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增產菌生產方法
2023-10-29 10:08:52 1
專利名稱:作物增產菌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作物增產菌液體發酵工藝和粉劑生產作物增產菌是由於其體內、體表生活的微生物由於長期進化的結果與植物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係,其中有些微生物對作物生長、發育、增產、改進品質等有促進作用,將它們篩選出來再用到植物體上,由於它們作為物體表面內菌,因此能與植物體共存亡,只要植物能長就能發揮其作用。本發明所述的作物增產菌生產方法屬細菌中的芽孢桿菌(Barillus)發酵工藝與各組份的配比具有細菌的共性,又有其個性,發酵工藝條件與各組份的配比的選擇,直接關係到生產水平高低,生產周期長短以及產品質量的好壞,進而關係到生產成本和經濟效益。中國專利CN88106560.9中已闡明了作物增產菌的分離篩選、固體發酵工藝液體發酵工藝和可溼性粉劑生產。
本發明目的在於,在CN88106560.9的基礎上對作物增產菌生產方法中的發酵工藝及各組份配比進行了改進,並經過大量的試驗,證明可使生產周期縮短,提高生產率2倍,發酵水平含菌量增加,提高了產品質量,相當於原水平的3倍。
本發明所述的作物增產菌生產方法,其主要是液體發酵工藝為a、首先將原菌種活化,擴大培養在20-34℃,時間為24-30小時,通氣量v/v=1∶1.5,製成孢子懸浮液,用於種子罐接種;
b、將種子罐空消滅菌,裝入培養液滅菌後,冷卻至30-34℃時,將孢子液接入培養液中,通氣培養,即得種子菌液;
c、將生產發酵罐空消滅菌,裝入培養液滅菌後,冷卻至30-38℃時,將種子菌液接入發酵培養液中培養,然後達標發酵液直接包裝或放罐製成粉劑包裝成產品;
滅菌均為高壓蒸汽,空消為125℃,壓力0.05MPA,實消為121℃,壓力0.05MPA,滅菌30分鐘,攪拌速度為200-220轉/分;種子罐接種在28-35℃,罐壓0.025-0.05MPA,培養7-9小時,發酵罐接種後,在28-38℃,罐壓0.035-0.05MPA,培養14-20小時;滅菌前PH為7.5-8.3,滅菌後PH為6.8-7.3。
種子罐、發酵罐所採用各組份配比為(以種子罐裝培養液300公斤為基數),發酵罐按種子罐培養液量的比例倍增。
玉米3-7kg、豆餅粉4.5-12kg、磷酸二氫鉀0.09-0.12kg、硫酸鎂0.15-0.3kg、碳酸氫鈣0.9-1.8kg、葡萄糖0.15-0.21kg、消沫劑0.05-0.1kg、餘量為水。製備粉劑,將發酵液加入碳酸氫鈣作吸附劑,攪拌均勻,板框壓榨過濾,70℃乾燥,粉碎細度為通過0.09mm孔徑篩即可。同時粉劑含水率每100克低於6克,含菌量每克不低於270億個。
本發明所述的作物增產菌生產方法,經過檢驗其結果液體發酵工藝(1)每毫升含菌量150億個以上;
(2)芽孢成熟並有少量芽孢脫落;
(3)PH值7.2-7.6;
(4)無雜菌汙染;
粉劑生產工藝(1)粉劑含菌量300億/克±30億/克;
(2)粉劑粒度90%通過0.09mm孔徑篩;
(3)粉劑含水率≤5%;
(4)烘乾溫度≤70℃(5)粉碎時每千克均勻加入3克中性洗衣粉作為粘著劑。
實施例(最佳)液體發酵工藝1、先將原菌種活化,接入茄子瓶擴大培養,溫度28℃,時間24小時,通氣量v/v≥1∶1.5,然後製成孢小懸浮液,用於種子罐接種。
2、種子罐空消滅菌,溫度125℃,壓力0.14MPA,稱取種子罐各組份(以種子罐裝培養液300kg為基數),玉米粉4kg、豆餅粉9kg、磷酸二氫鉀0.10kg、硫酸鎂0.20kg、碳酸氫鈣1.2kg、葡萄糖0.15kg、消沫粉0.07kg、餘量為水,調PH值,滅菌前PH7.5,滅菌後PH6.8。然後投入培養液滅菌,溫度121℃,壓力0.11MPA,攪拌200轉/分,冷卻至34℃,將茄子瓶孢子懸浮液接入培養液中,培養,溫度30℃,壓力0.025MPA,時間7小時;種子檢查,接種後6小時取樣檢查,測定PH值。
3、發酵罐滅菌,稱取各組份(與種子罐組份相同,發酵罐裝液量與種子罐培養液比例倍增,PH值與種子罐相同),加入發酵罐,攪拌均勻,通入蒸汽121℃,保持30分鐘,冷卻至38℃,將種子罐發酵菌液全部接入發酵罐培養液中,通入無菌空氣培養,溫度36℃,壓力前期0.035MPA,中後期0.045MPA通風量前期為1∶0.4,中後期為1∶0.8,培養時間17小時;接種6小時後,每4小時鏡檢一次,觀察生長情況,測定PH值。
權利要求
1.一種作物增產菌生產方法,它包括液體發酵工藝和粉劑生產,其特徵在於,液體發酵工藝為a、首先將原菌種活化,擴大培養在20-34℃,時間為24-30小時,通氣量V/V=1,1.5,製成孢子懸浮液,用於種子罐接種;b、將生產種子罐空消滅菌,裝入培養液滅菌後,冷卻至30-34℃時,將孢子液接入培養液中,通氣培養,即得種子菌液;c、將生產發酵罐空消滅菌,裝入培養液滅菌後,冷卻至30-38℃時,將種子菌液接入發酵培養液中培養,然後達標發酵液直接包裝或放罐製成粉劑包裝成產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增產菌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滅菌均為高壓蒸汽,空消為125℃,壓力0.05MPA,實消為121℃,壓力0.05MPA,滅菌30分鐘,攪拌速度為200-220轉/分;種子罐接種在28-35℃,罐壓0.025-0.05MPA,培養7-9小時;發酵罐接種後,在28-38℃,罐壓0.035-0.05MPA,培養14-20小時。滅菌前PH為7.5-8.3,滅菌後PH為6.8-7.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增產菌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種子罐、發酵罐所採用各組份配比為(以種子罐裝培養液300公斤為基數)玉米3-7kg、豆餅粉4.5-12kg、磷酸二氫鉀0.09-0.12kg、硫酸鎂0.15-0.3kg、碳酸氫鈣0.9-1.8kg、葡萄糖0.15-0.21kg、消沫劑0.05-0.1kg、餘量為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增產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製備粉劑,將發酵液加入碳酸氫鈣作吸附劑,攪拌均勻,板框壓榨過濾,70℃乾燥,粉碎細度為通過0.09mm孔徑篩即可。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作物增產菌生產方法。其主要是對作物增產菌的發酵工藝條件在原有基礎上給予了很大的改進,選用了可行的配方,將芽孢桿菌接到液體培養液中,在30-38℃條件下,培養14-20小時,即可得到達標增產菌,該方法可使生產周期降低,提高生產效率2倍,發酵水平含菌量增加,提高了產品的質量,相當於原水平的3倍。
文檔編號A01N63/02GK1105388SQ9311534
公開日1995年7月19日 申請日期1993年12月22日 優先權日1993年12月22日
發明者丁志, 胡兵, 陳曉彤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