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便於進行流體溫度測量的溫度傳感器的製作方法
2023-11-10 16:48:37

本發明涉及傳感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便於進行流體溫度測量的溫度傳感器。
背景技術:
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並能將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
傳感器的特點包括:微型化、數位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統化、網絡化。它是實現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的首要環節。傳感器的存在和發展,讓物體有了觸覺、味覺和嗅覺等感官,讓物體慢慢變得活了起來。通常根據其基本感知功能分為熱敏元件、光敏元件、氣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溼敏元件、聲敏元件、放射線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類。
現有的溫度傳感器使用效果不夠理想,有待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便於進行流體溫度測量的溫度傳感器,使用方便,效果好。
一種便於進行流體溫度測量的溫度傳感器,包括測量管、檢測部、封裝部;
測量管的外周向表面上設有滑槽,滑槽沿測量管的長度方向延伸,滑槽的兩端分別貫穿測量管的兩個端面;
檢測部包括檢測單元,檢測單元包括熱敏電阻、第一導線,熱敏電阻置於測量管內,第一導線的一端與熱敏電阻連接;
封裝部包括兩個封裝單元,兩個封裝單元與測量管的兩個端面一一對應設置,封裝單元包括封裝管、蓋板,封裝管套裝在測量管上,封裝管能夠繞測量管的周向轉動,封裝管具有可供測量管穿過的第一出口,封裝管的內周向表面上設有滑塊,滑塊沿封裝管的長度方向延伸,滑塊與滑槽相互配合,封裝管具有第一位置狀態和第二位置狀態,當封裝管處於第一位置狀態時,測量管的端面置於封裝管內側,滑塊遠離第一出口的一端與測量管的端面相抵靠;當封裝管處於第二位置狀態時,滑塊置於滑槽內,測量管的端面置於封裝管外側;蓋板可拆卸安裝在封裝管上,蓋板用於封閉或打開第一出口。
優選的,檢測單元的數量為多個,多個檢測單元沿測量管的長度方向依次布置。
優選的,任意兩個熱敏電阻與測量管的管壁之間的間距均不相等。
優選的,封裝單元還包括鉸鏈,蓋板通過鉸鏈與封裝管鉸接。
優選的,封裝單元還包括第一吸合件、第二吸合件,第一吸合件安裝在蓋板上,第二吸合件安裝在封裝管上,第二吸合件和第一吸合件相吸合。
優選的,封裝單元還包括推桿,推桿安裝在測量管的端面上,當推桿沿測量管的長度方向移動並與蓋板接觸時,推桿擠壓蓋板並致使第一出口被打開。
優選的,第一導線自內向外依次包括導體、雲母帶、玻璃布帶包帶層、絕緣層、編織層、屏蔽層、聚醚型熱塑性聚氨酯護套層。
優選的,導體的端面為優弧狀。
本發明中,在不使用時,滑塊遠離第一出口的一端與測量管的端面相抵靠,利用蓋板封閉第一出口,熱敏電阻置於測量管內,避免熱敏電阻損壞,避免外界水分的汙染,保持其靈敏性;需要檢測時,打開蓋板,讓測量管和封裝管相對轉動,讓滑塊與滑槽在同一直線上,讓測量管和封裝管相向移動,讓滑塊進入滑槽內,而後讓測量管的一端穿過第一出口,這樣就能夠讓外界的流體從測量管的一端進入,從另一端流出,這樣就能夠利用檢測單元對流體溫度進行檢測。
當檢測完成後,讓測量管和封裝管反向移動,當滑塊與滑槽分離後,讓測量管和封裝管相對反向轉動一定角度,讓滑塊遠離第一出口的一端與測量管的端面相抵靠,利用蓋板封閉第一出口即可。
本發明結構簡單,安全性好,便於對流體進行溫度測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第一導線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的結合;下面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詳細說明。
