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循跡的物流倉儲小車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06:12:21 1
一種可循跡的物流倉儲小車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可循跡的物流倉儲小車。主要為了解決現有倉儲運輸車為人力推送工作效率低的問題。其特徵在於:在車底板的中部固定有可左右移動的循跡紅外對管固定模塊,固定有第一、二、三和備用紅外對管;小車的中央控制器由AT89C51單片機、鋰電池供電模塊、鍵盤、L298直流電動機驅動晶片以及APC250無線收發模塊構成;所述單片機的檢測信號輸入端分別與紅外對管的檢測信號輸出端相連,單片機的控制信號輸出端與直流電動機驅動晶片的控制信號輸入端相連接;無線收發模塊的RXD引腳和TXD引腳分別連接至所述單片機TXD埠和RXD埠。本種物流倉儲小車可在倉庫內按照不同的路逕自動行進,提高了搬運貨物的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可循跡的物流倉儲小車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於物流領域中的運輸工具。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商品通過倉儲物流的方式進行儲存和銷售。但是,目前在一些小型倉儲企業中,運送貨物仍然採用的是通過人力推動小車來完成。這種人力推動小車不但完成物流任務的效率低,而且還需要佔用人力,增加了企業運行成本。
【發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所提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循跡的物流倉儲小車,該種物流倉儲小車的控制系統製造成本較低,且結構簡單易於維護,可在倉庫內按照不同的路逕自動導引行進,進行無人操縱的物料搬運,從而提高搬運貨物的效率,非常適於在中小型企業內推廣應用。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該種可循跡的物流倉儲小車,包括車底板和驅動輪,其獨特之處在於:
[0005]在車底板的夾層內安裝有蓄電池、中央控制器、四個驅動直流電動機;所述蓄電池為四個驅動直流電動機提供工作動力電源;在車底板的中部分別固定有上導軌和下導軌,在上導軌和下導軌之間固定有一個循跡紅外對管固定模塊;所述循跡紅外對管固定模塊的框架由左、右固定板和前、後固定板連接後構成,在所述框架的上、下兩端固定連接上導輪和下導輪,上導輪和下導輪分別位於上導軌和下導軌內;在左、右固定板和前、後固定板上分別鑽孔,固定有第一紅外對管、第二紅外對管、第三紅外對管和備用紅外對管;在車底板上位於上導軌和下導軌之間的部分開有信號線槽盒,信號線槽盒內側面上固定有若干由所述中央控制器引出的接線端子排,由第一紅外對管、第二紅外對管、第三紅外對管和所述備用紅外對管的接線端引出的信號線連接至接線端子排上的對應端子上。
[0006]所述中央控制器由單片機、鋰電池供電模塊、鍵盤、第一直流電動機驅動晶片、第二直流電動機驅動晶片以及無線收發模塊構成;其中,所述單片機採用AT89C51單片機,所述第一直流電動機驅動晶片和第二直流電動機驅動晶片均採用L298驅動晶片,所述第一直流電動機驅動晶片分別向左前輪驅動直流電動機和右前輪驅動直流電動機輸出驅動信號,所述第二直流電動機驅動晶片分別向左後輪驅動直流電動機和右後輪驅動直流電動機輸出驅動信號;所述無線收發模塊採用APC250無線收發模塊。
[0007]所述單片機的P0.5埠、P0.6埠和P0.7埠作為檢測信號輸入端分別與第一紅外對管、第二紅外對管和第三紅外對管的檢測信號輸出端相連;所述單片機的P0.0埠、P0.1埠、P0.2埠和P0.3埠作為控制信號輸出端,經過外接上拉電阻,與所述第一直流電動機驅動晶片和第二直流電動機驅動晶片的控制信號輸入端相連接;所述無線收發模塊的RXD引腳和TXD引腳分別連接至所述單片機TXD埠和RXD埠。[0008]另外,為了便於在小車上運送物品較多時進行固定,在車底板的上側,環繞固定有一圈擋沿,擋沿上對稱開有若干向內凹陷的矩形口,矩形口上固定一根用於固定緊固繩的橫杆。
