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俊之範致虛簡介 範致虛是怎麼死的?
2023-12-06 10:02:36 1
範致虛是宋朝官員,因為其學識出眾,所以與吳材、江嶼、劉正夫三人合稱為「四俊」。範致虛出生時間不詳,去世於公元1137年,是福建建陽人氏,字謙叔,宋哲宗元祐三年中進士,此後入朝為官。
進士及第之後,範致虛為太學博士。太學算的上當時的第一學府,學校裡到底比外面要清淨一些。所以得了這麼個職位,雖然實權不高,但是輕易是不會出錯的。不過人說倒黴的時候,河口涼水豆要塞牙。範致虛在太學待的好好的,也沒犯什麼事兒,但是禍卻從天而降。
鄒浩因為言事而被問罪,範致虛受到牽連而獲罪,被停了官職。一直等到宋徽宗繼位,召見範致虛,才得以重新任職,為左正言,外放為郢州通判。崇寧初年,又為起居舍人,不久進中書舍人。
蔡京當政之時,曾經請求建講議司,讓範致虛為詳定官。後來此事沒有繼續,範致虛改為兵部侍郎。後來因為附和張商英,在張商英被問罪之後受到牽連,被貶到通州,一直到政和七年才復官,為翰林院侍讀。奉皇帝之命,修國史,書成為刑部尚書,提舉南京鴻慶宮。
範致虛當初在講議司,受到延康殿學士劉昺的排擠,日子不好過。後來還是因為在王寀一事上的表現,得到官員名士的讚揚,這才升任尚書右丞,不久之後進左丞。母親去世之後,辭官回家守孝。三年孝期服滿之後,為東平府知州,後又改大名府。
在大名府為官期間,朝廷當時想要與契丹開戰。範致虛上言,說邊患一開,一定會出現意外之患。掌政的宰相認為範致虛心懷異心,因此不再重用範致虛,範致虛因此求去,宰相答應了他。復起之後,為鄧州知州,後又改河南府知州。
宋欽宗繼位不久,金人南下進攻,都城被迫,宋朝滅亡。聽到京師被圍的消息,範致虛以陝西五路經略使率兵勤王。當時金軍有布置,阻止四方勤王之師。範致虛當然也受到了阻撓,但是全都被範致虛攻破了。
一路行來,範致虛奪回潼關。當時有一個叫趙宗印之人,喜歡談兵事,於是範致虛就將他收入幕僚。但是這個人雖然喜歡談論兵事,但實際上卻是紙上談兵,並不代表真的善於行軍打仗。範致虛勤王之師,奪取潼關之後,聽從了趙宗印的建議,最終導致了軍隊的大潰敗。
儘管當時範致虛多有悔恨,但是卻也無法挽回,宋朝到底還是滅亡了。
宋高宗趙構繼位之後,言官就此事彈劾他。說範致虛在京師被圍困的關鍵時刻,卻未能前行救援,於是範致虛被貶為鄧州知州。一直等到後來才加觀文殿學識,復位京兆府知州。範致虛一力推辭,還舉薦了席益、李彌大、唐重等人代替,於是範致虛還是鄧州知州。
金兵帶兵前來攻打的時候,範致虛領兵抗戰,趙宗印領兵出武關。兩軍交戰,趙宗印帶領的士兵不戰而逃,最後使得轉運使劉汲戰死,範致虛受到連坐之罪,被落職,貶為安遠軍節度副使,英州安置。
等到宋高宗到建康之後,才為資政殿學士,知鼎州。在前往巴陵赴任途中去世,朝廷追贈為銀青光祿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