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床制動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08:37:11
專利名稱:車床制動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床制動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車床制動裝置,主要用於普通車床的制動。
背景技術:
A6140車床的開停機構,是通過雙向摩擦離合器來執行的,為了節省時間,需要安裝制動器。主軸的開停及制動器操縱機構共用一套操縱系統,並且全由手柄來控制,當手柄處於上、下位置時,經操縱杆、曲柄、拉杆、軸和扇形齒的傳動促使槓桿下部接頭落於齒條軸的右或左兩個凹圓柱面中的槽中,制動帶被放鬆,工具機的主軸處於正轉或反轉的運動狀態。當手柄被扳倒中間位置時,齒條軸被移動到中間位置,此時雙向摩擦離合器兩邊都不接合,使皮帶輪軸處於空轉,切斷了主軸運動,與此同時齒條軸上左右兩凹槽中間的突起將促使槓桿轉動,從而將制動帶拉緊,傳動軸上的制動輪被迅速止動,因此車床主軸隨即停止轉動。在實際生產中,普通車床停車後主軸由於慣性原因還需要繼續運轉一段時間,增加了機械磨損,影響了生產效率。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車床制動裝置,使主軸能及時停止轉動並且易於換檔調速。本實用新型是以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車床制動裝置,包括安裝在主軸上的雙聯齒輪、齒輪、羊角形擺塊和滑套,安裝在雙聯齒輪和齒輪之間的拉杆II,安裝在滑套上的傳動機構,與傳動機構連接的制動機構;所述的雙聯齒輪、齒輪、羊角形擺塊、滑套和拉杆 II構成了雙向摩擦離合器;所述的傳動機構包括手柄、操縱杆、曲柄I、拉杆I、曲柄II、軸、 扇形齒、齒條軸和撥叉;手柄和操縱杆與曲柄I連接,拉杆I安裝在曲柄I和曲柄II之間, 軸的一端安裝在曲柄II上,另一端與扇形齒連接,扇形齒與齒條軸上的齒槽哨合,撥叉固定在齒條軸的一端且套裝在滑套外部的凹槽中;所述的制動機構包括制動輪,纏繞在制動輪上的制動帶,制動帶一端固定在車床上,另一端連接一槓桿,槓桿的下端與齒條軸上的凹槽接觸;在齒條軸的一側設有3個相鄰的凹槽,兩個相鄰的凹槽之間的距離在25mm ;在齒條軸的另一側設有5個碰珠定位槽,相鄰的兩個碰珠定位槽之間的距離為Ilmm ;滑套的軸向尺寸縮小為原來的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對於車床本身的作業系統沒有改變,而且也沒有增加任何部件,節約了成本,增加了車床的使用壽命。
以下結合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3[0010]圖2是齒條軸結構示意圖;圖3是原齒條軸結構示意圖。圖中1、雙聯齒輪,2、齒輪,3、羊角形擺塊,4、滑套,5、槓桿,6、制動帶,7、手柄,8、 操縱杆,9、曲柄I,10、拉杆I,11、曲柄II,12、軸,13、齒扇,14、齒條軸,15、撥叉,16、拉杆 II,17、制動輪。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一種車床制動裝置包括安裝在主軸上的雙聯齒輪I、齒輪2、羊角形擺塊3和滑套4,安裝在雙聯齒輪I和齒輪2之間的拉杆II 16,安裝在滑套4上的傳動機構, 與傳動機構連接的制動機構。所述的雙聯齒輪I、齒輪2、羊角形擺塊3、滑套4和拉杆II 16 構成了雙向摩擦離合器。所述的傳動機構包括手柄7、操縱杆8、曲柄I 9、拉杆I 10、曲柄 1111、軸12、扇形齒13、齒條軸14和撥叉15。