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水幕式除塵網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11:39:51 1
井下水幕式除塵網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除塵裝置,具體的說是一種適用於油田、礦井作業的井下水幕式除塵網。所述的水幕網框架通過固定支架固定,其內布置固定有水幕網;水幕網頂端設有噴灑頭;水幕網底端設有回流池,回流池下設有塵漿池,塵漿池下設有固塵池;回流池內一處設有微泵,微泵進水口浸入回流池液面內,出水口通過輸液管與噴灑頭相連通;回流池內另一處設有水位探測器,水位探測器外接於補水管上;固塵池內設有發熱鎢絲棒。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通過將本實用新型置放於油田、礦井的迴風口,在機械式迴風過程中攜帶有大量灰塵的空氣將會被溼潤的水幕網所攔截,在攔截後灰塵被沉澱,最終通過將沉澱蒸發後,形成固化的灰塵土,實現了固化塵埃的目的。
【專利說明】井下水幕式除塵網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除塵裝置,具體的說是一種適用於油田、礦井作業的井水除
塵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灰塵是人類健康的大敵,所以人們特別討厭它,灰塵帶著許多細菌病毒和蟲卵到處飛揚,傳播疾病。工業粉塵、纖塵能使工人患上各種難以治癒的職業病,過多的灰塵還會造成環境汙染,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誘發人類的呼吸道疾病等,PM2.5是一種極小細微的塵埃,該種塵埃一旦過多的吸入人體,則無法通過自身的免疫系統排出,因此是人類的大敵之一。而實際上塵埃顆粒物的成分很複雜,主要取決於其來源。主要有自然源和人為源兩種,但危害較大的是後者。自然源包括土壤揚塵(含有氧化物礦物和其他成分)海鹽(顆粒物的第二大來源,其組成與海水的成分類似)、植物花粉、孢子、細菌等。自然界中的災害事件,如火山爆發向大氣中排放了大量的火山灰,森林大火或裸露的煤原大火及塵暴事件都會將大量細顆粒物輸送到大氣層中。人為源包括固定源和流動源。固定源包括各種燃料燃燒源,如發電、冶金、石油、化學、紡織印染等各種工業過程、供熱、烹調過程中燃煤與燃氣或燃油排放的煙塵。流動源主要是各類交通工具在運行過程中使用燃料時向大氣中排放的尾氣。PM2.5可以由硫和氮的氧化物轉化而成。而這些氣體汙染物往往是人類對化石燃料(煤、石油等)和垃圾的燃燒造成的。在發展中國家,煤炭燃燒是家庭取暖和能源供應的主要方式。沒有先進廢氣處理裝置的柴油汽車也是顆粒物的來源。燃燒柴油的卡車,排放物中的雜質導致顆粒物較多。在室內,二手菸是顆粒物最主要的來源。顆粒物的來源是不完全燃燒、因此只要是靠燃燒的菸草產品,都會產生具有嚴重危害的顆粒物,使用品質較佳的香菸也只是吸菸者的自我安慰(甚至可能因為臭味較低,而造成更大的危害);同理也適用於金紙燃燒、焚香及燃燒蚊香。
[0003]細微粉塵對於油田、礦井作業的工作人員來說是一種對人體危害極大的病源。因工作環境的限制,往往油田、礦井下通風條件差、施工作業環境複雜,易導致激起油田、礦井下的灰塵,而此灰塵又不能通過自然的方式排出,因此對於井下作業應該配備良好的除塵系統。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井下水幕式除塵網,從而解決目前油田、礦井下通風條件差、施工作業環境複雜,易導致激起油田、礦井下的灰塵的弊端。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其上述的技術問題所採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井下水幕式除塵網,其主要構造有:固定支架、水幕網、噴灑頭、輸液管、微泵、回流池、濾網、塵漿池、固塵池、發熱鎢絲棒、水位探測器、補水管、水幕網框架、電源輸入埠,所述的水幕網框架通過固定支架固定,其內布置固定有水幕網;水幕網頂端設有噴灑頭;水幕網底端設有回流池,回流池下設有塵漿池,塵漿池下設有固塵池;回流池內一處設有微泵,微泵進水口浸入回流池液面內,出水口通過輸液管與噴灑頭相連通;回流池內另一處設有水位探測器,水位探測器外接於補水管上;固塵池內設有發熱鎢絲棒。
[0006]上述的回流池池底設有濾網。
[0007]上述的發熱鎢絲棒其額定功率為50(Tl200W。
[0008]上述的微泵為無刷電機,其額定功率為3?15W。
[0009]上述的塵漿池、固塵池可分層抽離回流池。
[0010]上述的電源輸入埠為微泵、發熱鎢絲棒供電。
[0011]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通過將本實用新型置放於油田、礦井的迴風口,在機械式迴風過程中攜帶有大量灰塵的空氣將會被溼潤的水幕網所攔截,在攔截後灰塵被沉澱,最終通過將沉澱蒸發後,形成固化的灰塵土,實現了固化塵埃的目的。因此,本實用新型除塵效果明顯、靜音模式工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井下水幕式除塵網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井下水幕式除塵網內部結構示意圖。
