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甘草高效栽培技術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23:01:46 1
專利名稱:優質甘草高效栽培技術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的栽培技術,具體說是一種提高甘草有 效成分的栽培技術。
背景技術:
甘草,為多年生豆科植物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以根和根狀莖入藥。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調和諸藥作用,炙甘草有補脾益 氣作用。甘草是乾旱半乾旱荒漠地區優良的防風固沙植物,採挖甘草對植被破 壞很大,世界發達國家早已禁止採挖野生甘草,我國近年來也採取了嚴格的管 理措施,因此目前甘草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人工栽培甘草是必然之路。
野生甘草中甘草酸含量和甘草苷含量分別在4.5%和2%左右(鄭阿利,孫 蘭等),目前栽植3年畝產300-500kg的甘草栽培技術已推廣應用,但如此的 常規栽培技術,栽培的甘草中甘草酸含量平均2%以下,甘草苷含量多數在1% 以下,使得甘草質量差,達不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標準及出口的要求, 價格低,經濟效益難以提高,人們栽培甘草的積極性也不大,因此,甘草栽培 技術的研究趨向於優質穩產或優質高產的栽培技術方面。
目前張燕等曾研究氮肥對烏拉爾甘草生長及有效成分的影響,結果表明 提高施氮水平對甘草酸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促進作用;已報導的這些文獻僅限於 促進甘草產量及提高品質的單一措施對甘草有效成份的作用,到目前為止還沒 有關於提高甘草酸或甘草苷含量的綜合栽培措施研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優質甘草高效栽培技術,該技術 可有效地提高甘草的有效成份含量,使人工栽培的乾草穩產優質,提高經濟價 值,提高農民的收入。
本發明的栽培技術由如下步驟組成
1、 品種選擇選擇適合半乾旱地區生長的烏拉爾甘草做栽培品種;
2、 選地整地選擇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特別是腐 質層較厚的肥沃砂壤最好,深翻40釐米,進行精細耙平,做畦;
3、 種子處理用碾米機碾磨一遍,用溫水浸泡,溫度30—40度,3小時, 如果有80--90%以上的種子吸水膨脹,則可以用於播種,如果膨脹率低於 80%,需要再碾磨一次;
4、 育苗,播種甘草播種期在穀雨至芒種之間,育苗畦播種量12千克/畝,上述土壤施足底肥農家肥3000-3500千克/畝,磷酸二胺7千克/畝,墒 情好,如土壤含水量13%以上,不用澆水,行距12釐米,溝深3—5釐米; 將種子點播在溝內,覆土 2-3釐米,播種後輕踩;鎮壓,出苗前如有板結 打碎,出苗後保持墒情,如土壤含水13%以下,適時噴灌1—2次;
5、 移栽第二年移栽期在穀雨至芒種之間,每畝移栽L8—2萬株,施底肥
農家肥3000千克/畝,磷酸二胺10千克/畝;行距30釐米,開溝深度15釐 米,將甘草苗順壠斜放,覆土5釐米,壓住蘆頭,鎮壓;土壤含水量13%以 上不用澆水,墒情不好澆水。
6、 中耕除草中耕除草一般在出苗的當年進行中耕除草,尤其在幼苗期要及時
除草,從第二年起甘草根開始分櫱,雜草很難與其競爭,不再需要中耕除 草;
7、 追肥移栽後的第二、第三年返青後追施農家肥2000千克/畝,過磷酸 鈣20千克/畝,硫酸鉀7千克/畝;
8、 澆水甘草比較耐旱,除了在育苗期以外,不宜大水漫灌,在移栽後的 生長期更不能澆水量過大, 一般土壤含水量10%以下少量澆水;否則,生長 速度過快,會降低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含量;
9、 病蟲害防治多雨季節易發生白粉病和銹病,可用1: 1: 150的波爾多 液噴灑;乾旱季節易發生紅蜘蛛,可用40%樂果乳油1000 1500倍液噴治, 地下蟲害有地老虎咬食根莖,可用90%敵百蟲原藥0. 5公斤加餌料50公斤 拌成毒餌誘殺;
10、 採收在移栽後的3—4年秋季9月下旬至10月初,地上莖葉枯萎時 採挖,用挖藥機採收,直接將藥土分離,捆成把,曬乾。
本發明的優點在於1、有效成份含量高,經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用本 發明栽培技術種植甘草,甘草酸含量2. 5—3. 3%,甘草酸含量較常規栽培的含 量提高20-45%,符合出口日本的質量要求,比國內收購價格高一倍,移栽後生 長3年的甘草產量穩定在每畝500—600kg,經濟效益高。2、由於甘草耐旱、 耐熱、耐鹽鹼和耐寒的特性,栽培管理措施較少,節約勞動力成本。3、在植 被破壞嚴重開始沙化的地區發展甘草,還有防風固沙的巨大生態效益。可以說, 甘草是投入少,省地可利用沙荒和鹽鹼地、發展甘草生產大有可為。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本發明的栽培技術由如下步驟組成
1、 品種選擇選擇適合半乾旱地區生長的烏拉爾甘草做栽培品種;
2、 選地整地,選內蒙赤峰翁牛特旗橋頭鎮杜家地村,當地氣象條件年平均
