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導式限壓閥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18:18:01 3
專利名稱:先導式限壓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按照權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先導式限壓閥。
背景技術:
一種這樣的傳統的限壓閥例如在博世力士樂股份公司的參數單
RD25731/10.05或者參數單RD25818/08.03中給出。主控滑閥或者主控 閥錐在達到可調整的極限壓力時釋放輸入接口和油箱接口之間的連接。 相應的主控元件(閥錐或者滑閥)在面對輸入接口的控制表面上利用輸 入壓力在打開方向受到作用。遠離輸入接口的控制表面界定出控制壓力 腔。在該控制壓力腔中有彈簧,它在關閉方向上作用主控元件。此外在 控制壓力腔中保持控制壓力。該控制壓力可以通過先導式限壓閥調整。 通過中心布置在主控元件中的具有較小橫截面的節流孔給先導閥供應 控制流體。該孔連接控制壓力腔和輸入接口。
限壓閥的重要特性參數是等壓特性。對此人們觀察輸入壓力P隨著 通過限壓閥流到油箱中的體積流量Q的變化。該特性曲線P (Q)依賴 於系統升高。
該P (Q)特性曲線的升高的一個原因是,當主控元件打開時在它 上面出現的流動力。在圍繞環形的開口表面的區域中在流出的壓力介質 中出現高的流動速度。因此在那裡按照伯努利公式,靜態的液體壓力下 降。在主控元件的邊緣區域中,面對輸入的控制表面由此作用有比輸入 壓力更低的壓力。按照主控元件上的平衡條件, 一方面彈簧的力和通過 控制壓力作用在主控元件上的力,以及另一方面在輸入側的控制表面上 作用的力必須相等,以保持限壓閥打開,上述平衡條件決定在體積通過 量升高時輸入壓力的升高。該效應人們可以,如所述的,通過流動力的 形成說明,它作用在主控元件的關閉方向上,並且通過更高的輸入壓力 補償。P (Q)特性曲線的一定的升高人們幾乎不能避免。對於座閥人們 甚至使用流動力,以實現對主控閥錐進行阻尼。
對於所述的傳統的先導式限壓閥,如果輸入壓力升高,此外還出現 控制流體量的增加。這由於在到先導閥的控制流體路徑中的其它節流位
置以及由於同樣升高的P (Q)特性曲線,導致先導式限壓閥的P (Q) 特性曲線中的升高的增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任務是提供一種改善的限壓閥,它特別具有好的等壓性 能,可以獲得可靠的工作並且容易加工。
該任務根據本發明通過具有權利要求1特徵的先導式限壓閥解決。
根據本發明的限壓閥具有控制元件,該控制元件在打開方向上可以 在第一控制表面上被要限制的壓力作用,並且在關閉方向上可以被彈簧 以及在第二控制表面上被存在於控制壓力腔中的控制壓力作用。通過先 導閥可以限制存在於控制壓力腔中的壓力。可以穿過控制元件通過控制 流體噴嘴給控制壓力腔供應控制流體。
本發明的特徵是,在第一控制表面前在控制元件上固定有盤體。在 盤體和第一控制表面之間形成具有預先規定的間隙尺寸的間隙。該間隙
在控制流體噴嘴的上遊,也就是說,輸送給控制流體噴嘴的控制流體通 過該間隙流過。以這種方式可以藉助能簡單加工和安裝的構件,即盤體, 為控制流體供應提供在第 一控制表面上空間廣闊地延展的間隙狀的分
