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循環風圓筒清理篩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22:06:31 1
專利名稱:高效循環風圓筒清理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糧食清理(除雜、除灰塵)的移動式高效循環 風圓筒清理篩。
技術背景現有的圓筒清理篩出料口處沒有安裝循環風清理系統,當出料口中的料 層較厚並且分布不均勻時,風機吹出的氣流不能有效分離出料層中的雜質, 除雜效率較低;同時分離出的雜質沒有經過沉降處理直接排放,給周圍的工 作環境造成很大汙染。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克服現有技術上的缺陷的新型的循環風圓 筒清理篩,提高了除雜效率,降低了環境汙染。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釆用如下技術方案高效循環風圓筒清理篩, 包括轉動設置於機架上部並與動力連接的帶進料口、雜質出口和出料口的雙 層圓筒篩體,出料口底面與風機出風管連接、與出料口底面對應的出料口上 部通過吸風道與分離室連通,分離室底部設有沉降室,分離室通過迴風管與 風機連接。分離室中間設有濾芯,濾芯一端通過迴風管與風機連通。 沉降室底部設有封閉螺旋輸送機構。 分離室濾芯另一端設有調節風門。本實用新型工作過程為物料(如糧食)從進料鬥進入轉動篩體內篩網 中,在轉動篩體的連續轉動下,逐漸落到外篩網上,分離出的大雜留在內篩 網中並由大雜出口流出,灰塵等細小雜質被外篩網分離出並由出灰鬥排出, 物料在轉動篩體中流動最終由出料口排出。物料從出料口流出過程中,由於 輕雜和糧食懸浮速度的不同,輕雜被風機吹出的氣流帶起,經過垂直風道進 入循環風分離室,氣流被分離室中的濾芯過濾後,氣流中的雜質落入沉降室
並由封閉螺旋輸送機構連續排出,過濾後的氣流經迴風管返迴風機。至此, 整個循環風系統完成一次循環。濾芯和循環風分離室採用裝配式結構,拆卸 方便,有利於分離空氣中的雜質,清理殘留的雜物,並保證回入風機中的氣 流;濾芯的一端配有調節風門,可根據處理量的大小輔助調節循環風系統的 風量以達到理想的除雜效果。
本實用新型在現有圓筒清理篩上加裝了循環風清理系統,大大提高了設 備的除雜效率,同時降低了環境汙染,改善了作業環境。
圖l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右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高效循環風圓筒清理篩,包括轉動設置於機架12上部並通過從動鏈輪23、 傳動鏈24、主動鏈輪25與減速電機26連接的帶進料口 27、大雜出口 15、小 雜出口 10和出料口4的雙層圓筒篩體28.,大雜出口 15與內篩網ll連通,小 雜出口 IO與外篩網8連通。出料口4底面與風機19的出風管5連接、與出 料口 4底面對應的出料口 4上部通過垂直吸風道3與循環風分離室1連通, 分離室1底部設有沉降室2,分離室1通過迴風管6與風機19連接。分離室 1中間設有濾芯21,濾芯21 —端通過迴風管6與風機19連通、另一端設有 調節風門22。沉降室2底部設有包括減速電機18和封閉螺旋16的封閉螺旋 輸送機構。17為風機電機,7為行走輪,9為電控箱,14為本領域技術人員 熟知的轉向機構。
權利要求1、 高效循環風圓筒清理篩,包括轉動設置於機架上部並與動力連接的帶 進料口、雜質出口和出料口的雙層圓筒篩體,其特徵在於,出料口底面與風 機出風管連接、與出料口底面對應的出料口上部通過吸風道與分離室連通, 分離室底部設有沉降室,分離室通過迴風管與風機連接。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循環風圓筒清理篩,其特徵在於,分離室中 間設有濾芯,濾芯一端通過迴風管與風機連通。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循環風圓筒清理篩,其特徵在於,沉降室底 部設有封閉螺旋輸送機構。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循環風圓筒清理篩,其特徵在於,分離室濾 芯另一端設有調節風門。
專利摘要高效循環風圓筒清理篩,包括轉動設置於機架上部並與動力連接的帶進料口、雜質出口和出料口的雙層圓筒篩體,出料口底面與風機出風管連接、與出料口底面對應的出料口上部通過吸風道與分離室連通,分離室底部設有沉降室,分離室通過迴風管與風機連接。分離室中間設有濾芯,濾芯一端通過迴風管與風機連通。沉降室底部設有封閉螺旋輸送機構。分離室濾芯另一端設有調節風門。本實用新型在普通的圓筒清理篩上加裝了循環風清理系統,大大提高了設備的除雜效率,同時降低了粉塵汙染,改善了作業環境。
文檔編號B07B11/00GK201020450SQ20072009009
公開日2008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19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19日
發明者宇 成, 肖正宏 申請人:鄭州糧機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