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壓縮機冷卻式組合電氣櫃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09:54:56 1
一種用壓縮機冷卻式組合電氣櫃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用壓縮機冷卻式組合電氣櫃,包括由依次連接的多個電氣櫃單體組成的電氣櫃組,與所述電氣櫃組連接並且為所述電氣櫃組提供降溫冷氣的制冷機櫃,每個電氣櫃單體包括電氣櫃殼體,電氣櫃殼體內部設有電氣放置倉、及分別設置於電氣放置倉上、下方的冷氣出氣倉與冷氣進氣倉,電氣放置倉用於安裝各種用電氣元件,冷氣進氣倉通過電氣放置倉與冷氣出氣倉相連通,電氣櫃單體還包括用於連接相鄰兩個電氣櫃單體的卡裝機構,以及在相鄰兩個電氣櫃單體之間使得冷氣進氣倉或冷氣出氣倉相連的第一通氣倉連接機構。
【專利說明】一種用壓縮機冷卻式組合電氣櫃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氣櫃【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壓縮機冷卻式組合電氣櫃。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電氣櫃已經廣泛的用於化工行業,環保行業,電力系統,冶金系統,工業,核電行業,消防安全監控,交通行業等等,由於對電氣的功能要求越來越多,所以一個成套設備中的電氣元件也越來越多,功率也越來越大,所以現在的電氣櫃越來越大型化,組合化,並對散熱性能要求極高。但是現有技術中的組合電氣櫃,組裝不方便均是靠人工組裝,拆卸也不方便。並且為了提高散熱性能,現有很多大型電氣櫃都自帶制冷機組,所以在安裝電氣櫃組的時候冷氣管雜亂繁多,人工勞動強度大,而且容易出錯。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技術問題,從而提供一種電氣櫃單體能夠便於連接,冷氣管能夠自動對接的組合式電氣櫃。
[0004]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
[0005]一種用壓縮機冷卻式組合電氣櫃,包括由依次連接的多個電氣櫃單體組成的電氣櫃組,與所述電氣櫃組連接並且為所述電氣櫃組提供降溫冷氣的制冷機櫃。
[0006]每個電氣櫃單體包括電氣櫃殼體,電氣櫃殼體內部設有電氣放置倉、及分別設置於電氣放置倉上、下方的冷氣出氣倉與冷氣進氣倉,電氣放置倉用於安裝各種用電氣元件,冷氣進氣倉通過電氣放置倉與冷氣出氣倉相連通,電氣櫃單體還包括用於連接相鄰兩個電氣櫃單體的卡裝機構,以及在相鄰兩個電氣櫃單體之間使得冷氣進氣倉或冷氣出氣倉相連的第一通氣倉連接機構。
[0007]卡裝機構包括上鎖杆與下鎖杆,上鎖杆上穿設有兩上導向杆,上導向杆與電氣櫃單體上壁相連接,上鎖杆與電氣櫃單體上壁之間的上導向杆上均設有一上彈簧,下鎖杆上穿設有兩下導向杆,下導向杆與電氣櫃單體下壁相連接,下鎖杆與電氣櫃單體下壁之間的下導向杆上均設有一下彈簧,上導向杆的下端和下導向杆的上端均設有一凸臺,上、下鎖杆、兩端均設有鎖頭,鎖頭上均設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面向外側,並且使得所述鎖頭形成尖頭部,第一側壁上與鎖頭位置相對應處均設有鎖孔,電氣櫃單體的第二側壁上與鎖孔位置相對處設有一卡扣,該卡扣端部設有一與第一斜面相配合的第二斜面,卡扣上還開設有一與鎖頭的所述尖頭部相配合的凹槽;所述上鎖杆與下鎖杆上均設置有條形鐵塊,所述上壁和下壁上均各自設置有三個電磁鐵,所述三個電磁鐵沿著所述條形鐵塊的長度方向布置;所述電磁鐵上電後能夠吸引所述條形鐵塊。
