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電桿分杆搬運方法與流程
2023-11-10 15:38:08 4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電桿分杆搬運方法 。
背景技術:
電線桿是供電、通訊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通常是用鋼筋混凝土預製而成,在使用時需要運輸到預定地點,由於電線桿長度較長、重量較大並且多為圓柱外形,運輸起來相對 繁瑣,特別是如何將電線桿裝載到運載車輛上,是需要解決的首要難題。
目前,水泥杆的搬運、分杆方法很多,技術水平層次不齊,供電施工企業大批量搬運電桿主要用大型運輸車輛,在小距離移動中主要應用汽車起重機。目前的主要分杆技術是首先固定電桿上端,然後進行調運移動至拖拉機、大型運輸車輛,到分坑點後再利用吊車起吊進行栽杆。在傳統的技術方法中,主要是起重機、吊車運杆並利用大型運輸車輛運輸到點的方法進行搬用。這種方法的優點是,運用了大型機械化設備,減少體力勞動,適用於大部分工作場地和工作環境。
傳統方法有一定的缺陷:
1、所需施工人員多。包括吊車操作人員、拖拉機、大型運輸車輛司機、負責前後照應人員、其他人員,至少需要4人以上。
2、易受城市環境影響。若吊車無法就為、或吊臂無法架起,則分杆工作難以進行。
3、安全性差。若吊點選擇不當,很可能導致電桿突然傾倒,造成人員傷亡。
4、施工效率低。由於以上種種困難與不便,導致施工效率低下。
現有方法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電桿在搬運過程中容易發生滑動脫落現象,影響安全,而且,電桿搬運至車上後容易晃動,不夠穩固。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電桿分杆搬運方法,省時省力,安全可靠,能夠滿足現場施工的需求。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新型電桿分杆搬運方法 ,包括一種搬運裝置, 搬運裝置包括設置在平板車上表面
且與平板車 短邊平行的兩根水平導軌及搭接在平板車一側長邊與地面之間用於供 電線桿上下移動的兩根斜導軌 ,所述平板車 上設置通過平板車動力系統並配合鋼絲繩用於驅動電線桿移動的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平板車動力系統輸出軸上的卷輪以及設置在平板車上的滑輪組,所述滑輪組包括設置在與斜導軌同側 的平板車 長邊外側的前後兩個豎直滑輪和設置在平板車上表面且靠近平板車另一 長邊的前後兩個水平滑輪 ;所述鋼絲繩的一端固定連接在卷輪 上,另一端依次繞過水平滑輪和豎直滑輪 後綁紮在待裝卸電線桿上,
所述卷輪上設有棘輪機構,其中前方的豎直滑輪上設有兩組滑輪,分別安裝電桿兩端的鋼絲繩,所述前後兩個豎直滑輪的支撐杆上設有護板,所述鋼絲繩穿越前後兩個豎直滑輪和護板,防止鋼絲繩的脫落;所述斜導軌與平板車樞接連接,所述斜導軌上設有插孔,用以插設防止電桿滑落的支柱,所述水平導軌上設有插孔,用以插設防止電桿滑動的支柱;
(2)應用該搬運裝置進行搬運的方法:
步驟一: 將斜導軌從平板車上轉動至工作位置,斜導軌一端抵接地面,一端連接於平板車上;
步驟二:將電桿移到斜導軌抵接地面的一端,電桿大約處於斜導軌的中心位置;
步驟三:開動卷輪反轉,鋼絲繩穿越前後兩個豎直滑輪和護板,再穿過前後兩個水平滑輪,用鋼絲繩將電桿的兩端打結固定;
步驟四:開動卷輪正轉,在電桿沿斜導軌爬行過程中,不斷地在斜導軌的插孔內插入支柱,防止電桿滑落;
步驟五:在電桿轉移到水平導軌上後,不斷地在水平導軌上的插孔插入支柱,防止電桿滑動。
本發明的優異效果:
