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低可調的電力電纜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18:49:06 1

本發明涉及電力設備領域,特別是一種高低可調的電力電纜裝置。
背景技術:
在建築施工過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用電設備,而且經常需要拉設臨時用電箱,臨時用電箱需要電纜通電,傳統的電纜通常直接從地面鋪設過去,其容易損壞,或者通過杆件從高空中架設過去,傳統的架設電纜的設備通常高低難以調節,而且同時架設多跟電纜操作繁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低可調的電力電纜裝置,其能夠解決上述現在技術中的問題。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發明的一種高低可調的電力電纜裝置,包括底盤、上下調節裝置、導引裝置和伸縮裝置,所述地盤前後端面固定設有緊固板所述緊固板中設置有上下貫通的通口,所述上下調節裝置固定在所述底盤的上端面,所述伸縮裝置安裝在所述上下調節裝置的頂端,所述導引裝置安裝在所述伸縮裝置下端面兩側並向下拓展至所述上下調節裝置的兩側;所述上下調節裝置包括第一套杆、第二套杆、第三套杆、隔條、柔性墊和上下調節驅行裝置,所述第一套杆固定在所述底盤上端面,所述第二套杆和第三套杆均為圓套,第二套杆安裝在第一套杆內,所述第三套杆安裝在第二套杆內,所述隔條前後方向地固定在所述第一套杆臨近頂端的內部內,所述第二套杆的前後壁上設置兩條長條槽,所述上下調節驅行裝置安裝在安裝在所述第一套杆內的底盤上端面,並向上拓展頂入所述第二套杆底部後頂入所述隔條中部設置的孔、並向上拓展至所述第三套杆底部並與第三套杆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套杆中部設置有用於安裝所述柔性墊的裝卡部,所述上下調節裝置中還設置有承載裝置。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上下調節驅行裝置包括第一電機、斜邊輪傳輸、中空的第一螺旋杆、第二螺旋杆和傳輸裝置,第一螺旋杆與所述第一套杆可轉動地安裝在所述底盤上端面,所述第一電機固定第一螺旋杆的一側的所述底盤上端面,軸端固定安裝在一斜邊輪,與固定在所述第一螺旋杆上的斜邊輪形成所述斜邊輪傳輸,第二螺旋杆安裝在所述第一螺旋杆內,在所述第二套杆及所述隔條之間第一螺旋杆和第二螺旋杆上安裝所述傳輸裝置,所述傳輸裝置包括固定塊、第一螺旋帽、第二螺旋帽、第一晃杆、第二晃杆和第一彈條,所述固定塊對應地安裝在位於第一螺旋杆兩側的第二套杆底部的沉孔內,固定塊由突邊和豎立板組成,所述突邊設置有槽口向內的用於安裝所述第一晃杆的槽,所述第一晃杆與固定塊鉸接,固定塊的豎立板中部設置有一左右方向的螺旋孔,螺旋孔內安裝一螺旋堵,所述第一彈條一端與所述螺旋堵觸碰,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晃杆下端外側觸碰,在固定塊的突邊下方的第二套杆可平滑地安裝所述第一螺旋帽,第一螺旋帽與第一螺旋杆配合,第一螺旋帽左右側各設置有一槽口向外的槽,所述槽設置一銷與第一晃杆的下端鉸接,所述第一晃杆上端外側設置有一第一斜邊面,第二螺旋帽安裝在第二螺旋杆上,第二螺旋帽底部設置有導動軌,所述導動軌與設置在位於第二螺旋杆兩側的所述隔條上端面的t型槽形成可平滑配合,所述第二晃杆安裝在設置在位於第二螺旋杆兩側的所述隔條上的過槽內,並鉸接,所述第二晃杆上端抵在所述第二螺旋帽的左右兩個側面上,下端內側設置有與所述第一斜邊面對平的第二斜邊面,所述第二螺旋帽包括左半螺旋帽、右半螺旋帽及第二彈條,左半螺旋帽和右半螺旋帽處在閉合狀態時形成一與所述第二螺旋杆配合的螺旋帽,在左半螺旋帽與右半螺旋帽之間安裝有所述第二彈條。