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鞋材料的製作方法
2023-12-06 06:10:51 1
專利名稱:製鞋材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製鞋材料,更具體地說,涉及鞋的跟部或頭部用的製鞋材料。
現有技術人們定會理解,為了保證鞋類獲得良好外觀和外形起見,對跟部和頭部增設加強件是切合實際的。一般而言,跟部的加強件是指後跟(counter),而頭部的加強件則可稱作罩頭(boxed toe)或鞋尖頂(toe puff)。顯然,在某些保護性鞋中,鞋尖頂可用甚具剛性的鋼質鞋頭(toe cap)替代,以提供保護。應當強調的是,無論是鞋後跟,還是鞋尖頂都不是為保護腳而設計的,而是在一般製造和銷售過程中為保證鞋類具有良好外形。
先前,某些鞋類加強材料一直用擠壓的熱塑性塑料製成,其上塗有粘結劑,以利於在鞋邦部件(footwear upper component)中定位。大家知道,加強材料具有熱塑性,故而可在鞋類製造的各工序中成形。一般將加強材料包在模型上加熱,形成所需的後跟形狀,隨後予以冷卻,使加強材料和最後的鞋邦保持所形成的形狀。
如上所述的加強材料一般製成片狀,再由該片材壓切成所需形狀。因此,從片材上剪裁出鞋頭件或後跟之後,就會剩下大面積未用片材。這種邊角料可高達片材面積的20%。顯然,儘可能更多地利用這種片材,或者回收重複使用邊角片材,將會更加經濟。遺憾的是,如果將廢片材粉碎並再擠成粒料,在加工成片材的過程中,處理加強材料上所塗布的粘結劑會碰到麻煩。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回收重用的製鞋的加強材料組合物。
技術改進一種製鞋的加強材料,該材料以重量計包括60~80%的一種軟化點在80~90℃範圍之內且230℃時粘度約為1000泊的主粘合組分、0和15%之間的一種軟化點在90~120℃範圍之內且150℃時粘度約為50~10000泊的共聚多酯粘合劑、15~30%(重量)範圍內的一種無機填料,以及至多佔該材料重量3%的一種顏料,該加強材料擠壓成片材,具有可粘合在鞋幫部件上的足夠粘合性能,並可在低於90℃的溫度下熱成形,形成鞋的加強元件。
優選的是,主粘合組分為線型飽和聚酯粘結劑/粘合劑(binder/-adhesive),例如英國累斯特(城、郡)的Bostik有限公司所產HM5584AE或Esterpons1112AF。所述無機填料可為60目雲母(Mica60mesh)。共聚多酯粘合劑可以是EMS-Chemi公司所產的Bostik"T"粘合劑或者Griltex8粘合劑。所述顏料可為二氧化鈦。
擠出材料的厚度至多為1.5mm,視鞋所需的必要加強件的情況而定。
下面僅舉例說明本發明。
發明實施方式及操作實施例人們將會理解的是,在加強件從片材上裁剪下來後,就可回收重用的鞋後跟材料而言,應當只能將廢料粉碎、共擠塑粒化。因此,加強材料應當優選是均質的,這樣就不必塗以粘合層將加強材料粘合到鞋部件上。從而,只有將溫度提高到熔化溫度以上,使回收的顆粒等結成一體,才能回收重用廢加強材料。
本發明中,利用主粘合劑組分或線型飽和聚酯粘結劑/粘合劑與共聚多酯粘合劑的組合,來形成可熱成形物料,作為加強材料核心部分。為使加強材料具備必要的硬挺度,其中添加無機填料,其量為能使加強材料獲得所需硬挺度所必要的組分量。此外,還添加一種填料如二氧化鈦,以使顏色一致。
本發明中優選的線型飽和聚酯為英國Leicester的Bostik有限公司所產Bostik HM5584AE。主成分為聚酯的這種熱熔性粘結劑/粘合劑,以粉末狀態供應,並可在相當低的溫度下使用,形成既具剛性又具韌性的材料。這種HM5584AE粘結劑/粘合劑的軟化點在80℃~90℃範圍之內,230℃時的粘度約為1000泊。粉末中原始顆粒度在100~600μm分布範圍之內。
本發明中優選的共聚多酯粘合劑為英國累斯特(城、郡Leicester)的Bostik有限公司所產Bostik"T"粘合劑。這種共聚多酯在150℃時的粘度至多為10000泊,熔化溫度在90~120℃範圍之內。據知,這種共聚多酯粘合劑比飽和線型聚酯粘合劑具有較高熔化溫度的趨勢,因而在加熱活化條件下,與慣常現象一致,軟化程度較小。
為使加強材料具有硬挺性,必須添加一種填料,這種填料一般為無機類填料,因其價格低廉。本發明中優選的無機填料為Mica60,但也可用滑石或粘土。
