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含矽噻菌胺與三唑類化合物的殺菌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20:11:21 3
專利名稱:一種含矽噻菌胺與三唑類化合物的殺菌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農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含有矽噻菌胺與三唑類化合物的殺菌組合物。
背景技術:
娃噻菌胺,英文名稱:silthiopham,分子式:C13H21N0SSi,化學名稱:N_烯丙基4,5-二甲基-2-三甲基矽噻吩-3-羧醯胺。矽噻菌胺與三唑類、三唑類的作用機理不同。研究表明其是能量抑制劑:可能是ATP抑制劑。具有良好的保護活性,殘效期長。適宜作物及對作物的安全性小麥、對作物、哺乳動物、環境安全。防治對象小麥全蝕病。該產品具有優良的系統傳導性和較強的薄層穿透力,對病原菌各主要形態均有較好的抑制作用,能夠為新葉、莖幹、塊莖、幼果提供全面和持久保護。由於藥劑能夠經葉面快速吸收,所以耐雨水衝刷,為雨季蔬菜防病提供可靠保障。然而,在農業生產的實際過程中,防治病害最容易產生的問題是病菌抗藥性的產生。不同品種成分進行復配,是防治抗性病菌很常見的方法。不同成分進行復配,根據實際應用效果,來判斷某種復配是增效、加和還是拮抗作用。絕大多數情況下,農藥的復配效果都是加和效應,真正有增效作用的復配很少,尤其是增效作用非常明顯、增效比值很高的復配就更少了。經過發明人研究,發現將矽噻菌胺和苯醚甲環唑、戊唑醇、己唑醇、氟環唑復配後能產生很好的增效作用,並且關於矽噻菌胺和苯醚甲環唑、戊唑醇、己唑醇、氟環唑復配的相關報導尚未公開。
發明內容
一種含有矽噻菌胺與三唑類化合物的殺菌組合物,包括有效活性成分、助劑以及填料,其特徵在於:活性成分 A、B重量比為60: I 1: 60,所述的活性成分A選自矽噻菌胺,活性成分B選自苯醚甲環唑、戊唑醇、己唑醇、氟環唑中之一種。所述的一種含有矽噻菌胺與三唑類化合物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徵在於:A、B兩種活性組分的重量比為40:1 1: 40。所述含有矽噻菌胺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徵在於:矽噻菌胺與苯醚甲環唑的重量比為20:1 1: 20,優選為3:1 1: 9。所述含有矽噻菌胺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徵在於:矽噻菌胺與戊唑醇的重量比為20:1 1: 20,優選為 3:1 1: 9。所述含有矽噻菌胺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徵在於:矽噻菌胺與己唑醇的重量比為20:1 1: 20,優選為 3:1 1: 9。所述含有矽噻菌胺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徵在於:矽噻菌胺與氟環唑的重量比為20:1 1: 20,優選為 3:1 1: 9。A、B兩種活性組分的重量比為60:1 1: 60。通常組合物中活性的重量百分含量為總重量的0.5 90%,較佳的為5% 85%。根據不同的製劑類型,活性組分含量範圍有所不同。通常,液體製劑含有按重量計I 70%活性物質,較佳地為5 50%;固體製劑含有按重量計5 85%的活性物質,較佳地為10 80%。本發明的殺菌組合物中至少含有一種表面活性劑,以利於施用時活性組分在水中的分散。表面活性劑含量為製劑總重量的5 30%,餘量為固體或液體稀釋劑。本發明的殺菌組合物所選用的表面活性劑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可以選自分散劑、溼潤劑、粘結劑或消泡劑中的一種或幾種。