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一套杆內壁下部固定設置有支塊,在第一套杆內壁中上部設置有一擋柱;第一套杆內壁還設有一上下方向的導引槽,外壁靠上端還設置有導引塊。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二套杆底部的左側還設置有一可翻位導引器件,所述可翻位導引器件包括一拉簧和可翻位導引塊,所述第二套杆底部左側設置槽口向左的槽,所述槽內安裝一轉柱並與所述可翻位導引塊鉸接,在所述槽上部設置有用於安裝所述拉簧的裝設孔,所述拉簧的下端與所述可翻位導引塊固定連接,所述可翻位導引塊的左側頂入所述第一套杆的導引槽內。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伸縮裝置包括固定板、框體、旋動棍、第一斜邊輪組和第二斜邊輪組、一第二電機和伸縮套器件,所述框體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端面,所述伸縮套器件有4組,分別安裝在所述框體的四個側面,所述第二電機固定在所述框體頂面,其軸端與所述旋動棍連接,並向下拓展至所述框體的底面,所述旋動棍上固定連接有兩個斜邊輪,下方的斜邊輪與安裝在左右兩個側面的伸縮套器件內端的斜邊輪構成所述第一斜邊輪組,下方的斜邊輪與安裝在前後兩個側面的伸縮套器件內端的斜邊輪構成所述第二斜邊輪組傳輸。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伸縮套器件包括第三螺旋杆、伸縮套、固定套、電纜裝設架和導引釘,所述固定套固定所述框體側面上,所述伸縮套可平滑安裝在所述固定套內,所述伸縮套中部設置有一與所述第三螺旋杆配合的螺旋孔,所述第三螺旋杆的內側軸端固定所述斜邊輪,所述伸縮套外弧面上還設置有一導引槽,所述電纜裝設架固定安裝在所述伸縮套的外端。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導引裝置包括導引杆、導引套和導引套固定板,所述導引套固定板固定在所述上下調節裝置的第二套杆頂部,所述導引套固定在所述導引套固定板左右兩側,固定在所述伸縮裝置的固定板下端面的左右兩側,並向下拓展入所述導引套的導引孔內,導引套內側還設置有一上下方向的與設置所述上下調節裝置的第一套杆上的導引塊形成可平滑配合的導引槽。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承載裝置包括除振厚板和降熱鋁片,所述除振厚板設置在所述上下調節裝置中的第一電機的左端和右端且與所述第一電機固定連接,所述降熱鋁片設置在所述第一電機的前端和後端且與所述第一電機固定連接,所述降熱鋁片的左端和右端均與所述除振厚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電機外部也相應地設置有所述承載裝置。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上升時,通過第一螺旋杆及第一螺旋帽帶動第二套杆在上下方向實現本裝置第一階段的上升,在第二套杆上升至擋柱卡入第二套杆的底部的同時,第一晃杆上端外側的第一斜邊面卡入第二晃杆下端內側的第二斜邊面,從而使第一螺旋帽脫開第一螺旋杆而第二螺旋帽閉合使第二螺旋帽與第二螺旋杆配合,第一螺旋杆繼續旋轉,帶動第二螺旋帽旋轉,從而使第二螺旋杆帶第三套杆繼續上升,即實現本裝置的第二階段上升,由於在整個上升過程中,僅由第一電機帶動而實現兩個階段上升,減少了電機數量的同時,上升距離進一步加大而實現了較大的上升範圍。
2.下降時,手動拉出擋柱,此時,第二套杆在重力及第一彈條作用下使第一螺旋帽閉合,第二螺旋帽在第二彈條的作用下脫開第二螺旋帽,從而使第三套杆在重力作用下快速下滑,而後第一電機反轉,使第一螺旋杆轉動而使第二套杆及第三套杆整體下降,從而實現該本裝置以較快的速度呈縮回狀態。