流位置(Abgriffstelle )。這種分流位置具有非常好的過濾效果。間隙口 或者間隙口的大部分通過盤體的平面的延展而處於第 一控制表面的邊 緣區域內,並且由此處於這樣的區域中,在該區域中在打開的控制元件 的情況下,由於流出的壓力介質會出現高的流動速度。由此阻止汙物顆 粒在間隙上的附著。通過間隙口所構成的間隙過濾器避免了在控制元件 中增加控制流體噴嘴以及在先導閥之前的阻尼噴嘴。由此保證了閥的可 靠的功能。此外在笫一控制表面的邊緣區域中,由於流動的壓力介質中 的靜態壓力的下降,部分補償了在通過限壓閥流出的流體量Q升高的情 況下壓力水平的升高。通過盤體的設置即可以進一步避免流入控制壓力 腔的控制流體量的升高,並且減小預控壓力的升高,以及由此減小先導 式限壓閥的P(Q)特性曲線的升高。這樣實現了好的等壓性能。通過 盤體的造型和大小的匹配可以以簡單的方式優化等壓性能。再次要強調 的是,根據本發明的限壓閥通過盤體的特別簡單和成本經濟地實現的加 工和裝配,在根據本發明的限壓閥的情況下,實現了在控制流體分流位 置處的過濾功能以及對P (Q)特性曲線的升高的補償。在主控元件自
身上從傳統的結構出發只需要很小的改動。
其它有利的設計方案在從屬權利要求中給出。
如果控制元件具有凸臺,盤體安放在該凸臺上面,則間隙尺寸可以 簡單和可靠地確定。同樣可以為此目的在盤體的面對控制元件的側面上
構造隆起,盤體利用該隆起安放在控制元件上。這再次簡化了閥的生產, 因為在盤體加工隆起比在控制元件上更簡單。盤體可以由比通常由淬硬 鋼製成的控制元件更容易加工的材料製成。盤體的突節形的壓制部可以 特別簡單的生產。
根據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改進方案,盤體具有構造成套管狀的區段, 該區段從盤體的面對控制元件的側面凸出,該區段容納有固定機構,盤 體利用該區段安放在控制元件上。這樣的盤體是可簡單加工的構件,例 如藉助壓制或衝壓過程。該套管狀的區段同時用於固定和作為定距件。 由此間隙口的位置以及間隙尺寸通過盤體的幾何特性單獨確定。為了改 變間隙尺寸以及改變間隙在第 一 控制表面上的徑向尺寸,只需更換盤 體。
如果在盤體上構造圓柱形的螺紋區段,盤體利用該螺紋區段固定在 控制元件的孔中,則盤體在控制元件上的裝配非常簡單。那麼盤體可以 簡單的擰入。
本發明的另 一 種優選的設計方案是,控制流體噴嘴通過在螺紋區段 中的孔構成。這導致控制元件的特別小的生產費用,因為它現在可以作 為只具有 一個中心螺紋孔的旋轉對稱的構件加工。
本發明的特別優選的設計方案是,控制流體噴嘴通過在控制元件中 的孔構成並且該孔的開口被盤體遮蓋。這允許對盤體選擇針對生產特別 簡單的形狀,它可以以專交少的加工步驟生產。
鑑於生產費用,盤體的一種優選形狀是是圓盤。
優選盤體由容易加工的金屬,特別是未淬硬的鋼、鋁或者黃銅加工。 這簡化了生產。控制元件通常由淬硬的鋼製成。在該控制元件中加工的 噴嘴孔在硬化時會氧化並且必須再次加工。如果噴嘴孔在由未淬硬的材 料製成的盤體中加工,可以取消這樣的再次加工。
如果間隙尺寸小於控制流體噴嘴的直徑或者小於先導閥前面的阻 尼噴嘴的直徑,則可以保證限壓閥的可靠的工作。由此排除了噴嘴由於 汙物顆粒造成的堵塞。
如果間隙尺寸小於0.3毫米,人們將實現控制流體的足夠的過濾作 用。優選選擇在0.25毫米到0.15毫米之間的值。
本發明的另一種優選的設計方案是,控制流體噴嘴朝第一控制表面 中的環形凹槽或者朝盤體的面對第 一 控制表面的側面中的環形凹槽打 開。這種凹槽允許控制流體在整個間隙長度上的均勻的流動。它此外減 小了在從間隙到孔的過渡處否則會出現的流動阻力,並且由此預防材料 磨損。
根據一種特別優選的設計方案,盤體固定在限壓閥的主控閥錐上。 特別對於設計成座閥的先導式限壓閥,在閥座上的開口的區域的靜態壓 力根據流量變化強烈。這種效應可以非常好地用於此減小控制流體量 的增加,這種控制流體量的增加是隨著流出閥的流量的升高而出現的, 其措施是通過盤體在主控閥錐的邊緣區域內分流控制流體。
