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縫紉雙線鏈式線跡的線縫的方法和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12:22:41 3
專利名稱:機器縫紉雙線鏈式線跡的線縫的方法和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機器縫紉雙線鏈式線跡的線縫的方法,雙線鏈式線跡是藉助一臺帶縫針和針線以及大線鉤和鉤線的工業縫紉機形成,針線鎖緊在縫料下面形成鏈狀的線環;在形成線跡過程中,與縫紉方向特別成直角方向運動的大線鉤在針線環上升位置時接納針線環,並且引導鉤線通過該線環,針線環在大線鉤上沿著滑動,此時鉤線和針線環被形成一個縫針要在下一個下降行程時穿入的縫線三角。
工業縫紉幾段織物或多個織物單片時,特別是在縫紉鑲邊線縫時,採用相應的成縫過程產生一直的雙鏈式線跡的線縫。應用雙鏈式線跡的特別優點是,因為可以取消收片軸的設置,不需要卷繞鉤線。縫線的導向一方面是藉助縫針攜帶縫線穿刺過縫紉平面(縫料)並在縫針退針時,在縫紉平面後面形成一個面線環,而另一方面在縫紉平面下面設置一個大線鉤,該彎針攜帶鉤線並穿入通過縫線的線環。按直的線縫方向縫紉,形成雙線鏈式線跡的線縫是不成問題的。在使用通常的工業縫紉機情況下,可獲得高的縫速,每分鐘達到4000個線跡以上,甚至6000線跡以上。產生的效果是,按線縫方向縫紉時,僅僅縫料的輸送就將導致針線環和彎鉤線形成一個三角線環,之後縫針在退針過程穿刺入該三角線環,這樣就達到線環的鎖緊。當然如果三角線環不是按合適的形成或不在正確位置上形成,則會產生缺陷線跡,導致將來的線縫綻開。比如相繼的機針叉入點相互靠得很緊時便產生這種缺陷線跡,因為之後三角線環的面積也很小。如果用另一種線縫代替直線縫式雙線鏈線跡,會產生如鋸齒線縫或交叉線縫或類似線縫,則採用通常的裝置是不能保證形成這種三角線環,即縫針在每個隨後的下降行程時是穿入到該三角所圍繞的區域內的。特別的問題也是鎖緊,在一個線縫結束時,在線縫方向的反方向進行縫紉。這種情況下是不可能只依靠縫料的輸送來形成三角線環。
按現有的技術已經作過嘗試,即用一線鉤尖頭去夾持縫紉平面下面的這些針線並形成三角線環,以保證鎖緊。這些裝置經不住檢驗,因為自動操作時不能保證逆線縫方向完美的縫紉,例如為了完成該線縫。而且有關部件的機械穩定性是不夠的。進一步說用這些裝置的針線存在顯著出現斷裂損傷的危險,尤其是在高速縫紉下。這些裝置上也會發生許多缺陷線跡,特別是在高速情況下,因此這些裝置證明是不適合使用的。
從這個困難性出發,本發明的任務是基於開創一種類似型的方法和裝置,即在高精確性和在高速縫紉下,特別是在線縫方向不是直線的以及因為線縫結束使縫紉方向反轉按逆線縫方向進行時,用此裝置以簡單方式保證鎖緊雙線鏈式線跡。
為了解決這項任務,本發明建議,為防止缺陷線跡,藉助一個被傳動的輔助器件在縫紉平面下的位於大線鉤和縫紉平面之間的區域內,將針線環和鉤線按縫針和大線鉤的隔距結合併保持住以及作這樣的運動,即形成一個縫針在下降行程穿入的三角線環。
根據本發明的工藝方法能保證鎖緊所要求的三角線環,即縫針在向下行程時穿入的三角,在各種情況下都是這樣的組成和校正,即縫針在下降行程穿入到三角線環包圍的區域面。在正常的直線線縫形成中,輔助器件不起作用或甚至關閉。如果幾個待縫紉的線跡相鄰很緊密時,三角線環能據此擴大面積,因為三角線環形成不取於縫料行進量,而只取決於輔助器件的運動。對於非直線運動的線縫,如鋸齒線縫,交叉線縫或類似線縫來說,合適的鎖緊也是可能的,因為這裡該輔助器件也精確地形成了機針下降行程中穿入區域中的縫線三角。
