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鋼用底注式澆包的烘包保溫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01 13:24:01 1
鑄鋼用底注式澆包的烘包保溫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鑄鋼用底注式澆包的烘包保溫裝置,包括保溫蓋和移動吊蓋機構,保溫蓋包括帶有保溫層的保溫蓋本體以及蓋體吊把,保溫蓋本體上設有槽口;移動吊蓋機構包括支架、底座以及吊臂和電動升降機構,支架底部安裝有行走輪,底座安裝在支架上並能相對於支架轉動;電動升降機構包括安裝在底座上的電機以及絲杆和絲母構成的升降機構,絲杆安裝在底座上並與絲母相配;升降機構與吊臂連接,導向杆安裝在底座上並穿過吊臂的導向孔;吊臂一端具有上翹的吊座,吊座上設有使蓋體吊把通過的吊把槽口,蓋體吊把上設有對吊座及吊把槽口限位的擋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提高烘包效率及質量,具有較好適用性。
【專利說明】鑄鋼用底注式澆包的烘包保溫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鑄鋼用底注式澆包的烘包保溫裝置,屬於底注式澆包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澆注是鑄鋼件生產流程中最為關鍵的工序之一,其溫度偏差一般控制在±10°C之間,超差則會對鑄件質量造成不利影響。現有生產模式下,鋼液熱量流失主要集中在鋼水自熔煉爐轉入澆包的過程,也是整個熔煉工序中鋼液溫度較難控制的環節。因此提高鋼水接觸前包內溫度是澆注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即為烘包,其效果的好壞直接關係到鑄件的質量。
[0003]目前的型鑄鋼生產企業多採用的是底注式澆包,其本身不具備保溫功能。底注式澆包與普通澆包不同,在使用時澆包內需要預先放好塞杆及鋼包吊把,而高出澆包口的塞杆部分使其與普通的包蓋存在尺寸幹涉,這就導致大部分現有保溫蓋對底注式澆包的不適用。目前,多數生產廠家在烘包時採用覆蓋簡易鋼板的方法來進行保溫,但鋼板具有較高的導熱性,澆包熱量散失較快,致使烘包效率低下,燃料耗費嚴重。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提高烘包效率及質量,具有較好適用性的鑄鋼用底注式澆包的烘包保溫裝置。
[0005]本實用新型為達到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鑄鋼用底注式澆包的烘包保溫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保溫蓋和移動吊蓋機構,所述保溫蓋包括帶有保溫層的保溫蓋本體和連接在保溫蓋本體上部的蓋體吊把,保溫蓋本體上設有槽口 ;所述的移動吊蓋機構包括支架、底座以及吊臂和電動升降機構,支架底部安裝有行走輪,底座安裝在支架上並能相對於支架轉動;所述電動升降機構包括安裝在底座上的電機以及絲杆和絲母構成的升降機構,絲杆安裝在底座上並與絲母相配;所述電機的輸出側與絲杆連接並驅動絲杆轉動,絲母固定在吊臂上,或電機的輸出側與絲母連接驅動絲母轉動,且絲母連接在吊臂上,絲杆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導向杆安裝在底座上並穿過吊臂的導向孔;所述吊臂一端具有上翹的吊座,吊座上設有使蓋體吊把通過的吊把槽口,蓋體吊把上設有對吊座及吊把槽口限位的擋塊。
[0006]其中:所述的保溫蓋本體包括可拆的罩殼及安裝在罩殼內的保溫層,蓋體吊把具有支座和吊把軸,支座通過緊固件連接在罩殼上,吊把軸為T形軸。
[0007]所述蓋體吊把的支座上設有對稱的三個以上的安裝孔,緊固件通過支座上的安裝孔連接在罩殼上。
[0008]所述底座上設有底座轉軸,底座轉軸通過軸承支承在支架上。