本方法提高了工程施工效率,尤其是在電桿二次搬運較多,地形複雜、吊車、大型運輸機械不能進入場地,造成電桿搬運困難或耗時較長,本裝置 利用它施工時僅需機器操作人員、負責前後照應人員兩名,機器的工作裝置結構緊湊,機器機械性能好,受環境限制因素小,大大提高運輸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性與效率,這種機器的應用將是對工地二次搬運的重大變革。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以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發明申請的一部分,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發明,並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 1是本發明一種實施例裝置的結構圖。
圖中;
1、平板車,
2、水平導軌,
3、斜導軌,
4、豎直滑輪,
5、水平滑輪,
6、鋼絲繩,
7、電線桿,
8、卷輪。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的技術內容,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揭示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發明的其它優點和功效。本發明亦可通過其它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 亦可基於不同的觀點和應用,在不違背本發明的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和變更。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一種新型電桿分杆搬運方法,首選包括一種創新的搬運裝置;
為避免歧義,定義卷輪8一側為前,背向卷輪8一側為後。
一種新型電桿分杆搬運裝置,包括設置在平板車1上表面且與平板車1 短邊平行的兩根水平導軌 2以及搭接在平板車1一側長邊與地面之間用於供 電線桿7上下移動的兩根斜導軌3 。所述斜導軌與平板車樞接連接。可以方便斜導軌的安裝和運輸。
所述平板車1 上設置通過平板車動力系統並配合鋼絲繩用於驅動電線桿移動的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平板車動力系統輸出軸上的卷輪8以及設置在平板車上的滑輪組,所述滑輪組包括設置在與斜導軌3同側 的平板車 1長邊外側的前後兩個豎直滑輪4和設置在平板車上表面且靠近平板車另一 長邊的前後兩個水平滑輪5 ;所述鋼絲繩的一端固定連接在卷輪 8上,另一端依次繞過水平滑輪5和豎直滑輪4 後綁紮在待裝卸電線桿上,所述卷輪8上設有棘輪機構, 其中前方的豎直滑輪4上設有兩組滑輪,用以分別安裝電桿兩端的鋼絲繩,所述前後兩個豎直滑輪4的支撐杆上設有護板,所述鋼絲繩穿越前後兩個豎直滑輪4和護板,防止鋼絲繩的脫落。
卷輪8上設有棘輪機構後,能夠對卷輪8以及由卷輪8帶動的電桿的可靠定位,不會出現由於失去動力而導致的電桿沿斜導軌3滑落的現象。
所述斜導軌上設有插孔,用以插設防止電桿滑落的支柱。所述水平導軌上設有插孔,用以插設防止電桿滑動的支柱。
一種新型電桿分杆搬運方法包括如下幾個步驟:
步驟一: 將斜導軌從平板車上轉動至工作位置,斜導軌一端抵接地面,一端連接於平板車上;
步驟二:將電桿移到斜導軌抵接地面的一端,電桿大約處於斜導軌的中心位置;
步驟三:開動卷輪反轉,鋼絲繩穿越前後兩個豎直滑輪和護板,再穿過前後兩個水平滑輪,用鋼絲繩將電桿的兩端打結固定;
步驟四:開動卷輪正轉,在電桿沿斜導軌爬行過程中,不斷地在斜導軌的插孔內插入支柱,防止電桿滑落;由於斜導軌上插孔插入了防止電桿滑落的支柱,即是萬不得已鋼絲繩斷裂,也會保證電桿不會脫落滾動,進而構成對施工人員的安全威脅。
步驟五:在電桿轉移到水平導軌上後,不斷地在水平導軌上的插孔插入支柱,防止電桿滑動。由於水平導軌上插孔插入了插設防止電桿滑動的支柱,電桿在水平導軌上就會穩固定位,不會隨便晃動,保證了施工人員的安全。
優選的,雖然本專利已參照較佳的實施例及附圖予以說明,然而上述的說明應視為舉例性而非限制性,熟悉此項技術者根據本發明的精神所做的變化及修改,均應屬於本專利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