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市縣城區規劃(臨報重點擴能提質)
2023-04-30 20:12:17 2
春和景明,八百裡沂蒙大地,處處洋溢著盎然生機,迴響著城市發展的蓬勃脈動。「三環十五射」拉開城市框架,「綜合樞紐」打開交通布局,「壯美沂蒙」時代畫卷徐徐展開……近年來,臨沂市加快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優化布局、擴能提質,推動城市有機更新,城市建設提檔升級,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城市能級躍出一大步、邁上新臺階。
「實施城鎮擴能提質戰略,讓宜居宜業宜遊成為現代化建設的鮮明內涵。」市第十四次黨代會和市兩會提出,以八百裡沂蒙秀美山水為依託,以城文旅融合為牽引,加強全域規劃建設,全力打造魯南蘇北地區中心城市、區域性消費中心城市、重要旅遊目的地城市。一座向著「由大到強、由美到富、由新到精」轉變的魅力城市正在魯南大地拔節生長,加速崛起。
有序城市更新
提升城市發展新能級
城市向新,生活向上。一座城市的擴能提質、更新發展,承載著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更關係到城市現代化水平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競爭力,是推動城市轉型跨越的必由之路。
近年來,臨沂市加快城市擴能提質步伐,主城建成區面積達到292平方公裡,城區常住人口達到373萬人,進入全國Ⅰ型大城市標準,9縣縣城城市功能和要素承載力明顯提級,城市吸納力、帶動力、輻射力不斷增強,城市能級不斷提升。
伴著春日暖陽,行駛在臨沂城區,一條條快速路串起城市脈絡,提升了城市的通暢度,激發著城市的發展新活力。
3月31日,沂河高架路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段率先建成試通車。此段高架路全長3039.9米,西起濱河東路,東至溫泉路,開通後,通行時間節省20分鐘。
4月2日,市區陶然路快速路(規劃一路——蒙山大道段)實現主線試通車。投入使用後,不僅與蒙山高架、沂河高架、雙嶺高架實現無縫對接,還將與溫泉路、長春路快速路實現快速路閉環,實現中心城區「半小時生活圈」。
近日,一份城區快速路「通車時間表」引來市民點讚:5月1日,沂蒙路祊河橋北側立交改造工程主橋計劃提前1個月通車;6月1日,沂河路快速化改造工程計劃實現高架路主線通車;通達路祊河橋及兩岸立交改造工程計劃6月份北岸祊河路隧道主線通車;北京路沂河橋及兩岸立交改造工程計劃7月1日主線通車,比原計劃提前5個月完工……
「城區快速路建設是全市重點城建項目,也是市委、市政府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重要建設工程,對提升城市發展能級、改善群眾出行條件等具有重要意義。」市住建局副局長熊珂安介紹說。
抓好城市建設,說到底,是為了讓群眾生產生活更方便、更舒適、更舒心。臨沂市聚焦城市品質提升,持續推進精緻城市建設,從事關群眾生活的小事、細事、瑣碎事幹起,加快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要有『裡兒』有『面兒』、宜居宜業。」近日,蘭山區金雀山街道金智社區黨總支書記尤如峰一直在琢磨「城市更新」的事兒。作為社區帶頭人,他最關心的是百姓生活的實事。
民之所需,政之所向。今年臨沂市出臺《關於開展臨沂中心城區城市更新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以補齊發展短板、完善城市功能、傳承歷史文化、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群眾滿意度、提升城市品質、激發城市活力為目標,進一步提升中心城區發展能級,統籌推進城市更新工作,抓好城中村、棚戶區、老舊小區改造,加快基礎設施更新和社區建設,讓老城顯韻味、換新顏。
今年,臨沂市將完成中心城區100個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十四五」末基本完成市區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改造任務,並將重點打造城區「15分鐘生活圈」,圍繞「300米見綠、500米見園」要求建設一批遊園,打通斷頭路,暢通微循環,完善垃圾收集、公廁、市場、雨汙分流、排水、教育文體設施、停車設施等。
提升城市功能
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大格局、大水面、大空間、大綠化」,是臨沂城市建設一張藍圖的精髓。臨沂市注重統籌主城和全域、品質和形象、當前和長遠等關係,努力打造有活力、有魅力、有精度、有厚度的城市。
春日勝金日,實幹正當時。目前,蘭山區城市更新提升五年攻堅行動正在全力推進,以標準社區建設為抓手,加快補齊現代化基礎設施短板,分批啟動前十、苗莊等中心城區公園建設,系統集成鄰裡、教育、健康、創業、建築、交通、低碳、服務和治理等生活場景,打造綠色低碳智慧的「有機體」、宜居宜業宜遊的「綜合體」。此外,還將持續深化海綿城市建設,加快推進祊河、涑河等6個水系連通工程,加快西城1000畝城市森林建設……一個城市品質化、功能現代化、業態高端化的城市提升示範樣板正在脫穎而出。