3.通過設置在頂部的第二電機及第一斜邊輪組、第二斜邊輪組,帶動四個電纜裝設架同時伸出與縮回,便於控制整個裝置的重心位置,既提高了調整的速度,又提高了整個裝置的穩定性。
4.通置於兩側的導引裝置中的導引杆與導引套的套合、導引套與導引塊的雙重導引,使整個裝置在上升及下降過程較為穩定,且通過雙重導引,確保了整個裝置上升的高度較大。
5.通過設置在第二套杆底部的左側的拉簧和可翻位導引塊,即防止了第二套杆在上升或下降過程中發生扭轉,又便於在裝置時便捷地將第二導引套杆裝入第一套杆內。
6.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便捷,能自動將電纜裝設架上升和收縮,還可以在四周同時鋪設電纜。
附圖說明
為了易於說明,本發明由下述的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高低可調的電力電纜裝置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圖1中i處局部放大視圖;
圖3為本發明高低可調的電力電纜裝置的上下調節裝置的固定塊的主視圖;
圖4為本發明高低可調的電力電纜裝置的上下調節裝置的固定塊的俯視圖;
圖5為本發明高低可調的電力電纜裝置的上下調節裝置的第二螺旋帽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圖1中ii處局部放大視圖;
圖7為本發明圖1中iii處局部放大視圖;
圖8為本發明收縮時的狀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中底盤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中承載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10所示,本發明的一種高低可調的電力電纜裝置,包括底盤(1)、上下調節裝置、導引裝置和伸縮裝置,所述地盤(1)前後端面固定設有緊固板(12)所述緊固板(12)中設置有上下貫通的通口(13),所述通口(13)用以安裝螺釘從而將底盤(1)固定在地面上,所述上下調節裝置固定在所述底盤(1)的上端面,用於所述本裝置在上下方向的上下調節,所述伸縮裝置安裝在所述上下調節裝置的頂端,用於所述本裝置的電纜裝設架在水平面內的伸縮,所述導引裝置安裝在所述伸縮裝置下端面兩側並向下拓展至所述上下調節裝置的兩側,用於對所述本裝置上下調節時的導引;所述上下調節裝置包括第一套杆(21)、第二套杆(22)、第三套杆(23)、隔條(24)、柔性墊(28)和上下調節驅行裝置,所述第一套杆(21)固定在所述底盤(1)上端面,所述第二套杆(23)和第三套杆(23)均為圓套,第二套杆(23)安裝在第一套杆(21)內,所述第三套杆(23)安裝在第二套杆(22)內,所述隔條(24)前後方向地固定在所述第一套杆(21)臨近頂端的內部內,所述第二套杆(22)的前後壁上設置兩條長條槽(221)用於所述隔條(24)頂入,所述上下調節驅行裝置安裝在安裝在所述第一套杆(21)內的底盤(1)上端面,並向上拓展頂入所述第二套杆(22)底部後頂入所述隔條(24)中部設置的孔、並向上拓展至所述第三套杆(23)底部並與第三套杆(23)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套杆(22)中部設置有用於安裝所述柔性墊(28)的裝卡部,所述上下調節裝置中還設置有承載裝置。
