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示牌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07:26:06 3
專利名稱:指示牌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指示牌裝置,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可替換指示面板的指示裝置。
在歐洲專利號EP0011385中揭示了一種指示牌固定裝置,其由支板座保持件、結合在支板座保持件中且設有彈性夾件的支板座以及指示面板構成。所述彈性夾件每個都相同且等距地、規則地排列在支板座上,每個彈性夾件設有兩個凸圓體夾持面,非夾持面呈平面狀,且以平面相對地等距地排列於支板座上。所述指示面板兩側設有夾持腳,其截面呈外凸內凹狀,與支板座上的彈性夾件的凸圓體相配合,即指示面板的夾持腳剛好可以夾持在彈性夾件的凸圓體上。指示面板和一對外凸內凹狀的夾持腳夾持在彈性夾件的凸圓體上,靠凸體的彈性保持面板。彈性夾件一般採用具一定硬度的塑膠製成,由於彈性夾件的凸圓體凸出部分比較厚,即其表面弧度較大,而兩端呈圓弧狀,故而不僅其彈性不夠,而且整個夾持面的夾持力也不夠。這樣,指示面板夾持不夠牢固,特別當指示面板的寬度比較大時,往往會出現指示面板的夾持腳不能穩固地夾在彈性夾件的凸圓體上而掉下,或是需更換指示面板時因彈性夾件的凸圓體欠缺彈性,而不能輕易將夾在上面的指示面板取出更換。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並且在此基礎上作出一種改進,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使面板夾持穩固且易於更換的指示牌裝置,其具有更多的變化,更為美觀及實用。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指示牌裝置,包括至少兩個支板座保持件、至少兩個具有彈性夾件的支板座及至少一個可夾持在支板座的彈性夾件上的指示面板,其中所述支板座的彈性夾件的兩夾持端部相互相對平行排列並分別向外側稍微凸起,而所述指示面板的兩端部設有可夾持在相應的彈性夾件的夾持端部的向外側稍凸起的部分上的夾持槽。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這種指示牌裝置,因彈性夾件為一整體元件,其兩夾持端部相互相對平行排列且比較薄身,而使其彈性大為加強。另一方面,由於彈性夾件的兩夾持端部分別向外側稍微凸起部分與指示面板的兩端部所設的一對夾持槽相配合,即凸起部分被卡在夾持槽中,以使指示面板可以穩固地夾持在支板座上。本實用新型不但克服了已有技術的不足,而且使裝置的指示牌有多種變化及悅人的外觀。
為使本實用新型更清楚易明,下面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A為本實用新型指示牌裝置外形示意圖;
圖1B為
圖1A的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1C為指示面板呈平面狀的本實用新型指示牌裝置的局部剖視側面圖,其中示出了面板及夾持彈性夾件的部分結構;
圖1D為指示面板帶有保持槽的本實用新型指示牌裝置的局部剖視側面圖,其中示出了面板及夾持彈性夾件的部分結構;圖2A為本實用新型指示牌裝置的支板座的截面示意圖;圖2B為本實用新型指示牌裝置的支板座立體圖;圖3A為本實用新型指示牌裝置使用了分隔件的指示牌裝置的外形示意圖;圖3B為圖3A的橫截面結構分解示意圖;圖4A為本實用新型指示牌裝置的一個保持槽一側連接於一凸體的支板座保持件的局部立體圖;圖4B為本實用新型指示牌裝置的分隔件局部立體圖;圖5A為本實用新型指示牌裝置的平面指示面板局部立體圖;圖5B為本實用新型指示牌裝置的帶指示牌保持槽的指示面板局部立體圖;圖5C為本實用新型指示牌裝置的帶另一種指示牌保持槽的指示面板局部立體圖;以及圖6A及圖6B分別為本實用新型指示牌裝置的端部的指示面板局部立體圖。
如
圖1A和
圖1B所示的本實用新型指示牌裝置,包括平底板1、支板座保持件2、支板座3及指示面板4。如圖2A及圖2B所示,所述支板座3上有至少一個、一般為多個且規則排列的彈性夾件31,該彈性夾件31兩端部相互相對平行排列且截面呈U形,其兩端部的末端即夾持端部分別向外側微微凸出並呈微凸圓弧面;在支板座3上彈性夾件31的兩側各有一平行延伸的、高度相同且距彈性夾件相同距離的凸柱32,該凸柱32的長度與彈性夾件31的長度相同;在支板座3上每兩個相鄰的凸柱32中間設有一平行延伸的、向內凹但不穿透底面的且截面呈V形的破折線33,目的是在使用時可根據需要將支板座折斷為所需的長度;在支板座3上每個彈性夾件31的中心均設有一透孔34;沿支板座3的縱向兩側各凸出一窄邊35。一般來說,彈性夾件用稍具彈性的材料製造,如硬塑膠。而支板座一般一條長度為20釐米,其兩端均為截面呈V形的破折線之一半處,所以可將支板座首尾端相接以達到所需的長度。
如圖4A所示,所述支板座保持件2設有一保持槽21,該保持槽21的一側與一中空的凸體22相連為一體。所述保持槽21是一個兩端開口、兩側有凸緣且凸緣的端部相互相對向內折入並與底面平行的蓋邊平底淺槽,該保持槽21與支板座1相配合,使支板座1兩側的窄邊35剛好可以由槽21的一端開口滑入槽內並被槽兩側的內折端部所覆蓋;與保持槽21的一側相連的兩端開口的中空凸體件22與槽21大致呈直角,形成一具遮擋邊的支板座保持件,其作用是遮掩指示牌裝置的側邊,以美化外觀。
