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框型材及其連接件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22:34:31 1
專利名稱:窗框型材及其連接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窗框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窗框型材及其連接件。
背景技術:
窗框型材在使用安裝過程中,需要進行連角連接。而由於連接結構、操作技術等問題,連接後通常會存在縫隙,既影響密封,又影響窗框的美觀,不能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窗框型材連接件,以方便地進行連角連接,充分滿足人們日常生活需求。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適用於前述窗框型材連接件的窗框型材,使用該型材的窗框的連角連接處密封性能好,外形美觀。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窗框型材連接件,包括水平插接件和垂直插接件, 所述水平插接件包括可插入水平型材內腔的水平插接芯塊,所述水平插接芯塊沿水平方向開設有水平通孔;所述垂直插接件包括可插入垂直型材內腔的垂直插接芯塊和並置的外置芯塊,所述垂直插接芯塊和外置芯塊沿水平方向開設有水平通孔。在上述技術方案下,本實用新型可以這樣實現所述外置芯塊與所述垂直插接芯塊的連接處制有切斷凹槽。本實用新型採用這種結構,將垂直插接件中的垂直插接芯塊插入待連接的垂直型材內,此時外置芯塊位於垂直型材外側;將水平插接件中的水平插接芯塊插入水平型材內腔中。再將水平型材對接於垂直型材的端部,利用打眼工具對準外置芯塊的水平通孔,將垂直型材的壁體打孔。打孔後,將外置芯塊切除。再使用緊固件穿過垂直型材壁體的通孔、 垂直插接芯塊及水平插接芯塊上的通孔進行緊固連接,以將垂直型材和水平型材固定在一起。本實用新型在垂直插接芯塊中設置了制有水平通孔的外置芯塊,使得型材外壁上的通孔位置能精確定位,從而便於型材的連角連接時的緊固連接操作。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使用前述的窗框型材連接件的紗窗框型材,包括型材本體,在所述型材本體上開有插接所述垂直插接件的型腔,在型材本體的內面設有遮蓋沿。本窗框型材所設計的遮蓋沿將與之垂直連接的型材之間的連接縫完全遮擋,從而保證了連接處密封性良好,也使外觀更加美觀。
圖1為窗框型材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水平插接件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的A-A視圖。[0015]圖4為垂直插接件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的B— B視圖。圖6為窗框型材連接件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6所示,窗框型材連接件包括水平插接件10和垂直插接件11。圖2、圖3所示, 水平插接件包括可插入水平型材內腔的水平插接芯塊4,所述水平插接芯塊沿水平方向開設有第一水平通孔5。所述第一水平通孔5可以是一個或多個,優選為兩個,分設於不同的芯塊4上。圖4、圖5所示,垂直插接件包括可插入垂直型材內腔的垂直插接芯塊6和並置的外置芯塊7,所述垂直插接芯塊和外置芯塊沿水平方向開設有第二水平通孔8。所述第二水平通孔8可以是一個或多個,優選為兩個,以利連接固定。本實用新型中,第一水平通孔和第二水平通孔的個數和位置相對應,所述通孔內通過穿接緊固件完成連接。為便於在安裝過程中將外置芯塊切除,較好的實施方式如圖5所示,在所述外置芯塊與所述垂直插接芯塊的連接處制有切斷凹槽9。圖1所示,使用前述窗框型材連接件的窗框型材,包括型材本體1,在所述型材本體上開有插接所述垂直插接件11的型腔2,在型材本體的內面設有遮蓋沿3。
權利要求1.一種窗框型材連接件,其特徵在於包括水平插接件(10)和垂直插接件(11 ),所述水平插接件包括可插入水平型材內腔的水平插接芯塊(4),所述水平插接芯塊沿水平方向開設有第一水平通孔(5);所述垂直插接件包括可插入垂直型材內腔的垂直插接芯塊(6)和並置的外置芯塊(7),所述垂直插接芯塊和外置芯塊沿水平方向開設有第二水平通孔(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窗框型材連接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外置芯塊與所述垂直插接芯塊的連接處制有切斷凹槽(9)。
3.一種使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窗框型材連接件的窗框型材,包括型材本體(1),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型材本體上開有插接所述垂直插接件的型腔(2),在型材本體的內面設有遮蓋沿(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窗框型材連接件和使用該窗框型材連接件的窗框型材。窗框型材連接件包括水平插接件和垂直插接件,所述水平插接件包括可插入水平型材內腔的水平插接芯塊,所述水平插接芯塊沿水平方向開設有水平通孔;所述垂直插接件包括可插入垂直型材內腔的垂直插接芯塊和並置的外置芯塊,所述垂直插接芯塊和外置芯塊沿水平方向開設有水平通孔。窗框型材包括型材本體,在所述型材本體上開有插接所述垂直插接件的型腔,在型材本體的內面設有遮蓋沿。本窗框型材所設計的遮蓋沿將與之垂直連接的型材之間的連接縫完全遮擋,從而保證了連接處密封性良好,也使外觀更加美觀。
文檔編號E06B3/964GK202249558SQ201120345958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15日
發明者吳宏良 申請人:吳宏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