下面本發明和它的優點以在圖中示出的實施例為參考詳細說明。 圖la在沿著主控閥錐的軸線的縱向截面中示出了座閥結構方式的 先導式限壓閥,它的主控閥錐在端面側具有盤體,
圖lb是在圖la中示出的限壓閥的圍繞著主控閥錐區域的放大圖, 圖2示出了按照本發明的另 一種實施方式的設有盤體的主控閥錐, 圖3示出了按照本發明的第三種實施方式的設有盤體的主控閥錐。
附圖標記列表
1先導式限壓閥
3閥體
5輸入接口
6油箱接口
8套管10主控閥錐
12孑匕
14彈簧腔
16彈簧
18終端蓋19
21
22
24
25
26 28 30
32
33
34
35
36
46 48 50 70 72 75 86
89
90
91
92
93
94
95 %
流體通道 套管組件 先導閥錐 流體通道 阻尼噴嘴 彈簧
擰入襯套 流體通道 盲孔凹洞 環形表面 端面
頭部區段 孔
環形槽
控制流體噴嘴 間隙
中心區段 領緣區段 環形槽狀的凹槽 凹槽
頭部區段
圓盤形的區段
隆起
固定區段
縱向孑L
徑向孑L
邊緣區段
控制流體噴嘴
體栓面厶口
盤螺端凸
8 9 1
2
3 3 4 具體實施例方式
根據圖la,先導式限壓閥1具有設有輸入接口 5和油箱接口 6的閥 體3。在閥體3中擰入了閥芯。該閥芯在功能上分為主級和預控級。主 級基本上由套管8組成,主控閥錐10可運動地在該套管中^L導引。套 管8的內橫截面在套管8的面對輸入接口 5的區域內收縮,這樣構成閥 座,主控閥錐10在主級關閉的狀態下壓在該閥座上。在套管8中有徑 向製作的孔12,壓力介質在打開的主級的情況下通過該孔從輸入接口 5 流向油箱接口 6。主控閱錐IO在套管8的遠離輸入接口 5的區段內界定 出彈簧腔14。在該彈簧腔中有一個彈簧16,它在關閉方向上作用於主 控閥錐10。彈簧16支撐在安放在套管8上的封閉蓋18上。流體通道 19穿過封閉蓋18延伸到預控級。
預控級在它那方面利用套管組件21和先導閥錐22構成座閥結構方 式的限壓閥。穿過套管組件21,在流體通道19的延長線上延伸有流體 通道24,該流體通道收縮到阻尼噴嘴25中。阻尼噴嘴25的端面側的, 面對先導閥錐22的開口成形為先導閥錐22的閥座。先導閥錐22通過 彈簧26朝著套管組件21的方向施加作用,這樣先導閥錐22在預控級 關閉的狀態下關閉阻尼噴嘴25的面對先導閥錐22的開口。由彈簧26 作用在先導閥錐22上的力可以通過擰入襯套28調整,在此彈簧26支 撐在擰入襯套28的內孔中。通過預控級經過阻尼噴嘴25流出的控制流 體經過通道30流向油箱接口 6。
在主控閥錐10上藉助螺栓39以預先規定的距離固定有盤體38。通 過盤體38的遮蓋,控制流體噴嘴48將控制流體從輸入接口 5 -穿過主 控閥錐10的頭部區段35-輸向彈簧腔14。
圍繞主控閥錐10的區域在圖lb中放大示出。主控閥錐10具有旋 轉對稱的基體,該基體帶有中心的盲孔形凹洞32,該凹洞朝向彈簧腔 14敞開並且容納彈簧16的大部分。主控閥錐10由此以環形表面33、 凹洞32的圓柱表面以及凹洞32的端面34界定了彈簧腔14。在主控閥 錐10的頭部區段35中加工有設有內螺紋的孔36。孑L36用於,將圓盤 形的盤體38藉助螺栓39固定在主控閥錐10上。盤體38安放在主控閥 錐10的面對輸入接口 5的端面41的凸臺42上。凸臺42基本上旋轉對 稱地圍繞中心布置的固定孔36的區域延伸,但是具有比盤體38更小的
徑向尺寸。由此在盤體38和端面41之間形成間隙50。在端面41的祐二 盤體38遮蓋的區域中加工有環形槽46。該環形槽漸變為控制流體噴嘴 48,該噴嘴從端面41出發通到盲孔凹洞32中。 下面說明根據本發明的限壓閥1的功能。
