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主機殼體的改良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10:27:46 2
專利名稱:電腦主機殼體的改良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電腦主機殼體的改良,尤指一種將主機板自主機殼體的操作面板端置入殼體改良。
背景技術:
按電腦主機殼體對於電腦主機而言,必須使內部的構件定位,以及具有防止電磁波外洩的功能,此外,組裝上的便利性,也是主機殼體所追求的目的之一。
公知的電腦主機的組裝,是經由側向,即操作端的兩側嵌置主機板,因此,大致而言,前後端為封閉狀,這種方式實行有多年,比較適應較大至主機電腦的場合,但對於小型(迷你準系統)而言,則主機板的置入,如果仍採用側向置入,就很難使尺寸縮小,而失卻迷你準系統的意義。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腦主機殼體的改良,可以適應迷你準系統由前向後置入主機板的需要,組裝或拆卸非常方便。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腦主機殼體的改良,電路板為前後方向置入的主機殼體,包括一主架為架體,前端具一架孔,底部具一底板,且開具底槽,架孔上方設置頂突;一中繼板,上緣開具一鎖孔,兩側近端處垂直延伸一延片,並各設置片突,且其中央段亦延伸出長條扣片,並設置扣突;兩側底部延伸底片;一封框,其頂緣開具扣孔,側向開具側孔;上述側孔扣合於片突,扣孔扣合於扣突,且鎖孔扣合於頂突,底片扣合於主架的底槽。
其中,中繼板與封框為金屬衝壓一體成型。
其中,另一底槽為電路板的延伸片扣合。
為進一步揭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技術內容,首先請參閱附圖,其中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仰視的立體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組立後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基本上,本實用新型的主機殼體由一主架1,一中繼板2,一封框3所組合而成。
其中,主架1為框體,其內部可供容置電路板A及相關構件,但此屬公知技術,故不擬贅述,而其前端亦即操作端的下方,則具一水平向的長條形架孔11,且其底板12的角隅處板片上,則開具貫穿的底槽121,供後敘的中繼板2及電路板A的延伸片B穿越固定,此外,頂緣上可開具頂突13。
中繼板2為板體,其頂緣開具可供與前述頂突13對應扣合的鎖孔21,其近兩側端處,則一體延伸一延片22,並設一片突221,且其中央,則一體延伸一長條水平向扣片23,並突設若干扣突231,而其兩側底部,則各向後延伸一具轉折底片24,可穿越扣合於前述底槽121。
封框3為框體,對應於前述扣突231處,則開具扣孔31,供扣突231扣合,而對應於前述片突221處,則開具側孔32,供片突221扣合。
請再參閱附圖,本實用新型於組立時,可先將電路板A置入,並經由其延伸片B扣合於底槽121,且封框3由扣孔31扣合於中繼板的扣突231,側孔32扣合於片突221,以形成固定連結,而後則由中繼板2的鎖孔21扣合於主架1的頂突13,且底片24扣合於主架1的底孔12,即完成組立,如圖3所示。
所以,經由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無須藉助工具即可完成組裝或拆卸。
本實用新型所描述的只是較佳實施例的一種,舉凡局部的變更或修飾而源於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思想而為熟習該項技藝的人所易於推知,俱不脫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權範疇。
權利要求1.一種電腦主機殼體的改良,電路板為前後方向置入的主機殼體,其特徵在於,包括一主架為架體,前端具一架孔,底部具一底板且開具底槽,架孔上方設置頂突;一中繼板,上緣開具一鎖孔,兩側近端處垂直延伸一延片,並各設置片突,且其中央段亦延伸出長條扣片,並設置扣突;兩側底部延伸底片;一封框,其頂緣開具扣孔,側向開具側孔;上述側孔扣合於片突,扣孔扣合於扣突,且鎖孔扣合於頂突,底片扣合於主架的底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腦主機殼體的改良,其特徵在於,中繼板與封框為金屬衝壓一體成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腦主機殼體的改良,其特徵在於,另一底槽為電路板的延伸片扣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電腦主機殼體的改良,尤指一種可供電路板為前後方向置入的主機殼體,其包括一主架,為架體,前端具一架孔,底部具一底板,且開具底槽,架孔上方設置頂突;一中繼板,上緣開具一鎖孔,兩側近端處垂直延伸一延片,並各設置片突,且其中央段亦延伸出長條扣片,並設置扣突;兩側底部延伸底片;一封框,其頂緣開具扣孔,側向開具側孔;由側孔扣合於片突,扣孔扣合於扣突,且鎖孔扣合於頂突,底片扣合於主架的底槽而組成。
文檔編號G06F1/16GK2643376SQ20032010095
公開日2004年9月22日 申請日期2003年10月17日 優先權日2003年10月17日
發明者陳世崇 申請人:浩鑫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