[0008]當相鄰兩臺電氣櫃單體連接時,將其中一臺的電氣櫃單體上的卡扣對準另一臺電氣櫃單體的鎖孔,然後相互推緊,卡扣上的第二斜面與鎖頭上的第一斜面相互頂緊,驅使上鎖杆沿上導向杆向上移動,下鎖杆沿下導向杆向下移動,從而使得所述鎖頭避讓開卡扣,然後卡扣繼續向內移動直至鎖頭的所述尖頭部的位置與凹槽的位置相對,由於上彈簧和下彈簧的推動作用,鎖頭的尖頭部落入卡扣上的凹槽中,所述鎖頭的所述尖頭部的與所述第一斜面相背的第一豎直面,跟所述卡扣的與所述第二斜面相背的第二豎直面互相接觸配合;相鄰兩電氣櫃單體相互之間裝卡完成;當需要分開相鄰兩電氣櫃單體時,控制所述電磁鐵同時上電,所述條形鐵塊被吸引,帶動所述上、下鎖杆、分別向上、向下移動,從而使得鎖頭的所述尖頭部從凹槽中移出,然後即能夠將相鄰兩電氣櫃單體分離;當分離完成後,所述電磁鐵下電;所述鎖頭的所述尖頭部與所述第一斜面相背的第一豎直面上設置有第一接觸傳感器,所述卡扣與所述第二斜面相背的第二豎直面上設置有第二接觸傳感器,所述第一接觸傳感器與所述第二接觸傳感器能夠在接觸時發生耦合,並且發出耦合信號給控制裝置。
[0009]第一通氣倉連接機構包括分別安裝於冷氣進氣倉和冷氣出氣倉中的第一側壁處的電磁通氣管裝置,還包括安裝於第二側壁上的通氣管連接驅動裝置,所述電磁通氣管裝置包括一外殼,外殼中部穿設一可左右移動的通氣管,通氣管具有一伸出端,伸出端上設有外螺紋,外殼的兩端均設有一電磁鐵,兩電磁鐵之間的通氣管上套設有一鐵環,外殼與第一側壁之間還設有一第一密封墊;所述通氣管連接驅動裝置包括第三電機,所述第三電機安裝在所述第二側壁的中部,所述第三電機與小帶輪動力連接,小帶輪通過兩根皮帶分別與進氣倉大帶輪和出氣倉大帶輪連接,所述進氣倉大帶輪和出氣倉大帶輪分別相應於安裝在冷氣進氣倉和冷氣出氣倉處的所述電磁通氣管裝置,相應的所述大帶輪的位置與通氣管的伸出端的位置相對應,並且大帶輪中部設有一與伸出端上的外螺紋相配合的內螺紋,進氣倉大帶輪和出氣倉大帶輪分別通過一軸承與冷氣進氣倉和冷氣出氣倉連接,大帶輪與第二側壁之間還設有一第二密封墊;當相鄰兩電氣櫃單體卡裝機構卡裝完成並且所述第一接觸傳感器與所述第二接觸傳感器發出耦合信號後,控制裝置控制電磁通氣管裝置中右側的電磁鐵通電,吸合鐵環,通氣管被帶動向右移動,通氣管上的伸出端上的外螺紋與大帶輪中的內螺紋相互接觸,然後控制裝置控制第三電機驅動小帶輪轉動,小帶輪通過皮帶驅動兩個大帶輪轉動,從而驅動通氣管與大帶輪的螺紋嚙合,當螺紋擰緊時,第三電機停止優選地,通過力矩傳感器檢測力矩,當達到預設力矩值時,電機停止,大帶輪與第二密封墊壓緊密封,外殼與第一密封墊壓緊密封。
[0010]所述制冷機櫃中的製冷劑依次在壓縮機、蒸發器、單向閥、冷凝器中循環,空氣在所述蒸發器處冷卻,並且通過氣泵被泵送出所述制冷機櫃進入所述電氣櫃組。