[0014]圖中1-固定支架,2-水幕網,3-噴灑頭,4-輸液管,5-微泵,6-回流池,7-濾網,8-塵漿池,9-固塵池,10-發熱鎢絲棒,11-水位探測器,12-補水管,13-水幕網框架,14-電源輸入埠。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1-2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一個詳細的說明。
[0016]實施例:井下水幕式除塵網,其主要構造有:固定支架1、水幕網2、噴灑頭3、輸液管4、微泵5、回流池6、濾網7、塵漿池8、固塵池9、發熱鎢絲棒10、水位探測器11、補水管
12、水幕網框架13、電源輸入埠 14,所述的水幕網框架13通過固定支架I固定,其內布置固定有水幕網2 ;水幕網2頂端設有噴灑頭3 ;水幕網2底端設有回流池6,回流池6下設有塵漿池8,塵漿池8下設有固塵池9 ;回流池6內一處設有微泵5,微泵5進水口浸入回流池6液面內,出水口通過輸液管4與噴灑頭3相連通;回流池6內另一處設有水位探測器11,水位探測器11外接於補水管12上;固塵池9內設有發熱鎢絲棒10。
[0017]所述的回流池6池底設有濾網7。
[0018]所述的發熱鎢絲棒10其額定功率為50(Tl200W。
[0019]所述的微泵5為無刷電機,其額定功率為3?15W。
[0020]所述的塵漿池8、固塵池9可分層抽離回流池6。
[0021]所述的電源輸入埠 14為微泵5、發熱鎢絲棒10供電。
[0022]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通過溼潤的水幕網2將流通過攜有灰塵的空氣進行潤溼包裹,包裹後的「灰塵水」被回流池6所清洗,清洗後的渾濁液經過濾網7後沉澱出「塵漿」,「塵漿」經過進一步的沉澱後進入固塵池9,固塵池9通過發熱鎢絲棒10後發熱,將其水分蒸發乾淨後,成為固化的固化灰塵塊,實現灰塵固化。固化後的灰塵塊可以通過抽離的方式,進行傾倒、洗淨塵漿池8、固塵池9。
【權利要求】
1.井下水幕式除塵網,其主要構造有:固定支架(I)、水幕網(2)、噴灑頭(3)、輸液管(4)、微泵(5)、回流池(6)、濾網(7)、塵漿池(8)、固塵池(9)、發熱鎢絲棒(10)、水位探測器(11)、補水管(12)、水幕網框架(13)、電源輸入埠(14),其特徵在於:水幕網框架(13)通過固定支架(I)固定,其內布置固定有水幕網(2);水幕網(2)頂端設有噴灑頭(3);水幕網(2)底端設有回流池(6),回流池(6)下設有塵漿池(8),塵漿池(8)下設有固塵池(9);回流池(6 )內一處設有微泵(5 ),微泵(5 )進水口浸入回流池(6 )液面內,出水口通過輸液管(4 )與噴灑頭(3)相連通;回流池(6)內另一處設有水位探測器(11),水位探測器(11)外接於補水管(12)上;固塵池(9)內設有發熱鎢絲棒(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水幕式除塵網,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回流池(6)池底設有濾網(7)。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水幕式除塵網,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發熱鎢絲棒(10)其額定功率為50(Tl200W。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水幕式除塵網,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微泵(5)為無刷電機,其額定功率為3?15W。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水幕式除塵網,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塵漿池(8)、固塵池(9)可分層抽離回流池(6)。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水幕式除塵網,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電源輸入埠(14)為微泵(5)、發熱鶴絲棒(10)供電。
【文檔編號】E21F5/04GK203412618SQ201320510025
【公開日】2014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7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7日
【發明者】周慧, 於永偉, 董青田, 徐成均 申請人:於永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