降雨量為360MM,6、 7、 8月降雨佔全年降雨量的70—80%,全年平均氣溫6。 C, 全年》10'C的積溫2900'C,春季多大風,全年蒸發量2000醒,大於降水量,
選擇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腐質層較厚的砂壤土, 土壤有機質含量
為1.2%,深翻40釐米,進行精細耙平,做畦;
3、 種子處理用碾米機碾磨一遍,用35度的水浸泡3小時,如果有80—90% 以上的種子吸水膨脹,則可以用於播種;
4、 育苗,播種甘草播種期在農曆的穀雨至芒種之間,育苗畦播種量12千 克/畝,上述土壤施足底肥,農家肥3000-3500千克/畝,磷酸二胺7千克/畝, 土壤水份低於13%,澆水,行距12釐米,溝深3—5釐米;將種子點播在溝內, 覆土2-3釐米,播種後輕踩;鎮壓,出苗前如有板結打碎,出苗後保持墒情, 土壤水份低於13%時,適時噴灌1次;
5、 移栽第二年移栽期在穀雨至芒種之間,每畝移栽1.8—2萬株,施底肥, 農家肥3000千克/畝,磷酸二胺10千克,土壤含水量13%以上不用澆水,墒情 不好澆水;行距30釐米,開溝深度15釐米,將甘草苗順壠斜放,覆土5釐米, 壓住蘆頭,鎮壓;
6、 中耕除草中耕除草一般在出苗的當年進行中耕除草,尤其在幼苗期要及時 除草,從第二年起甘草根開始分櫱,雜草很難與其競爭,不再需要中耕除草;
7、 追肥移栽後的第二、第三年每年返青後追施農家肥2000千克/畝,過 磷酸鈣20千克/畝,硫酸鉀7千克/畝;
8、 澆水甘草比較耐旱,除了在育苗期以外,不宜大水漫灌,在移栽後的 生長期更不能澆水量過大,否則,生長速度過快,會降低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含
量,土壤含水量10%以下較長時間,少量澆水;甘草根具有根瘤,有固氮作用, 一般不施氮肥;
9、 病蟲害防治7、 8月份多雨季節易發生白粉病和銹病,可用l: 1: 150
的波爾多液噴灑;乾旱季節易發生紅蜘蛛,可用40%樂果乳油1000 1500倍液 噴治;
10、 採收移栽後的3—4年秋季9月下旬至10月初,地上莖葉枯萎時採挖 用挖藥機採收;直接將藥土分離,捆成把,曬乾。
權利要求
1、一種優質甘草高效栽培技術,其特徵在於本技術由如下步驟組成A、品種選擇選擇適合半乾旱地區生長的烏拉爾甘草做栽培品種;B、選地整地選擇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特別是腐質層較厚的肥沃砂壤最好,深翻40釐米,進行精細耙平,做畦;C、種子處理用碾米機碾磨一遍,用溫水浸泡,溫度30-40度,3小時,如果有80--90%以上的種子吸水膨脹,則可以用於播種,如果膨脹率低於80%,需要再碾磨一次;D、育苗,播種甘草播種期在穀雨至芒種之間,育苗畦播種量12千克/畝,上述土壤施足底肥農家肥3000--3500千克/畝,磷酸二胺7千克/畝,墒情好,如土壤含水量13%以上,不用澆水,行距12釐米,溝深3-5釐米;將種子點播在溝內,覆土2-3釐米,播種後輕踩;鎮壓,出苗前如有板結打碎,出苗後保持墒情,如土壤含水13%以下,適時噴灌1-2次;E、移栽第二年移栽期在穀雨至芒種之間,每畝移栽1.8-2萬株,施底肥農家肥3000千克/畝,磷酸二胺10千克/畝;行距30釐米,開溝深度15釐米,將甘草苗順壠斜放,覆土5釐米,壓住蘆頭,鎮壓;土壤含水量13%以上不用澆水,墒情不好澆水。F、中耕除草中耕除草一般在出苗的當年進行中耕除草,尤其在幼苗期要及時除草,從第二年起甘草根開始分櫱,雜草很難與其競爭,不再需要中耕除草;G、追肥移栽後的第二、第三年返青後追施農家肥2000千克/畝,過磷酸鈣20千克/畝,硫酸鉀7千克/畝;H、澆水甘草比較耐旱,除了在育苗期以外,不宜大水漫灌,在移栽後的生長期更不能澆水量過大,一般土壤含水量10%以下少量澆水;I、病蟲害防治多雨季節發生白粉病和銹病時,可用1∶1∶150的波爾多液噴灑;乾旱季節易發生紅蜘蛛,可用40%樂果乳油1000~1500倍液噴治,地下蟲害有地老虎咬食根莖,可用90%敵百蟲原藥0.5公斤加餌料50公斤拌成毒餌誘殺;J、採收在移栽後的3-4年秋季9月下旬至10月初,地上莖葉枯萎時採挖,用挖藥機採收,直接將藥土分離,捆成把,曬乾。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優質甘草高效栽培技術,本技術由如下步驟組成選擇適合半乾旱地區生長的烏拉爾甘草做栽培品種,選擇土層深厚的沙質壤土,深翻精細耙平,施肥、做畦;用溫水浸泡種子,播種,育苗,第二年在穀雨至芒種之間移栽,施底肥,中耕除草;移栽後的第二、第三年返青後追施農家肥及過磷酸鈣,硫酸鉀,墒情不好澆水;在移栽後的3-4年秋季9月下旬至10月初,用挖藥機採收。用本發明技術栽培甘草,有效成份含量高,甘草酸含量2.5-3.3%,較常規栽培的含量提高20-45%,符合出口日本的質量要求,比國內收購價格高一倍,移栽後生長3年的甘草產量穩定在每畝500-600kg,經濟效益高。
文檔編號A01B79/00GK101524026SQ20091001120
公開日2009年9月9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16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16日
發明者榮 於, 於建國, 趙向軍 申請人:赤峰榮興堂藥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