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冷源機房上送風空調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6 17:01:36 1
專利名稱:雙冷源機房上送風空調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信機房內的空調裝置。
背景技術:
電信公司的運營成本主要是電耗,而在電耗中,空調的電耗約佔總電耗的一半,可以說空調機是電信運營中的一隻電老虎。降低空調機的耗電量,可有效降低電信運營的成本。授權公告號是CN1398156A的《室外風混風式空氣冷卻機》公開了一種具有節能效果的冷卻室內空氣的裝置,它利用冬季室外溫度低的特點,直接把冷空氣引進室內來給電信機房降溫,由於此時不需要開啟空調機,從而節省了電能。但由於它是與空調設備並行設置的兩套裝置,佔用機房內較多的空間,在很多沒有多餘空間的機房內無法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雙冷源機房上送風空調裝置,以克服現有的具有節能效果的冷卻機房內空氣的裝置佔用機房內空間較多的缺點。它包括保溫進風管2、一號過濾器3、風機4、一號風量調節閥5、保溫殼體6、二號風量調節閥7和二號過濾器9,它還包括上送風空調機組1,保溫進風管2的一端開有冷空氣入口2-1,保溫進風管2內鄰近冷空氣入口2-1處設有一號過濾器3,保溫進風管2的另一端通過一號風量調節閥5與上送風空調機組1下端的迴風腔1-1相連通,一號過濾器3與一號風量調節閥5之間設置有風機4,保溫殼體6的一個開口端上設置二號過濾器9,保溫殼體6的另一個開口端通過二號風量調節閥7與上送風空調機組1下端的迴風腔1-1相連通。
本實用新型工作時,保溫進風管2的冷空氣入口2-1伸在室外,如果室外溫度低於室內並且機房內需要降溫時,開動上送風空調機組1和風機4,打開一號風量調節閥5和二號風量調節閥7,室外的冷風和室內的迴風混合後經過上送風空調機組1的降溫再送入機房內。如果室外溫度較高並且機房內需要降溫時,開動上送風空調機組1,關閉一號風量調節閥5,打開二號風量調節閥7,室內的迴風經過上送風空調機組1的降溫再送入機房內。本實用新型把引入室外冷空氣的裝置部分與機房內原有的空調機組有機地結合起來,達到既節約電能又節省室內空間和設備材料的效果。它主要用於程控機房和計算機房等發熱量大、冬季也需要製冷的場合,它與原有專用空調結合改造,達到節約電能、延長原有專用空調使用壽命的目的,特別適合現場空間緊張的機房。本實用新型具有設計合理、工作可靠的優點,易於推廣實施。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實施方式一中溼膜加溼機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實施方式二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
一下面結合圖1和圖2具體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由保溫進風管2、一號過濾器3、風機4、一號風量調節閥5、保溫殼體6、二號風量調節閥7、二號過濾器9和上送風空調機組1組成,保溫進風管2的一端開有冷空氣入口2-1,保溫進風管2內鄰近冷空氣入口2-1處設有一號過濾器3,保溫進風管2的另一端通過一號風量調節閥5與上送風空調機組1下端的迴風腔1-1相連通,一號過濾器3與一號風量調節閥5之間設置有風機4,保溫殼體6的一個開口端上設置二號過濾器9,保溫殼體6的另一個開口端通過二號風量調節閥7與上送風空調機組1下端的迴風腔1-1相連通。
它還包括溼膜加溼機,溼膜加溼機由供水管15、電磁閥12、加水管16、泵13、溼膜加溼器8、水箱11和排水管14組成,加水管16的一端連通溼膜加溼器8的上端,加水管16的另一端連通泵13的出口,泵13設置在水箱11內,溼膜加溼器8設置在水箱11的上方並位於二號風量調節閥7與二號過濾器9之間,供水管15的一端連通水箱11內,供水管15的管路中設置有電磁閥12,水箱11的底部設置有排水管14。設置溼膜加溼機的目的是給室內的迴風加溼,其作用與授權公告號是CN1398156A的《室外風混風式空氣冷卻機》的作用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二下面結合圖3具體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與實施方式一的不同點是它還包括工業計算機20、室外溫度傳感器21、室外溼度傳感器22、室內溫度傳感器23、室內溼度傳感器24、混合風溫度傳感器25和混合風溼度傳感器26,室外溫度傳感器21、室外溼度傳感器22、室內溫度傳感器23、室內溼度傳感器24、混合風溫度傳感器25和混合風溼度傳感器26的輸出端分別連接工業計算機20的一個輸入端,工業計算機20的五個輸出端分別連接一號風量調節閥5、二號風量調節閥7、風機4、上送風空調機組內的壓縮機1-2和泵13的電控端,混合風溫度傳感器25和混合風溼度傳感器26設置在上送風空調機組1下端的迴風腔1-1內。
