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四大書法家米萬鍾簡介 米萬鐘好石的趣事
2023-12-06 16:02:06 1
米萬鍾,陝西安化人氏,字仲詔、子願,號友石、文石居士、勺海亭長、海澱漁長、石隱庵居士,是明朝著名的書畫家。米萬鍾與張瑞圖、董其昌、邢侗並稱「晚明四大家」,其中又與董其昌兩人一個在南一個在北,得「南董北米」之稱。值得一提的是,米萬鍾還是著名書畫家米芾的後代。
米萬鍾生於公元1570年,去世於公元1627年,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特別是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自己的研究想法。萬曆三年,米萬鍾參加會試,成功考中進士,此後入朝為官。
米萬鍾進士及第,先後擔任永寧、銅梁、六合縣令,不久升任江西按察使,轉任山東參政。在地方任職之時,米萬鍾深入百姓,為政清廉,關心民生疾苦,很是實施了不少有利於百姓的善政。除了民生之外,米萬鍾還重視當地教育的發展,注重文化的發展,因此得到百姓的稱頌。
天啟年間,東廠太監魏忠賢專權擅政。他哄騙明熹宗沉溺於貪玩享樂之中,不理朝政,甚至於長時間與朝中大臣隔絕。另一方面,又藉助明熹宗的寵愛和重用,大肆攬權。他在朝堂上打壓異己,網羅黨羽,將以他為首的閹黨發展壯大,殘害忠良,把持朝政。
在魏忠賢的帶領下,閹黨的爪牙遍布天下,朝中許多重要部門都被閹黨的官員佔據。但凡是與魏忠賢對抗的官員,都受到了閹黨的排擠和打壓。當時朝中許多官員,為了保住自己的管帽,往往趨炎附勢,奉承魏忠賢。
米萬鍾當時也為命官,但是與其他人不同的是,儘管見識了閹黨的手段,仍然沒有低下頭顱,一貫的剛正不阿。
天啟五年,米萬鍾屢次發表不滿閹黨的言論,而遭到閹黨的記恨。最終名在魏忠賢爪牙倪文煥的彈劾下,誣陷問罪,削職奪籍,此後一直獻賦在家。一直到崇禎五年,魏忠賢的宦官集團,被崇禎帝一舉摧毀,倪文煥被處死,米萬鍾才得以重新入朝為官。
米萬鐘被起復後,擔任太僕少卿,雖然有心匡扶社稷。但是當時的明朝已經走向末路,政治黑暗腐朽,內憂外患,米萬鍾憂國憂民之下,竟然積勞成疾,並因此去世,享年五十九歲。
米萬鍾是歷史上著名的石痴,有「友石先生」的稱號,他一生最大的喜好,就是收藏各種各樣的奇形怪石。據說他曾經去過很多地方,爬山涉水,就是為了收集奇石。他甚至還對自己收藏的石頭,細心觀察,為它們作畫題贊,繪成《絹本畫石長卷》。
萬曆二十四年米萬鍾出任六合知縣時,生平第一次見到雨花石,嘆為奇觀,此後便開始高價收購。當地百姓得知米萬鍾收集雨花石,藏家們也紛紛解囊獻石。
米萬鍾因此收集到了不少的奇石,其中有十五塊極佳的奇石,被他題以「廬山瀑布」、「藻荇縱橫」、「萬斛珠璣」、「蒼松白石」等美名。每當家中有客人來之時,都會將這些奇石拿出來,共同觀賞。
米萬鍾痴迷奇石,他最後一塊世人皆知的奇石,就是他在大房山尋訪到的一塊長8米、寬2米、高4米的巨石。巨石經自然風化,通體千孔百穴,嶙峋瘦透,十分奇異。「昂首而俯,足跋而斂,濯之色而青,叩之聲而悅」
米萬鍾第一眼看見他,就十分喜歡,當即僱人將此石運到府中珍藏。這塊石頭十分巨大,卻不易搬運,費時費力。而不等這塊石頭搬到家中,米萬鍾本人就遭閹黨誣陷而罷官。於是這塊巨石,就被搬運的工人棄置路旁,此後有了「敗家石」的稱號。
「敗家石」此後無人問津,一直等到乾隆年間,才被乾隆帝派人運到清漪園,取名「青芝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