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機械複合鎖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21:15:51 1
一種機械複合鎖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械複合鎖,包括底板和上殼,底板和上殼之間形成容置空間,容置空間設有兩組鎖鉤,上殼設有插孔,容置空間內設有兩個活動片,兩組鎖鉤的打開方向相反;容置空間設有中間傳動機構、鎖芯裝置以及密碼裝置,中間傳動機構分別與活動片連接,容置空間設有移動空間,鎖芯裝置和密碼裝置分別與中間傳動機構連接,當密碼開鎖後,中間傳動機構可相對移動,並帶動活動片同向移動,打開一組鎖鉤;當鎖芯裝置開鎖後,可驅動兩個活動片反向移動,打開兩組鎖鉤。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兩個分別控制兩組鎖鉤的活動片,使得鎖芯裝置和密碼裝置控制兩個活動片的運動模式不一樣,既可以通過鎖芯裝置一次開鎖;也可以通過密碼裝置依次開鎖。
【專利說明】一種機械複合鎖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機械鎖【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機械複合鎖。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出行次數越來越頻繁;人們出行時一般都會攜帶箱包,為了攜帶更多的物品,箱包設置了多個夾層,夾層用拉鏈密封;為了較好的管理拉鏈,市場上出現了各種鎖具,為了便於控制夾層,鎖具上分別設置了多組控制孔;如 申請人:在之前申請的專利號為:CN201320494545.3的實用新型專利,名稱為機械鎖;通過活動塊的左右移動,可以分別打開左、右側的鎖鉤,從而實現分別管理。當需要將夾層都打開時,需要分別左右滑動推制;不利於過境時過關檢查,降低了過關檢查的效率。如果一次性全部打開,如 申請人:之前申請的專利號為CN201320508516.8的實用新型專利,名稱為雙鎖鉤密碼鎖;但該雙鎖鉤密碼鎖不能分別對夾層進行控制,當需要打開某個夾層時,則全部夾層的拉鏈都被解鎖,不方便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為克服現有技術中,鎖具的結構不能實現統一控制和分別控制的結合,給使用帶來不方便;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機械複合鎖,該機械複合鎖既可以統一控制鎖鉤,又可以分別控制鎖鉤;操作方便。
[0004]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5]一種機械複合鎖,包括固定連接的底板和上殼,底板和上殼之間形成容置空間,容置空間的一側設有兩組鎖鉤,所述上殼設有與鎖鉤相配合的插孔,所述容置空間內設有兩個活動片,分別為用於控制兩組鎖鉤的第一活動片和第二活動片,兩組鎖鉤的打開方向相反;容置空間的另一側設有中間傳動機構、鎖芯裝置以及密碼裝置,中間傳動機構分別與第一活動片和第二活動片連接,所述容置空間設有用於中間傳動機構移動的移動空間,鎖芯裝置和密碼裝置分別與中間傳動機構連接,當密碼開鎖後,中間傳動機構可相對容置空間移動,中間傳動機構可帶動第一活動片、第二活動片同向移動,從而打開一組鎖鉤;當鎖芯裝置開鎖後,中間傳動機構可驅動第一活動片、第二活動片反向移動,從而打開兩組鎖鉤。
[0006]進一步地,所述中間傳動機構包括一個旋轉塊,所述旋轉塊設有兩個連接部,兩個連接部分別與兩個活動片連接;所述旋轉塊與鎖芯裝置連接;其中鎖芯裝置可帶動旋轉塊旋轉。
[0007]進一步地,所述密碼裝置設有用於控制中間傳動機構移動的開關件,當密碼上鎖時,開關件位於上鎖位置,並限制中間傳動機構移動;當密碼開鎖時,開關件位於開鎖位置,中間傳動機構可移動。
[0008]再進一步地,所述密碼裝置包括密碼輪和軸杆,所述上殼設有與密碼輪相配合的卡孔,軸杆為所述開關件,密碼輪套於軸杆上,軸杆的一端與中間傳動機構抵接,所述容置空間設有用於軸杆復位的復位件;當密碼正確時,軸杆可相對密碼輪移動,當密碼錯位時,軸杆被密碼輪限位。
[0009]更進一步地,所述密碼裝置還包括調碼裝置,所述調碼裝置包括調碼輪、調碼開關塊和調碼塊,調碼輪套於軸杆上,密碼輪套於調碼輪外,所述軸杆的一端設有用於調碼輪復位的彈性件;所述調碼輪的內側面設有卡塊,所述軸杆設有與卡塊配合的環形槽以及呈軸杆長度方向設置的移動槽,所述調碼塊位於軸杆的另一端且調碼塊設有與軸杆相配合的通孔,調碼塊設有用於輔助調碼塊向所述軸杆的一端移動的第一斜面,所述調碼開關塊設有與第一斜面相配合的第二斜面,所述調碼開關塊的上端設有凸起的按壓柱,所述上殼設有與按壓柱配合的調碼孔,按壓柱伸出調碼孔;調碼時,密碼輪調製正確位置,密碼輪帶動調碼輪轉動,調碼輪內側面的卡塊從軸杆的環形槽進入環形槽與移動槽的交叉處,再壓按壓柱,調碼開關塊推動調碼塊移動並擠壓彈性件,調碼塊推動調碼輪移動,調碼輪內側面的卡塊在軸杆的移動槽內移動;調碼輪相對密碼輪移動,且移動後密碼輪可相對調碼輪轉動;調碼後,鬆開調碼開關塊的按壓柱,調碼輪、調碼塊、調碼開關塊均在彈性件的作用下復位。