另外,最好是採取這樣的設置,因為雙線鏈式線跡的線縫完成縫紉方向反轉,在縫紉方向反轉之後並與機針上下運動同步地,由機針在織物下面形成的該面線環由大線鉤接納,然後通過驅動輔助器件,形成面線環的針線與在機針和大線鉤前面一距離處的鉤線,在線縫方向上縫紉平面下結合在一起,並且該針線被保持在那裡,該針線組件沿線縫方向移動,然後由形成面線環的針線、平行於大線鉤的鉤線區域和導向針線組件區域的鉤線區域組成的縫線三角就形成了,機針穿入該縫線三角並且在其上輔助器件釋放針線組件區域。
這就保證,即使在逆線縫方向作一次縫紉方向返轉時,比如因為結束線縫,形成一個符合大小的三角線環,也能使下行的縫針此時穿入該三角線環。
最好方式是,輔助器件的傳動與縫紉機或與縫針的針跡節律同步。
在某種情況下,輔助器件也可以考慮由縫紉機來傳動。
例如輔助器件用一根皮帶驅動裝置同縫紉機的驅動機構連接,以便兩個元件使用一個共用的傳動裝置。
但輔助器件最好能使用單獨傳動,可以使用伺服電機傳動。
為此,也可以設置單獨傳動裝置,該裝置只是在輔助器件應當運動時才被致動。
帶一個單獨傳動的傳動裝置就能使用通常的縫紉機以及應用本發明的有關工藝方法進行運轉,並不需要對縫紉機進行改造或更動。
因此單獨傳動,特別是一種伺服電機傳動形式提供了這樣的可能性,即使傳動精確適應於線縫形成的每個問題或者也可以使傳動機構在需要輔助器運動時才投入運行。
此外最好作這樣安置,針線環被大線鉤接納後,線環藉助輔助器件逆對大線鉤的工作方向移動套到大線鉤上。
這還改善了縫紉的確定性,因為它防止了面線環從彎針滑離,此外把鉤線推到大線鉤上增加縫線三角的面積。
此外,本發明的目的還是一個雙線鏈式線跡線縫的機器縫紉裝置,該雙線鏈式線跡是藉助一臺帶縫針和針線以及大線鉤和鉤線的工業縫紉機產生,面線在縫料的下面形成鏈狀的線環被鎖緊,這裡在線跡形成過程中,特別是橫向線縫方向運動的大線鉤在縫針的線環上升位置勾取針線環,使鉤線通過線環,此時針線環沿著大線鉤的勁部滑動,鉤線和針線環被形成為一個三角線環,縫針在一個下降過程穿入該三角線環。
為了完成上面提到的任務,為避免缺陷線跡,提出通過一個被驅動的輔助器件,在縫紉平面下面,大線鉤和縫紉平面之間,距離機針和大線鉤一個距離處結合併被夾持和移動,以便形成讓機針在向下行程時穿入的三角線環。
較優的進一步結構在從屬權利要求中作了說明。
根據本發明的設計能保證,即使在非直線的線縫形成或縫針刺入位置很短間距時或逆線縫方向縫紉時,例如縫紉結束,即使在高的縫紉速度下能簡單和精確地形成三角線環,即縫針在退針過程時能穿入的該三角,從而能產生一個按順序的線縫。
藉助本發明的工藝方法或本發明裝置的設計,針線通過輔助器件受到保護性處理,這樣大大降低針線斷裂的危險。
輔助器件在採用縫紉機傳動裝置的傳動連接條件下,可獲得元件的強制性同步運動,從而實現高縫合精度。特別是在逆著線縫方向的線縫上工作時,例如到線縫結束時,較早的進入縫紉過程,以保證相適應的線導向。
特別是藉助本發明的工藝方法和裝置能夠實現,當雙鏈式線跡鎖緊完成後,通過輔助器件直接開始由大線鉤接納線環,並在釋放針線環到一規定時間才結束。
如果我們觀察一完整完成的雙線鏈式線跡,位於大線鉤上接納的針線環佔到總的動作時間的90%以上。
在此時間內,為了完全形成三角線環和保證正確的鎖緊,不產生線縫綻開的缺陷線跡。由於輔助器件有多個功能區或工作邊緣,針線環在同輔助器件運動過程的協作下能進入確定的,對縫紉過程起決定性時間和空間的位置以及按大小和位置使三角線環定位。因此特別是在快節奏中的自動化運行,保證雙線鏈式線跡的產生,不論它是直線的,或是與直線有偏差的針線形成以及逆線縫方向的縫紉方向反轉。
權利要求書中所述的作用稜邊可以按任意方式設計。例如作用稜邊可以將一成形件轉角而構成。作用稜邊也可用一根光潔的棒或類似物體構成,棒上有一槽或一類似元件。對於其功能來說,主要的是,作用稜邊使針線和鉤線匯合到一個點上,這樣有關的三角線環能受到輔助器件的運動而形成。
下面依據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