[0009]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種可循跡的物流倉儲小車利用紅外線對管、單片機、蓄電池、直流電動機構造而成,將紅外檢測技術和單片機控制技術進行了有效地綜合運用,以單片機為核心控制電路,負責接受紅外傳感器採集來的信息並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理,處理後將結果傳送到驅動電路進行處理,實現對電機進行控制,從而實現小車的自動導弓I。小車底板底部的循跡紅外對管固定模塊能夠沿著小車水平方向移動,從而改變小車的循跡軌跡,這樣,就可以在倉庫內設置若干條彼此間隔的黑標軌跡,按照需要運送貨物的不同目的地,調整循跡紅外對管固定模塊的位置,從而使得本種小車可在倉庫內按照不同的路逕自動導引行進,進行無人操縱的物料搬運。本種小車的系統所使用的元件價格均十分低廉,但卻具有工作穩定、功能強大、精確度高、高效節能以及可適用實時控制等特點,能夠通過無線收發模塊在一定距離內向管理者發出小車的工作信息,便於管理者進行實時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物流企業的工作效率。
[0010]【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底部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車底板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3]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電氣控制原理框圖。
[0014]圖4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時單片機的電路圖。
[0015]圖5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時第一紅外對管、第二紅外對管和第三紅外對管連接後的電路圖。
[0016]圖6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時直流電動機驅動晶片與對應所驅動的直流電動機連接後的電路圖。
[0017]圖7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時所採用的無線收發模塊的電路圖。
[0018]圖中1-車底板,2-上導輪,3-上導軌,4-右固定板,5-第二紅外對管,6-後固定板,7-信號線槽盒,8-接線端子排,9-下導軌,10-下導輪,11-左固定板,12-第一紅外對管,13-前固定板,14-第三紅外對管,15-驅動輪,16-矩形口,17-橫杆,18-擋沿。
[0019]【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1]該種可循跡的物流倉儲小車,包括車底板I和驅動輪15,所述驅動輪共四個,即左前輪、左後輪、右前輪、右後輪。其獨特之處在於:在車底板I的夾層內安裝有蓄電池、中央控制器、為四個驅動輪提供驅動的四個驅動直流電動機;所述蓄電池為四個驅動直流電動機提供工作動力電源。
[0022]由圖1所示,在車底板I的中部分別固定有上導軌3和下導軌9,在上導軌3和下導軌9之間固定有一個循跡紅外對管固定模塊;所述循跡紅外對管固定模塊的框架由左固定板11、右固定板4和前固定板13、後固定板6連接後構成,在所述框架的上、下兩端固定連接上導輪2和下導輪10,上導輪2和下導輪10分別位於上導軌3和下導軌9內。在左、右固定板和前、後固定板上分別鑽孔,固定有第一紅外對管12、第二紅外對管5、第三紅外對管14和備用紅外對管;在車底板I上位於上導軌3和下導軌9之間的部分開有信號線槽盒7,信號線槽盒7內側面上固定有若干由所述中央控制器引出的接線端子排8,由第一紅外對管12、第二紅外對管5、第三紅外對管14和所述備用紅外對管的接線端引出的信號線連接至接線端子排8上的對應端子上。
[0023]如圖3所示,所述中央控制器由單片機、鋰電池供電模塊、鍵盤、第一直流電動機驅動晶片、第二直流電動機驅動晶片以及無線收發模塊構成;其中,所述單片機採用AT89C51單片機,所述第一直流電動機驅動晶片和第二直流電動機驅動晶片均採用L298驅動晶片,所述第一直流電動機驅動晶片分別向左前輪驅動直流電動機和右前輪驅動直流電動機輸出驅動信號,所述第二直流電動機驅動晶片分別向左後輪驅動直流電動機和右後輪驅動直流電動機輸出驅動信號;所述無線收發模塊採用APC250無線收發模塊。
[0024]具體連接關係為:所述單片機的P0.5埠、P0.6埠和P0.7埠作為檢測信號輸入端分別與第一紅外對管12、第二紅外對管5和第三紅外對管14的檢測信號輸出端相連。圖5是第一紅外對管、第二紅外對管和第三紅外對管連接後的電路圖。在倉庫的地面上畫有不同的黑色標引線,紅外對管中的發射管不斷發射紅外光到路面上,根據紅外光落在黑、白區域的反光程度不同而導致紅外對管中的接收管接收到的紅外信號的微弱不同,使接收管產生的信號不同,從而產生「O」或「 I」的脈衝送入單片機,實現檢測功能。