本領域專業人員都知道,上述各組分的實際重量組成可在本發明範圍內變動。然而,重要的是,如果加強材料必須完全回收重用,製鞋時,須於許可溫度下其與鞋幫之間應具有足夠的粘結力,使之在熱成形後得到適宜硬挺度。現已發現,使用下列重量組成就能獲得合格性能線型飽和聚酯60~70%、共聚多酯粘合劑5~15%、無機填料15~30%,以及額外可為的填料型的顏料至多3%。優選的組成為,線型飽和聚酯組分65%、共聚多酯組分10%、無機填料22.5%及顏料(二氧化鈦)2.5%。
正如人們還知道,加強材料厚度明顯影響該材料所達到的硬挺度和模壓所必需的溫度,故而該材料擠壓後的厚度至多在1.5mm範圍內。但是,由於本發明加強材料的均質性,該材料外表面對任何與之相對的鞋幫部件均具有粘合劑/粘結劑性質。此外,這些鞋幫部件一般用在與裁剪成的鞋跟元件抑或鞋頭元件的加強材料一起在加溫下加力貼合。
人們知道,線型飽和聚酯組分可用聚己酸內酯替代,作為主粘合劑組分。
就回收重用而言,裁剪部件後所得廢加強材料予以粉碎、粒化或者直接置於擠壓機加料鬥中,並予以重熔。然後,將回收的加強材料擠壓成原先未用過的擠壓片材的狀態。
顯然,可用100%回收材料再形成片材。然而,這種回收材料雖經粒化,卻總會帶有汙染物,例如油。這種汙染物有害於鞋後部或鞋尖頂中硬挺物質的性能,從而一般將回收顆粒等與新的加強材料混用來進行擠出。本發明製鞋材料的一個拱起的鞋樣品,以重量計含有Bostik HM5584AE65%、Bostik"T"粘合劑10%、雲母60目27.5%和TiO22.5%,其厚度為1.3mm,負重為1990g/m2,測得其起始變形強度,也即在第一個拱頂塌陷處為13.6kg,10個拱頂塌陷後為5.9kg。
也可理解,作為從片材上裁剪鞋加強部件的一種可選擇方法,可沉積粉末來形成部件。這種含有加強材料各組分的粉末可直接沉積在鞋的部件或在用轉移法的製件上。這種轉移機構可包括上面有粉末沉積的防損片或不粘板。
粉末一般用型板來沉積;型板的厚度決定了粉末的厚度和所得加強材料的厚度。一旦沉積後,粉末經加熱活化結成一體,從而形成加強材料。一旦冷卻後,加強材料可加熱再活化,模壓到鞋類內部。當採用轉移法時,以型板成形的加強材料在冷卻後或仍熱時均可轉移到鞋上。
權利要求
1.一種製鞋的加強材料,該材料包括一種佔材料重量60~80%的主要粘合組分、0~15%的共聚多酯粘合組分、15~30%的無機填料組分,該加強材料在小於90℃的溫度下可熱成形,且處於均勻狀態,能獲得一個可緊固於鞋幫上的粘合表面。
2.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材料,其中所述主要粘合組分或為聚己酸內酯,或為線型飽和聚酯粘合劑/粘結劑。
3.權利要求2中所述的材料,其中所述線型飽和聚酯粘合劑/粘結劑為Bostik HM5584AE或Esterpon1112AF。
4.權利要求1、2或3中所述的材料,其中所述共聚多酯粘合劑為Bostik「T」粘合劑EMS-Chemi Gilltex3。
5.前列任何一項權利要求中所述的材料,其中所述無機填料為雲母60、滑石或粘土。
6.前列任何一項權利要求中所述的材料,其中該材料含有一種顏料,使整個材料中顏色一致。
7.前列任何一項權利要求中所述的材料,其中該材料的厚度為1.5mm。
8.前列任何一項權利要求中所述的材料,其中該材料含有至多50%(重量)回收的相同加強材料,所述回收材料是在已經裁剪過鞋部件並且料頭經適當粒化或粉碎之後,摻入本發明材料中的。
9.前列任何一項權利要求中所述的加強材料,其中所述材料以粉末狀態存在於鞋中。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一種製鞋材料,從該材料的片材上裁剪鞋的加強部件後所得的廢邊角料可將其回收重用。所述加強材料可經粒化、粉碎或共擠壓予以回收,同加強材料原始組合物一起形成新的加強材料片材。該加強材料含有一種聚己酸內酯抑或線型飽和聚酯粘合劑主組分同一種共聚多酯粘合劑以及無機填料,所述無機填料在鞋類加強部件,即鞋後跟或鞋尖頂熱成形後,能賦予必需的硬挺度。
文檔編號C09J167/04GK1215424SQ9719369
公開日1999年4月28日 申請日期1997年4月7日 優先權日1996年4月9日
發明者羅伯特·O·西姆考克斯, 布賴恩·阿諾德 申請人:特克松英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