根據不同劑型,製劑中還可以含有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崩解劑、抗凍劑等。所述的分散劑選自烷基萘磺酸鹽、雙(烷基)萘磺酸鹽甲醛縮合物、萘磺酸甲醛縮合物、芳基酚聚氧乙烯丁二酸酯磺酸鹽、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鹽、聚羧酸鹽、木質素磺酸鹽、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烷基酚聚氧乙烯嘧甲醛縮合物硫酸鹽、烷基苯磺酸鈣鹽、萘磺酸甲醛縮合物鈉鹽、烷基酚聚氧乙烯嘧、脂肪胺聚氧乙烯嘧、脂肪酸聚氧乙烯酯、酯聚氧乙烯嘧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的溼潤劑選自:十二烷基硫酸鈉、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拉開粉BX、潤溼滲透劑F、皂角粉、月桂醇硫酸鈉、茶枯、蠶沙、無患子粉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的崩解劑選自:碳酸氫鈉、碳酸鈉、膨潤土、尿素、硫酸銨、葡萄糖、氯化鋁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的增稠劑選自:輕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矽酸鋁鎂、明膠、瓜膠、阿拉伯膠、黃原膠、三聚磷酸鈉、酚醛樹脂、海藻酸鈉、白糊精、甲基纖維素、丙烯酸鈉、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聯聚乙烯吡咯烷 酮、聚乙二醇、聚乙烯醇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的抗凍劑選自:甘油、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二甘醇、三甘醇、聚乙二醇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的溶劑選自:N,N-二甲基甲醯胺、三甲基環己烯酮、N-辛基吡咯烷酮、N-吡咯烷酮、甲苯、丙醇、環己酮、丙酮、甲醇、乙醇、丁醇、乙二醇甲醚、丁醚、乙酸乙酯、植物油、乙腈一種或多種。所述的消泡劑選自:矽酮類、C8 1Q脂肪醇類、C1Q 2Q飽和脂肪酸類(如癸酸)及醯胺、矽油、矽酮類化合物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的乳化劑選自:農乳500# (烷基苯磺酸鈣)、0P系列磷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600#磷酸酯(苯基酚聚氧乙基醚磷酸酯)、苯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銨鹽、烷基聯苯醚二磺酸鎂鹽、三乙醇胺鹽、農乳400#(苄基二甲基酚聚氧乙基醚)、農乳600#(苯基酚聚氧乙基醚)、農乳700# (烷基酚甲醛樹脂聚氧乙基醚)、農乳36# (苯乙基酚甲醛樹脂聚氧乙基醚)、農乳1600# (苯乙基酚聚氧乙基聚丙烯基醚)、環氧乙烷-環氧丙烷嵌段共聚物、OP系列(壬基酚聚氧乙烯醚)、By系列(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農乳33# (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農乳34# (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司盤系列(山梨醇酐單硬脂酸酯)、吐溫系列(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AEO系列(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的穩定劑選自:BHT、亞磷酸三苯酯、環氧氯丙烷、磷酸三丁酯、三乙醇胺、二乙醇胺、乙醇胺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的填料選自:高嶺土、硅藻土、膨潤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澱粉、輕質碳酸鈣中的一種或多種。