圖1是有關的元件的正視示意圖;圖2和圖3是主要元件處於不同工作位置的俯視圖。
所示出的只是與發明有關的主要部件。生產雙線鏈式線跡的工業縫紉機的主要元件是縫針1及其針尖上的孔眼2用於通過針線3,後者亦稱面線,在縫紉平面4下面的,與縫針1同步傳動的大線鉤5,其工作方向用6表示。縫針1按箭頭方向7運動。大線鉤5攜帶由大線鉤一個孔眼9出來的鉤線8。為了簡明起見,圖中未表示出用於放置布料的針板或類似物和一個可能設置的壓腳,後者在縫紉平面4內使布料向著針板或一個可能設置的未繪示的縫料輸送器壓緊。
圖1中圖形的視向是平行於縫紉平面4上待縫材料的輸送方向,圖2和圖3的視向是垂直於縫紉平面4並特別在縫紉面平4的下面。
待縫材料正常運輸方向用一個箭頭10標誌。該方向符合正常線縫方向,而反方向是指反轉的線縫方向。為了在逆線縫方向10縫紉時形成雙線鏈式線跡,一個輔助器件11能起到作用(其作用方式在後文中作詳細說明),而如果僅僅通過待縫材料運動就形成後文還要說明三角線環它在按線縫方向10縫紉時不起作用。
圖2和圖3中可看出,由鉤線8和針線3的線環形成的三角線環,其內穿入有帶連續的針線3的縫針1。按線縫方向10縫紉時,該三角線環獨立地只受到物料輸送的形成,這樣後退的針1穿入到被形成的縫線三角周圍的區域是強制地正確進行。當線縫方向10出現偏移時,尤其是在逆線縫方向10縫紉時,輔助器件11起到使三角線環作這樣的張緊,即三角線環所封閉區域被縫針1在下降過程中穿入。輔助器件11的不同位置是用工作位置I至IV表示,這裡輔助器件11是處在一個與圓形有所不同的曲線形的小範圍運動中工作,從位置I開始,經過位置II到位置III,然後到位置IV,接著又回到位置I。
如圖1清楚所示,在按線縫方向10的另一個方向縫紉時,特別是在逆線縫方向10縫紉時,大線鉤5接納由縫針1形成的針線3的線環。大線鉤5是橫向縫紉方向按箭頭6方向移動。輔助器件11在該位置上開始從位置I運動到位置II(如圖1和2所示),這樣藉助第一個作用面12,例如一個側稜,將形成線環的針線3接納並逆大線鉤5工作方向6將針線推入到大線鉤5上並保持在鉤上,以防止從大線鉤5上滑移並形成一個足夠大的三角線環。藉助輔助器件11的一個較快運動,逆對大線鉤5的工作方向6從位置I進到位置II。
為了針線3和鉤線8形成三角線環的準備,輔助器件11又從位置II轉移到位置III,直到針線3和鉤線8到達輔助器件的稜邊13,比如一個角區域或圓倒角區域並保持在該處。按此方式,保持在大線鉤5上的針線環範圍與自由的鉤線8和大線鉤5之間張緊成一個三角線環,縫針1在下降過程穿入到該三角內。針線3和鉤線8向角區域導線,一直等到縫針1確實穿入到三角線環中為止。
藉助第二個作用面14,比如一個邊緣角,大線鉤5將線的匯合區域向下引導,此時三角線環在縮小三角面積下還一直保持開放,直到針線3開始形成下一個線環為止。大線鉤5可以將鎖緊的線跡快速通過作用面14以及縫紉過程又能重新開始。這點在圖3中的位置IV清楚表示,輔助器件11從該位置又進到位置I。
大線鉤5再逆工作方向返回移動到起始位置。輔助器件11在實施例子中是採用一個L形的角。壁的截面最好是圓形,可防止輔助器件11受損傷。輔助器件11的形狀不一定需要L形,也可以是任意的形狀,只要它具有相適合的作用面和作用稜邊。輔助器件的運動可以通過一個單獨的傳動裝置操縱,也可以由一個凸輪傳動裝置操作,這裡通過凸輪的設計能使輔助器件11以簡單方式實現減速和加速運動。當然也可以使輔助器件與縫紉機的傳動裝置強制方式聯結,達到同步運行。
本發明不局限於所述的這種實施例,而在公開的範圍內可作許多改動。
所有在本說明和/或圖中公開的新的單項特徵和組合特徵都視為本發明的主要特點。
權利要求
