口和連通管各在隔板一側。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其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剖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該爐灶的爐頭為一金屬內外筒體(8)和(7)組成的圓環形爐頭體。內圓筒體(8)為空心,供一次空氣進風;內外筒體之間用上、下園環板(10)和(5)封閉,在上下園環板上均勻開孔,並將7~12根相互平行的列管(9)定位於園環板上的孔內。由上、下園環板和內、外圓筒壁面封閉成的腔室構成醇類燃料預熱室(6),液體燃料進入其中被氣化過熱。預熱室與供料管(1)相通;在預熱室內靠供料管口一側設有隔板(12)將預熱室隔斷,隔板另一側的下園環板上有一連通管(2)與爐頭體底部的沉降池(3)和多孔篩板(4)相通,因而預熱室與沉降池也相通。爐頭體底部與上部用螺釘聯接。在列管(9)內部和篩板之間裝填有催化劑構成裂解反應床。催化劑組份為銅、鋅、鉻、鎳、鉀等賤金屬,也可用鉑、銠、銥等貴金屬。醇燃料在催化劑作用下,裂解溫度為180-760℃,壓力為0.2-5kg/cm條件下,即產生煤氣。
醇類燃料預熱氣化轉化為煤氣的過程是燃料由瓶罐中自壓供料,一開始,當燃料與空氣混合噴入預熱室內,由於冷態起動,燃料中的醇類部份即在爐頭的供料通道上沿途冷凝沉降,最後滯留在底部沉降池;而燃料中的氣化部份,如甲醚等,則進入預熱室內,在列管外壁間的封閉腔室內運轉至隔板另一側的連通孔處,穿過該孔進入到多孔篩板及沉降池,再從沉降池上行穿過篩板和催化反應列管到爐頭體上部,由爐蓋(11)的孔中逸出被電火花點燃,燃燒一分鐘後,由於燃氣在爐腔內上下燃燒,使爐腔內和反應床同時升溫達到醇類燃料所需預熱氣化裂解的溫度,於是,醇類燃料即完成轉化為煤氣的過程。所獲煤氣成份為氫H250~55%,一氧化碳CO8~11%,甲烷CH47~0.2%,甲醚CH3OCH314~18%,水H2O 16~13%和其它碳氫化合物成份CnHm 2%。從上組數字可看出,該煤氣成份有較高的熱值,其低熱值為4039.48千卡/米-3276千卡/米,與一般城市煤氣熱值相近。
所用的醇類燃料可為甲醇、粗甲醇、乙醇、雜醇並摻入一定比例的水和少量的丁烷、甲醚、丙酮等添加劑。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1、醇煤氣爐灶是專供城鄉居民單家獨戶使用。爐具由一臺煤氣灶(單、雙灶、)和儲存料鋼瓶組成。使用安全、操作方便,與一般市售煤氣灶和液化氣灶操作方法相似。
2、醇燃料和人不直接接觸,鋼瓶內盛裝的是甲(乙)醇,爐灶燃燒的是煤氣。
3、不需加壓、預熱,利用燃料自壓穩定安全供料,無殘渣廢料。
4、產生的煤氣熱值在4039.48千卡/米-3276千卡/米之間,與一般城市煤氣熱值相當,爆炸極限為3.6-30%,20℃時為0.49mpa,60℃為0.77mpa,安全可靠。
5、閉窗環境中有害成份檢測結果如下表
6、它除可用於單家獨戶的城鄉居民外,沿可用於工業和民用鍋爐、化工冶金、熱力電站和環保工程等領域。
權利要求1.一種醇煤氣灶,有一由同心的內、外圓筒體(8,7)構成的燃燒爐頭體,在外圓筒體(7)壁上接有供料管(1),其特徵在於該圓環形燃燒爐頭體結構為有由一上、下園環板(10,5)和內、外圓筒(8,7)壁面封閉成的醇類燃料預熱室(6),預熱室內豎直布置有若干由上、下園環板定位、且相互平行的反應列管(9),預熱室與位於爐頭體下部的沉降池(3)和多孔篩板(4)間通過一連通管(2)相通,沉降池通過反應列管與爐頭體上部的爐蓋(11)聯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煤氣灶,其特徵在於反應列管內封裝的催化劑為銅、鋅、鉻、鎳、鉀等賤金屬,也可用鉑、銠、銥等貴金屬。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煤氣灶,其特徵在於預熱室內位於上下園板間固定有一豎直隔板(12),供料管口和連通管各在隔板一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煤氣灶,其特徵在於反應列管採用7~12根,用耐溫、耐腐材料,如銅或不鏽鋼。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使用醇類液體燃料的灶具,它由同心的內、外圓筒體構成燃燒爐頭體,在外圓筒體壁上接有供料管,該圓環形爐頭體有一上、下圓環板和內、外圓筒壁面封閉成的醇類燃料預熱室,預熱室內豎直布置有若干反應列管,預熱室與位於爐頭體下部的沉降池和多孔篩板間通過一連通管相通,沉降池通過反應列管與爐頭體上部的爐蓋聯通。醇類燃料可為甲醇、粗甲醇、乙醇、雜醇並摻入一定比例的水和少量的丁烷、甲醚、丙酮等添加劑。
文檔編號F24C5/00GK2204944SQ9422074
公開日1995年8月9日 申請日期1994年9月16日 優先權日1994年9月16日
發明者徐澤濤, 董榮, 董銀談 申請人:徐澤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