如圖4B所示,所述兩個保持槽21水平地連接在一兩端開口的中空凸體件22的左右側成為一體以形成一分隔件2′,使用分隔件2′可以將指示牌裝置分隔為多欄或多個分區,使指示牌裝置在使用時更為靈活、多變。如圖3A所示的指示牌裝置示出了使用分隔件2′,將該裝置按需要分成多個區域的情況。圖3B是該裝置之橫截面的結構分解示意圖。
如
圖1C及圖5A所示的平面指示面板4,其板面可以通過絲網印刷、凹刻、噴鍍等方法顯示字、符號或圖案,該指示面板4的兩側分別向後大致垂直地延伸出一個截面形狀呈相連相對的倒「F」形且其外表面呈微凸圓弧面的凸翼,該凸翼的端部相互相對地向內折入,在該凸翼的中部設有一向內凸出的凸邊,該凸邊與內折端部之間構成一夾持槽41。該夾持槽41與所述彈性夾件31夾持端的微凸出部分相配合,即當指示面板4完全卡在支板座3的彈性夾件31上時,彈性夾件31兩夾持端的微凸出部分剛好卡在一對夾持槽41內,且兩夾持槽41底端的內折端部剛好抵在彈性夾件31兩側的凸柱32上。指示面板4的縱向寬度以卡住一個彈性夾件31作為其最小寬度,其他的指示面板是最小縱向寬度指示面板的倍數且與支板座3上的彈性夾件31相對應,即任一指示面板4的一對夾持槽41都可以剛好將一個彈性夾件31的兩夾持端部或是兩個以上彈性夾件的最外側的兩個夾持端部包夾在其槽內。每兩個相鄰的彈性夾件之間的間隔位都可以同時容納兩個相鄰的指示面板之相鄰的兩個凸翼。為了使一些比較寬大的指示面板4可以穩固地夾持在彈性夾件31上,指示面板4可以隨其縱向寬度的變化而設定多過一對的夾持槽41。若指示面板4設置超過一對以上的夾持槽41時,其每一對夾持槽41均與支板座3上相應的彈性夾件31相對應。一般來說,指示面板的材料多採用鋁材,因鋁材具有比重輕、經化學處理後的外觀色澤悅目、易上色、易於切割或雕刻等特性。
如圖6A所示,具有上述夾持槽41的指示面板4的板面的一側向後外側呈弧形狀延伸,形成一種具弧形遮邊的指示面板;如圖6B所示,具有上述的夾持槽41的指示面板4的板面的一側向後與板面大致垂直向延伸,形成一種具直角遮邊的指示面板;這兩種指示面板可以卡在裝置的上、下兩端,其作用是遮掩指示牌裝置的側邊,美化外觀。
本實用新型的指示牌裝置是這樣安裝的首先將一四方形平底板1安裝在一固定物如牆壁上,然後將兩個具遮擋邊的支板座保持件2用粘膠或鏍釘縱向固定在平底板1兩側的適當位置,分隔件2′縱向固定在需分隔區域的位置(如有需要的話),其中所有的支板座保持件2或分隔件2′必須相互縱向平行地排列,然後將相應長度的支板座3分別套入支板座保持件2一側或分隔件2′兩側的槽中用鏍釘穿過支板座彈性夾件31中央的透孔34或用粘膠將之固定,相互平行的支板座3的相對應的每兩個彈性夾件31必須處於同一水平線上,最後將合適長度的具一對或多對夾持槽41的指示面板4夾持在兩個相鄰平行的支板座的適當位置的彈性夾件31上,當然可在上、下兩端採用具弧形遮邊或直角遮邊的指示面板,並可用與所述凸體22相配合的塞子將每個凸體兩端的開口端塞住,以美化外觀。
除了上述那種形狀的指示面板4外,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下述的另兩種形狀的指示面板4′及4″,既可以節省材料,又能在替換指示面板時更為方便及靈活多變。
如
圖1D及圖5C所示的一種截面形狀呈 的指示面板4′,與板面垂直的兩端部的外表面呈微凸圓弧面,每一端部的兩端分別與板面平行地向內延伸出一凸緣,位於板面的兩凸緣與板面之間構成一指示牌保持槽,位於背面的每一凸緣與板底面之間各形成一夾持槽。換句話說,即是指示面板4′一側截面呈相連相對的倒L形的一對夾持槽41′分別反向地向另一側延伸再相互相對地向內稍作水平延伸形成凸緣,所述凸緣與板面之間形成指示牌保持槽42′。其中夾持槽41′與所述彈性夾件31夾持端的微凸出部分相配合,即當指示面板4′完全夾持在支板座3的彈性夾件31上時,彈性夾件31兩夾持端的微凸出部分剛好卡在該對夾持槽41′內,且兩夾持槽41′底端的內折端部剛好分別抵在彈性夾件31兩側的凸柱32上。其指示牌保持槽42′則可以將有指示標記的相應厚度的薄膠板一端的開口處插入其中。這樣只需更換薄膠板即可,而不需要更換指示面板,既方便又節省了材料。
如圖5B所示的另一種形狀的指示面板4″,與上述的指示面板4′相似,但其指示牌保持槽42″只可容納紙張或膠片這一類厚度的指示牌。為整體的美觀,使該指示面板與其他類型的指示面板的高度一致,可在該指示面板4″板底面兩凸緣的上方各設置一凸塊,凸塊與板底面凸緣之間形成與所述彈性夾件31夾持端的微凸出部分相配合夾持槽41″,這樣即可使指示面板的高度配合其他類型的指示面板的高度,又能使夾持槽41″將彈性夾件31夾持端的微凸出部分剛好卡在槽中,而夾持槽41″的底端凸緣邊剛好可抵在彈性夾件31兩側的一凸柱32上。
若上述的兩種指示面板的縱向寬度較大時,同樣亦可設置一對以上與彈性夾件夾持端的微凸出部分配合的夾持槽,以加強其的夾持力。
以上所述的幾種指示面板的夾持槽或兩側凸緣的外表面均呈微凸圓弧面,使夾持在支板座上的兩個相鄰指示面板之間的空隙由闊至窄截面呈「x」形。
由於所述支板座保持件2設有凸體件遮擋邊或分隔件2′設有凸體件,可以阻擋住上述的兩種指示面板4′及4″中的薄膠板、膠片或紙張不會滑出來。
如要更換指示面板,可用具一定硬度的起板薄片插入需更換的指示面板與相鄰的指示面板的空隙中,將需更換的指示面板向外撬出即可。由於相鄰的指示面板之間的空隙由闊至窄截面呈「x」形且指示面板的夾持槽的內折底端抵在彈性夾件兩側的凸柱上,所以起板薄片比較容易插入其中並起板容易。
