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複合式保溫牆體的製作方法
2023-11-11 08:51:17 1

本實用新型屬於節能建築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複合式保溫牆體。
背景技術:
目前的保溫牆體通常的結構由內到外依次為基層牆體、界面砂漿層、保溫板、抗裂防護層和飾面層。其中,保溫板粘結在基層牆體上的方式主要有點框粘和滿粘兩種方式;點框粘或條粘的方式下,保溫板與基層牆體之間會形成一定的空腔,這會極大地降低保溫牆體的抗風荷載能力;滿粘的方式則會耗用大量粘結劑。保溫板外層的抗裂防護層是直接在保溫板外面抹上一層聚合物砂漿壓網格布,然後進行飾面處理,但由於抗裂防護層和飾面層都較薄,這在發生火災時很容易被破壞,致使抗火災能力較差,同時也會因溫差的緣故造成開裂現象;此外,由於缺乏防火隔離措施,使得局部的火情會迅速蔓延。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問題,特提供了一種複合式保溫牆體。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複合式保溫牆體,其由內而外依次設有基層牆體、界面砂漿層、保溫板、抗裂防護層和飾面層,其特殊之處是:保溫板通過由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漿料形成的粘接層粘貼至界面砂漿層,保溫板與抗裂防護層間有由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漿料或波化微珠保溫漿料形成的防火找平層,相鄰保溫板相互錯開粘砌,且在保溫板上和/或相鄰保溫板間形成的縫角位置通過膨脹錨栓來加強與基層牆體的固定。
作為更優,上述保溫板為聚苯板、擠塑板、PU 板、巖棉板中的一種。
作為更優,保溫板的粘貼面上有錐臺形的凸起或凹口。
作為更優,還設有可將保溫板分隔的防火隔離帶,所述防火隔離帶的表面與保溫板位於同一平面,且同樣通過由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漿料形成的粘接層粘貼至界面砂漿層,與抗裂防護層間有由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漿料或波化微珠保溫漿料形成的防火找平層。
作為更優,保溫板在與防火隔離帶接合的接合面上設有橫向的弧形凹槽,所述隔離帶上設有與保溫板上弧形凹槽對應的橫向弧形凸起,所述保溫板與防火隔離帶間設有由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漿料形成的粘貼層。
作為更優,防火隔離帶對保溫板呈「工」字形分隔。
作為更優,防火隔離帶為巖棉。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極大地提高了保溫牆體的抗風荷載和抗火災的能力。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實施例1的截面圖。
圖2為實施例1的正視圖。
圖3為實施例2中保溫板的側面圖。
圖4為實施例3的截面圖。
圖5為實施例4中防火隔離帶的示意圖。
圖中,1基層牆體、1-1界面砂漿層、2粘接層、3保溫板、3-2錐臺、4巖棉防火隔離帶、5防火找平層、6抗裂防護層、7飾面層、9膨脹錨栓、10弧形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實施例1由內而外依次設有基層牆體1、界面砂漿層1-1、聚苯保溫板3、抗裂防護層6和飾面層7,其中,保溫板是通過由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漿料形成的粘接層2粘貼至界面砂漿層,保溫板與抗裂防護層間有由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漿料或波化微珠保溫漿料形成的防火找平層5;相鄰保溫板是如圖2中所示的相互錯開粘砌,且在保溫板上和相鄰保溫板間形成的縫角位置均通過膨脹錨栓9來加強與基層牆體的固定。
實施例2:
實施例2是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在保溫板的粘貼面上設置分布的錐臺3-2(見圖3)。
實施例3:
實施例3是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設有如圖4所示的可將保溫板分隔的巖棉防火隔離帶4,巖棉防火隔離帶的表面與有機保溫板位於同一平面,且同樣通過由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漿料形成的粘接層粘貼至界面砂漿層,與抗裂防護層間有由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漿料或波化微珠保溫漿料形成的防火找平層;保溫板在與巖棉防火隔離帶接合的接合面上設有橫向的弧形凹槽10,隔離帶上設有與保溫板上弧形凹槽對應的橫向弧形凸起,保溫板與防火隔離帶間設有由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漿料形成的粘貼層(圖中未示出)。
實施例4:
實施例4是在實施例3的基礎上,設有如圖5所示的呈「工」字形對保溫板進行分隔的防火隔離帶(見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