間隙50在盤體38的外側的面對端面41的稜邊上形成環形流入口 , 用於彈簧腔14的內部的控制流體供應。從間隙50出發,控制流體路徑 進一步經過環形槽46和控制流體噴嘴48延伸到主控閥錐10的朝向彈 簧腔14敞開的凹洞32中。主控閥錐IO從輸入接口 5那裡在它的端面 41上利用在輸入接口 5上存在的壓力在打開方向上施加作用。在關閉方 向上作用有彈簧16的力以及存在於彈簧腔14中的、作用在表面33和 34上的控制壓力。只要先導閥錐22關閉套管組件21,在彈簧腔14中 就存在和輸入接口 5中相同的壓力。這樣主控閥錐10由於彈簧16的作 用而關閉。如果在彈簧腔14中的壓力升高超過一個確定的,可通過檸 入襯套28調整的值,則預控級21、 22打開並且將彈簧腔14中的壓力 限制在調整的值上。如果現在在輸入接口上存在的壓力升高超過這樣的 值,該值相當於彈簧16對於面積41的等效壓力加上在彈簧腔14中存 在的控制壓力,則主控閥錐10從它的閥座上升起,這樣壓力介質從輸 入接口 5通過孔12流向油箱接口 6。
在流動的流體中,按照伯努利定律,靜態壓力會下降。如果流體在 打開的主控閥錐IO上經過通過孔12流出,由此主控閥錐10的端面41 在它的邊緣區域作用有較小的流體壓力。由此由於端面41的壓力作用 而產生的力在打開方向上也減小。如果主控閥錐IO仍然應該保持打開, 以便一定的壓力介質的量Q能夠流向油箱接口 6,則必須根據在主控閥 錐IO上出現的力平衡來升高存在於輸入接口 5中的壓力P,以補償在端 面41的邊緣上的壓力下降。通過彈簧16所施加的關閉力在主控閥錐10 更大打開的情況下同樣升高,並且因此在輸送的流體量Q升高時也使壓 力升高。
如果人們,如在傳統的限壓閥上一樣,通過在端面41中的中心噴 嘴孔給彈簧腔14供應控制流體,則在輸入接口 5中存在的壓力幾乎不 變地出現在噴嘴孔上,因為在這個位置沒有產生流體流動。輸入接口 5 中的壓力升高將因此導致在中心噴嘴孔的排出口上的相應的壓力升高。
結果是通過這個中心噴嘴孔達到彈簧腔14中的控制流體的量增大。因
為通道19和24以及阻尼噴嘴25是另外的節流位置,並且因為預控級 同樣不具有理想的控制壓力-控制流體量-特性曲線,結果將是彈簧腔 14中的壓力升高,該壓力升高決定了在輸入接口 5中,在端面41前面 的附加的壓力升高,以保持主控閥錐10打開。
通過作為端面41前面的端部件被固定在主控閥錐10上的盤體38, 控制流體的分流位置被布置在端面41的邊緣區域內。更確切地說,分 流位置現在相當於存在於盤體38的面對端面41的外稜邊和端面41之 間的間隙50的環形的開口。在間隙口上,在流向油箱的流體量Q升高 的情況下,輸入接口 5中的流體壓力的升高通過由於在端面41的邊緣 區域內的流體流動而降低的流體壓力至少部分地得到補償。由此可以減 小輸給彈簧腔14的控制流體量的升高。結果是隨著輸出的流體量Q的 增加,在輸入接口 5中出現較小的壓力升高。
盤體38的直徑必須準確地與閥1上的情況取得一致。在太大的盤 體38的情況下存在此危險,即在輸出的液體量Q增加的情況下流動速 度升高時,間隙50的間隙口處的壓力下降這麼多,使得不能再給彈簧 腔14供應足夠的控制流體。那麼可能由於彈簧腔14內的壓力的取消使 主控活塞突然打開,並且在通過預控級調整的壓力之下也保持打開。在 這種安全方面的考慮下,盤體38的半徑這樣選擇,即甚至在限壓閥1 允許的最大的體積流之上,還能保證給彈簧腔14可靠供應控制流體。
由於間隙口的大的長度,間隙尺寸可以選擇非常小,而不會在間隙 50上產生與控制流體噴嘴48的流動阻力相關的流動阻力。通過小的間 隙尺寸,人們實現了控制流體的好的粗過濾。特別通過使控制流體噴嘴 48和通道19和24以及阻尼噴嘴25具有比間隙尺寸更大的一黃截面,將 極為有效地防止控制流體流輸入或者預控級的阻滯。
