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中層抽取式血清分離管的製作方法
2023-12-06 17:56:41 1
專利名稱:三通中層抽取式血清分離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真空採血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三通中層抽取式血清分離管。
背景技術:
現有的血清分離管,均為上端開敞,下端封閉的直管。在對其進行抽血離心處理後,會有一層雜質漂浮於血清表面。由於雜質漂浮於血清表面,在取樣針從管口向下伸入到血清中吸取血清的過程中,針頭一旦從雜質漂浮層經過,經常會被堵塞,即使引起取樣針的半堵塞,也會造成血液標本檢測結果不準。這部分雜質主要由血液中的纖維蛋白絲、油脂以及分離膠中的小分子膠粒等物質組成。由於所述雜質的化學性質及物理性質具有多樣性,要將其快速、完整地去除是非常困難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供醫務工作者無需去除血清表面的雜質,就能夠完全避免取樣針在抽取血清過程中與雜質接觸,保證所抽取的血清純度、避免針頭被堵塞的三通中層抽取式血清分離管。解決本發明技術問題的方案是三通中層抽取式血清分離管,由主管、防濺帽、膠塞、抽吸孔、凹陷空間和橫管構成。其中,主管是豎直的、上下端均封閉的圓管,主管的上半部的側壁上有一橫向設置的橫管,橫管與主管結合為一整體,且橫管與主管的軸心線垂直相交,橫管與主管相通。橫管的外埠內塞有膠塞,膠塞的外周套有防濺帽。防濺帽的端面上開有一抽吸孔,膠塞的外端面上有一半球形的凹陷空間。使用前,先通過橫管的埠向主管中送入分離膠,再經過真空處理,並蓋上膠塞和防濺帽,使之成為成品,在採血結束後,將本發明送入離心機,並使主管的軸心線與離心機的離心力方向一致,離心結束後,血清分離管內的血樣自上而下依次分離成雜質層、血清、分離膠和血細胞四部分,此時使用取樣針從橫管的端部橫向穿過膠塞,即可抽取位於雜質層下方的純淨血清。上述過程所採用的取樣針為國家知識產權局於2011年7月20日公開的申請號為201020665773. 9的「一種分析儀的取樣針」。採用上述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顯著進步由於本發明能夠使取樣針在伸入血清分離管的過程中,完全不與浮於血清表面的雜質層發生接觸,而是直接在位於雜質層下方的純淨血清中操作,這就有效避免了現有取樣針在抽取血清過程中因為經過雜質層而被雜質堵塞的情況發生,同時也提高了血液標本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圖I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主管2.防濺帽3.膠塞4.抽吸孔5.凹陷空間6.橫管7.取樣針8.雜質層9.血清10.分離膠11.血細胞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三通中層抽取式血清分離管,由主管I、防濺帽2、膠塞3、抽吸孔4、凹陷空間5和橫管6構成。其中,主管I是豎直的、上下端均封閉的圓管,主管I的上半部的側壁上有一橫向設置的橫管6,橫管6與主管I結合為一整體,且橫管6與主管I的軸心線垂直相交,橫管6與主管I相通。橫管6的外埠內塞有膠塞3,膠塞3的外周套有防濺帽2。防濺帽2的端面上開有一抽吸孔4,膠塞3的外端面上有一半球形的凹陷空間5。使用前,先通過橫管6的埠向主管I中送入分離膠10,再經過真空處理,並蓋上膠塞3和防濺帽2,使之成為成品,在採血結束後,將本發明送入離心機,並使主管I的軸心線與離心機的離心力方向一致,離心結束後,血清分離管內的血樣自上而下依次分離成雜 質層8、血清9、分離膠10和血細胞11四部分,此時使用取樣針從橫管6的端部橫向穿過膠塞3,即可抽取位於雜質層8下方的純淨血清9。上述過程所採用的取樣針為國家知識產權局於2011年7月20日公開的申請號為201020665773. 9的「一種分析儀的取樣針」。
權利要求
1.一種三通中層抽取式血清分離管,由主管、防濺帽、膠塞、抽吸孔、凹陷空間和橫管構成,其特徵是主管是豎直的、上下端均封閉的圓管,主管的上半部的側壁上有一橫向設置的橫管,橫管與主管結合為一整體,且橫管與主管的軸心線垂直相交,橫管與主管相通,橫管的外埠內塞有膠塞,膠塞的外周套有防濺帽,防濺帽的端面上開有一抽吸孔,膠塞的外端面上有一半球形的凹陷空間。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真空採血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三通中層抽取式血清分離管。它由主管、防濺帽、膠塞、抽吸孔、凹陷空間和橫管構成。主管是豎直的、上下端均封閉的圓管,主管的上半部的側壁上有一橫向設置的橫管,橫管與主管結合為一整體,且橫管與主管的軸心線垂直相交,橫管與主管相通。本發明能夠使取樣針在伸入血清分離管的過程中,完全不與浮於血清表面的雜質層發生接觸,這就有效避免了現有取樣針在抽取血清過程中被雜質堵塞的情況發生,提高了血液標本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文檔編號G01N1/34GK102778382SQ20121026506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9日
發明者許小玲 申請人:寧波市鄞州青林醫療器械技術諮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