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斜背板的扶壁式鋼筋混凝土擋土牆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14:09:46 1
專利名稱:一種帶斜背板的扶壁式鋼筋混凝土擋土牆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填方擋土牆結構,尤其涉及一種類V字形帶斜背板的扶壁式鋼筋混凝土擋土牆。
技術背景在道路建設時,當道路通過較為低洼的路段時,需要採用填方工程將路基填高后再鋪設路面,其中填方是指路基表面高於原地面時,從原地面填築至路基表面部分的土石體積。在填方工程中,為了保護道路安全,防止邊坡崩塌,需要在邊坡設置擋土牆進行保護。傳統的擋土牆結構中,比如扶壁式擋土牆、重力式擋土牆,其在具體鋪設的施工過程中,需要進行豎向切坡或者需要在先在牆體底部的邊坡上挖出較大土方。這樣一是使得工程量大,施工工序複雜,延長了施工時間,在一些不易開挖的巖質地基或強度較高的土質地基中難以實施;二是容易造成邊坡失穩而崩塌,造成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同時現有的這種邊坡防護技術,擋土牆安裝好後,對填方邊坡的防護效果仍然有待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問題是,怎樣提供一種帶斜背板的扶壁式鋼筋混凝土擋土牆,使其使用時能有效避免擋牆基礎大開挖困難,並能利用擋土牆填土後自身的重力保證擋土牆的抗傾覆和抗滑移穩定性,達到施工簡便,安全可靠的工程目的。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帶斜背板的扶壁式鋼筋混凝土擋土牆,其特點在於包括水平設置的長條形的基礎底板,基礎底板的兩側向上形成有面板和用於擋土的背板,所述背板的上端向遠離面板的方向傾斜,使面板與背板之間形成一填土腔;在面板和背板之間設有扶壁板,所述扶壁板的一側與面板相連,另一側與背板相連。具體設置時,所述面板可以是仰斜、俯斜或豎直設置。本技術方案中,作為優化,在基礎底板、面板及背板上均設有若干排水孔。這樣,可以利於排水。作為另一優化,所述背板的高度低於面板的高度;所述扶壁板上端具有一 L型缺口。這樣,可以節省材料,同時背板上方內部和外部的土體連為一體,留出部分地下空間,有利於在填方路面進行的一些綠化或者鋪設管道的設施,也避免在鋪設管道時對本擋土牆構件產生破壞。本實用新型中的擋土牆,製造時採用鋼筋混凝土澆築成型,強度可靠。其用於填方邊坡防護時,包括以下使用步驟,a、先將邊坡平整為一整齊的傾斜坡面,再在坡面底部順坡面向下延伸挖掘形成一個基坑;b、在坡面和預埋槽底部整體燒築一層IOOmm的ClO混凝土墊層;c、綁紮好鋼筋骨架後,現澆混凝土製成本實用新型的擋土牆構件(本實用新型構件在工程上一般現場整體扎筋並現澆混凝土完成),使面板向外、背板向內與坡面相貼靠攏,將擋土牆構件中底板所在的底部嵌入預埋槽底部並將外側的預埋槽填緊,在坡面上對應背板上排水孔位置的混凝土墊層上開洞處理(可以是預先根據位置開洞)並採用透水性材料(如卵石、砂礫石等)將洞填塞密實,面板最低處排水孔應保證高出外側地面至少200mm ;e、在鋪設好的擋土牆構件內分層填充鋪設土體,每填充一層土體後夯實後再填充下一層土體,直到填充至頂部與邊坡頂部齊平。[0010]從本擋土牆使用原理可知,本擋土牆構件的結構,採用了下窄上寬的類似V字形結構,在填土後自身重力作用於邊坡,能夠有效地防止邊坡崩塌和滑移。同時,從其使用步驟中,可以看出,本方法無需對邊坡進行豎向切坡和在邊坡下方大範圍挖方等步驟,其工序更加簡單,施工時間更短,施工成本更低,且本方法可以適用於傳統擋土牆不適宜的一些不易開挖的巖質地基或強度較高的土質地基中實施,適用性非常廣。同時本方法施工時候也不會造成邊坡失穩進而造成安全事故,其安全性更高。綜上所述,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備施工使用更加簡單快捷,適用性更廣,對邊坡保護效果好的優點,達到了施工簡便,安全可靠的工程目的。
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I :參見圖1,一種帶斜背板的扶壁式鋼筋混凝土擋土牆,包括水平設置的長條形的基礎底板3,基礎底板3的兩側向上形成有面板I和用於擋土的背板2,所述背板2的上端向遠離面板I的方向傾斜,使面板I與背板2之間形成一填土腔,該填土腔的橫截面呈類V字形;在面板和背板之間設有扶壁板4,所述扶壁板4的一側與面板I相連,另一側與背板2相連。具體實施時,在基礎底板、面板及背板上均設有若干排水孔5。在施工過程中,背板沿邊坡自然穩定坡度布置,即背板下方的邊坡能夠按背板坡度保持自穩並具有足夠的邊坡穩定安全係數。施工過程中,在基礎底板和背板外側設有混凝土墊層6,所述混凝土墊層採用ClO混凝土,其厚度為100mm。混凝土墊層上開有與排水孔對應的通孔;所述排水孔的孔徑為100mnTl50mm,上、下、左、右的排水口之間的間距為2nT3m。在排水孔及通孔內均填充有透水性材料(如卵石、砂礫石等)填塞密實。實施例2 :參見圖2,本具體實施方式
中,和實施例I不同點僅僅在於,所述背板2的高度低於面板I的高度;所述扶壁板4上端具有一 L型缺口,其餘部分均相同。圖2中,標號I為面板,標號3為基礎底板,標號5為排水孔,標號6為實施時設置的混凝土墊層。最後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技術方案,儘管申請人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那些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方案的宗旨和範圍,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比如,具體實施時,在上述兩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基礎上,根據具體實際實施情況,還可以將面板改為仰斜設置或者俯斜設置,背板按實際需要增大 或減少(或調整)仰傾角度,這些改動均應視為一種等同變化而仍然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再比如,所述基礎底板還可以略微傾斜一定角度設置,應視為仍然落入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帶斜背板的扶壁式鋼筋混凝土擋土牆,其特徵在於包括水平設置的長條形的基礎底板,基礎底板的兩側向上形成有面板和用於擋土的背板,所述背板的上端向遠離面板的方向傾斜,使面板與背板之間形成一填土腔;在面板和背板之間設有扶壁板,所述扶壁板的一側與面板相連,另一側與背板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帶斜背板的扶壁式鋼筋混凝土擋土牆,其特徵在於在基礎底板、面板及背板上均設有若干排水孔。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帶斜背板的扶壁式鋼筋混凝土擋土牆,其特徵在於所述背板的高度低於面板的高度;所述扶壁板上端具有一 L型缺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斜背板的扶壁式鋼筋混凝土擋土牆,其特點在於包括水平設置的長條形的基礎底板,基礎底板的兩側向上形成有面板和用於擋土的背板,所述背板的上端向遠離面板的方向傾斜,使面板與背板之間形成一填土腔;在面板和背板之間設有扶壁板,所述扶壁板的一側與面板相連,另一側與背板相連。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備施工使用更加簡單快捷,適用性更廣,對邊坡保護效果好的優點,達到了施工簡便,安全可靠的工程目的。
文檔編號E02D29/02GK202370000SQ20112056465
公開日2012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30日
發明者劉曉博, 曾祥勇, 梁健 申請人:重慶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