[0009]所述支架為框架結構,且支架上設有三個支腳,行走輪安裝在各支腳底部,所述的行走輪包括至少一個導向輪和至少一個帶有制動的腳輪。
[0010]所述保溫蓋本體上的槽口為徑向槽口。
[0011]所述絲杆上部具有限位凸塊。
[0012]本實用新型採用帶有保溫層的保溫蓋和用於控制保溫蓋移動的移動吊蓋機構,通過保溫蓋能減少底注式澆包烘包時的熱量散失,大幅度提高烘包效率,能保證烘包質量。本實用新型保溫蓋上設有蓋體吊把,方便與移動吊蓋機構上的吊臂連接或脫離,操作方便。本實用新型移動吊蓋機構上具有可移動的支架,支架底部安裝有行走輪,方便操作人員推動移動吊蓋機構移動進行加蓋操作和脫蓋操作,由於底座安裝在支架上並能轉動,因此在加蓋和脫蓋操作時,轉動底座沿其轉動中心轉動,使保溫蓋位於底注式澆包的正上方並移動,使保溫蓋上的槽口的方向能避開塞杆,保溫蓋不會與底注式澆包產生幹涉,實現保溫功能。本實用新型在底座上安裝有電動升降機構,通過電機驅動升降機構,而帶動吊臂升降運動,實現加蓋操作和脫蓋操作。本實用新型的移動吊蓋機構與保溫蓋為插接連接結構,而吊臂可實現水平和軸向運動,增加了吊臂運動的靈活性,在避免鋼包吊把位置幹涉的同時,本實用新型的烘包保溫裝置能適用與不同高度的鑄鋼用底注式澆包,由於移動吊蓋機構能與不同尺寸的保溫蓋連接,故具有較好的適用性。本實用新型的烘包保溫裝置結構簡單,易於製作,操作方便,能滿足容積為5噸及以下的各型號鑄鋼用底注式澆包的烘包保溫作業。本實用新型的烘包保溫裝置經現場試用,縮短原有烘包時間的10?15%,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鑄鋼用底注式澆包的烘包保溫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6]其中:1 一行走輪,2—支架,3—軸承,4一底座,4-1 一底座轉軸,5—絲杆,5-1—限位凸塊,6—吊臂,6-1 —吊座,6-2—吊把槽口,7—絲母,8—電機,8-1—輸出側,9一導向杆,10一保溫蓋,10-1—保溫蓋本體,10~11 一罩殼,10-2—保溫層,10-3—槽口,11 一蓋體吊把,11-1 一擋塊,11-2—支座,11-3—吊把軸,12—塞杆,13—底注式澆包,14 一燃料噴頭,15—鋼包吊把。
【具體實施方式】
[0017]見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鑄鋼用底注式澆包的烘包保溫裝置,包括保溫蓋10和移動吊蓋機構,本實用新型的保溫蓋10包括帶有保溫層10-2的保溫蓋本體10-1和連接在保溫蓋本體10-1上部的蓋體吊把11,保溫蓋本體10-1上設有槽口 10-3,一方面通過該槽口 10-3在操作時,能避開底注式澆包13上的塞杆12,另一方面可將燃料噴頭14設置在該槽口 10-3內進行烘包,本實用新型保溫蓋罩殼10-1上的槽口 10-3為徑向槽口。本實用新型保溫蓋本體10-1包括可拆的罩殼10-11和安裝在罩殼10-11內的保溫層10-2,本實用新型的罩殼10-11可採用兩個殼體並通過緊固件連接,本實用新型的保溫層10-2可採用保溫石棉或其它材料,見圖2所示,採用多個緊固件,將保溫層10-2與罩殼10-11固定,且方便更換罩殼10-11內的保溫層10-2,通過保溫蓋10來減少烘包時的熱量散失,提高烘包效率。
[0018]見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蓋體吊把11具有支座11-2和吊把軸11-3,支座11_2通過緊固件連接在罩殼10-11上,蓋體吊把11上的吊把軸11-3為T形軸,便於加工和安裝。本實用新型蓋體吊把11的支座11-2上設有對稱的三個以上的安裝孔,緊固件通過支座11-2上的安裝孔連接在罩殼10-11上,可保證保溫蓋10重心的穩定性。