其中,所述上下調節驅行裝置包括第一電機(251)、斜邊輪傳輸(252)、中空的第一螺旋杆(253)、第二螺旋杆(254)和傳輸裝置,第一螺旋杆(253)與所述第一套杆(21)可轉動地安裝在所述底盤(1)上端面,所述第一電機(251)固定第一螺旋杆(253)的一側的所述底盤(1)上端面,軸端固定安裝在一斜邊輪,與固定在所述第一螺旋杆(253)上的斜邊輪形成所述斜邊輪傳輸(252),第二螺旋杆(254)安裝在所述第一螺旋杆(253)內,在所述第二套杆(22)及所述隔條(24)之間第一螺旋杆(253)和第二螺旋杆(254)上安裝所述傳輸裝置,所述傳輸裝置包括固定塊(31)、第一螺旋帽(32)、第二螺旋帽(33)、第一晃杆(34)、第二晃杆(35)和第一彈條(36),所述固定塊(31)對應地安裝在位於第一螺旋杆(253)兩側的第二套杆(22)底部的沉孔內,固定塊(31)由突邊和豎立板組成,所述固定塊(31)和豎立板組成倒l型,所述突邊設置有槽口向內的用於安裝所述第一晃杆(34)的槽(311),所述第一晃杆(34)與固定塊(31)鉸接,固定塊(31)的豎立板中部設置有一左右方向的螺旋孔(312),螺旋孔內安裝一螺旋堵,所述第一彈條(36)一端與所述螺旋堵觸碰,另一端抵住第一晃杆(34)的下端外側,在固定塊(31)的突邊下方的第二套杆(22)可平滑地安裝所述第一螺旋帽(32),第一螺旋帽(32)與第一螺旋杆(253)配合,第一螺旋帽(32)左右側各設置有一槽口向外的槽,所述槽設置一銷與第一晃杆(34)的下端鉸接,所述第一晃杆(34)上端外側設置有一第一斜邊面(341),第二螺旋帽(33)安裝在第二螺旋杆(254)上,第二螺旋帽(33)底部設置有導動軌(331),所述導動軌(331)與設置在位於第二螺旋杆(254)兩側的所述隔條(24)上端面的t型槽形成可平滑配合,所述第二晃杆(35)安裝在設置在位於第二螺旋杆(254)兩側的所述隔條(24)上的過槽(241)內,並鉸接,所述第二晃杆(35)上端抵在所述第二螺旋帽(33)的左右兩個側面上,下端內側設置有與所述第一斜邊面(341)對平的第二斜邊面(351),所述第二螺旋帽(33)包括左半螺旋帽(332)、右半螺旋帽(333)及第二彈條(334),左半螺旋帽(332)和右半螺旋帽(333)處在閉合狀態時形成一與所述第二螺旋杆(254)配合的螺旋帽,在左半螺旋帽(332)與右半螺旋帽(333)之間安裝有所述第二彈條(334)。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一套杆(21)內壁下部固定設置有支塊(26),用以限制第二套杆(22)的最低位置,在第一套杆(21)內壁中上部設置有一擋柱(27),用以承受所述第二套杆(22)在最高位置時的重量;第一套杆(21)內壁還設有一上下方向的導引槽(211),外壁靠上端還設置有導引塊(212)。
其中,所述第二套杆(22)底部的左側還設置有一可翻位導引器件,所述可翻位導引器件包括一拉簧(91)和可翻位導引塊(92),所述第二套杆(22)底部左側設置槽口向左的槽,所述槽內安裝一轉柱並與所述可翻位導引塊(92)鉸接,在所述槽上部設置有用於安裝所述拉簧(91)的裝設孔,所述拉簧(91)的下端與所述可翻位導引塊(92)固定連接,所述可翻位導引塊(92)的左側頂入所述第一套杆的導引槽(211)內。
其中,所述伸縮裝置包括固定板(61)、框體(62)、旋動棍(63)、第一斜邊輪組(64)和第二斜邊輪組(65)、一第二電機(66)和伸縮套器件,所述框體(62)固定在所述固定板(61)上端面,所述伸縮套器件有4組,分別安裝在所述框體(62)的四個側面,所述第二電機(66)固定在所述框體(62)頂面,其軸端與所述旋動棍(63)連接,並向下拓展至所述框體(62)的底面,所述旋動棍(63)上固定連接有兩個斜邊輪,下方的斜邊輪與安裝在左右兩個側面的伸縮套器件內端的斜邊輪構成所述第一斜邊輪組(64),下方的斜邊輪與安裝在前後兩個側面的伸縮套器件內端的斜邊輪構成所述第二斜邊輪組傳輸(65)。
其中,所述伸縮套器件包括第三螺旋杆(71)、伸縮套(72)、固定套(73)、電纜裝設架(74)和導引釘(75),所述固定套(73)固定所述框體(62)側面上,所述伸縮套(72)可平滑安裝在所述固定套(73)內,所述伸縮套(72)中部設置有一與所述第三螺旋杆(71)配合的螺旋孔,所述第三螺旋杆(71)的內側軸端固定所述斜邊輪,所述伸縮套(72)外弧面上還設置有一導引槽,所述導引槽為狹長的且用於徑向安裝在固定套(73)上的所述導引釘(75)頂入,所述電纜裝設架(74)固定安裝在所述伸縮套(72)的外端。