本發明的組合物可以由使用者在使用前經稀釋或直接使用。其配製可由通常的加工方法製備,即將活性物質與液體溶劑或固體載體混合後,再加入表面活性劑如分散劑、穩定劑、溼潤劑、粘合劑、消泡劑等中的一種或幾種。本發明的殺菌組合物,可以按需要加工成任何農藥上可接受的劑型。其中優選劑型為可溼性粉劑、水分散粒劑、懸浮劑、懸乳劑、水乳劑、微乳劑、懸浮種衣劑。組合物製成可溼性粉劑時包含如下組分含量:矽噻菌胺0.1 % 60%、活性成分B0.1 % 60%、分散劑5% 10%、溼潤劑2% 10%、填料餘量。將活性成分矽噻菌胺、活性成分B、分散劑、溼潤劑、填料混合,在混合缸中混合均勻,經氣流粉碎機粉碎後再混合均勻,即可製成本發明組合物的可溼性粉劑產品。組合物製成水分散粒劑時包括如下組分含量:矽噻菌胺0.1 % 60%、活性成分B0.1% 60%、分散劑3% 12%、溼潤劑1% 8%、崩解劑1% 10%、粘結劑1% 8%、填料餘量。將活性成分矽噻菌胺、活性成分B、分散劑、潤溼劑、崩解劑、填料等一起經氣流粉碎得到需要的粒徑,再加入粘結劑等其它助劑,得到制粒用料。將料品定量送進流化床制粒乾燥機內經過制粒及乾燥後,製得本發明組合物的水分散粒劑產品。組合物製成懸浮劑時包括如下組分含量:活性成分矽噻菌胺0.1% 50%、活性成分B 0.1% 50%、分散劑2% 10%、溼潤劑2% 10%、消泡劑0.1% 1%、粘結劑0.1% 2%、抗凍劑0.1% 8%、去離子水加至100%。將上述配方料中分散劑、溼潤劑、消泡劑、增稠劑、抗凍劑經過高速剪切混合均勻,加入活性成分矽噻菌胺、活性成分B,在球磨機中球磨2 3小時,使微粒粒徑全部在5 μ m以下,製得本發明組合物的懸浮劑產品。組合物製成 懸乳劑時包括如下組分含量:矽噻菌胺0.1 % 50%、有效活性成分B0.1% 50%、乳化劑2% 12%,分散劑2% 10%、消泡劑0.1% 2%、增稠劑0.1%~2%、抗凍劑0.1 % 8%、穩定劑0.05% 3%、水加至100%。將上述配方料中分散劑、消泡劑、增稠劑、抗凍劑、穩定劑經過高速剪切混合均勻,加入矽噻菌胺原藥,在球磨機中球磨2 3小時,使微粒粒徑全部在5 μ m以下,製得矽噻菌胺懸浮劑,然後將有效活性成分B原藥、乳化劑及各種助劑用高速攪拌器直接乳化到懸浮劑中,製得本發明組合物懸乳劑產品。組合物製成水乳劑時包括如下組分含量:矽噻菌胺0.1 % 50 %、活性成分B0.1% 50%、溶劑2% 10%、乳化劑2% 12%,分散劑2% 10%、共乳化劑0.2% 5%、抗凍劑0.1 % 8%、消泡劑0.1% 2%、增稠劑0.1% 2%,去離子水加至100%。將上述配方中有原藥、溶劑、乳化劑、共乳化劑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勻油相。將去離子水、分散劑、抗凍劑、消泡劑、增稠劑混合在一起,成均一水相,在高速攪拌下,將水相慢慢滴入油相,製成本發明組合物分散良好的水乳劑產品。組合物製成微乳劑時包括如下組分含量:矽噻菌胺0.1 % 50 %、活性成分B
0.1 % 50%,乳化劑5% 15%,溶劑2% 10%,抗凍劑5% 10%,穩定劑0.5% 3%,去離子水加至100%。將上述配方中原藥、溶劑、乳化劑加入母液調製釜中,製得均勻油相,將去離子水、抗凍劑等混合均勻注入產品調製釜中,經高速攪拌,混合均勻製成本發明組合物透明或半透明的微乳劑產品。組合物製成懸浮種衣劑時包括如下組分含量:矽噻菌胺0.1 40%、活性成分B
0.1 40%、成膜劑3 6%、粘結劑2 5%、分散劑2 10%、溼潤劑2 5%、抗凍劑