[0011]有益地,冷氣進氣倉或冷氣出氣倉的所述第一通氣倉連接機構數量均為兩套,設置於所述冷氣進氣倉或冷氣出氣倉的前後兩側。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通過設置卡裝機構和第一通氣倉連接機構,相鄰兩臺電氣櫃單體組合時,只需推動將一臺電氣櫃單體的卡裝機構與另一臺電氣櫃單體的卡裝機構對準,把其中一臺電氣櫃單體向另一臺電氣櫃單體推動,卡裝機構就可以自動將兩臺電氣櫃單體相互鎖緊,當通氣管的外螺紋對準大帶輪的內螺紋時,電氣櫃控制裝置控制大帶輪旋轉,螺紋嚙合,一方面連接兩電氣櫃單體中的冷氣進氣倉和冷氣出氣倉,另一方面使大帶輪壓緊第二密封墊,電磁通氣管裝置壓緊第一密封墊進行密封,具有自動連接,自動密封的優點,自動化程度高,人工勞動強度小的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自動組合電氣櫃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圖1中沿A-A線的剖視圖;
[0016]圖3是圖1中II處的局部放大視圖;
[0017]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通氣管連接驅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徵能更易於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0019]參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組合電氣櫃,包括依次連接的多個電氣櫃單體I組成的電氣櫃組,與電氣櫃組連接並且為電氣櫃組提供降溫冷氣的制冷機櫃2。 [0020]一種用壓縮機冷卻式組合電氣櫃,包括由依次連接的多個電氣櫃單體I組成的電氣櫃組,與所述電氣櫃組連接並且為所述電氣櫃組提供降溫冷氣的制冷機櫃2。
[0021]每個電氣櫃單體I包括電氣櫃殼體11,電氣櫃殼體11內部設有電氣放置倉12、及分別設置於電氣放置倉12上、下方的冷氣出氣倉13與冷氣進氣倉14,電氣放置倉12用於安裝各種用電氣兀件,冷氣進氣倉14通過電氣放置倉12與冷氣出氣倉13相連通,電氣櫃單體I還包括用於連接相鄰兩個電氣櫃單體I的卡裝機構3,以及在相鄰兩個電氣櫃單體I之間使得冷氣進氣倉14或冷氣出氣倉13相連的第一通氣倉連接機構5。
[0022]參閱圖2、圖3所示,卡裝機構3包括上鎖杆307與下鎖杆308,上鎖杆307上穿設有兩上導向杆309,上導向杆309與電氣櫃單體上壁16相連接,上鎖杆307與電氣櫃單體上壁16之間的上導向杆309上均設有一上彈簧310,下鎖杆308上穿設有兩下導向杆311,下導向杆311與電氣櫃單體下壁17相連接,下鎖杆308與電氣櫃單體下壁17之間的下導向杆311上均設有一下彈簧312,上導向杆309的下端和下導向杆311的上端均設有一凸臺313,上、下鎖杆307、308兩端均設有鎖頭314,鎖頭314上均設有第一斜面315,所述第一斜面315面向外側,並且使得所述鎖頭314形成尖頭部,第一側壁15上與鎖頭314位置相對應處均設有鎖孔316,電氣櫃單體I的第二側壁18上與鎖孔316位置相對處設有一^^扣317,該卡扣317端部設有一與第一斜面315相配合的第二斜面318,卡扣317上還開設有一與鎖頭314的所述尖頭部相配合的凹槽319 ;所述上鎖杆307與下鎖杆308上均設置有條形鐵塊320,所述上壁16和下壁17上均各自設置有三個電磁鐵321,所述三個電磁鐵321沿著所述條形鐵塊320的長度方向布置;所述電磁鐵上電後能夠吸引所述條形鐵塊320。