[0019]見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移動吊蓋機構包括支架2、底座4以及吊臂6和電動升降機構,支架2底部安裝有行走輪1,底座4安裝在支架2上並能相對於支架2轉動,底座4上設有底座轉軸4-1,底座轉軸4-1通過軸承3支承在支架2上,推動吊臂6時,使底座4相對於支架2轉動,將保溫蓋10放入或移出。見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支架2的為塔形框架結構,且支架2上設有三個支腳,使支架2具有較好的機械性能,行走輪1安裝在各支腳底部,本實用新型行走輪1包括至少一個導向輪和至少一個帶有制動的腳輪,推動支架2時可使移動吊蓋機構整體移動,操作非常方便。
[0020]見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電動升降機構包括安裝在底座4上的電機8以及絲杆5和絲母7構成的升降機構,絲杆5安裝在底座4上並與絲母7相配,絲母7能沿絲杆5上下移動。本實用新型的電機8的輸出側8-1與絲杆5連接並驅動絲杆5轉動,電機8的輸出側8-1直接與絲杆5連接驅動絲杆5轉動,還可以是電機8的輸出側8-1上的齒輪與絲杆5的齒輪嚙合而驅動絲杆5轉動,而絲母7固定在吊臂6上,通過絲杆5轉動而帶動絲母7上下移動,即而帶動吊臂6上下移動。或見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電機8的輸出側8-1與絲母7連接並驅動絲母7轉動,絲母7連接在吊臂6上,絲杆5固定在底座4上,可將電機8的輸出側8-1上的齒輪與絲母7上的齒輪嚙合,驅動絲母7轉動,即而絲母7沿絲杆5上下移動,而導向杆9安裝在底座4上並穿過吊臂6的導向孔,通過導向杆9使吊臂6可靠上下移動。
[0021]見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吊臂6—端具有上翹的吊座6-1,通過吊座6-1對蓋體吊把11上的擋塊11-1進行限位,而防止蓋體吊把11的脫離,保證操作的安全性,吊座6-1上設有蓋體吊把11通過的吊把槽口 6-2,蓋體吊把11設置在吊座6-1的吊把槽口 6-2內並由擋塊11-1限位,本實用新型吊座6-1上設有吊把槽口 6-2,因此能適用不同尺寸的保溫蓋10,工作時可更換不同型號的保溫蓋10,使本實用新型的烘包保溫裝置適用於不同口徑的鑄鋼用底注式澆包13,方便操作,靈活性好。
[0022]見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鑄鋼用底注式澆包13的烘包保溫裝置的按以下步驟進行:
[0023]⑴、選擇與底注式澆包13尺寸匹配的保溫蓋10,用起重裝置將保溫蓋10上的蓋體吊把11掛在移動吊蓋機構的吊臂6上。
[0024]⑵、推動移動吊蓋機構將保溫蓋10接近底注式澆包13。
[0025]⑶、啟動電機8帶動升降機構使吊臂6上下移動,並將保溫蓋10的高度調整在鋼包吊把15與底注式澆包13之間。
[0026](4)、推動吊臂6使底座4沿其轉動中心旋轉,並將保溫蓋10推至底注式澆包13的正上方,同時旋轉保溫蓋10並將保溫蓋10上的槽口 10-3避開底注式澆包13上的塞杆12。
[0027](5)、電機8帶動升降機構使吊臂6向下移動,並將保溫蓋10與底注式澆包13開口接合。
[0028](6),電機8帶動吊臂6繼續向下移動將使吊臂6上的吊把槽口 6_2脫離蓋體吊把11上的擋塊11-1後,將移動吊蓋機構推離底注式澆包13,完成底注式澆包13的加蓋操作。
[0029](7),將燃料噴頭14插入在保溫蓋10的槽口 10-3處進行烘包操作。
[0030](8),烘包結束後,將移動吊蓋機構推近底注式澆包13,轉動底座4使吊臂6上的吊把插在蓋體吊把11內,啟動電機8帶動升降機構使吊臂6上移,使吊把槽口 6-2與保溫蓋10的蓋體吊把11上的擋塊ll-ι相接,將保溫蓋10與底注式澆包13分離。
[0031](9),再推動吊臂6,使底座4沿其轉動中心轉動,將保溫蓋10移開底注式澆包13,期間旋轉保溫蓋10時,調整保溫蓋10的槽口 10-3的方向以避開底注式澆包13上的塞杆12,烘包作業結束。本實用新型在將移動吊蓋機構推離底注式澆包13時,可對其它的底注式燒包13進行加蓋或脫蓋操作。
