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調節式承重託座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22:08:26 2
專利名稱:機械調節式承重託座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建築工程中預製飄窗安裝施工應用的支撐機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裝配式住宅結構起步晚,技術比較落後,預製構件沒有形成標準化生產, 現場施工機具以傳統碗扣件支撐技術為主。由於傳統碗扣腳手架與預製構件沒有連接部位,手工作業量大,工序複雜,施工周期長,無法實現標準化操作,工程質量難以得到可靠保證,成本難以控制。伴隨著裝配式住宅體系施工的逐步推廣和安全設計需求不斷提高,對預製構件施工機具的要求越來越高,它已經成為加快施工進度,保證施工質量和反映施工文明程度標誌之一,而追求一種與預製飄窗安裝配套的施工機具將是建築施工單位的必然選擇。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全可靠、 拆裝便捷、施工管理方便的預製飄窗安裝專用機械調節式承重託座。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該機械調節式承重託座由上頂座、調節螺母、底座等組成。上頂座包括託盤、絲杆、上肋板和擋板,絲杆其一端加肋板與託盤焊接,另一端與擋板焊接。底座包括錐形螺母、支柱、下肋板和底盤,支柱其一端與錐形螺母焊接,另一端加肋板與底盤焊接。該機械式承重託座通過轉動調節螺母,帶動絲杆旋轉,進而帶動託盤上升或下降,最終固定在預製構件被支撐部位所需要的高度,以保證預製飄窗安裝的要求。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構造示意圖。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圖中序號名稱分別為(1)上頂座、(101)託盤、(102)上肋板、(103)絲杆、(104) 擋板、(2)調節螺母、(3)底座、(301)錐形螺母、(302)套筒式支柱、(303)下肋板、(304)底
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實施說明。參照圖1和圖2,機械調節式承重託座由上頂座(1)、調節螺母( 和底座(3)構成。上頂座(1)由託盤(101)、上肋板(102)、絲杆(103)和擋板(104)組成,絲杆(103)其一端與託盤(101)焊接,另一端與擋板(104)焊接;上肋板(102)均勻分布,與託盤(101) 及絲杆(10 採用連續角焊縫垂直連接。底座(3)由錐形螺母(301)、支柱(302)、下肋板 (303)和底盤(304)組成,支柱(30 其一端與錐形螺母(301)焊接,另一端與底盤(304) 焊接;下肋板(30 均勻分布,與底盤(304)及支柱(30 採用連續角焊縫垂直連接。[0010]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利用絲杆和螺母組成的螺旋副來實現承受重載的要求,將迴轉運動轉變為直線運動,以較小的轉距產生較大的軸向推力,用以克服預製構件荷載,具有自鎖能力。底盤根據預製構件頂部的外輪廓進行找坡,以保證螺旋傳動的豎向定位。託盤根據預製構件荷載採用不同外形,以保證足夠大的承載面。絲杆的一端焊有擋板,防止搬運和使用時上頂座從底座中脫落。錐形螺母外形美觀,易於裝配和傳動靈活。
權利要求1. 一種裝配式住宅工程中預製飄窗安裝專用機械調節式承重託座,包括上頂座(1)、 調節螺母( 和底座(3),其特徵是上頂座(1)由託盤(101)、上肋板(102)、絲杆(103) 和擋板(104)組成,絲杆(10 其一端與託盤(101)焊接,另一端與擋板(104)焊接;上肋板(10 均勻分布,與託盤(101)及絲杆(10 採用連續角焊縫垂直連接;底座(3)由錐形螺母(301)、支柱(302)、下肋板(30 和底盤(304)組成,支柱(30 其一端與錐形螺母 (301)焊接,另一端與底盤(304)焊接;下肋板(30 均勻分布,與底盤(304)及支柱(302) 採用連續角焊縫垂直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裝配式住宅工程中預製飄窗安裝專用機械調節式承重託座,包括上頂座、調節螺母和底座。上頂座包括託盤、絲杆、上肋板和擋板,絲杆其一端加肋板與託盤焊接,另一端與擋板焊接。底座包括錐形螺母、支柱、下肋板和底盤,支柱其一端與錐形螺母焊接,另一端加肋板與底盤焊接。絲杆的一端焊有擋板,防止上頂座從底座中脫落。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便於製造、易於自鎖、承載力大等特點,底盤坡度與預製構件頂部外輪廓相匹配,解決了裝配式住宅工程中預製飄窗安裝沒有配套的施工機具的難題,起到了技術進步的促進作用。
文檔編號E04G25/04GK202012207SQ201020668878
公開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20日
發明者張鵬, 楊海文, 葛磊, 遲凱, 閻明偉 申請人:北京市建築工程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