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滑動旋轉接頭的充電底座的製作方法
2023-12-06 02:34:51 1
可滑動旋轉接頭的充電底座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滑動旋轉接頭的充電底座,包括上殼體及下殼體構成的外殼體,所述上殼體上開有用於放置手機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內設置microUSB接頭,放置槽旁側設有用於支撐手機的支架塊,所述外殼體內設有旋轉滑動結構,所述旋轉滑動結構包括滑動軌道、滑動支架、滑動座,所述滑動支架通過支架鎖緊塊嵌固於滑動軌道上並可以沿滑動軌道左右滑動,所述滑動座嵌固於滑動支架上並可沿所述滑動支架前後移動,所述滑動座中間安裝可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180度的旋轉座,所述旋轉座上固定所述microUSB接頭,通過所述旋轉滑動結構,所述microUSB接頭可以左右前後移動,還可以旋轉角度,調整microUSB接頭方向,達到適配不同型號手機的目的。
【專利說明】可滑動旋轉接頭的充電底座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充電底座,具體涉及一種可滑動旋轉接頭的充電底座,可用於適配不同大小、厚度及類型的手機充電需求。
【背景技術】
[0002]隨著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智能移動終端普及率越來越高,由於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可以根據用戶的實際需求安裝相應的軟體,從而實現娛樂、工作等,使用戶能夠隨時隨地的進行娛樂和工作互動,給用戶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因此深受用戶的喜愛。但是目前的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在滿足用戶上述需求的同時,由於其功耗較大,通常待機使用時間不長,在一段時間後就需要及時充電,而對於一些用戶而言,在這類智能終端充電的同時,也需要進行相應的通話、娛樂及工作等操作,這樣就給用戶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充電底座應運而生,充電底座一方面可以方便地用於手機充電,同時還能支撐於充電底座上用於手機的一些常見操作,由於每種手機的樣式不同,體積大小、厚度,充電接口的設置位置及類型都有差異,目前的充電底座一般只能針對特定的手機進行使用,而難以應用於多種手機及場景,比如三星與小米來講,mircoUSB接口方向就不同,則一般的充電底座,就只能專門給特定的型號的行動裝置充電。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滑動旋轉接頭的充電底座。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0005]—種可滑動旋轉接頭的充電底座,包括上殼體及下殼體構成的外殼體,所述上殼體上開有用於放置手機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內設置microUSB接頭,放置槽旁側設有用於支撐手機的支架塊,所述外殼體內設有旋轉滑動結構,所述旋轉滑動結構包括滑動軌道、滑動支架、滑動座,所述滑動支架通過支架鎖緊塊嵌固於滑動軌道上並可以沿滑動軌道左右滑動,所述滑動座嵌固於滑動支架上並可沿所述滑動支架前後移動,所述滑動座中間安裝可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180度的旋轉座,所述旋轉座上固定所述microUSB接頭,通過所述旋轉滑動結構,所述microUSB接頭可在所述放置槽內左右前後移動,用於適配手機上microUSB接口合適位置,所述microUSB接頭還可以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旋轉180度,調整microUSB接頭方向,適配不同型號手機。
[0006]上述的可滑動旋轉接頭的充電底座,還包括有轉動手柄,所述轉動手柄可卡嵌於旋轉座上,旋轉轉動手柄,實現所述microUSB接頭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旋轉。
[0007]上述的可滑動旋轉接頭的充電底座,所述放置槽上設有手機活動套,用於適配不同手機,所述放置槽周圍放置有矽膠墊,用於保護手機避免磨損。
[0008]上述的可滑動旋轉接頭的充電底座,還包括有支架墊塊,所述滑動支架一端通過支架鎖緊塊嵌固於滑動軌道,另一端通過支架墊塊墊高並固定在下殼上。
[0009]上述的可滑動旋轉接頭的充電底座,所述滑動座下部具有滑動座壓塊,所述滑動支架上部具有開槽,所述滑動座壓塊嵌入於滑動支架的開槽內,實現滑動座前後移動。
[0010]上述的可滑動旋轉接頭的充電底座,所述下殼兩側還分別設有配重鐵塊,用於保持底座的穩固放置。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通過設置滑動旋轉裝置,所述microUSB接頭可在所述放置槽內左右前後移動,用於適配手機上microUSB接口合適位置,所述microUSB接頭還可以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旋轉180度,調整microUSB接頭方向,適配不同型號手機,由此本充電底座可適用於多種不同型號手機,支持根據手機樣式進行動態調整,達到最優適配效果O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下面利用附圖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說明,但是附圖中的實施例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充電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充電底座及轉動手柄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充電底座的爆炸示意圖。