盤體38由於它的孔圓盤形狀而非常容易加工。該加工可以例如通 過管材料或者棒材料的切削進行。因為盤體38承受小的機械負載,適 宜應用可以簡單加工的材料,例如未淬硬的鋼,鋁或者黃銅。
圖2示出了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它是藉助圖la和lb說明的實 施方式的簡單變化。按照第二實施方式,僅主控岡錐10和盤體38與第 一實施方式略有不同,如下面的說明所示。限壓閥l的其它部件對應第 一實施方式的相應部件。
對於根據第二實施方式的主控閥錐10,它基本上只在頭部區段35
的結構上與第 一 實施方式的不同。將主控閥錐10的頭部區段3 5終止的 端面41製成平的表面。僅僅使帶有內螺紋的中心孔36和控制流體噴嘴 48穿過頭部區段35,如圖所示。
盤體38設計成帽狀的端部件。它分為管形中心區段70和從中心區 段70徑向伸出的領緣區段72。中心區段70在它的套管口中容納螺栓 39,並且安設在端面41上。領緣區段72以到端面41的一定的軸向距 離接在中心區段70上。此外領緣區段72靠近中心區段70在面對端面 41的側面上具有環形槽狀的凹槽75。
因為中心區段70在盤體38的面對端面41的側面上凸出,在領緣 區段72和端面41之間形成了空心圓柱形的間隙50。在領緣區段72的 外側的,面對端面41的稜邊和端面41之間存在環形的間隙口。在環形 槽狀的凹槽75的區域中,領緣區段72和端面41之間的空間變大。從 通過領緣區段72遮蓋處開始,控制流體噴嘴48穿過頭部區段35通向 彈簧腔14。
主控閥錐10和盤體38的這種造型上的優點是,主控閥錐10在頭 部區段35上只需要最小的加工,因為它除了控制流體噴嘴38和孔36 外具有平的端面41。間隙尺寸、間隙50的開口的圓周長度和環形槽75 的深度完全通過盤體38的結構確定。因為盤體38比主控閥錐10承受 4支小的機械負載,盤體38可以由容易加工的材料,例如未淬硬的鋼、 鋁或者黃銅加工。因此將儘可能多的與控制流體供應相關的加工步驟, 例如環形槽75的生產,構造在盤體38上,代替構造在主控閥錐10上。
在圖3中示出了主控閥錐IO連同固定在它上面的盤體38的的結構 的另一種可能性作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限壓閥1的其它部件對應 第一實施方式的相應部件。
根據第三實施方式的主控閥錐10隻在頭部區段35的結構上與第一 或者第二實施方式不同。頭部區段35隻被中心孔36穿透。孔36設有 內螺紋。此外頭部區段35的端面41圍繞孔36具有軸對稱的凹槽86。
盤體38基本上旋轉對稱地成形並且沿著它的軸向分成多個區段。 盤體38面對輸入接口 5具有頭部區段89,在它上面形成用於結合固定 工具的扳手面。該頭部區段逐漸轉變為圓盤形的區段90,它徑向伸出超 過凹槽86。利用在圓盤形的區段90上模壓的突節形的隆起91使盤體 38平放在端面41上。突節形的隆起91構造在凹槽86的徑向外側。在
圖3中示出的視圖由此實現,即隆起91布置在與所示截面平面成45° 的平面內。通過隆起91保證了圓盤形的區段90到端面41的確定的距 離。在圓盤形的區段90上連接有固定區段92。該固定區段具有基本上 圓柱形的形狀並且設有外螺紋。固定區段92沿著縱軸線設有階梯孔93, 它朝著控制流體噴嘴96收縮。靠近圓盤形的區段90到固定區段92的 過渡部位,在固定區段92中有三個以120。的角度分布的徑向孔94。這 些徑向孔94匯聚在控制流體噴嘴96。固定區段92在它的遠離輸入接口 5的側面逐漸轉變為彎轉的邊緣區段95。