0.1 8%、消泡劑0.1 2%、增稠劑0.1 2%,填料10 92%。將上述配方中矽噻菌胺原藥、有效成分B混合在一起,進行高速溼式粉碎、磨砂,然後加入分散劑、粘結劑、成膜劑、溼潤劑、抗凍劑、填料等,經調製釜混合均勻,製成本發明組合物懸浮種衣劑產品。本發明的優點在於:(I)矽噻菌胺和活性成分B復配後,具有明顯增效和持效作用;(2)擴大了殺菌譜,對小麥散黑穗病、全蝕病、玉米絲黑穗病、斑點落葉病、輪紋病、白粉病、銹病、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水稻紋枯病、稻曲病、稻瘟病、黑痘病、白腐病、赤黴病、穎枯病、葉枯病、霜黴病、疫病、葉斑病病害均有較高活性;(3)本發明不使用有機溶劑,不易產生藥害,便於運輸及儲藏;(4)減少了農藥的用藥量,降低了農藥在作物上的殘留量,減輕了環境汙染。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中的百分比均為重量百分比,但本發明並不局限於此。本發明實施例是採用室內毒力測定和田間試驗相結合的方法。應用實施例一實例I 50%矽噻菌胺.苯醚甲環唑可溼性粉劑
·
矽噻菌胺5%、苯醚甲環唑45%、木質素磺酸鹽8%、皂角粉5%、凹凸棒土加至100%,混合物進行氣流粉碎,製得50%矽噻菌胺.苯醚甲環唑可溼性粉劑。實例2 61%矽噻菌胺.苯醚甲環唑可溼性粉劑矽噻菌胺60%、苯醚甲環唑I %、烷基苯磺酸鈣鹽7 %、十二烷基硫酸鈉6 %、高嶺土加至100%,混合物進行氣流粉碎,製得61%矽噻菌胺.苯醚甲環唑可溼性粉劑。實例3 40%矽噻菌胺.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矽噻菌胺10 %、苯醚甲環唑30 %、脂肪胺聚氧乙烯嘧7 %、十二烷基苯磺酸鈉6 %、硫酸銨1.2%、高嶺土加至100%,混合製得40%矽噻菌胺.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實例4 80%矽噻菌胺 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矽噻菌胺40%、苯醚甲環唑40%、脂肪胺聚氧乙烯嘧7%、潤溼滲透劑F 6%、膨潤土加至100%,混合製得80%矽噻菌胺.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實例5 32%矽噻菌胺 苯醚甲環唑懸浮劑矽噻菌胺8%、苯醚甲環唑24%、聚羧酸鹽7%、蠶沙6%、黃原膠1.6%、矽油
0.5%、聚乙二醇1.8%、水加至100%,混合製得32%矽噻菌胺.苯醚甲環唑懸浮劑。實例6 35%娃噻菌胺.苯醚甲環唑懸浮劑矽噻菌胺10 %、苯醚甲環唑25 %、脂肪酸聚氧乙烯酯7 %、皂角粉5 %、矽油0.6 %、甲基纖維素1.8%、乙二醇1.2%、去離子水加至100%,混合製得35%矽噻菌胺 苯醚甲環唑懸浮劑。實例7 20%矽噻菌胺 苯醚甲環唑懸乳劑
矽噻菌胺5%、苯醚甲環唑15%、木質素磺酸鹽6%、皂角粉5%、甲基纖維素1.4%、丙三醇1.7%、矽酮類化合物0.5%、OP系列磷酸酯7%、水加至100%,混合製得20%矽噻菌胺.苯醚甲環唑懸乳劑。實例8 20.5%矽噻菌胺.苯醚甲環唑懸乳劑矽噻菌胺0.5 %、苯醚甲環唑20 %、聚羧酸鹽8 %、潤溼滲透劑F4 %、矽酸鋁鎂
1.2%、丙三醇3%、C8 1(l脂肪醇類0.5%、蓖麻油聚氧乙烯醚6%、水加至100%,將前述配方料混合,混合製得20.5%矽噻菌胺.苯醚甲環唑懸乳劑。實例9 11%娃噻菌胺.苯醚甲環唑微乳劑 娃噻菌胺I %、苯醚甲環唑10 %、N, N- 二甲基甲醯胺5 %、甲醇5 %、農乳1600#7%、乙二醇3%、矽油0.4%,去離子水加至100%,經混合製得11%矽噻菌胺.苯醚甲環唑微乳劑。實例10 45%娃噻菌胺.苯醚甲環唑微乳劑矽噻菌胺15%、苯醚甲環唑30%、、N, N-二甲基甲醯胺5%、植物油6%、三甘醇3%、甲基纖維素0.7%,600#磷酸酯6%、矽酮類化合物0.2%,去離子水加至100%,經混合製得45%矽噻菌胺.苯醚甲環唑微乳劑。實例11 12%娃噻菌胺.苯醚甲環唑水乳劑矽噻菌胺9%、苯醚甲環唑3%、甲苯6%、N-辛基吡咯烷酮5%、吐溫系列6%、三甘醇3%、C8^10脂肪醇類0.3%,去離子水加至100%,經混合製得12%矽噻菌胺.苯醚甲環唑水乳劑。
