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解除烏飯樹種子休眠的方法
2023-11-10 10:29:52 2
一種解除烏飯樹種子休眠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解除烏飯樹種子休眠的方法,屬於植物繁殖【技術領域】,該方法包括:(1)秋季及時採集成熟的果實,經調製後,即為種子,備用;(2)將種子消毒後沙藏;(3)翌年早春將沙藏的種子經激素處理後催芽。本發明是將烏飯樹種子經解除休眠方法處理後,使烏飯樹種子發芽率達到95.3%以上。
【專利說明】一種解除烏飯樹種子休眠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植物繁殖技術方法,具體是涉及一種解除烏飯樹種子休眠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烏飯樹(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又名南燭、染菽等,為杜醇花科越桔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廣泛分布於我國南方各地;烏飯樹是集藥用、保健、觀賞等價值於一身的珍貴樹種,開發利用前景廣闊。烏飯樹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應用歷史,無論是作為食品,還是作為藥物,都獨具特色,每年4月,在江南等地有採其樹葉煮成烏飯之習俗;烏飯樹的分布範圍雖然很廣,但由於人為因素或鳥害蟲害的影響,長期以來缺乏對資源的有效保護,烏飯樹資源遭到極度破壞,遺傳基因資源丟失嚴重,部分地區原有野生群落甚至已經消失,因此保護烏飯樹種質資源,開展烏飯樹繁殖栽培研究,已迫在眉睫。烏飯樹果實成熟為紫黑色漿果,極易遭受鳥類、昆蟲等的危害,需要及時採收,其果肉中種子細小,種皮堅硬,種子具有休眠特性;國內已有學者研究開發了烏飯樹種子的發芽方法,本方法與前者方式和方法不同,經本方法處理的烏飯樹種子發芽迅速,發芽勢高,發芽率可達到95.3%以上;本方法徹底打破烏飯樹種子休眠,提高了烏飯樹種子繁殖效率,解決了烏飯樹種子快速繁殖的瓶頸,對保護與開發利用野生烏飯樹植物資源,實現烏飯樹人工馴化栽培,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0003]發明目的:為了促進烏飯樹播種發芽迅速、出苗整齊,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操作簡單、成本低廉、發芽率高的解除烏飯樹種子休眠的方法。
[0004]技術方案: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0005]一種解除烏飯樹種子休眠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0006](I)秋季10月底~11月上旬,當烏飯樹果實呈紫黑色時及時採收;採收的果實放入水中浸泡2~3天至果肉變軟後用手搓洗出白色的種子陰乾,備用;
[0007](2)將步驟(1)的種子加入乾淨的細沙揉搓10~20min後,將種子和沙按體積比種子:溼沙=1: 2進行混合,溼沙的溼度為手捏不出水為宜,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稀釋800~1000倍藥液噴灑消毒後沙藏;
[0008](3)翌年早春2月底至3月初將步驟(2)種子過篩後用激素處理,置於溫度25°C,溼度80%的溫室中催芽,5~7日胚根突破種皮發芽,此時即可播種於育苗床中。
[0009]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解除烏飯樹種子休眠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2)所述的沙藏方法是,先將混沙的種子置於溫度30°C,溼度80%的溫室中5天後,再置於溫度O~5°C的環境中50~70天。
[0010]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解除烏飯樹種子休眠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3)的激素處理,是將種子浸泡在濃度50~IOOmg / L吲哚乙酸溶液中4~8h,再以清水衝洗乾淨。[0011]有益效果:本發明所述的解除烏飯樹種子休眠的方法,經處理的烏飯樹種子發芽率達到95%以上,發芽所需時間短,種子播種在苗床後出苗整齊一致,幼苗生長健壯;本方法操作簡便易行,具有成本低、技術要求簡單,易推廣應用等優點,在烏飯樹種苗繁育生產上具有重要的應用與推廣價值。
【具體實施方式】
[0012]實施例1
[0013](I)秋季10月底~11月上旬,當烏飯樹果實呈紫黑色時及時採收;採收的果實放入水中浸泡2~3天至果肉變軟後用手搓洗出白色的種子陰乾,備用;
[0014](2)將調製好的種子加入乾淨的細沙揉搓20min後,將種子和沙按體積比種子:溼沙=1: 2進行混合,溼沙的溼度為手捏不出水為宜,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稀釋800倍藥液噴灑消毒後沙藏,先將混沙的種子置於溫度30°C,溼度80%的溫室中5天後,再置於溫度O~5°C的環境中50天;
[0015](3)翌年早春2月底至3月初將沙臧的種子過篩後,將種子放入濃度50mg / L吲哚乙酸溶液中浸泡8h,再以清水衝洗乾淨,置於溫度25°C,溼度80%的溫室中催芽,5~7日胚根突破種皮發芽,此時即可播種於育苗床中,發芽率達95.3%。
[0016]實施例2
[0017](I)秋季10月底~11月上旬,當烏飯樹果實呈紫黑色時及時採收;採收的果實放入水中浸泡2~3天至果肉變軟後用手搓洗出白色的種子陰乾,備用;
[0018](2)將調製好的種子加入乾淨的細沙揉搓IOmin後,將種子和沙按體積比種子:溼沙=1: 2進行混合,溼沙的溼度為手捏不出水為宜,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稀釋1000倍藥液噴灑消毒後沙臧,先將混沙的種子置於`溫度30°C,溼度80%的溫室中5天後,再置於溫度O~5°C的環境中70天;
[0019](3)翌年早春2月底至3月初將沙藏的種子過篩後,將種子放入濃度IOOmg / L吲哚乙酸溶液中浸泡4h,再以清水衝洗乾淨,置於溫度25°C,溼度80%的溫室中催芽,5~7日胚根突破種皮發芽,此時即可播種於育苗床中,發芽率達98.4 %。
[0020]其中以實施例2為較佳實施例。
[0021]以上已以較佳實施例公開了本發明,然其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凡採用等同替換或者等效變換方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解除烏飯樹種子休眠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1)秋季10月底~11月上旬,當烏飯樹果實呈紫黑色時及時採收;採收的果實放入水中浸泡2~3天至果肉變軟後用手搓洗出白色的種子陰乾,備用; (2)將步驟(1)的種子加入乾淨的細沙揉搓10~20min後,將種子和沙按體積比種子:溼沙=1: 2進行混合,溼沙的溼度為手捏不出水為宜,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稀釋800~1000倍藥液噴灑消毒後沙藏; (3)翌年早春2月底至3月初將步驟(2)種子過篩後用激素處理,置於溫度25°C,溼度80%的溫室中催芽,5~7日胚根突破種皮發芽,此時即可播種於育苗床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解除烏飯樹種子休眠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2)所述的沙藏方法是,先將混沙的種子置於溫度30°C,溼度80%的溫室中5天後,再置於溫度O~5°C的環境中50~70天。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解除烏飯樹種子休眠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3)的激素處理,是將種子浸泡在濃度50~IOOmg / L吲哚乙酸溶液中4~8h,再以清水衝洗幹 淨。
【文檔編號】A01C1/00GK103814651SQ201410074678
【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3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3日
【發明者】黃利斌, 董筱昀, 竇全琴 申請人:江蘇省林業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