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軸器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23:17:01 2
專利名稱:轉軸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轉軸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於一種可組設於具有上蓋的電子器材上轉軸器,特別是 關於一種能便於製造、快速組裝、減少空間及降低成本的轉軸器。
背景技術:
具有上蓋的電子器材(如筆記本電腦、行動電話等)與其底座間通常裝 設轉軸機構,藉以使上蓋可相對於底座呈現開啟或閉合狀態。現有技術的轉 軸機構是具有樞軸及依序套設於樞軸上的固定承架、旋轉承架、固定件、旋 轉件、彈性體及端封件。在裝設該轉軸機構的過程中,該固定承架是與底座 相互固定,旋轉承架是與上蓋相互固定,該固定件固設於旋轉承架上可隨著
旋轉承架繞著樞軸作旋轉運動;該旋轉件則與樞軸相互幹涉卡合,而與樞軸 同步作動,並於固定件與旋轉件的接合面上交錯設有一個以上的凸塊與凹槽, 而當電子器材處於閉合狀態時該凸塊與凹槽呈接合狀態,該彈性體則提供彈 力作用於旋轉件上進而抵壓固定件,從而提供電子器材的上蓋於開啟或閉合 時的限位功能,避免上蓋隨意晃動而影響電子器材的使用情形或縮短電子器 材的壽命;該端封件鎖固於樞軸的末端,藉以將前述元件局限於樞軸上而不 致脫落。
現有技術中,該彈性體有以螺旋彈簧為實施例,但其所佔空間大,無助 於曰益小型化的電子器材使用,而且其彈力有限,若要加強彈力需改變螺旋 彈簧的材質或長度,不僅增加成本亦不利於縮小化及生產製造。另外,亦有 使用盤狀結構的彈片來提供彈力,但其缺點在於盤狀結構的彈片的製作非常 精密且費時,尺寸若有些許誤差將導致彈力失之千裡而無法提供適當的彈力 並使得上蓋所獲得的限位功能不理想,因此常導致製造成本的提高;再者, 組裝時必須兩個彈片的盤口相對來進行組裝,因此必須以肉眼辨識方式將兩 個彈片的盤口相對來進行組裝,由於盤狀結構的彈片的體積小而且盤狀結構 的彎曲幅度並不大,因此辨識過程十分緩慢而且容易失誤,從而製造過程繁 復及製造成本也一直居高不下,且不利於自動化及大量生產的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轉軸器,可提供減少空間及降低成本的 轉軸器。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轉軸器,可便於製造、快速組裝的 轉軸器。
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轉軸器,可實現自動化組裝、減少
人工組裝的轉軸器。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轉軸器,其特徵在於包括-
樞軸,包括抵持部及軸杆,該軸杆一端與抵接部垂直連接;
固定體,包括卡合部及固定部,該卡合部上具有一孔,可與軸杆相套設
並相互幹涉卡合固定;
旋轉體,包括軸臂及鎖合部,該軸臂上具有一孔而可與軸杆相套設; 卡合片,包括第一面、第二面、貫穿第一面及第二面的孔及凸設於第一
面的定位柱,該孔可與軸杆相套設,且該定位柱幹涉卡合固定於旋轉體; 彈簧總成,依序包括第一定位片、 一片以上的彈片及第二定位片; 該第一定位片,包括第一面、第二面、貫穿第一面及第二面的孔,該孔
與軸杆相套設並相互千涉卡合固定,該第一面與該卡合片的第二面相抵接; 該彈片,其上具有一孔而可與軸杆相套設;
該第二定位片,包括第一面、第二面、貫穿第一面及第二面的孔,該孔 與軸杆相套設並相互幹涉卡合固定,該第一面與該第一定位片的第二面相平 行;以及
固定件,套設並固定於軸杆末端。
由上述可知,本實用新型的轉軸器,組設於具有上蓋的電子器材與其底 座間,包括樞軸及套設於樞軸上的固定體、旋轉體、卡合片、彈簧總成及固 定f^。該固定體是與上蓋相互固定,旋轉體是與底座相互固定,該卡合片固 設於旋轉體上可隨著旋轉體相對樞軸作旋轉運動;該彈簧總成依序包括第一 定位片、 一片以上的彈片、第二定位片,該第一定位片、第二定位片則與樞 軸相互幹涉卡合,而與樞軸同步作動,且第一定位片與第二定位片的相鄰兩 平面上交錯設有一個以上的抵持塊,藉由該抵持塊壓迫彈片而產生彈力;該 固定件鎖固於樞軸的末端,藉以將前述元件局限於樞軸上而不致脫落。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轉軸器,其功效以及優點在於該彈簧總成透 過第一定位片及第二定位片上的抵持塊抵壓平板狀的彈片藉以產生彈力,無 需使用需要較長長度的螺旋彈簧,故可提供減少空間及降低成本。另外,該 彈片無須額外就形狀特別加工,而且第一定位片及第二定位片均以粉末冶金 加以製造,因此方便製造;而且組裝上也無需區分彈片的方向性,故可快速 組裝。再者,由於無需區分彈片的方向性,故可實現自動化組裝、減少人工 組裝的比例。