[0023]當相鄰兩臺電氣櫃單體I連接時,將其中一臺的電氣櫃單體I上的卡扣317對準另一臺電氣櫃單體I的鎖孔316,然後相互推緊,卡扣317上的第二斜面318與鎖頭314上的第一斜面315相互頂緊,驅使上鎖杆307沿上導向杆309向上移動,下鎖杆308沿下導向杆311向下移動,從而使得所述鎖頭314避讓開卡扣317,然後卡扣317繼續向內移動直至鎖頭314的所述尖頭部的位置與凹槽319的位置相對,由於上彈簧310和下彈簧312的推動作用,鎖頭314的尖頭部落入卡扣317上的凹槽319中,所述鎖頭314的所述尖頭部的與所述第一斜面相背的第一豎直面,跟所述卡扣317的與所述第二斜面318相背的第二豎直面互相接觸配合;相鄰兩電氣櫃單體I相互之間裝卡完成;當需要分開相鄰兩電氣櫃單體I時,控制所述電磁鐵321同時上電,所述條形鐵塊320被吸引,帶動所述上、下鎖杆307、308分別向上、向下移動,從而使得鎖頭314的所述尖頭部從凹槽319中移出,然後即能夠將相鄰兩電氣櫃單體分離;當分離完成後,所述電磁鐵321下電;所述鎖頭314的所述尖頭部與所述第一斜面相背的第一豎直面上設置有第一接觸傳感器,所述卡扣317與所述第二斜面318相背的第二豎直面上設置有第二接觸傳感器,所述第一接觸傳感器與所述第二接觸傳感器能夠在接觸時發生耦合,並且發出耦合信號給控制裝置。
[0024]第一通氣倉連接機構5包括分別安裝於冷氣進氣倉14和冷氣出氣倉13中的第一側壁15處的電磁通氣管裝置51,還包括安裝於第二側壁18上的通氣管連接驅動裝置52,所述電磁通氣管裝置51包括一外殼511,外殼511中部穿設一可左右移動的通氣管512,通氣管512具有一伸出端513,伸出端513上設有外螺紋,外殼511的兩端均設有一電磁鐵514,兩電磁鐵514之間的通氣管512上套設有一鐵環515,外殼511與第一側壁15之間還設有一第一密封墊516 ;所述通氣管連接驅動裝置52包括第三電機521,所述第三電機521安裝在所述第二側壁18的中部,所述第三電機521與小帶輪522動力連接,小帶輪522通過兩根皮帶523分別與進氣倉大帶輪和出氣倉大帶輪524連接,所述進氣倉大帶輪和出氣倉大帶輪524分別相應於安裝在冷氣進氣倉14和冷氣出氣倉13處的所述電磁通氣管裝置51,相應的所述大帶輪524的位置與通氣管512的伸出端513的位置相對應,並且大帶輪524中部設有一與伸出端513上的外螺紋相配合的內螺紋,進氣倉大帶輪和出氣倉大帶輪524分別通過一軸承525與冷氣進氣倉14和冷氣出氣倉13連接,大帶輪524與第二側壁18之間還設有一第二密封墊526 ;當相鄰兩電氣櫃單體I卡裝機構3卡裝完成並且所述第一接觸傳感器與所述第二接觸傳感器發出耦合信號後,控制裝置控制電磁通氣管裝置51中右側的電磁鐵514通電,吸合鐵環515,通氣管512被帶動向右移動,通氣管512上的伸出端513上的外螺紋與大帶輪524中的內螺紋相互接觸,然後控制裝置控制第三電機521驅動小帶輪522轉動,小帶輪522通過皮帶523驅動兩個大帶輪524轉動,從而驅動通氣管512與大帶輪524的螺紋嚙合,當螺紋擰緊時,第三電機521停止優選地,通過力矩傳感器檢測力矩,當達到預設力矩值時,電機停止,大帶輪524與第二密封墊526壓緊密封,外殼511與第一密封墊516壓緊密封。
[0025]所述制冷機櫃2中的製冷劑依次在壓縮機221、蒸發器222、單向閥223、冷凝器224中循環,空氣在所述蒸發器222處冷卻,並且通過氣泵225被泵送出所述制冷機櫃2進入所述電氣櫃組。
[0026]有益地,冷氣進氣倉14或冷氣出氣倉13的所述第一通氣倉連接機構5數量均為兩套,設置於所述冷氣進氣倉14或冷氣出氣倉13的前後兩側。