[0032]本實用新型能滿足容積為5噸及以下的各型號鑄鋼用底注式澆包13的烘包保溫工作,經現場試用,本實用新型能有效縮短原有烘包時間的10?15%,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權利要求】
1.一種鑄鋼用底注式澆包的烘包保溫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保溫蓋(10)和移動吊蓋機構,所述保溫蓋(10)包括帶有保溫層(10-2)的保溫蓋本體(10-1)和連接在保溫蓋本體(10-1)上部的蓋體吊把(11),保溫蓋本體(10-1)上設有槽口(10-3);所述的移動吊蓋機構包括支架(2)、底座(4)以及吊臂(6)和電動升降機構,支架(2)底部安裝有行走輪(1),底座(4)安裝在支架(2)上並能相對於支架(2)轉動;所述電動升降機構包括安裝在底座(4)上的電機⑶以及絲杆(5)和絲母(7)構成的升降機構,絲杆(5)安裝在底座⑷上並與絲母(7)相配;所述電機⑶的輸出側(8-1)與絲杆(5)連接並驅動絲杆(5)轉動,絲母(7)固定在吊臂(6)上,或電機⑶的輸出側(8-1)與絲母(7)連接驅動絲母(7)轉動,且絲母⑵連接在吊臂(6)上,絲杆(5)固定在底座⑷上;導向杆(9)安裝在底座⑷上並穿過吊臂(6)的導向孔;所述吊臂(6) —端具有上翹的吊座(6-1),吊座(6-1)上設有使蓋體吊把(11)通過的吊把槽口 ¢-2),蓋體吊把(11)上設有對吊座(6-1)及吊把槽口(6-2)限位的擋塊(1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鑄鋼用底注式澆包的烘包保溫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保溫蓋本體(10-1)包括可拆的罩殼(10-11)和安裝在罩殼(10-11)內的保溫層(10-2),蓋體吊把(11)具有支座(11-2)和吊把軸(11-3),支座(11-2)通過緊固件連接在罩殼(10-11)上,吊把軸(11-3)為T形軸。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鑄鋼用底注式澆包的烘包保溫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蓋體吊把(11)的支座(11-2)上設有對稱的三個以上的安裝孔,緊固件通過支座(11-2)上的安裝孔連接在罩殼(10-11)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鑄鋼用底注式澆包的烘包保溫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4)上設有底座轉軸(4-1),底座轉軸(4-1)通過軸承(3)支承在支架(2)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鑄鋼用底注式澆包的烘包保溫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架(2)為框架結構,且支架(2)上設有三個支腳,行走輪(I)安裝在各支腳底部,所述的行走輪(I)包括至少一個導向輪和至少一個帶有制動的腳輪。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鑄鋼用底注式澆包的烘包保溫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保溫蓋本體(?ο-l)上的槽口(10-3)為徑向槽口。
【文檔編號】B22D41/01GK204148498SQ201420575808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9日
【發明者】詹璐瑤, 李偉, 徐建國, 曹松, 賈旭, 杜天彬, 姜偉航 申請人:江蘇朗銳茂達鑄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