當室外溫度較低且機房內需要製冷時,工業計算機20通過各個傳感器採集室外、室內和混合風的溫度,工業計算機20根據預先編制的程序進行數據處理,接著啟動上送風空調機組內的壓縮機1-2和風機4,調節一號風量調節閥5和二號風量調節閥7的開度,從而控制了混合風的溫度在設定值的範圍內。當機房內不需要再製冷時,工業計算機20使上送風空調機組內的壓縮機1-2和風機4停止,關閉一號風量調節閥5,打開二號風量調節閥7。當室外溫度較高且機房內需要製冷時,工業計算機20啟動上送風空調機組內的壓縮機1-2,進行單獨的壓縮機製冷。當需要加溼時,工業計算機20啟動泵13給溼膜加溼器8供水並控制混合風的溼度。
權利要求1.雙冷源機房上送風空調裝置,它包括保溫進風管(2)、一號過濾器(3)、風機(4)、一號風量調節閥(5)、保溫殼體(6)、二號風量調節閥(7)和二號過濾器(9),其特徵在於它還包括上送風空調機組(1),保溫進風管(2)的一端開有冷空氣入口(2-1),保溫進風管(2)內鄰近冷空氣入口(2-1)處設有一號過濾器(3),保溫進風管(2)的另一端通過一號風量調節閥(5)與上送風空調機組(1)下端的迴風腔(1-1)相連通,一號過濾器(3)與一號風量調節閥(5)之間設置有風機(4),保溫殼體(6)的一個開口端上設置二號過濾器(9),保溫殼體(6)的另一個開口端通過二號風量調節閥(7)與上送風空調機組(1)下端的迴風腔(1-1)相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冷源機房上送風空調裝置,其特徵在於它還包括溼膜加溼機,溼膜加溼機由供水管(15)、電磁閥(12)、加水管(16)、泵(13)、溼膜加溼器(8)、水箱(11)和排水管(14)組成,加水管(16)的一端連通溼膜加溼器(8)的上端,加水管(16)的另一端連通泵(13)的出口,泵(13)設置在水箱(11)內,溼膜加溼器(8)設置在水箱(11)的上方並位於二號風量調節閥(7)與二號過濾器(9)之間,供水管(15)的一端連通水箱(11)內,供水管(15)的管路中設置有電磁閥(12),水箱(11)的底部設置有排水管(1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冷源機房上送風空調裝置,其特徵在於它還包括工業計算機(20)、室外溫度傳感器(21)、室外溼度傳感器(22)、室內溫度傳感器(23)、室內溼度傳感器(24)、混合風溫度傳感器(25)和混合風溼度傳感器(26),室外溫度傳感器(21)、室外溼度傳感器(22)、室內溫度傳感器(23)、室內溼度傳感器(24)、混合風溫度傳感器(25)和混合風溼度傳感器(26)的輸出端分別連接工業計算機(20)的一個輸入端,工業計算機(20)的五個輸出端分別連接一號風量調節閥(5)、二號風量調節閥(7)、風機(4)、上送風空調機組內的壓縮機(1-2)和泵(13)的電控端,混合風溫度傳感器(25)和混合風溼度傳感器(26)設置在上送風空調機組(1)下端的迴風腔(1-1)內。
專利摘要雙冷源機房上送風空調裝置,本實用新型涉及電信機房內的空調裝置。它克服了現有的具有節能效果的冷卻機房內空氣的裝置佔用機房內空間較多的缺點。它包括保溫進風管(2)、一號過濾器(3)、風機(4)、一號風量調節閥(5)、保溫殼體(6)、二號風量調節閥(7)和二號過濾器(9),它還包括上送風空調機組(1),(2)的一端開有冷空氣入口(2-1),(2)內鄰近(2-1)處設有(3),(2)的另一端通過(5)與(1)下端的迴風腔相連通,(3)與(5)之間設置有(4),(6)的一個開口端上設置(9),(6)的另一個開口端通過(7)與(1)下端的迴風腔相連通。它把引入室外冷空氣的裝置與機房內原有的空調機組有機地結合起來,達到既節電又節省室內空間和設備材料的效果。
文檔編號F24F3/16GK2867176SQ20062002019
公開日2007年2月7日 申請日期2006年2月8日 優先權日2006年2月8日
發明者劉佩春 申請人:哈爾濱天地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