從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可以看到本實用新型的指示牌裝置,不僅在替換面板時起板容易,裝板又穩固,而且具有靈活多變,省材省料及悅人的外觀等優點。
權利要求1.一種指示牌裝置,包括至少兩個支板座保持件、在所述相應的支板座保持件中保持且其上設有彈性夾件的支板座及至少一個可夾持在支板座的彈性夾件上的指示面板,所述彈性夾件每個都相同且等距地規則排列在支板座上,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板座(3)的彈性夾件(31)的兩夾持端部相互相對平行排列並分別向外側稍微凸起,而所述指示面板(4)的兩端部設有可夾持在相應的彈性夾件(31)的夾持端部的向外側稍凸起部分上的夾持槽(4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牌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夾件(31)的兩側,分別設有與彈性夾件(31)等距離且平行延伸的凸柱(32),凸柱(32)的長度與彈性夾件(31)的長度相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牌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板座保持件(2)至少設有一條保持槽(21)。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指示牌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保持槽(21)一側與一凸體件(22)相連。
5.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指示牌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兩個保持槽(21)水平地連接在一凸體件(22)的左右兩側,以形成一分隔件(2′)。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牌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指示面板(4),其截面形狀呈相連相對的倒「F」形。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指示牌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指示面板(4)兩側的相互相對且向內折入的端部與兩側各自向內凸出的凸部構成夾持槽(41)。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指示牌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夾持槽(41)的寬度剛好相應於彈性夾件(31)的夾持端各外側稍凸起部分。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指示牌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指示面板(4)設有至少一對與支板座(3)的彈性夾件(31)相對應的夾持槽(41)。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牌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指示面板(4)兩側的夾持槽(41′)分別反向地向板面方向延伸再相互相對地向內稍作水平延伸形成凸緣,所述凸緣與板面之間形成指示板保持槽(42′)。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指示牌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夾持槽(41′)的寬度剛好相應於彈性夾件(31)的夾持端各外側稍凸起部分。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指示牌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指示面板(4′)設有至少一對與支板座(3)的彈性夾件(31)相對應的夾持槽(4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替換指示面板的指示裝置。其包括至少有一個保持槽的支板座保持件、保持在支板座保持件的保持槽中並設有彈性夾件的支板座及指示面板。所述彈性夾件每個都相同且等距地規則排列在支板座上,其兩夾持端部相互相對平行排列且分別向外側稍微凸起,所述指示面板的兩端部設有可夾持在相應的彈性夾件的兩夾持端部上的夾持槽。本實用新型具有起板容易、裝板穩固,且靈活多變,省材省料及悅人的外觀等優點。
文檔編號G09F7/02GK2417526SQ00203340
公開日2001年1月31日 申請日期2000年2月23日 優先權日2000年2月23日
發明者李志堅 申請人:好利時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