圖1是本實用新型轉軸器的較佳實施例安裝於電子器材上的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轉軸器的較佳實施例分解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轉軸器的較佳實施例另一視角分解圖。
圖4A是本實用新型轉軸器的彈簧總成分解圖。
圖4B是本實用新型轉軸器的彈簧總成另一視角分解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轉軸器的卡合片與第一定位片的分解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轉軸器的彈簧總成更包括抵壓塊的分解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轉軸器更包括摩擦片的分解圖。
為使本實用新型構造與技術特徵能讓熟悉此項技術者更加明了,特以實 施例配合圖式詳加說明如後。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是本實用新型轉軸器1 一較佳實施例安裝於電子器材P上 的立體圖,該電子器材P包括上蓋P1及底座P2,該轉軸器1包括樞軸2及 套設於樞軸2上的固定體3、旋轉體4、卡合片5、彈簧總成6及固定件7。 該固定體3是與上蓋P1相互固定,該旋轉體4是與底座P2相互固定,該卡 合片5固設於旋轉體4上並可隨著旋轉體4相對於樞軸2作旋轉運動;該彈 簧總成6當受到壓迫時可以產生彈力,進而抵壓其前後相抵接的元件,該固 定件7鎖固於樞軸2的末端,藉以將前述元件局限於樞軸2上而不致脫落。 以下並請參閱其他圖式,將詳細說明本轉軸器1的各部構造。
請參閱圖2,該樞軸2包括抵持部21及軸杆22,該軸杆22 —端與抵接 部21垂直連接。該軸杆22的斷面可為矩形或十字形或T字形,於本實施例中則是以矩形為例,目的在於讓樞軸2與某些元件相互幹涉卡合而可同時作 動,細節請容後詳述。
該固定體3包括卡合部31及固定部32,該卡合部31上具有一孔33, 可與軸杆22相套設並相互幹涉卡合固定。該旋轉體4包括軸臂41及鎖合部 42,該軸臂41上具有一孔43而可與軸杆22相套設。同時再參閱圖1,該固 定部32則與電子器材P的上蓋Pl相互固定,該鎖合部42則與電子器材P 的底座P2相互固定。因此當開啟上蓋Pl時,該固定體3將隨著上蓋Pl —起 轉動,且由於固定體3與軸杆22相互幹涉卡合固定,而旋轉體4僅是套設於 軸杆22上但並未干涉卡合固定,因此固定體3與軸杆22將相對於旋轉體4 轉動,從而達到電子器材P的開啟與閉合狀態。同理,亦可將固定體3與底 座P2相互固定,旋轉體4與上蓋P1相互固定,同樣亦可達到電子器材P的 開啟與閉合狀態。另,該固定體3及旋轉體4相對於樞軸2的抵持部21可位 於同側或不同側,於此實施例中是以位於抵持部21的不同側展現。
請參閱圖2、 3,該卡合片5包括第一面51、第二面52、貫穿第一面51 及第二面52的孔53及凸設於第一面51的定位柱54,該孔53可與軸杆22 相套設,且該定位柱54幹涉卡合固定於旋轉體4,於此實施例中,則是固定 於軸臂上41。
請參閱圖4A、 4B,該彈簧總成6依序包括第一定位片61、 一片以上的 彈片62及第二定位片63,該第一定位片61包括第一面611、第二面612、 貫穿第一面611及第二面612的孔613,該孔613可與軸杆22相套設並相互 幹涉卡合固定;該彈片62為一平板狀金屬片,其上具有一孔621而可與軸杆 22相套設;該第二定位片63包括第一面631、第二面632、貫穿第一面631 及第二面632的孔633,該孔633可與軸杆22相套設並相互幹涉卡合固定, 該第一面631與該第一定位片61的第二面612相平行。該第一定位片61的 第二面612凸設有一個以上的抵持塊614,而第二定位片63的第一面631凸 設有一個以上的抵持塊634,從而各平面交錯設置一個以上的抵持塊614、 634,易言之,該第二定位片63上的抵持塊634朝向第一定位片61的第二面 612未具有抵持塊614的區域設置,從而第一定位片61的第二面612的抵持 塊614與第二定位片63的第一面631的抵持塊634藉由抵壓該彈片62而產 生彈力。於本實施例中,該第一定位片61及第二定位片63是以粉末冶金的 方式製成。請參閱圖2、 4A,該固定體3、第一定位片61及第二定位片63上的孔 33、 613、 633的形狀與軸杆22的斷面相同,因此在本實施例中均為矩形, 從而可幹涉固定於樞軸2上,隨著樞軸2同時作動。