激發城市發展活力,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今年以來,一大批惠及民生的大項目、好項目落地開工,吹響了全力推進城市基礎設施提檔升級的號角。
蘭山區14條道路集中開工;羅莊區積極推進「三湖一城」片區開發;河東區承建北京路公園等3個市級重點城建項目和44個區級基礎設施及重點項目……今年以來,中心城區按下建設快進鍵,掀起建設新熱潮。
今年一季度,臨沂市首批175個重點城建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達321.39億元,包含中心城區104個基礎設施項目,各縣和臨港區71個基礎設施項目。其中,既有城市路網、市政供暖等基礎設施提升項目,也有高端商業配套、醫養健康等產城融合項目,將有效提升城鎮發展能級。
城區帶動,縣區提升。全市各縣區按照與中心城區「等高對接」標準,提升規劃建設、公共服務、城市管理水平,打造富有特色、功能完備、群眾滿意的「精緻城市」,構建「沂蒙城市體」。
——建設「山清水秀幸福和諧」的市域副中心,平邑縣13個重點城建項目集中開工,涉及市政工程、園林綠化、片區改造、文化教育等方面。
——打造東部現代服務業發展集聚區,莒南縣共實施37項重點工程,涉及23項城建道路工程以及北城文化藝術中心、智慧城市指揮中心、第二淨水廠,提升改造臥佛寺公園和文化廣場等大批民生工程。
——提升城市品質,改善生態環境,沂南縣加快推進城區水環境生態治理核心工程界湖公園建設,項目規劃建設人工湖、城市展示中心、兒童廣場、市民廣場等基礎設施,將有效提升城市功能。
縣域擴能提升,城鎮協同發展,城市框架在沂蒙大地上不斷舒展,內外聯接更加開放暢通。
4月12日,位於郯城縣G205山深線郯城繞城段改建工程項目現場,260餘名公路建設者正在加緊施工。「作為今年全市投資最大、標準最高、裡程最長的國省道重點建設項目,將有效連接京滬高速、京滬高鐵二線、205國道及郯城城市道路,打造立體交通體系,有效優化臨沂市南部路網結構,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郯城縣中心主任王軍濤介紹。
構建內外暢聯的立體大交通。今年,臨沂市將推進城鄉快速路網大升級,共計劃實施20個項目,進一步暢通中心城區至縣城、縣城至鄉鎮銜接。下步,臨沂市將加快開通京滬二線,力爭開工建設濟萊臨連、魯中、臨徐3條高鐵,積極推進臨沭至連雲港、臨朐至沂水、董家口至沂水3條普鐵建設。完成臨沂至臨淄、臨沂至滕州高速建設,積極推進臨沂至東海、臨沂至徐州、蒙陰至邳州等6條高速建設,力爭高速公路通車裡程突破1000公裡。完成啟陽國際機場航站樓改擴建工程,加快蘭山、平邑等4個通用機場建設。構建快速便捷的市域出行網。建成「153060」市域快速路網,新建改建國省道300公裡以上、「四好農村路」5000公裡。
以臨沂中心城區為圓心,以臨沂市域為畫布,臨沂城鎮擴能提質戰略已擘畫出新風景。
宜居宜業宜遊
提升城市現代化建設新內涵
大力實施城鎮擴能提質戰略,更需要「顏值」與「氣質」的雙向提升,讓宜居宜業宜遊成為現代化建設的鮮明內涵。
以八百裡沂蒙秀美山水為依託,以城文旅融合為牽引,加強全域規劃建設,全力打造魯南蘇北地區中心城市、區域性消費中心城市、重要旅遊目的地城市……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了新目標。
近日,《臨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正式獲省政府批覆。《規劃》將有利於臨沂市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傳承歷史文化、賡續歷史文脈,實現名城保護與城市建設、經濟社會和諧發展。「今年,將按照『以紅帶綠、以綠映紅、紅綠接藍、古今輝映』的旅遊發展思路,立足臨沂優勢,順應發展趨勢,著力構建『紅綠藍古』旅遊產品體系。」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高思聖說。
有山有水有靈氣、有史有聖有文氣、有城有商有人氣。下步,臨沂市將著力優化紅色研學「紅線」。高起點規劃策劃、實施全方位提升改造,串點連線,以線帶面,打造四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促進紅色旅遊與紅色教育、幹部培訓、鄉村振興、小城鎮建設等融合發展。
壯大生態旅遊「綠線」。實施鄉村旅遊精品工程,2022年爭取創建1至2個省級旅遊民宿集聚區、3個省級以上鄉村旅遊重點鎮(村)、10個以上省級景區化村莊,培育打造一批市級鄉村旅遊集聚區、模範村。督促指導蒙山景區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激發內生動力,加快提質升級。
啟動水上旅遊「藍線」。積極協調推進「水韻琅琊·夜遊沂河」等水上旅遊項目策劃開發,打造夜遊景觀,整合沿岸資源,豐富文化旅遊業態,促進文化旅遊消費,引爆中心城區旅遊,催生藍色經濟。
創新文化旅遊「古線」。推進王羲之故居片區整體改造,深入挖掘書法文化、孝悌文化、民俗文化、非遺文化、商業文化,開發建設特色鮮明、業態豐富的歷史文化商業街區,打造臨沂文化新地標。
城市能級和品質提升是宏大工程,承載著城市的光榮與夢想。乘勢而上、順勢而為,臨沂,正向著高能級城市目標奮勇邁進,奮力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市建設新局面。
臨報融媒記者 王慧 孫玉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