[0016]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充電底座的下殼內另一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現在參考附圖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附圖中類似的元件標號代表類似的元件。
[0018]參考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可滑動旋轉接頭的充電底座100,外殼體30由上殼體4及下殼體5嵌合而成,所述上殼體4上開有用於放置手機的放置槽14,所述放置槽14內設置microUSB接頭12,放置槽14旁側設有用於支撐手機的支架塊21,所述外殼體30內設有旋轉滑動結構,所述旋轉滑動結構包括滑動軌道6、滑動支架8、滑動座10,所述滑動支架8通過支架鎖緊塊7嵌固於滑動軌道6上並可以沿滑動軌道6左右滑動,所述滑動座10嵌固於滑動支架8上並可沿所述滑動支架8前後移動,所述滑動座10中間安裝可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180度的旋轉座11,所述旋轉座11上固定所述microUSB接頭12,通過所述旋轉滑動結構,所述microUSB接頭12可在所述放置槽內左右前後移動,用於適配手機上microUSB接口合適位置,所述microUSB接頭12還可以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旋轉180度,調整microUSB接頭方向,適配不同型號手機。
[0019]具體地,充電底座還包括有轉動手柄1,所述轉動手柄I可卡嵌於旋轉座11上,旋轉轉動手柄I,實現所述microUSB接頭12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旋轉。
[0020]具體地,充電底座的放置槽14上設有手機活動套2,用於適配不同手機,所述放置槽14周圍放置有矽膠墊3,用於保護手機避免磨損。
[0021]具體地,充電底座還設有支架墊塊9,由此所述滑動支架8 一端通過支架鎖緊塊7嵌固於滑動軌道6,另一端通過支架墊塊9墊高並固定在下殼5上。
[0022]具體地,如圖4所示,充電底座的滑動座10下部具有滑動座壓塊13,所述滑動支架8上部具有開槽,所述滑動座壓塊13嵌入於滑動支架8的開槽內,實現滑動座10前後移動。
[0023]具體地,充電底座的下殼兩側還分別設有配重鐵塊13,用於保持底座的整體穩固放置。
[0024]具體使用時,手機通過放置在手動活動套上,通過轉動手柄調整microUSB接頭的方向,並調整其前後左右位置,達到與手機的最優適配位置,將microUSB接頭嵌入手機的對應接口內,即可以利用充電底座開始充電,由此可見,通過設置滑動旋轉裝置,所述microUSB接頭可在所述放置槽內左右前後移動,用於適配手機上microUSB接口合適位置,所述microUSB接頭還可以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旋轉180度,調整microUSB接頭方向,適配不同型號手機,由此本充電底座可適用於多種不同型號手機,支持根據手機樣式進行動態調整,達到最優適配效果。
[0025]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之權利範圍,因此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本實用新型所涵蓋的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可滑動旋轉接頭的充電底座,其特徵在於:包括上殼體及下殼體構成的外殼體,所述上殼體上開有用於放置手機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內設置microUSB接頭,放置槽旁側設有用於支撐手機的支架塊,所述外殼體內設有旋轉滑動結構,所述旋轉滑動結構包括滑動軌道、滑動支架、滑動座,所述滑動支架通過支架鎖緊塊嵌固於滑動軌道上並可以沿滑動軌道左右滑動,所述滑動座嵌固於滑動支架上並可沿所述滑動支架前後移動,所述滑動座中間安裝可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180度的旋轉座,所述旋轉座上固定所述microUSB接頭,通過所述旋轉滑動結構,所述microUSB接頭可在所述放置槽內左右前後移動,用於適配手機上microUSB接口合適位置,所述microUSB接頭還可以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旋轉180度,調整microUSB接頭方向,適配不同型號手機。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滑動旋轉接頭的充電底座,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有轉動手柄,所述轉動手柄可卡嵌於旋轉座上,旋轉轉動手柄,實現所述microUSB接頭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旋轉。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滑動旋轉接頭的充電底座,其特徵在於:所述放置槽上設有手機活動套,用於適配不同手機,所述放置槽周圍放置有矽膠墊,用於保護手機避免磨損。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滑動旋轉接頭的充電底座,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有支架墊塊,所述滑動支架一端通過支架鎖緊塊嵌固於滑動軌道,另一端通過支架墊塊墊高並固定在下殼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滑動旋轉接頭的充電底座,其特徵在於:所述滑動座下部具有滑動座壓塊,所述滑動支架上部具有開槽,所述滑動座壓塊嵌入於滑動支架的開槽內,實現滑動座前後移動。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滑動旋轉接頭的充電底座,其特徵在於:所述下殼兩側還分別設有配重鐵塊,用於保持底座的穩固放置。
【文檔編號】H02J7/00GK204068322SQ201420381138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0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0日
【發明者】李成 申請人: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