由於彈簧總成6提供彈力並促使第一定位片61的第一面61與卡合片5 的第二面52相抵接,而提供電子器材P具有限位功能,然為了避免電子器材 P於閉合狀態時隨意開啟,請參考圖5,在該卡合片5的第二面52可凸設一 個以上的凸塊521,而第一定位片61的第一面611凹設有一個以上的凹槽 615,可相容於卡合片5的第二面52的凸塊521,藉以提供電子器材P於閉 合狀態時的定位功能。同理,該卡合片5的第二面52可凹設一個以上的凹槽 522,而第一定位片61的第一面611凸設有一個以上的凸塊616,可相容於 卡合片5的第二面52的凹槽522,亦可達到相同的功能。
請參考圖6,為能增加彈簧總成6的彈力,該彈簧總成6更可包括一個 以上的抵壓塊64,組設於第一定位片61與第二定位片63間,各該抵壓塊64 包括第一面641、第二面642、貫穿第一面641及第二面642的孔643,該孔 643可與軸杆22相套設並相互幹涉卡合固定,且該抵壓塊64的第一面641 及第二面642凸設有一個以上的抵持塊644、 645,該抵壓塊64的第一面641 的抵持塊644朝向第一定位片61的第二面612未具有抵持塊614的區域設置, 該抵壓塊64第二面642的抵持塊645朝向第二定位片63的第一面631未具 有抵持塊634的區域設置。而於第一定位片61、抵壓塊64及第二定位片63 間,均組設一個以上的彈片62,藉以產生彈力。此時,該抵壓塊64上的孔 643的形狀與軸杆22的斷面相同,從而可使該抵壓塊64與樞軸2相互幹涉 卡合併同步作動。
請參考圖2,該固定件7,套設並固定於軸杆22末端,藉以將前述元件 局限於樞軸2上而不致脫落。為能將固定件7牢固於樞軸2上,該軸杆22 末端具有螺紋部23,該固定件7便可藉由鎖合方式固定於螺紋部23上,並 能藉由鎖合於該螺紋部23的長短不同而調整彈簧總成6的彈力大小。而於此 實施例中,該固定件7為一螺帽。
綜上所述,該彈簧總成6是透過第一定位片61及第二定位片63上的抵 持塊614、 634抵壓平板狀的彈片62藉以產生彈力,無需使用需要較長長度 的螺旋彈簧,故可提供減少空間及降低成本,從而達到主要目的。
另外,該彈片62無須額外就形狀特別加工,而且第一定位片61及第二定位片63均以粉末冶金加以製造,因此方便製造;而且組裝上也無需區分彈
片62的方向性,故可快速組裝,從而達到另一目的。
再者,由於無需區分彈片62的方向性,故可實現自動化組裝、減少人 工組裝的比例,從而達到又一目的。
請參閱圖7,該轉軸器1於旋轉體4與卡合片5之間更可增設一片以上 的摩擦片8,藉以在旋轉體4與卡合片5之間提供摩擦力。
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結構實施方式乃是為了方便說明本實用新型,並非 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凡藉由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而了解此一技藝者, 所作的修改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均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相似結構, 為本實用新型的申請專利範圍所涵蓋。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p—電子器材6 —彈簧總成
P1—上蓋61 —第一定位片
P2 —底座611 —第一面
l一轉軸器612 —第二面
2 —樞軸613 —孔
21 —抵持部614—抵持塊
22 —軸杆615 —凹槽
23 —螺紋部616 —凸塊
3 —固定體62-彈片
31 —卡合部621—孔
32—固定部63-第二定位片
33 —孔631—第一面
4一旋轉體632 —第二面
41一軸臂633 —孔
42 —鎖合部634—抵持塊
43 —孔64—抵壓塊
5 —卡合片641—第一面
51 —第一面642—第二面
52 —第二面643 —孔53 —孔 644、 645 —抵持塊
54—定位柱 7 —固定件
8 —摩擦片