在圓盤形的區段卯和端面41之間又形成間隙50。在圓盤形的區段 90的外側的,面對端面41的稜邊上存在環形的間隙口。該間隙尺寸通 過突節形的隆起91確定。因此通過逐漸轉變為凹槽86的間隙50和布 置在固定區段92之內的一些孔給彈簧腔14供應控制流體,上述孔也就 是指孔94、控制流體噴嘴96以及孔93。盤體38通過彎轉的邊緣區段 95可靠地並且不可轉動地固定在主控閥錐10上。
主控閥錐10和盤體38的這種結構也只需要在主控閥錐10的頭部 區段35上很少的加工步驟。這些加工步驟,即孔36和凹槽86的加工, 可以不複雜地並且以小的費用實現。特別是無需在硬化過程中可能會被 氧化皮的小直徑的孔。盤體38適宜地由容易加工的材料,例如未淬硬 的鋼、鋁或者黃銅加工。盤體38的形狀允許在車床上以較少的後處理 步驟簡單的生產。隆起91可以例如通過簡單的壓制過程生產。
對於滑閥結構式的先導式限壓閥(未示出),例如根據開始提及的 參數單RD 25731/10.05,在主控滑閥上的控制流體入口處由於流動力出 現類似的效應。因此本發明可以,如藉助圖la、 lb、 2和3所示出的那 樣,通過在主控滑閥上安裝盤體而類似於這種閥類型得以應用。
本發明對於盤體38的結構不限於旋轉對稱的形狀。只要合適,可 以例如應用橢圓形的盤體。本發明以此認識為基礎,即設計成盤體和主 控元件的端面之間的間隙的控制流體入口可以以限壓閥生產時的非常 'J、的額外費用獲得等壓性能的改善以及控制流體的可靠的過濾。
權利要求
1. 先導式限壓閥,具有控制元件(10),該控制元件在打開方向上能夠在第一控制表面(41)上被要限制的壓力作用,並且該控制元件在關閉方向上能夠被彈簧(16)並在第二控制表面(33,34)上被存在於控制壓力腔(14)中的控制壓力作用,並且所述先導式限壓閥具有先導閥(21,22),通過該先導閥能夠限制存在於控制壓力腔(14)中的壓力,其中能夠通過控制流體噴嘴(48)穿過控制元件(10)給控制壓力腔(14)供應控制流體,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第一控制表面(41)之前在控制元件(10)上固定有盤體(38),在所述盤體(38)和第一控制表面(41)之間形成具有預先規定的間隙尺寸的間隙(50);並且所述間隙(50)構造在控制流體噴嘴(48)的上遊。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先導式限壓閥,其特徵在於,所述控制元 件(10)具有凸臺(42),盤體(38)安放在該凸臺上。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先導式限壓閥,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盤體 (38)的面對控制元件(10)的側面上構造有隆起(91),該盤體利用所述隆起安放在控制元件(10)上。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先導式限壓閥,其特徵在於,所述隆起 (91)通過盤體(38)的突節形的壓制部形成。
5. 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先導式限壓閥,其特徵在 於,所述盤體(38)具有構造成套管狀的區段(70),該區段從盤體(38) 的面對控制元件(10)的側面凸出,該區段容納有固定機構(39),並 且盤體(38)通過該區段靠放在控制元件(10)上。
