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闕歌共獲多少次金曲獎(聲生不息唱響千千闕歌)
2023-11-10 02:19:30 1
港樂歌唱節目《聲生不息》播出第三期,熟悉的旋律喚醒樂壇往事。
這一期帶來《月半彎》、《星語星願》、《讓一切隨風》、《學生哥》、《天若有情》等歌曲。
結尾觀眾選出的金曲《千千闕歌》,經典旋律一出,全場共鳴。
這首港樂是KTV必點金曲,是香港樂壇一段經常被提起的回憶。
這首美妙的旋律,不僅造就多首中文金曲,成為陳慧嫻最著名的代表作,更讓梅豔芳「背鍋」三十多年。
01、港樂「狗血」往事1985年,梅豔芳去日本宣傳遇上了近藤真彥,兩人迅速情網。
陳慧嫻《千千闕歌》的原曲就是來自近藤真彥。
提起《千千闕歌》,自然會想到梅豔芳的《夕陽之歌》,以及這兩首歌引發的「金曲之爭」,也被稱為「千夕之戰」。
當年,《千千闕歌》的銷售量和播放率都高於《夕陽之歌》,但最終卻是後者拿到金曲。
很多人替陳慧嫻不值,甚至說梅豔芳是憑個人名氣拿獎的。不管為何出現這個結果,但在發歌的時候,梅豔芳倒是非常仗義,很講武德。
據陳慧嫻在2021年一個節目中透露,她是在電臺DJ的推薦下聽到近藤真彥的《夕焼けの歌》,非常喜歡。
馬上推薦給製作人、也是她當時的男朋友歐丁玉,尋找這首歌曲的著作權擁有人陳淑芬(梅豔芳的經紀人),獲得授權後邀請林振強改寫。
不巧的是,梅豔芳稍後也聽到這首歌,也很喜歡,便跟陳淑芬商議改編。這樣一首具有大熱潛質的歌,大家都希望首發,搶佔銷售時機。
陳淑芬希望趕在陳慧嫻之前發歌,但是梅豔芳拒絕了,她嚴格遵循先來後到的原則,而不是強人所難。
於是,陳慧嫻如期在1989年6月28日發行專輯《永遠是你的朋友》,裡面就有《千千闕歌》,成為她可以吃一輩子老本的金曲。
過了一個星期,梅豔芳的《夕陽之歌》才往電臺派歌,之後收錄於她1989年8月1日發行的專輯《In Brasil》,同時也是電影《英雄本色3》的主題曲。
所以,不管「千夕之戰」的內幕如何,梅豔芳還是展示了大姐大的風範,陳慧嫻在回憶時也對她表示欽佩。
02、告別之歌「千夕之戰」之後,陳慧嫻和梅豔芳都做出了重要的決定。
陳慧嫻暫別樂壇,前往美國留學,梅豔芳也宣布不再領音樂相關的獎項。
有人說,《千千闕歌》寫的是告別,《夕陽之歌》寫的是人生。
其實,它們歸根結底都是告別,跟一群人告別,或者是跟自己告別。
《千千闕歌》當年比《夕陽之歌》更出圈也同陳慧嫻的告別有關。
1989年,陳慧嫻在紅館舉行了6場「幾時再見」演唱會,這是她的第一次個人演唱會,也是她的告別演唱會。
她穿著一身白紗含淚唱出《千千闕歌》,歌詞中所表達的離愁別緒躍然紙上,感染力極強,也增加了這首歌的傳奇色彩。
而在2003年,梅豔芳帶病在紅館舉辦人生最後一場演唱會。
最後一首歌就是《夕陽之歌》。她人生第一次為自己披上雪白的婚紗,唱出這首對她意義重大的《夕陽之歌》。
沿著紅色的樓梯緩緩而上,最後一個揮手,告別觀眾、告別舞臺、告別自己。
03、更多版本除了《千千闕歌》和《夕陽之歌》,《夕焼けの歌》還被翻成多個中文版本。
張智霖和許秋怡也唱了一個粵語的合唱版本,叫《夢斷》。
國語版比較出名的是李翊君的《風中的承諾》。
張咪的《第三支歌》也是這個旋律。
此外,臺語版也有幾個,更別說越南語版、英文版,據不完全統計不下10個版本。所以說,音樂是沒有國界的,好聽的旋律人人都有共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