[0025]所述單片機的P0.0埠、P0.1埠、P0.2埠和P0.3埠作為控制信號輸出端,經過外接上拉電阻,與所述第一直流電動機驅動晶片和第二直流電動機驅動晶片的控制信號輸入端相連接;圖4是具體實施時單片機的電路圖,該單片機控制電路是以AT89C51為核心的控制電路,主要對幾個紅外對管送進來的脈衝信號進行處理,然後產生控制信號輸出,由單片機的輸出信號控制馬達的轉向。圖6是直流電動機驅動晶片與對應所驅動的直流電動機連接後的電路圖,採用了脈寬調速集成專用電路L298晶片,用一片L298晶片分別驅動小車左右兩個電機,實現左右雙輪的驅動,使小車能前進、轉彎、和停止。所述單片機的P0.0?P0.1埠控制小車的右輪驅動,P0.1埠接右輪電機的正極,P0.2?P0.3埠控制小車的左輪驅動,P0.2埠接左輪電機的正極。單片機的管腳9接復位電路,XTALUXTAL2接12MHZ的晶振。單片機的P2.1埠接報警電路,當小車行走時,發光二極體發光,實現對小車的行走指示。
[0026]圖7是所採用的無線收發模塊的電路圖,所述無線收發模塊的RXD引腳和TXD引腳分別連接至所述單片機TXD埠和RXD埠,發送頻率為960MHz,步進精度為IKHz,傳輸距離為1800m。利用這個模塊可以在一定距離內向管理者發出小車的工作信息,便於管理者進行實時管理。
[0027]另外,為了便於在小車上運送物品較多時進行固定,在車底板的上側,環繞固定有一圈擋沿18,擋沿18上對稱開有若干向內凹陷的矩形口 16,矩形口 16上固定一根用於固定緊固繩的橫杆17,需要緊固貨物時,將繩子穿過橫杆後繫緊,再壓住貨物,將繩子的另一端繫緊在對稱的橫杆處。
[0028]使用本種小車,可以在倉庫內設置若干條彼此間隔的黑標軌跡,按照需要運送貨物的不同目的地,調整循跡紅外對管固定模塊的位置,從而使得本種小車可在倉庫內按照不同的路逕自動導引行進,進行無人操縱的物料搬運。
【權利要求】
1.一種可循跡的物流倉儲小車,包括車底板(I)和驅動輪(15),其特徵在於: 在車底板(I)的夾層內安裝有蓄電池、中央控制器、四個驅動直流電動機;所述蓄電池為四個驅動直流電動機提供工作動力電源; 在車底板(I)的中部分別固定有上導軌(3)和下導軌(9),在上導軌(3)和下導軌(9)之間固定有一個循跡紅外對管固定模塊;所述循跡紅外對管固定模塊的框架由左、右固定板(11,4)和前、後固定板(13,6)連接後構成,在所述框架的上、下兩端固定連接上導輪(2)和下導輪(10),上導輪(2)和下導輪(10)分別位於上導軌(3)和下導軌(9)內;在左、右固定板(11,4)和前、後固定板(13,6)上分別鑽孔,固定有第一紅外對管(12)、第二紅外對管(5)、第三紅外對管(14)和備用紅外對管;在車底板(I)上位於上導軌(3)和下導軌(9)之間的部分開有信號線槽盒(7),信號線槽盒(7)內側面上固定有若干由所述中央控制器引出的接線端子排(8),由第一紅外對管(12)、第二紅外對管(5)、第三紅外對管(14)和所述備用紅外對管的接線端引出的信號線連接至接線端子排(8)上的對應端子上; 所述中央控制器由單片機、鋰電池供電模塊、鍵盤、第一直流電動機驅動晶片、第二直流電動機驅動晶片以及無線收發模塊構成;其中,所述單片機採用AT89C51單片機,所述第一直流電動機驅動晶片和第二直流電動機驅動晶片均採用L298驅動晶片,所述第一直流電動機驅動晶片分別向左前輪驅動直流電動機和右前輪驅動直流電動機輸出驅動信號,所述第二直流電動機驅動晶片分別向左後輪驅動直流電動機和右後輪驅動直流電動機輸出驅動信號;所述無線收發模塊採用APC250無線收發模塊; 所述單片機的P0.5埠、P0.6埠和P0.7埠作為檢測信號輸入端分別與第一紅外對管(12)、第二紅外對管(5)和第三紅外對管(14)的檢測信號輸出端相連;所述單片機的P0.0埠、P0.1埠、P0.2埠和P0.3埠作為控制信號輸出端,經過外接上拉電阻,與所述第一直流電動機驅動晶片和第二直流電動機驅動晶片的控制信號輸入端相連接;所述無線收發模塊的RXD引腳和TXD引腳分別連接至所述單片機TXD埠和RXD埠。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循跡的物流倉儲小車,其特徵在於:在車底板(I)的上偵牝環繞固定有一圈擋沿(18),擋沿(18)上對稱開有若干向內凹陷的矩形口( 16),矩形口(16)上固定一根用於固定緊固繩的橫杆(17)。
【文檔編號】B60L11/18GK203666419SQ201420059590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9日
【發明者】張微, 周海濤, 苑晶, 張磊 申請人:黑龍江工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