6. 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先導式限壓閥,其特徵在 於,在所述盤體(38)上構造有圓柱形的螺紋區段(92),盤體(38) 利用該螺紋區段固定在控制元件(10)的孔(36)中。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先導式限壓閥,其特徵在於,所述控制流 體噴嘴通過螺紋區段(92)中的孔(96)構成。
8. 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先導式限壓閥,其特徵在 於,所述控制流體噴嘴通過控制元件(10)中的孔(48)構成;並且所 述孔(48)的開口被盤體(38)遮蓋。
9. 根據權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先導式限壓閥,其特徵在 於,所述盤體(38)具有基本上圓盤形的形狀。
10. 根據權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先導式限壓閥,其特徵 在於,所述盤體(38)由容易加工的金屬製成,特別是未淬硬的鋼、鋁 或者黃銅製成。
11. 根據權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先導式限壓閥,其特徵 在於,所述間隙尺寸小於控制流體噴嘴(48)的直徑。
12. 根據權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先導式限壓閥,其特徵 在於,所述間隙尺寸小於從控制壓力腔(14)到先導閥(21, 22)的通 道(19, 24)的最小直徑,特別是小於先導閥(21, 22)前面的阻尼噴 嘴(25)的直徑。
13. 根據權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先導式限壓閥,其特徵 在於,所述間隙尺寸小於0.3毫米,特別是具有從0.15毫米到0.25毫米 的值。
14. 根據權利要求1至1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先導式限壓閥,其特徵 在於,所述控制流體噴嘴(48; 96)朝第一控制表面(41)中的環形凹 槽(46; 86)或者朝盤體(38)的面對第一控制表面(41)的側面中的 環形凹槽(75)打開。
15. 根據權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先導式限壓閥,其特徵 在於,所述盤體(38)固定在限壓閥的主控閥錐(10)上。
全文摘要
限壓閥具有控制元件(10),該控制元件在打開方向上能夠在第一控制表面上被要限制的壓力作用,並在關閉方向上能夠被彈簧(16)以及在第二控制表面上被存在於控制壓力腔(14)中的控制壓力作用。通過先導閥(21)能夠限制存在於控制壓力腔中的壓力。能夠穿過控制元件通過控制流體噴嘴(48)給控制壓力腔供應控制流體。盤體(38)在第一控制表面之前固定在控制元件上。在所述盤體和第一控制表面之間以預先規定的間隙尺寸形成有間隙。該間隙在控制流體噴嘴的上遊。
文檔編號F16K17/10GK101384847SQ200780005428
公開日2009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07年1月27日 優先權日2006年2月17日
發明者H·沃爾夫格斯 申請人: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