1.一種雙線鏈式線跡線縫的機器縫紉方法,其中雙線鏈式線跡形成是藉助一臺帶縫針和針線以及大線鉤和鉤線的工業縫紉機而形成的,針線鎖緊在縫料底面形成鏈式的線環,在成縫過程中,特別與線縫方向成直角運動的大線鉤在縫針提升位置時接納針線環,並引導鉤線通過該線環,針線環沿著大線鉤的頸部滑動,此時鉤線和針線環被收緊成一個三角線環,縫針在下一個向下行程時穿入該三角,其特徵在於,為了防止缺陷線跡,藉助一個被傳動的輔助器件將縫料下的位於大線鉤和縫紉平面之間區域內針線環和鉤線距離縫針和大線鉤一個距離相結合併保持住以及作這樣的運動,即在線縫方向形成三角線環,縫針在下降行程時穿入三角線環內。
2.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徵在於,為了結束雙線鏈式線跡,線縫方向反轉到逆線縫方向,處於上升和下降運動針跡節律中的縫針按線縫方向反轉,由縫針在縫料下面形成的線環被大線鉤接納,緊接著形成線環的針線在縫料下面藉助被傳動的輔助器件連同鉤線與縫針和大線鉤以一定間距按線縫方向匯合到機針和大線鉤的前方並保持住,針線結合區域按線縫方向運動,由形成線環的針線、平行於大線鉤的鉤線區和指向針線結合區的鉤線區所組成的一個三角線環被形成,縫針穿入該三角內,接著輔助器件釋放匯合的針線結合區域。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任一項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輔助器件的傳動與縫紉機或與縫針的針跡節律同步。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輔助器件是由縫紉機傳動。
5.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輔助器件(11)是由一個單獨傳動裝置傳動。
6.根據權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輔助器件是由一臺伺服電機傳動。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中任一項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單獨傳動裝置只是在輔助器件應運動時才投入運行。
8.根據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的方法,其特徵在於,線環被大線鉤接納後,線環藉助輔助器件逆對大線鉤的工作方向移動套到大線鉤上。
9.機器縫紉雙線鏈式線跡的裝置是使用一臺工業縫紉機,配備有一個傳動馬達,有或沒有一個布料輸送器,帶一根可上升和下降運動的縫針(1)引導針線(3),帶有位於縫料下面與縫針同步傳動的大線鉤(5)引導鉤線(8),以及配置有或沒有一塊堆放布料的臺板以及最好帶一個壓腳,將布料緊壓向可能設置的針板或緊壓向可能設置的布料輸送器,此時雙線鏈式針跡就這樣形成,即針線(3)鎖緊在待縫的材料下面形成鏈狀的線環,這裡在線跡形成過程中,主要是與線縫方向成直角運動的大線鉤在縫針的線環提升位置勾取針線環,使鉤線(8)通過線環,藉助鉤線(8)和針線環形成一個三角線環,即形成下降的縫針(1)的刺入區域,其特徵在於,為防止缺陷線跡設置了一個輔助器件(11),安裝在縫紉平面(4)下面可以移動,輔助器件有作用面或作用邊緣,藉助它們,當大線鉤(5)接納位於縫料下面由縫針(1)形成的針線(3)的線環之後,在一個作用稜邊(13)上針線(3)和鉤線(8)匯合到一個點,此點按線縫方向位於縫針(1)隨後刺入位置的前面,這樣在位於大線鉤(5)上的針線(3)的線環以及鉤線(8)和點(13)之間形成一個縫針(1)刺入的這個三角線環。
10.根據權利要求9的裝置,其特徵在於,輔助器件(11)是夾持在牢固支架上。
11.根據權利要求9或10中任一項的裝置,其特徵在於,輔助器件(11)的傳動是與縫紉機或縫針的針跡節律同步。