參照圖1、2: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便於進行流體溫度測量的溫度傳感器,包括測量管1、檢測部、封裝部。
測量管1的外周向表面上設有滑槽2,滑槽2沿測量管1的長度方向延伸,滑槽2的兩端分別貫穿測量管1的兩個端面101。
檢測部包括檢測單元,檢測單元包括熱敏電阻3、第一導線4,熱敏電阻3置於測量管1內,第一導線4的一端與熱敏電阻3連接。
封裝部包括兩個封裝單元,兩個封裝單元與測量管1的兩個端面101一一對應設置,封裝單元包括封裝管5、蓋板6,封裝管5套裝在測量管1上,封裝管5能夠繞測量管1的周向轉動,封裝管5具有可供測量管1穿過的第一出口501,封裝管5的內周向表面上設有滑塊7,滑塊7沿封裝管5的長度方向延伸,滑塊7與滑槽2相互配合,封裝管5具有第一位置狀態和第二位置狀態,當封裝管5處於第一位置狀態時,測量管1的端面置於封裝管5內側,滑塊7遠離第一出口501的一端與測量管1的端面101相抵靠;當封裝管5處於第二位置狀態時,滑塊7置於滑槽2內,測量管1的端面置於封裝管5外側;蓋板6可拆卸安裝在封裝管5上,蓋板6用於封閉或打開第一出口501。
本實施例中,檢測單元的數量為多個,多個檢測單元沿測量管1的長度方向依次布置;通過上述結構設計,能夠對流體的不同位置進行溫度測量,檢測數據更加全面,測量更加準確。
本實施例中,任意兩個熱敏電阻3與測量管1的管壁之間的間距均不相等;通過上述結構設計,能夠對流體的不同位置進行溫度測量,檢測數據更加全面,測量更加準確。
本實施例中,封裝單元還包括鉸鏈8,蓋板6通過鉸鏈8與封裝管5鉸接;避免蓋板6丟失,使用方便。
本實施例中,封裝單元還包括第一吸合件9、第二吸合件10,第一吸合件9安裝在蓋板6上,第二吸合件10安裝在封裝管5上,第二吸合件10和第一吸合件9相吸合;利用蓋板6封閉第一出口501,避免外界汙染源進行,避免熱敏電阻3被汙染;使用時,打開第一出口501即可。
本實施例中,封裝單元還包括推桿11,推桿11安裝在測量管1的端面上,當推桿11沿測量管1的長度方向移動並與蓋板6接觸時,推桿11擠壓蓋板6並致使第一出口501被打開;當需要檢測時,測量管1、封裝管5相向移動,使用利用推桿11將蓋板6推開即可,不使用時,推桿11向回收縮,在第一吸合件9、第二吸合件10的作用下,蓋板6重新蓋在第一出口501上,上述結構設計巧妙,使用方便。
本實施例中,第一導線4自內向外依次包括導體12、雲母帶、玻璃布帶包帶層、絕緣層、編織層、屏蔽層、聚醚型熱塑性聚氨酯護套層;玻璃布帶包帶層在燃燒時能吸收大量的熱量,防止火焰穿過,保護雲母帶免受燃燒;聚醚型熱塑性聚氨酯護套層具有抗撕裂強度高、耐候性好、無滷阻燃性能以及優異的抗微生物性能、耐水性能、耐磨性能等;提高第一導線4的使用壽命。
本實施例中,導體12的端面為優弧狀;通過這樣設計,在進行電信號傳輸時,集膚效應係數小,能夠有效降低功率損耗,同時,該設計形狀還可以降低導體12的重量,從而降低成本。
本實施例中,熱敏電阻3的材料及其比例為:三氧化二鑭:二氧化矽:三氧化二鉻:三氧化二鎳:碳酸鍶:三氧化二鐵=1:(0.6-0.7):(0.2-0.3):(0.1-0.2):(0.2-0.3):(0.05-0.1);上述材料製成的熱敏電阻3電性能穩定,一致性較好,老化性能穩定,使用效果好。
在不使用時,滑塊7遠離第一出口501的一端與測量管1的端面相抵靠,利用蓋板6封閉第一出口501,熱敏電阻3置於測量管1內,避免熱敏電阻3損壞,避免外界水分的汙染,保持其靈敏性;需要檢測時,打開蓋板6,讓測量管1和封裝管5相對轉動,讓滑塊7與滑槽2在同一直線上,讓測量管1和封裝管5相向移動,讓滑塊7進入滑槽2內,而後讓測量管1的一端穿過第一出口501,這樣就能夠讓外界的流體從測量管1的一端進入,從另一端流出,這樣就能夠利用檢測單元對流體溫度進行檢測。
當檢測完成後,讓測量管1和封裝管5反向移動,當滑塊7與滑槽2分離後,讓測量管1和封裝管5相對反向轉動一定角度,讓滑塊7遠離第一出口501的一端與測量管1的端面相抵靠,利用蓋板6封閉第一出口501即可。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