權利要求1.一種轉軸器,其特徵在於包括樞軸,包括抵持部及軸杆,該軸杆一端與抵接部垂直連接;固定體,包括卡合部及固定部,該卡合部上具有一孔,與軸杆相套設並相互幹涉卡合固定;旋轉體,包括軸臂及鎖合部,該軸臂上具有一孔而與軸杆相套設;卡合片,包括第一面、第二面、貫穿第一面及第二面的孔及凸設於第一面的定位柱,該孔與軸杆相套設,且該定位柱幹涉卡合固定於旋轉體;彈簧總成,依序包括第一定位片、一片以上的彈片及第二定位片;該第一定位片,包括第一面、第二面、貫穿第一面及第二面的孔,該孔與軸杆相套設並相互幹涉卡合固定,該第一面與該卡合片的第二面相抵接;該彈片,其上具有一孔而與軸杆相套設;該第二定位片,包括第一面、第二面、貫穿第一面及第二面的孔,該孔與軸杆相套設並相互幹涉卡合固定,該第一面與該第一定位片的第二面相平行;以及固定件,套設並固定於軸杆末端。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軸器,其特徵在於該軸杆異於與抵接部連接 的末端具有螺紋部,該固定件是以鎖合固定於螺紋部上。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轉軸器,其特徵在於該固定件為螺帽。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軸器,其特徵在於該固定體、第一定位片及第二定位片上的孔的形狀與軸杆的斷面相同。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轉軸器,其特徵在於該軸杆的斷面為矩形。
6.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轉軸器,其特徵在於該軸杆的斷面為十字形。
7.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轉軸器,其特徵在於該軸杆的斷面為T字形。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軸器,其特徵在於該旋轉體與卡合片間還包含一片以上的摩擦片。
9.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軸器,其特徵在於該卡合片的第二面凸設有一個以上的凸塊,而第一定位片的第一面凹設有一個以上的凹槽,適於相容 於卡合片的第二面的凸塊。
10.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軸器,其特徵在於該卡合片的第二面凹設有一個以上的凹槽,而第一定位片的第一面凸設有一個以上的凸塊,適於相 容於卡合片第二面的凹槽。
11.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軸器,其特徵在於該第一定位片的第二面 凸設有一個以上的抵持塊,而第二定位片的第一面凸設有一個以上的抵持塊。
12. 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轉軸器,其特徵在於該第二定位片上的抵持 塊朝向第一定位片的第二面不具有抵持塊的區域設置。
13. 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轉軸器,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一個以上的抵壓 塊,組設於第一定位片與第二定位片間,各該抵壓塊包括第一面、第二面、 貫穿第一面及第二面的孔,該孔與軸杆相套設並相互幹涉卡合固定。
14. 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轉軸器,其特徵在於該抵壓塊的第一面及第 二面凸設有一個以上的抵持塊,該抵壓塊的第一面的抵持塊朝向第一定位片 的第二面不具有抵持塊的區域設置,該抵壓塊第二面的抵持塊朝向第二定位 片的第一面不具有抵持塊的區域設置。
15. 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轉軸器,其特徵在於該抵壓塊上的孔的形狀與軸杆的斷面相同。
專利摘要一種轉軸器,組設於具有上蓋的電子器材上,同時連接上蓋與電子器材的底座而可提供開合的功能,包括樞軸及套設於樞軸上的固定體、旋轉體、卡合片、彈簧總成及固定件,該彈簧總成包括第一定位片、一片以上的彈片及第二定位片,藉由第一定位片與第二定位片兩相鄰的各該平面交錯設置一個以上的抵持塊,推壓該彈片而產生彈力,從而壓持第一定位片與卡合片而可提供電子器材於上蓋開啟或閉合時的限位功能。另於第一定位片與第二定位片間還增設一個以上的抵壓塊,第一定位片、抵壓塊及第二定位片間均組設彈片,藉此增加彈力。本實用新型可減少空間及降低成本,並且具有便於製造、實現自動化組裝的優點。
文檔編號H05K5/02GK201141395SQ20072012935
公開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20日 優先權日2007年9月20日
發明者楊俊人 申請人:連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鈞永企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