其中,所述導引裝置包括導引杆(81)、導引套(82)和導引套固定板(83),所述導引套固定板(83)固定在所述上下調節裝置的第二套杆(22)頂部,所述導引套(82)固定在所述導引套固定板(83)左右兩側,所述導引杆(81)有兩件,固定在所述伸縮裝置的固定板(61)下端面的左右兩側,並向下拓展入所述導引套(82)的導引孔內,導引套(82)內側還設置有一上下方向的與設置所述上下調節裝置的第一套杆(21)上的導引塊(212)形成可平滑配合的導引槽。
其中,所述承載裝置包括除振厚板(2512)和降熱鋁片(2511),所述除振厚板(2512)設置在所述上下調節裝置中的第一電機(251)的左端和右端且與所述第一電機(251)固定連接,所述降熱鋁片(2511)設置在所述第一電機(251)的前端和後端且與所述第一電機(251)固定連接,所述降熱鋁片(2511)的左端和右端均與所述除振厚板(2512)固定連接,所述降熱鋁片(2511)用以吸收並散發所述第一電機(251)在運行時產生的熱量,所述除振厚板(2512)用以減少所述第一電機(251)在運行時產生的震動力從而防止所述第一電機(251)在運行時產生的震動力過大而導致所述充底盤(1),所述第二電機(66)外部也相應地設置有所述承載裝置。
使用時,先啟動第一電機,通過第一螺旋杆及第一螺旋帽帶動第二套杆在上下方向實現本裝置第一階段的上升,在第二套杆上升至擋柱卡入第二套杆的底部的同時,第一晃杆上端外側的第一斜邊面卡入第二晃杆下端內側的第二斜邊面,從而使第一螺旋帽脫開第一螺旋杆而第二螺旋帽閉合使第二螺旋帽與第二螺旋杆配合,第一螺旋杆繼續旋轉,帶動第二螺旋帽旋轉,從而使第二螺旋杆帶第三套杆繼續上升,即實現本裝置的第二階段上升。下降時,手動拉出擋柱,此時,第二套杆在重力及第一彈條作用下使第一螺旋帽閉合,第二螺旋帽在第二彈條的作用下脫開第二螺旋帽,從而使第三套杆在重力作用下快速下滑,而後第一電機反轉,使第一螺旋杆轉動而使第二套杆及第三套杆整體下降,從而實現該本裝置以較快的速度呈縮回狀態。通過設置在頂部的第二電機及第一斜邊輪組、第二斜邊輪組,帶動四個電纜裝設架同時伸出與縮回,便於控制整個裝置的重心位置。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上升時,通過第一螺旋杆及第一螺旋帽帶動第二套杆在上下方向實現本裝置第一階段的上升,在第二套杆上升至擋柱卡入第二套杆的底部的同時,第一晃杆上端外側的第一斜邊面卡入第二晃杆下端內側的第二斜邊面,從而使第一螺旋帽脫開第一螺旋杆而第二螺旋帽閉合使第二螺旋帽與第二螺旋杆配合,第一螺旋杆繼續旋轉,帶動第二螺旋帽旋轉,從而使第二螺旋杆帶第三套杆繼續上升,即實現本裝置的第二階段上升,由於在整個上升過程中,僅由第一電機帶動而實現兩個階段上升,減少了電機數量的同時,上升距離進一步加大而實現了較大的上升範圍。
2.下降時,手動拉出擋柱,此時,第二套杆在重力及第一彈條作用下使第一螺旋帽閉合,第二螺旋帽在第二彈條的作用下脫開第二螺旋帽,從而使第三套杆在重力作用下快速下滑,而後第一電機反轉,使第一螺旋杆轉動而使第二套杆及第三套杆整體下降,從而實現該本裝置以較快的速度呈縮回狀態。
3.通過設置在頂部的第二電機及第一斜邊輪組、第二斜邊輪組,帶動四個電纜裝設架同時伸出與縮回,便於控制整個裝置的重心位置,既提高了調整的速度,又提高了整個裝置的穩定性。
4.通置於兩側的導引裝置中的導引杆與導引套的套合、導引套與導引塊的雙重導引,使整個裝置在上升及下降過程較為穩定,且通過雙重導引,確保了整個裝置上升的高度較大。
5.通過設置在第二套杆底部的左側的拉簧和可翻位導引塊,即防止了第二套杆在上升或下降過程中發生扭轉,又便於在裝置時便捷地將第二導引套杆裝入第一套杆內。
6.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便捷,能自動將電纜裝設架上升和收縮,還可以在四周同時鋪設電纜。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