[0027]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範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用壓縮機冷卻式組合電氣櫃,其特徵在於:包括由依次連接的多個電氣櫃單體(I)組成的電氣櫃組,與所述電氣櫃組連接並且為所述電氣櫃組提供降溫冷氣的制冷機櫃⑵, 每個電氣櫃單體(1)包括電氣櫃殼體(11),電氣櫃殼體(11)內部設有電氣放置倉(12)、及分別設置於電氣放置倉(12)上、下方的冷氣出氣倉(13)與冷氣進氣倉(14),電氣放置倉(12)用於安裝各種用電氣元件,冷氣進氣倉(14)通過電氣放置倉(12)與冷氣出氣倉(13)相連通,電氣櫃單體(1)還包括用於連接相鄰兩個電氣櫃單體(1)的卡裝機構(3),以及在相鄰兩個電氣櫃單體(1)之間使得冷氣進氣倉(14)或冷氣出氣倉(13)相連的第一通氣倉連接機構(5); 卡裝機構(3)包括上鎖杆(307)與下鎖杆(308),上鎖杆(307)上穿設有兩上導向杆(309),上導向杆(309)與電氣櫃單體上壁(16)相連接,上鎖杆307與電氣櫃單體上壁(16)之間的上導向杆(309)上均設有一上彈簧(310),下鎖杆(308)上穿設有兩下導向杆(311),下導向杆(311)與電氣櫃單體下壁(17)相連接,下鎖杆(308)與電氣櫃單體下壁(17)之間的下導向杆(311)上均設有一下彈簧(312),上導向杆(309)的下端和下導向杆(311)的上端均設有一凸臺(313),上、下鎖杆(307、308)兩端均設有鎖頭(314),鎖頭(314)上均設有第一斜面(315),所述第一斜面(315)面向外側,並且使得所述鎖頭(314)形成尖頭部,第一側壁(15)上與鎖頭(314)位置相對應處均設有鎖孔(316),電氣櫃單體(I)的第二側壁(18)上與鎖孔(316)位置相對處設有一卡扣(317),該卡扣(317)端部設有一與第一斜面(315)相配合的第二斜面(318),卡扣(317)上還開設有一與鎖頭(314)的所述尖頭部相配合的凹槽(319);所述上鎖杆(307)與下鎖杆(308)上均設置有條形鐵塊(320),所述上壁(16)和下壁(17)上均各自設置有三個電磁鐵(321),所述三個電磁鐵(321)沿著所述條形鐵塊( 320)的長度方向布置;所述電磁鐵上電後能夠吸引所述條形鐵塊(320); 當相鄰兩臺電氣櫃單體⑴連接時,將其中一臺的電氣櫃單體⑴上的卡扣(317)對準另一臺電氣櫃單體I的鎖孔(316),然後相互推緊,卡扣(317)上的第二斜面(318)與鎖頭(314)上的第一斜面(315)相互頂緊,驅使上鎖杆(307)沿上導向杆(309)向上移動,下鎖杆(308)沿下導向杆(311)向下移動,從而使得所述鎖頭(314)避讓開卡扣(317),然後卡扣(317)繼續向內移動直至鎖頭(314)的所述尖頭部的位置與凹槽(319)的位置相對,由於上彈簧(310)和下彈簧(312)的推動作用,鎖頭(314)的尖頭部落入卡扣(317)上的凹槽(319)中,所述鎖頭(314)的所述尖頭部的與所述第一斜面相背的第一豎直面,跟所述卡扣(317)的與所述第二斜面(318)相背的第二豎直面互相接觸配合;相鄰兩電氣櫃單體(I)相互之間裝卡完成;當需要分開相鄰兩電氣櫃單體(1)時,控制所述電磁鐵(321)同時上電,所述條形鐵塊(320)被吸引,帶動所述上、下鎖杆(307、308)分別向上、向下移動,從而使得鎖頭(314)的所述尖頭部從凹槽(319)中移出,然後即能夠將相鄰兩電氣櫃單體分離;當分離完成後,所述電磁鐵(321)下電;所述鎖頭(314)的所述尖頭部與所述第一斜面相背的第一豎直面上設置有第一接觸傳感器,所述卡扣(317)與所述第二斜面(318)相背的第二豎直面上設置有第二接觸傳感器,所述第一接觸傳感器與所述第二接觸傳感器能夠在接觸時發生耦合,並且發出耦合信號給控制裝置; 