實例12 35%娃噻菌胺.苯醚甲環唑水乳劑矽噻菌胺5%、苯醚甲環唑30%、三甲基環己烯酮7%、乙腈5%、0P系列8%、二甘醇2.2%、矽酸鋁鎂0.7%、矽酮類化合物0.1%,去離子水加至100%,經混合製得35%矽噻菌胺.苯醚甲環唑水乳劑。實例13 60%矽噻菌胺.戊唑醇可溼性粉劑矽噻菌胺15%、戊唑醇45%、雙(烷基)萘磺酸鹽甲醛縮合物6%、無患子粉4%、白炭黑8%、澱粉加至100%,混合物進行氣流粉碎,製得60%矽噻菌胺.戊唑醇可溼性粉劑。實例14 61%矽噻菌胺 戊唑醇可溼性粉劑矽噻菌胺I %、戊唑醇60 %、芳基酚聚氧乙烯丁二酸酯磺酸鹽5 %、蠶沙5 %、凹凸棒土加至100%,混合物進行氣流粉碎,製得61%矽噻菌胺.戊唑醇可溼性粉劑。實例15 30%矽噻菌胺.戊唑醇水分散粒劑矽噻菌胺15%、戊唑醇15%、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鹽8%、十二烷基硫酸鈉7%、膨潤土加至100%,混合製得30%矽噻菌胺.戊唑醇水分散粒劑。實例16 60%矽噻菌胺.戊唑醇水分散粒劑矽噻菌胺10 %、戊唑醇50 %、萘磺酸甲醛縮合物6 %、無患子粉5 %、尿素1.5 %、硅藻土加至100%,混合製得60%矽噻菌胺.戊唑醇水分散粒劑。實例17 15%矽噻菌胺.戊唑醇懸浮劑矽噻菌胺5%、戊唑醇10%、脂肪酸聚氧乙烯酯8%、無患子粉6%、聚乙烯吡咯烷酮1.1%> (:1(| 2(|飽和脂肪酸類0.6%、丙二醇1.7%、水加至100%,混合製得15%矽噻菌胺.戊唑醇懸浮劑。實例18 35%矽噻菌胺.戊唑醇懸浮劑矽噻菌胺15%、戊唑醇20%、烷基酚聚氧乙烯嘧甲醛縮合物硫酸鹽8%、十二烷基苯磺酸鈉4%、矽酮類化合物0.5%、黃原膠1.3%、聚乙二醇1.5%、去離子水加至100%,混合製得35%矽噻菌胺.戊唑醇懸浮劑。實例19 30.5%矽噻菌胺.戊唑醇懸乳劑 矽噻菌胺30 %、戊唑醇0.5 %、萘磺酸甲醛縮合物鈉鹽8 %、無患子粉2 %、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7 %、羥甲基纖維素0.7%、乙二醇2.8%、矽油0.4%、水加至100%,將前述配方料混合,即製得30.5%矽噻菌胺.戊唑醇懸乳劑。實例20 40%矽噻菌胺.戊唑醇懸乳劑矽噻菌胺10 %、戊唑醇30 %、烷基苯磺酸鈣鹽6 %、十二烷基苯磺酸鈉4 %、丙烯酸鈉0.3%、羥乙基纖維素0.7%、二甘醇2.7%、農乳500#8%、水加至100%,將前述配方料混合,即製得40%矽噻菌胺.戊唑醇懸乳劑。實例21 10%矽噻菌胺.戊唑醇微乳劑矽噻菌胺5 %、戊唑醇5 %、乙酸乙酯5 %、甲苯4 %、環氧乙烷-環氧丙烷嵌段共聚物7%、海藻酸鈉0.8%、丙三醇2.5%,C8^10脂肪醇類0.3%,去離子水補足100%,混合製得10%矽噻菌胺.戊唑醇微乳劑。實例22 35%矽噻菌胺.戊唑醇微乳劑矽噻菌胺20%、戊唑醇15%、N-吡咯烷酮8%、乙腈3%、環氧乙烷-環氧丙烷嵌段共聚物7 %、丙二醇2.5 %、矽油`0.3 %,去離子水加至100 %,製得35 %矽噻菌胺 戊唑醇微乳劑。實例23 30%矽噻菌胺.戊唑醇水乳劑矽噻菌胺10%、戊唑醇20%、N-吡咯烷酮4%、丙酮6%、丙二醇2.2%、農乳1600#6%、矽油0.5%,去離子水加至100%,製得30%矽噻菌胺.戊唑醇水乳劑。實例24 36%矽噻菌胺.戊唑醇水乳劑矽噻菌胺27%、戊唑醇9%、環己酮4%、丙酮8%、矽酸鋁鎂1%、聚乙二醇2%、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8 %、矽油0.3 %,去離子水補足100 %,製得36 %矽噻菌胺.戊唑醇水乳劑。實例25 30.5%矽噻菌胺.己唑醇可溼性粉劑矽噻菌胺30%、己唑醇0.5%、萘磺酸甲醛縮合物鈉鹽6%、皂角粉5%、硅藻土加至100%,混合物進行氣流粉碎,製得30.5%矽噻菌胺.己唑醇可溼性粉劑。實例26 60%矽噻菌胺 己唑醇可溼性粉劑娃噻菌胺20%、己唑醇40%、木質素磺酸鹽6%、無患子粉5%、高嶺土加至100%,混合物進行氣流粉碎,製得60%矽噻菌胺.