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低熔點氨綸切片及其製備方法
2023-12-05 23:08:31 2
一種低熔點氨綸切片及其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低熔點氨綸切片及其製備方法,屬於化工材料領域,其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的混合物65-70%、異氰酸酯25-30%、擴鏈劑4-7%;其中,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的混合物中,聚醚多元醇的質量分數為85-95%,聚酯多元醇的質量分數為5-15%。本發明的優點在於:利用本發明的方法製備的氨綸切片維卡軟化溫度較低,用這種氨綸生產的氨綸絲的維卡軟化溫度也較低,便於燙整。
【專利說明】一種低熔點氨綸切片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低熔點氨綸切片及其製備方法,屬於化工材料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熔紡氨綸切片是製造熔紡氨綸絲的上遊原料,目前國內外氨綸根據其不同的製造方法主要有兩種:即幹法氨綸和熔紡氨綸,熔紡氨綸比幹法氨綸ー個顯著優點是生產エ藝不使用溶劑,故稱之為「綠色氨綸」。是製造氨綸高檔服裝、貼身內衣的重要化纖原料,受到國內外紡織和化纖市場普遍青睞。但熔紡氨綸因其耐熱性和回弾性比幹法氨綸低,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應用領域。而熔紡氨綸絲的耐熱性和回彈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熔紡氨綸切片的耐熱性及其機械力學性能。提高熔紡氨綸切片的耐熱性和機械力學性能已成為熔紡氨綸和聚氨酯弾性體業界共同關注的ー個熱點和難點。現有技術生產的熔紡氨綸切片,維卡軟化溫度均較高,導致利用這些氨綸切片生產的氨綸絲的維卡軟化溫度也較高,給燙整造成一定麻煩,不適用於ー些需要較低維卡軟化溫度的應用領域。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ー種維卡軟化溫度較低的熔紡氨綸切片及其製備方法。
[0004]一種低熔點氨綸切片,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
[0005]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的混合物: 65-70% ;
[0006]異氰酸酯:25-30% ;
[0007]擴鏈劑:4-7% ;
[0008]其中,所述聚醚多元醇和`聚酷多元醇的混合物中,聚醚多元醇的質量分數為85-95%,聚酯多元醇的質量分數為5-15%。
[0009]本發明中,所述異氰酸酯為4,4』 - 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酷、甲苯二異氰酸酯、六次甲基二異氰酸酷、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中的至少ー種。
[0010]本發明中,所述擴鏈劑為1,4_ 丁二醇、1,3_丙二醇中的至少ー種。
[0011]本發明中,所述聚醚多元醇為分子量1000-3000的聚醚多元醇。
[0012]本發明中,所述聚酯多元醇為分子量2000-3000的聚酯多元醇。
[0013]本發明中,所述聚醚多元醇為聚四甲基醚二醇。
[0014]本發明中,所述聚酯多元醇為聚己內酯二醇、聚碳酸酯二醇中的至少ー種。
[0015]一種製備本發明的低熔點氨綸切片的方法,具體為:將聚醚多元醇和聚酷多元醇的混合物、異氰酸酷、擴鏈劑混合均勻,由計量泵經高速混合頭注入到雙螺杆擠出機中,螺杆直徑為72-95,螺杆長徑比為45-80,經水下造粒、乾燥包裝,製得成品。
[0016]本發明的優點是:利用本發明的方法製備的氨綸切片維卡軟化溫度較低,用這種氨綸生產的氨綸絲的維卡軟化溫度也較低,便於燙整。
[0017]本發明切片達到的力學性能如下:
[0018]
【權利要求】
1.一種低熔點氨綸切片,其特徵在於,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的混合物:65-70% ;異氰酸酯:25-30% ;擴鏈劑:4-7% ; 其中,所述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的混合物中,聚醚多元醇的質量分數為85-95%,聚酯多元醇的質量分數為5-1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氨綸切片,其特徵在於,所述異氰酸酯為4,4』- 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甲苯二異氰酸酯、六次甲基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氨綸切片,其特徵在於,所述擴鏈劑為1,4-丁二醇、1,3-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氨綸切片,其特徵在於,所述聚醚多元醇為分子量 1000-3000的聚醚多元醇。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氨綸切片,其特徵在於,所述聚酯多元醇為分子量 2000-3000的聚酯多元醇。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氨綸切片,其特徵在於,所述聚醚多元醇為聚四甲基醚二醇。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氨綸切片,其特徵在於,所述聚酯多元醇為聚己內酯二醇、聚碳酸酯二醇中的至少一種。
8.—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熔點氨綸切片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將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的混合物、異氰酸酯、擴鏈劑混合均勻,由計量泵經高速混合頭注入到雙螺杆擠出機中,螺杆直徑為72-95,螺杆長徑比為45-80,經水下造粒、乾燥包裝,製得成品。
【文檔編號】C08G18/32GK103588945SQ201210292595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6日
【發明者】張春華 申請人:南通華盛高聚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