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副秘書長埃裡克索爾海姆(聯合國前副秘書長索爾海姆)
2023-05-01 04:59:37 1
直新聞按
世界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挑戰,中國過去十年的經驗尤為珍貴。深圳衛視直新聞推出特別策劃《這十年·世界觀》,跟隨國外名流的視野一同溫故知新。本次接受專訪的是聯合國前副秘書長、「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主席埃裡克·索爾海姆。他表示,中國治理汙染的速度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奇蹟,在7年內完成了美國30多年的成就。對於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索爾海姆稱讚中國向世界提供巨大的綠色投資,中國也成為影響全球綠能產業發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對於正在召開的中共二十大,他認為,「這是中國和世界上非常重要的政治事件,是一個慶祝中國在降低汙染和脫貧攻堅等方面取得巨大進展的機會,也是一個制定新的更高目標的機會」。
聯合國前副秘書長:中國的改變是人類史上「前所未有的」
聯合國前副秘書長埃裡克·索爾海姆 圖源:聯合國官網
長期從政的埃裡克·索爾海姆曾在2005年至2012年間先後擔任挪威外援大臣和挪威環境與外援大臣,曾獲「聯合國環境署地球衛士獎」。2016年6月,索爾海姆出任聯合國副秘書長兼聯合國環境署執行主任。索爾海姆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多次訪問中國。說起中國的巨變,他感慨萬千:
「中國的變化在世界歷史上絕對是前所未有的,這是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我第一次來中國的時候,中國還沒有私家車,北京只有一條地鐵線……至於深圳,那時候還是一個小漁村,但中國這幾十年的變化很大,深圳就是其中發展速度特別快的城市之一。」
索爾海姆在2019年時到訪深圳並發推特稱讚深圳的綠色城市建設
聯合國前副秘書長點讚:中國7年空氣汙染減排程度比肩美國30年
多次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再次提到這一理念,他表示:「我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更加健全,生態環境保護髮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我們的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索爾海姆熟知並十分贊同中國領導人提出的環保理念。他說,曾經有一段時間,中國的汙染問題受到關注,但中國的領導人很重視環境保護問題,快速從頂層設計方面作出了安排,效果全世界有目共睹,「主席上任以來,你可以看到中國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環境保護被列上了議程。治理汙染是核心議題,之後氣候變化和自然保護等議題也被提上日程」。
今年8月4日,索爾海姆轉發了一則報導。有美國研究機構的最新數據表明,2013年至2020年的7年間,中國空氣中有害懸浮顆粒物濃度下降了40%,而美國達成幾乎相同的目標卻花了超過30年。
索爾海姆說:「中國最近十年環境的變化也是前所未有的。沒有哪個國家能像中國一樣以同樣的速度降低汙染程度。中國在七年時間裡降低的空氣汙染相當於歐洲和北美花三、四十年時間取得的成就,這是值得稱讚的。」
索爾海姆談中國未來發展:綠色經濟將創造更多機會
索爾海姆曾多次表示,綠色經濟是挑戰更是機遇,而中國在環保方面的強勁科技力量為實現這些機遇創造了可能。近年來,在政策的引導下,中國企業加大清潔能源產業研發投入,中國電動車產業實現「換道超車」,引領了全球企業產業的綠色旋風。統計顯示,到2021年底,中國動力電池產能約佔全球的70%。去年全球水電新增裝機的80%來自中國。此外,在太陽能、風能、氫能方面,中國都處於領先地位。
索爾海姆告訴直新聞,「中國的『寧德時代』是全球電池市場的最大供應商,而且去年,中國生產了世界上82%的太陽能電池板和70%的電池。僅深圳一個城市擁有的電動巴士就超過了全世界其他地方的電動巴士的總和」。
索爾海姆發推稱讚「深圳速度」以及深圳是世界上最綠色的城市之一
要在發展經濟和環境保護之間取得平衡,是世界公認的治理難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嶄新理念就包含了解決這個難題的思路。索爾海姆注意到,中國政府在發展經濟和環保方面形成了良性循環。在他看來,由於中國沒有規模龐大的傳統汽車產業,這反而是一種優勢,讓中國得以直接跨入新能源汽車時代並佔領市場和抓住機會。
承諾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 中國成為綠色投資的主要力量
中國的先進環保理念也隨著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而輻射到全球多個國家。2021年9月21日,國家主席出席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表示,中國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同時承諾,中國將大力支持發展中國家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也對這一承諾再次進行了確認:「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後破,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
以中國發起的「一帶一路」倡議為例,「一帶一路」不僅是經濟繁榮之路,也是綠色發展之路。2019年4月,「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正式成立,聯盟的主要目標是促進實現「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共識、合作和一致行動,將可持續發展融入「一帶一路」倡議,助力「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環境與發展有關指標。
作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主席,索爾海姆認為,這是中國對世界作出的綠色承諾,中國是全球綠色投資的主要力量,「去年,中國國家主席表示,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這對環境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決定。到目前為止,這是去年世界各地作出的最重要的環境決策。而在中國,如果停止煤炭投資,中國將會優先考慮對太陽能的大規模投資,對綠色氫能、水力發電以及所有這些技術的投資,我們確實需要轉向綠色的未來。」
「一帶一路」倡議是「債務陷阱」?索爾海姆:只是西方媒體宣傳
索爾海姆接受直新聞採訪視頻截圖
索爾海姆曾實地考察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綠色能源項目。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一帶一路』倡議為肯亞加裡薩帶去了50兆瓦光伏發電廠,為南非北開普省帶去了德阿風電場,為尚比亞帶去了太陽能磨坊,為中非共和國帶去了綠色節能路燈……這些中非合作的好故事值得講述」。索爾海姆非常看好這些項目。而對於西方媒體將「一帶一路」倡議與所謂「債務陷阱」聯繫在一起的說法,索爾海姆認為這是虛假消息。
「這只是西方媒體的宣傳。這不是真的。確實一些發展中國家有巨大的債務負擔,它們也的確需要擺脫這種負擔,但這些債務並不主要來自中國,中國的債務只是一部分,大部分債務是西方國家的債務。」
索爾海姆:解決氣候變化問題 合作是關鍵
今年全球範圍內極端高溫天氣和洪災頻發。索爾海姆認為,解決全球氣變問題,合作是關鍵,多國之間的技術交換也很重要。發展中國家需要發達國家的投資和技術轉讓。他希望中國、美國和歐盟這樣的世界主要參與者能拋棄成見、攜手合作,共同應對人類共同的挑戰,而氣變問題是一個重要的合作契機。
索爾海姆表示,「中美關係是迄今為止最重要的地緣政治關係。人類的未來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種關係……團結我們的力量遠大於分裂我們的力量。中國永遠不會採用美國的政治制度,不論是美國還是挪威也不會採用中國的政治制度。但我們可以和平相處。我們可以專注於我們需要合作的所有領域」。
作者丨俞哲旻,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編
視頻剪輯丨秦飛 王異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