己唑醇可溼性粉劑。實例27 25%矽噻菌胺 己唑醇水分散粒劑矽噻菌胺10 %、己唑醇15 %、木質素磺酸鹽8 %、皂角粉5 %、尿素I %、膨潤土加至100%,混合製得25%矽噻菌胺.己唑醇水分散粒劑。實例28 75%矽噻菌胺 己唑醇水分散粒劑矽噻菌胺15%、己唑醇60%、雙(烷基)萘磺酸鹽甲醛縮合物7%、潤溼滲透劑F6%、膨潤土加至100%,混合製得75%矽噻菌胺.己唑醇水分散粒劑。實例29 18%矽噻菌胺.己唑醇懸浮劑矽噻菌胺10%、己唑醇8%、、木質素磺酸鹽6%、十二烷基苯磺酸鈉5%、C8 1Q脂肪醇類0.2%、三聚磷酸鈉1.7%、乙二醇1.4%、去離子水加至100%,混合製得18%矽噻菌胺.己唑醇懸浮劑。實例30 45%矽噻菌胺.己唑醇懸浮劑矽噻菌胺15 %、己唑醇30 %、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鹽6 %、月桂醇硫酸鈉4%、C1Q 2(I飽和脂肪酸類0.1 %、羥乙基纖維素I %、乙二醇3%,去離子水加至100%,混合製得45%矽噻菌胺.己唑醇懸浮劑。實例31 20.5%矽噻菌胺.己唑醇懸乳劑矽噻菌胺0.5%、己唑醇20%、脂肪酸聚氧乙烯酯7%、十二烷基硫酸鈉5%、矽油
0.2 %、丙二醇2 %、矽酸鋁鎂1.1 %、苯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銨鹽8 %,水加至100 %,混合製得20.5%矽噻菌胺.己唑醇懸乳劑。實例32 40%矽噻菌胺.己唑醇懸乳劑矽噻菌胺30 %、己唑醇10 %、萘磺酸甲醛縮合物鈉鹽8 %,十二烷基苯磺酸鈉6 %、黃原膠1.3%、丙三醇1.4%,C10^20飽和脂肪酸類0.5%、農乳700#7%、水加至100%,混合製得40%矽噻菌胺.己唑醇懸乳劑。實例33 16%矽噻菌胺.己唑醇微乳劑
矽噻菌胺12%、己唑醇4%、環己酮6%、乙酸乙酯4%、農乳700#7%、丙二醇
2.7%、黃原膠1.1%、C8 1(l脂肪醇類0.3%,去離子水加至100%,混合製得16%矽噻菌胺.己唑醇微乳劑。實例34 35%矽噻菌胺.己唑醇微乳劑矽噻菌胺10%、己唑醇25%、環己酮6%、乙二醇甲醚4%、矽酸鋁鎂0.7%、蓖麻油聚氧乙烯醚6 %、丙二醇2.5 %、矽酮類0.1%,去離子水補足100 %,製得35 %矽噻菌胺.己唑醇微乳劑。實例35 30%矽噻菌胺.己唑醇水乳劑矽噻菌胺6 %、己唑醇24%、乙酸乙酯5 %、丙酮4%、烷基聯苯醚二磺酸鎂鹽7 %、乙二醇2.1 %、黃原膠0.8%、C8 1(i脂肪醇類0.3%,去離子水補足100%,製得30%矽噻菌胺.己唑醇水乳劑。實例36 48%矽噻菌胺.己唑醇水乳劑矽噻菌胺8%、己唑醇40%、乙二醇甲醚4%、甲苯7%、農乳400#6%、聚乙二醇3%、聚乙烯醇I %、矽油0.5%,去離子水加至100%,製得48%矽噻菌胺.己唑醇水乳劑。實例37 61%矽噻菌胺.氟環唑可溼性粉劑矽噻菌胺I %、氟環唑60 %、木質素磺酸鹽7 %、皂角粉5 %、氯化鋁3 %、膨潤土加至100%,混合物進行氣流粉碎,製得61%矽噻菌胺.氟環唑可溼性粉劑。實例38 40 %矽噻菌胺.氟環唑可溼性粉劑矽噻菌胺10%、氟環唑30%、脂肪酸聚氧乙烯酯6%、皂角粉5%、高嶺土加至100%,混合物進行氣流粉碎,製得40%矽噻菌胺.氟環唑可溼性粉劑。實例39 40%矽噻菌胺.氟環唑水分散粒劑
矽噻菌胺20 %、氟環唑20 %、萘磺酸甲醛縮合物8 %、無患子粉4 %、碳酸鈉2.5%、高嶺土加至100%,混合製得40%矽噻菌胺.氟環唑水分散粒劑。實例40 60%矽噻菌胺.氟環唑水分散粒劑矽噻菌胺15%、氟環唑45%、烷基酚聚氧乙烯嘧甲醛縮合物硫酸鹽9%、拉開粉BX4%、尿素2.7%、澱粉加至100%,混合製得60%矽噻菌胺.氟環唑水分散粒劑。實例41 15%娃噻菌胺.氟環唑懸浮劑矽噻菌胺5%、氟環唑10%、雙(烷基)萘磺酸鹽甲醛縮合物8%、十二烷基硫酸鈉7%、矽酮類化合物0.3%、聚乙烯吡咯烷酮1.4%、乙二醇1.5%、去離子水加至100%,混合製得15%矽噻菌胺.氟環唑懸浮劑。實例42 25%矽噻菌胺.氟環唑懸浮劑矽噻菌胺10 %、氟環唑15 %、木質素磺酸鹽6 %、茶枯3 %、矽酮類0.4%、丙烯酸鈉
