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塵防噪音透氣玻璃窗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00:34:16 1
專利名稱:防塵防噪音透氣玻璃窗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築建材。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居住條件的不斷改善,房屋的窗子也越來越大,使居住在室內的人感到寬敞明亮,心情舒暢。然而,隨之而來的問題也產生了,隨著工業的發展和汽車的增加,灰塵和噪音已對人們的居住環境產生了很大的危害。一些靠近繁華路段的房子,甚至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這時,人們採取的辦法是把玻璃窗作成雙層玻璃,並緊閉門戶。但這樣的後果是阻止室外的新鮮空氣進入房間,這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危害。那麼,一種即透明、又透氣、又能防塵、防噪音的玻璃窗就成為建築業十分迫切需要的產品。該玻璃窗,必將受到人們的歡迎。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防塵防噪音透氣玻璃窗,由多層玻璃和一個窗框組成。如圖1所示,我們依次把圖中的玻璃1,玻璃2,玻璃3重疊在一起嵌入窗框中,就做成了一個三層防塵、防噪聲透氣玻璃窗。如圖2所示,空氣按圖中箭頭指的路線流通。如圖3所示,把玻璃按1、2、3、2、1的順序重疊在一起,嵌入窗框中,就做成了五層防塵、防噪音透氣的玻璃窗,圖中箭頭指的是空氣流通路線。由於空氣沿著狹小的通道經多個方向的轉折流通,因此,就使灰塵和噪音被擋住。可見,層數越多,防塵、防噪音的效果越好。以此類推,還可以做成更多層的防塵、防噪音通風透氣玻璃窗。該玻璃窗的透氣口比較狹小,如果要取的更好的通風透氣效果,可以配合抽風機和風扇使用。
如果不需要空氣流通,而且要求保溫和隔熱,例如北方寒冷的冬天和南方炎熱的夏天,那麼如圖4所示,把進口和出口均用玻璃4封住,就能達到保溫隔熱的作用。同時,防塵、防噪音效果就更好。如圖5所示,進出口的封擋玻璃均是活動的,可以打開,又可以關上,這樣,可以隨時讓窗子通風透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防塵、防噪音透氣玻璃窗有較好的防塵、防噪音效果,並可以在關窗的情況下,做到既能通風透氣,又能防塵、防噪音。窗上的空氣進、出口設有可以隨意開、關的玻璃門,關閉後有非常理想的防塵、防噪音、保溫隔熱效果。本實用新型製作成本不高,製作簡單,效果顯著。可以提高人們居住環境水平,有益人民的身體健康。
附圖1是4塊玻璃的形狀圖。其中1是左側有一個長方形孔的玻璃。2是中間有四方形孔的玻璃,比常規玻璃厚。3是右側有一個長方形孔的玻璃。4是一個長條玻璃,比較厚,有四個小孔,可以固定折頁。
附圖2是把玻璃1、2、3重疊在一起的剖面圖。其中箭頭指向是空氣流通路線。
附圖3是把玻璃按1、2、3、2、1、的順序重疊在一起的剖面圖。其中箭頭指向是空氣流通的路線。
附圖4是用玻璃4兩塊,封位附圖3的空氣進口和出口的剖面圖。
附圖5是五層防塵、防噪音透氣玻璃窗。其中5是窗框。6是折頁。兩塊玻璃4通過折頁安裝在窗的兩面,可以打開,也可以關上。關上時,剛好封住空氣的進、出口。
具體實施方式
在生產玻璃的工廠,按圖1加工出一批1、2、4三種形狀玻璃來,其中1和一般玻璃窗的厚度一樣,2和4比一般窗用玻璃厚一點。
把玻璃1平轉180°,就是玻璃3,按著玻璃1、2、3的順序把它們重疊後嵌入玻璃窗框內,就是一個三層防塵、防噪音透氣玻璃窗。還可以把玻璃按1、2、3、2、1的順序重疊起來,嵌入窗框中,再通過折頁,把兩塊玻璃4安裝到兩邊,如圖5所示,玻璃4要封住空氣的進、出口。這就做成了一個五層防塵、防噪音通風透氣的玻璃窗。以此類推,還可以製作層數更多的玻璃窗。
三層防塵、防噪音透氣玻璃窗也可以用玻璃4通過折頁安裝在窗兩面的空氣進、出口上,當玻璃4關上時,就不能有通風透氣的效果。但防塵、防噪音,保溫隔熱的效果就更好。
權利要求1.一種防塵防噪音透氣玻璃窗,其玻璃面由多層玻璃組成,每層玻璃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大小的長方孔,按規則重疊後,空氣可以經過幾個90°的轉折,從一面流到另一面。
2.根據權力要求1所述的防塵防噪音透氣玻璃窗,其特徵是組成該窗的玻璃上面都有能透氣的孔。
3.根據權力要求1所述的防塵防噪音透氣玻璃窗,其特徵是重疊在一起的玻璃每相鄰兩塊的透氣孔都有重合的部分。
4.根據權力要求1所述的防塵防噪音透氣玻璃窗,其特徵是多層玻璃兩側最外面的玻璃上透氣孔可以用活動門封住。
專利摘要防塵防噪音透氣玻璃,由多塊有透氣孔的玻璃重疊在一起,如圖1所示,再嵌入窗框中組成。相鄰兩塊的玻璃之間,其透氣孔都有重合的部分,這樣,空氣就會沿著這些透氣孔從窗子的一面流到另一面,由於這些透氣孔比較狹窄,而且經過幾個90°的轉折,就使灰塵和噪音不能跟空氣一樣進入,從而達到防塵和防噪音的效果。而且,層數越多,效果越好。多層玻璃兩面的透氣孔,還可以用活動門封住,這樣,會有顯著的保溫、隔熱效果。
文檔編號E06B5/00GK2527683SQ02230080
公開日2002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2002年3月25日 優先權日2002年3月25日
發明者李燕祿 申請人:李燕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