12.根據權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項的裝置,其特徵在於,輔助器件(11)是圍繞一根垂直於縫紉平面(4)的軸,同縫紉平面相平行的移動。
13.根據權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項的裝置,其特徵在於,輔助器件(11)可通過一個凸輪傳動而運動。
14.根據權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項的裝置,其特徵在於,輔助器件(11)連接到縫紉機的傳動馬達並由該馬達傳動運行。
15.根據權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項的裝置,其特徵在於,輔助器件是由一個單獨傳動裝置傳動。
16.根據權利要求15的裝置,其特徵在於,輔助器件是由一個伺服傳動裝置傳動。
17.根據權利要求9至16中任一項的裝置,其特徵在於,輔助器件(11)有第一作用面(12)或一根第一個作用棒,藉助該作用面,針線(3)以及針線(3)在大線鉤(5)上形成的線環固定在大線鉤(5)上,防止滑動。
18.根據權利要求9至17中任一項的裝置,其特徵在於,針線(3)和大線鉤(8)在按線縫方向位於縫針(11)前面或位於縫針運動軸前面的這個點相匯合。
19.根據權利要求9至18中任一項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在輔助器件(11)上設置一個第二作用面(14)或一根第二個作用棒,它連接到作用稜邊(13),在該稜邊上已匯合的針線(3)和鉤線(8)被引導完成針跡形成為止。
20.根據權利要求9至19中任一項的裝置,其特徵在於,第二作用面(14)在完成針跡形成後釋放相匯合的針線(3)和鉤線(8)。
21.根據權利要求9至20中任一項的裝置,其特徵在於,輔助器件(11)基本上有兩個在一平面上、同縫紉平面(4)相平行的臂,該兩個臂構成第一和第二作用面(12,14)以及在兩個面之間含有一個構成作用稜邊(13)的角區域。
22.根據權利要求9至21中任一項的裝置,其特徵在於,輔助器件(11)通過一個傳動裝置可在一個閉合的曲線路徑上運動。
23.根據權利要求9至22中任一項的裝置,其特徵在於,輔助器件(11)通過一個剛性臂與該傳動裝置聯結。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機器鎖緊雙線鏈式線跡的線縫的方法。鏈式線跡是用一臺由縫針和針線以及大線鉤及鉤線組成的工業縫紉機生產。縫紉方向反轉是為了鎖緊線環。本發明的目的是保證以簡單方式和高精確性以及在高縫紉速度下進行鏈式線跡的縫紉。根據本發明方法,在縫紉方向反轉後,縫料下面由縫針形成的線環在縫針的針跡節律中被大線鉤接納,緊接著線環藉助與縫紉機同步傳動的輔助器件逆工作方向前進到大線鉤上。然後形成線環的針線在縫料下面藉助輔助器件與鉤線相匯合併停留在與縫針和大線鉤按一定間距的這個位置,即在縫針和大線鉤前面的前進縫紉方向,針線結合區域按前進縫紉方向運動,形成形成一個三角線環;該三角由形成線環時,平行於大線鉤方向鉤線區域內的針線和引導去匯合區域的鉤線區域形成,針線穿入該三角內,然後藉助一輔助器件使三角線環保持住開放,直到形成下一個針線的針線環為止,而在此大致相同時間,已匯合的針線區域被輔助器件釋放。
文檔編號D05B1/00GK1423715SQ00818446
公開日2003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00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2000年1月17日
發明者P·雷恩德斯 申請人:施馬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