1.2%、聚乙二醇2%、去離子水加至100%,混合製得25%矽噻菌胺.氟環唑懸浮劑。實例43 10.5%矽噻菌胺.氟環唑懸乳劑矽噻菌胺10%、氟環唑0.5%、木質素磺酸鹽7%,皂角粉6%、阿拉伯膠1.5%、丙三醇1.8%、C1卜2。飽和脂肪酸類0.5%、農乳1600#8%、水加至100%,混合製得10.5% 噻菌胺.氟環唑懸乳劑。
實例44 35%矽噻菌胺.氟環唑懸乳劑 矽噻菌胺5 %、氟環唑30 %、烷基苯磺酸鈣鹽8 %,十二烷基苯磺酸鈉7 %、甲基纖維素1.4%、乙二醇1.6%、矽酮類化合物0.4%、600#磷酸酯7%、水加至100%,混合製得35%矽噻菌胺.氟環唑懸乳劑。實例45 20%矽噻菌胺.氟環唑微乳劑矽噻菌胺8 %、氟環唑12 %、N_吡咯烷酮5 %、乙酸乙酯3 %、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6%、丙二醇2%、C8 1(|脂肪醇類0.3%,去離子水加至100%,經混合製得20%矽噻菌胺.氟環唑微乳劑。實例46 35%矽噻菌胺.氟環唑微乳劑矽噻菌胺7%、氟環唑28%、N-吡咯烷酮6%、乙酸乙酯4%、吐溫系列6%、丙三醇
2.4%、丙烯酸鈉0.9%、矽油0.2%,去離子水加至100%,經混合製得35%矽噻菌胺 氟環唑微乳劑。實例47 32%矽噻菌胺.氟環唑水乳劑矽噻菌胺8%、氟環唑24%、丙醇4%、環己酮4%、600#磷酸酯6%、丙三醇2.8%、矽酮類化合物0.1 %,去離子水加至100%,經混合製得32%矽噻菌胺.氟環唑水乳劑。實例48 40%矽噻菌胺.氟環唑水乳劑矽噻菌胺5 %、氟環唑35 %、甲苯3 %、乙酸乙酯6 %、600#磷酸酯7 %、乙二醇
2.8%、甲基纖維素0.9%、矽酮類化合物0.2%,去離子水加至100%,經混合製得40%矽噻菌胺.氟環唑水乳劑。實例49 8%矽噻菌胺.苯醚甲環唑懸浮種衣劑 矽噻菌胺2%、苯醚甲環唑6%、「平平加」5%、萘磺酸甲醛羧合物4.4%、聚乙烯醋酸酯2%、乙二醇3%、糊精2.6%、Cici^20飽和脂肪酸類1.5%、環烷酸鹽27%、膨潤土加至100%,經混合製得8%矽噻菌胺.苯醚甲環唑懸浮種衣劑。
實例50 7%矽噻菌胺.苯醚甲環唑懸浮種衣劑矽噻菌胺1%、苯醚甲環唑6%、聚丙烯酸鈉3%、海藻酸鈉3.2%、氯化鈣2.2%,腐殖質12%、丙三醇2%、矽酮類1.6%、聚醋酸乙烯酯3.6%、白炭黑10%,高嶺土加至100%,經混合製得7%矽噻菌胺.苯醚甲環唑懸浮種衣劑。實例51 2%矽噻菌胺.戊唑醇懸浮種衣劑矽噻菌胺1%、戊唑醇1%、「平平加」5%、萘磺酸甲醛羧合物4%、聚乙烯醋酸酯
2%、乙二醇3 %、糊精1.2 %、C1卜2(|飽和脂肪酸類0.8%、環烷酸鹽22 %、膨潤土加至100 %,經混合製得2%矽噻菌胺.戊唑醇懸浮種衣劑。實例52 5%矽噻菌胺.戊唑醇懸浮種衣劑矽噻菌胺3%、戊唑醇2%、聚丙烯酸鈉3%、海藻酸鈉4.2%、氯化鈣2%、腐殖質20 %、丙三醇2 %、矽酮類2.2 %、聚醋酸乙烯酯3.6%、白炭黑10 %,高嶺土加至100 %,經混合製得5%矽噻菌胺.戊唑醇懸浮種衣劑。實例53 6%娃噻菌胺.己唑醇懸浮種衣劑矽噻菌胺I %、己唑醇5 %、「平平加」 5 %、萘磺酸甲醛羧合物3%、聚乙烯醋酸酯2%、乙二醇5%、糊精2.4%,C10^20飽和脂肪酸類1.6%、環烷酸鹽18%、膨潤土加至100%,經混合製得6%矽噻菌胺.己唑醇懸浮種衣劑。實例54 4%娃噻菌胺.己唑醇懸浮種衣劑 矽噻菌胺3 %、己唑醇I %、聚 丙烯酸鈉3 %、海藻酸鈉4.4 %、氯化鈣2 %、腐殖質15%、丙三醇2%、矽酮類1.2%、聚醋酸乙烯酯2.6%、白炭黑10%,高嶺土加至100%,經混合製得4%矽噻菌胺.己唑醇懸浮種衣劑。實例55 3%矽噻菌胺 苯醚甲環唑懸浮種衣劑矽噻菌胺I %、苯醚甲環唑2%、「平平加」5%、萘磺酸甲醛羧合物3.5%、聚乙烯醋酸酯2%、乙二醇5%、糊精1.3%、Cici^2(|飽和脂肪酸類0.7%、環烷酸鹽16%、膨潤土加至100%,經混合製得3%矽噻菌胺.苯醚甲環唑懸浮種衣劑。實例56 5%娃噻菌胺.苯醚甲環唑懸浮種衣劑矽噻菌胺2 %、苯醚甲環唑3 %、聚丙烯酸鈉3 %、海藻酸鈉4.5 %、氯化鈣2 %、腐殖質16%、丙三醇2%、矽酮類1.2%、聚醋酸乙烯酯1.3%、白炭黑10%,高嶺土加至100%,經混合製得5%矽噻菌胺.苯醚甲環唑懸浮種衣劑。本發明的可溼性粉劑主要技術指標:
