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老遊戲實力持久新遊期待本質提升
2025-02-09 16:37:08
中國網遊經過10年高速發展,正逐步走向成熟。競爭的日漸激烈和消費者的選擇多樣化,讓市場更趨於理性。未經過細緻打磨或者是抄襲精品大作希望掙一把快錢的產品,再也無法輕易贏得用戶喜愛。這也使得一批同質化低質化的新遊普遍後繼乏力。數據顯示,2011年新推網遊死亡率已經超過50%,廠商也再不能固守新遊快速營收的吸金模式,業內人士表示,網路遊戲已經進入穩定發展期,產業正從新產品拉動模式轉向精品創新和老作品深度挖掘並重的時代。
國內新遊成功率降低
據官方統計數據,去年我國網路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428.5億元人民幣。其中,民族原創網路遊戲收入為271.5億元人民幣,連續7年佔據市場份額主導地位。
但是,另一組數據顯示,依舊是2011年,在文化部審批的646款網路遊戲中,中國國產網路遊戲佔據604款,同比增加428款。也就是說,在中國市場93.5%的國產網遊,市場實際銷售收入僅佔63.4%,如果以此作為標準,國產網遊競爭力不足進口網遊的一半。
2011年壽命在一年以上的中國國產網遊僅佔市場總數的27%,營運一個月左右即遭玩家「拋棄」的新網遊比例高達22.6%。
韓國網遊《MStar》運營僅僅14天就壽終正寢,因玩法創意而被看好的《TrushBuster》同樣運營了兩周就被市場無情地拋棄,因為不能留住玩家而慘遭淘汰的網遊在國內也不計其數。運營不足一個月的國產3D網遊《迅遊世界》引發了國內媒體關注,這次事件讓很多廠商感到了危機,舊有短、平、快的市場布局再也不能滿足口味日益刁鑽的玩家,國產網遊的乏力預示著新的市場走向。
精品大作展現強勁實力
不過,儘管新遊的成功率降低,但去年民族原創網路遊戲同比增長還是達到了40.7%,這主要得益於運行多年卻依然風頭正勁的一筆老的精品網遊。現在,國內大型網遊生命周期超過2年的約佔30%左右,這三成產品為國產網遊持續發展貢獻了不少力量。這其中,目前依然在運營,超過五年的一些精品大作,如完美世界《完美世界》、《誅仙》、網易《大話西遊2》、金山《劍俠情緣》等更是展現了不俗的實力。
完美世界互動娛樂有限公司總裁竺琦認為:目前中國整個遊戲產業正處在一個轉型期,從早期市場快速發展轉向理性成熟的過程中,因為快而導致的品質問題將在轉型過程中逐步得到解決。精品老網遊持續煥發生命力無疑會對新遊的開發運營起到積極的借鑑作用。
一款網路遊戲的壽命在於其用戶黏性,如果不能留住核心玩家,那麼遊戲的壽命也就達到了終結點。開發者的浮躁心態使其目光過度關注收費方式,而非用戶體驗和服務。
企業需回歸遊戲本質
易觀國際網遊市場分析師孫夢子說:「保持國產網遊旺盛的生命力,一是要產品優秀,主要是指回歸遊戲的娛樂性;二是要服務用戶,通過以用戶為出發點的運營手段提升用戶的活躍性。」
他的觀點與竺琦在2011年遊戲產業年會上主旨為「遊戲回歸本質」的發言異曲同工。完美世界經典產品《誅仙》被一些忠實玩家評說為近年難得一見的精品,改編自暢銷小說的《誅仙》有著完整的故事情節,堅持時間收費的方式,也保證了遊戲的平衡性,隨後推陳出新的《誅仙2》《夢幻誅仙》,完美地延續了誅仙系列網遊的精髓,讓用戶始終保持較高的活躍度。
竺琦在發言中稱:「遊戲開發公司必須回歸本質,遊戲並非工廠化的流水線下的量產產品,而是能讓玩家獲得簡單快樂的遊戲體驗。」他呼喚遊戲開發商共同扭轉現階段市場頹勢,用回歸本質的好玩遊戲贏得玩家,乃至國際市場。
新遊乏力預示著網遊玩家的逐漸成熟,開發商也必須對此積極應變,數量的廣撒網已經難捕魚,能讓玩家持續「深發展」的遊戲才能支起國內市場的大梁,廠商還要積極開發諸如《誅仙》、《大話西遊》這樣的精品,使國內市場恢復良性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