第一通氣倉連接機構(5)包括分別安裝於冷氣進氣倉(14)和冷氣出氣倉(13)中的第一側壁(15)處的電磁通氣管裝置(51),還包括安裝於第二側壁(18)上的通氣管連接驅動裝置(52),所述電磁通氣管裝置(51)包括一外殼(511),外殼(511)中部穿設一可左右移動的通氣管(512),通氣管(512)具有一伸出端(513),伸出端(513)上設有外螺紋,外殼(511)的兩端均設有一電磁鐵(514),兩電磁鐵(514)之間的通氣管(512)上套設有一鐵環(515),外殼(511)與第一側壁(15)之間還設有一第一密封墊(516);所述通氣管連接驅動裝置(52)包括第三電機(521),所述第三電機(521)安裝在所述第二側壁(18)的中部,所述第三電機(521)與小帶輪(522)動力連接,小帶輪(522)通過兩根皮帶(523)分別與進氣倉大帶輪和出氣倉大帶輪(524)連接,所述進氣倉大帶輪和出氣倉大帶輪(524)分別相應於安裝在冷氣進氣倉(14)和冷氣出氣倉(13)處的所述電磁通氣管裝置(51),相應的所述大帶輪(524)的位置與通氣管(512)的伸出端(513)的位置相對應,並且大帶輪(524)中部設有一與伸出端(513)上的外螺紋相配合的內螺紋,進氣倉大帶輪和出氣倉大帶輪(524)分別通過一軸承(525)與冷氣進氣倉(14)和冷氣出氣倉(13)連接,大帶輪(524)與第二側壁(18)之間還設有一第二密封墊(526);當相鄰兩電氣櫃單體(1)卡裝機構(3)卡裝完成並且所述第一接觸傳感器與所述第二接觸傳感器發出耦合信號後,控制裝置控制電磁通氣管裝置(51)中右側的電磁鐵(514)通電,吸合鐵環(515),通氣管(512)被帶動向右移動,通氣管(512)上的伸出端(513)上的外螺紋與大帶輪(524)中的內螺紋相互接觸,然後控制裝置控制第三電機(521)驅動小帶輪(522)轉動,小帶輪(522)通過皮帶(523)驅動兩個大帶輪(524)轉動,從而驅動通氣管(512)與大帶輪(524)的螺紋嚙合,當螺紋擰緊時,第三電機(521)停止,大帶輪(524)與第二密封墊(526)壓緊密封,外殼(511)與第一密封墊(516)壓緊密封; 所述制冷機櫃(2)中的製冷劑依次在壓縮機(221)、蒸發器(222)、單向閥(223)、冷凝器(224)中循環,空氣在所述蒸發器(222)處冷卻,並且通過氣泵(225)被泵送出所述制冷機櫃(2)進入所述電氣櫃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電氣櫃,其特徵在於:冷氣進氣倉(14)或冷氣出氣倉(13) 的所述第一通氣倉連接機構(5)數量均為兩套,設置於所述冷氣進氣倉(14)或冷氣出氣倉(13)的前後兩側。
【文檔編號】H05K7/20GK203801203SQ201420238698
【公開日】2014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9日
【發明者】劉坤 申請人:寧波歐日力電器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