手柄7和操縱杆8與曲柄I 9連接,拉杆I 10 安裝在曲柄I 9和曲柄II 11之間,軸12的一端安裝在曲柄II 11上,另一端與扇形齒13連接,扇形齒13與齒條軸14上的齒槽嚙合,撥叉15固定在齒條軸14的一端且套裝在滑套4 外部的凹槽中;所述的制動機構包括制動輪17,纏繞在制動輪17上的制動帶6,制動帶6 — 端固定在車床上,另一端連接一槓桿5,槓桿5的下端與齒條軸上的凹槽接觸。如圖2所示,在齒條軸14的一側設有3個相鄰的凹槽,凹槽半徑為27mm,兩個相鄰的凹槽之間的距離在25mm ;在齒條軸14的另一側設有5個碰珠定位槽,相鄰的兩個碰珠定位槽之間的距離為Ilmm ;這樣由原來的三個定位點增加至五個,就出現了三次制動帶鬆開制動輪,兩次做剎車運動。滑套4的軸向尺寸縮小為原來的1/5,這樣就增加了滑套的滑動距離。如圖3所不,齒條軸的一側設有2個凹槽,另一側設有3個碰珠定位槽。工作過程當槓桿5滑行到A或E的凹圓柱面槽中時,制動帶6被放鬆,工具機的主軸處於正轉或反轉的運動狀態。當槓桿5滑行到C的凹圓柱面中時,制動帶也被放鬆,但是由於此時滑套是處於羊角形擺塊的中間位置,所以此時雙向摩擦離合器的兩邊都不接觸, 皮帶輪做空運動,切斷了工具機主軸的運動,工具機主軸不轉動。當工具機從切削運動進入換檔操作時,槓桿5滑行到B或者D位置,此時雙向摩擦離合器處於鬆開位置時,制動帶抱緊制動輪,使主軸能迅速停止轉動。這時候為了換檔變速方便,將槓桿5滑行到C位置時,此時雙向摩擦離合器處於鬆開狀態,制動帶也處於鬆開狀態, 皮帶輪做空運動。在此條件下可以進行換檔調速操作,而且可以用手轉動主軸的卡盤。當主軸由正轉進入反轉,或反轉進入正轉時,操作都是一樣方便,其中僅僅是增加了齒條軸14的定位點,增加了一次制動帶的放鬆。
權利要求1.一種車床制動裝置,包括安裝在主軸上的雙聯齒輪(I)、齒輪(2 )、羊角形擺塊(3 )和滑套(4),安裝在雙聯齒輪(I)和齒輪(2)之間的拉杆II (16),安裝在滑套(4)上的傳動機構,與傳動機構連接的制動機構;所述的雙聯齒輪(I)、齒輪(2)、羊角形擺塊(3)、滑套(4) 和拉杆II (16)構成了雙向摩擦離合器;所述的傳動機構包括手柄(7)、操縱杆(8)、曲柄I (9)、拉杆I (10)、曲柄II (11)、軸(12)、扇形齒(13)、齒條軸(14)和撥叉(15);手柄(7)和操縱杆(8)與曲柄I (9)連接,拉杆I (10)安裝在曲柄I (9)和曲柄II (11)之間,軸(12) 的一端安裝在曲柄II (11)上,另一端與扇形齒(13)連接,扇形齒(13)與齒條軸(14)上的齒槽嚙合,撥叉(15)固定在齒條軸(14)的一端且套裝在滑套(4)外部的凹槽中;所述的制動機構包括制動輪(17),纏繞在制動輪(17)上的制動帶(6),制動帶(6) —端固定在車床上,另一端連接一槓桿(5),槓桿(5)的下端與齒條軸上的凹槽接觸;其特徵在於在齒條軸(14)的一側設有3個相鄰的凹槽,兩個相鄰的凹槽之間的距離在25mm ;在齒條軸(14)的另一側設有5個碰珠定位槽,相鄰的兩個碰珠定位槽之間的距離為11mm,滑套(4)的軸向尺寸縮小為原來的1/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車床制動裝置,涉及車床制動技術領域。該裝置包括雙聯齒輪、齒輪、羊角形擺塊、滑套和拉杆Ⅱ構成的雙向摩擦離合器;手柄、操縱杆、曲柄Ⅰ、拉杆Ⅰ、曲柄Ⅱ、軸、扇形齒、齒條軸和撥叉構成的傳動機構;槓桿、制動帶和制動輪構成的制動機構;在齒條軸的一側設有3個相鄰的凹槽,凹槽半徑為27mm,兩個相鄰的凹槽之間的距離在25mm;在齒條軸的另一側設有5個碰珠定位槽,相鄰的兩個碰珠定位槽之間的距離為11mm;滑套的軸向尺寸縮小為原來的1/5。優點是對於車床本身的作業系統沒有改變,而且也沒有增加任何部件,節約了成本,增加了車床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B23Q5/20GK202344316SQ201120462298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1日
發明者汪明具, 汪明磊, 王敏 申請人: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