權利要求
1.一種含矽噻菌胺與三唑類化合物的殺菌組合物,包括有效活性成分、助劑,其特徵在於:活性成分A、B重量比為60:1 1: 60,所述的活性成分A選自矽噻菌胺,活性成分B選自苯醚甲環唑、戍唑醇、己唑醇、氟環唑中之一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徵在於:A、B兩種活性組分的重量比為40:1 1: 4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徵在於:矽噻菌胺與苯醚甲環唑的重量比為 10:1 1: 20。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徵在於:矽噻菌胺與戊唑醇的重量比為10:1 1: 20。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徵在於:矽噻菌胺與己唑醇的重量比為10:1 1: 20。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徵在於:矽噻菌胺與氟環唑的重量比為10:1 1: 2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徵在於:組合物製成可溼性粉劑、水分散粒齊IJ、懸浮劑、懸乳劑、水乳劑、微乳劑、懸浮種衣劑。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殺菌組合物用於防治禾穀類、蔬菜、果樹上的病害的應用。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應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病害包括小麥散黑穗病、全蝕病、玉米絲黑穗病、斑點落葉病、輪紋病、白粉病、銹病、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水稻紋枯病、稻曲病、稻瘟病、黑痘病、白腐病、赤黴病、穎枯病、葉枯病、霜黴病、疫病、葉斑病。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矽噻菌胺與三唑類化合物的殺菌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的殺菌組合物,活性成分A選自矽噻菌胺,活性成分B選自以下任意一種殺菌劑苯醚甲環唑、戊唑醇、己唑醇、氟環唑中之一種,且A、B兩種活性組分的重量比為60∶1至1∶60。本發明組合物可防治多種作物病害,並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並擴大了殺菌譜,對小麥散黑穗病、全蝕病、玉米絲黑穗病、斑點落葉病、輪紋病、白粉病、銹病、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水稻紋枯病、稻曲病、稻瘟病、黑痘病、白腐病、赤黴病、穎枯病、葉枯病、霜黴病、疫病、葉斑病都有較高活性;並且減少農藥用藥量,降低農藥在作物上的殘留量,減輕了環境汙染。
文檔編號A01P3/00GK103238621SQ20121002436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4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4日
發明者張偉 申請人:陝西美邦農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