[0010]進一步地,所述中間傳動機構還包括鎖芯套和推制,所述鎖芯裝置包括鎖芯,鎖芯套固定於推制的下方,鎖芯套於鎖芯套內,且鎖芯與旋轉塊連接;所述軸杆的一端與鎖芯套固定連接。
[0011]進一步地,每組鎖鉤包括至少兩個鎖鉤,所述鎖鉤包括轉軸、位於一端的鉤部和位於另一端的限位部;鉤部位於插孔下方,所述容置空間設有用於控制鉤部旋轉的鎖塊,所述鎖塊位於鎖鉤下方,鎖塊設有與限位部配合的缺口,每個活動片設有可驅動相應鎖塊移動的斜面。
[0012]進一步地,所述容置空間還設有壓塊,所述壓塊的上端面設有與轉軸相配合的凸塊以及與限位部相配合的穿孔,所述壓塊的下端面設有與鎖塊相配合的定向槽,所述活動片的斜面均位於壓塊下方,所述鎖塊的下端設有與斜面相配合的抵接塊,所述活動片在斜面的一側設有用於容置抵接塊的緩衝空間,所述鎖塊與壓塊之間設有用於鎖塊復位的彈性件。
[0013]進一步地,所述活動片遠離斜面的一端設有活動槽,所述旋轉塊的兩個連接部分別插入相應活動片的活動槽內。
[0014]進一步地,所述兩個活動片分別設有限位杆,兩個限位杆抵接。
[0015]進一步地,所述壓塊靠近調碼開關塊的一端向外延伸有基板,基板位於調碼開關塊的下方,調碼開關塊設有導向杆,所述基板設有與導向杆相配合的定位孔,導向杆插入定位孔。
[0016]進一步地,所述機械複合鎖還包括下殼體,下殼體與上殼固定連接。
[001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兩個分別控制兩組鎖鉤的活動片,使得鎖芯裝置和密碼裝置可以控制兩個活動片的運動模式不一樣,進而達到打開鎖鉤的方式不一樣,既可以通過鎖芯裝置一次開鎖;也可以通過密碼裝置依次開鎖。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圖1除去上殼和下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3為圖2除去壓塊的另一視角的示意圖。
[0021]圖4為圖2的另一視角的示意圖。
[0022]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壓塊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鎖塊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鎖鉤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密碼裝置和鎖芯套的結構分解示意圖。
[0026]圖9為圖2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27]圖10為本實用新型的上殼的結構示意圖。
[0028]附圖標記為:
[0029]I——底板 2——活動片3——旋轉塊
[0030]4——彈片 5——鎖芯套6——推制
[0031]7—軸杆 8—密碼輪9—調碼開關塊
[0032]10-調碼塊11-扭簧13-鎖塊
[0033]14-彈性件15-壓塊16-調碼輪
[0034]17——鎖芯 18——下殼體201——活動槽
[0035]202——連接部 203——斜面204——限位杆
[0036]301——連接柱 401——彈性片701——環形槽
[0037]702——移動槽 901——按壓柱902——導向杆
[0038]101——第一斜面 102——通孔121——轉軸
[0039]122-鉤部 123-限位部131-缺口
[0040]132——抵接塊 133——輔助斜面151——凸塊
[0041]152——基板 153——定位孔154——定向槽
[0042]161——卡塊 192——下支撐塊12——鎖鉤
[0043]903——第二斜面 19——上殼191——插孔
[0044]205——緩衝空間。
【具體實施方式】
[0045]實施例:參見圖1至圖10。
[0046]—種機械複合鎖,包括固定連接的底板I和上殼19,底板I和上殼19之間形成容置空間,容置空間的一側設有兩組鎖鉤,所述上殼19設有與鎖鉤相配合的插孔191,所述容置空間內設有兩個活動片2,分別為用於控制兩組鎖鉤的第一活動片和第二活動片,兩組鎖鉤的打開方向相反;容置空間的另一側設有中間傳動機構、鎖芯裝置以及密碼裝置,中間傳動機構分別與第一活動片和第二活動片連接,所述容置空間設有用於中間傳動機構移動的移動空間,鎖芯裝置和密碼裝置分別與中間傳動機構連接,當密碼開鎖後,中間傳動機構可相對容置空間移動,中間傳動機構可帶動第一活動片、第二活動片同向移動,從而打開一組鎖鉤;當鎖芯裝置開鎖後,中間傳動機構可驅動第一活動片、第二活動片反向移動,從而打開兩組鎖鉤。
[0047]本技術方案採用中間傳動機構來控制兩組鎖鉤的移動,可以實現兩組鎖鉤的不同打開方式,進而可以實現在過關檢查時,通過鑰匙打開兩組鎖鉤;在使用時,通過中間傳動機構向不同方向移動,從而可以分別打開兩組鎖鉤,即左右移動,依次分別打開一組鎖鉤,使用方便。為方便控制兩個活動片2復位,如在密碼開鎖後,當推動其中一個活動片2打開一組鎖鉤後,活動片2能夠復位,因此容置空間內設有用於兩個活動片2復位的彈性件14。
[0048]在具體設置時,兩個活動片2可分別設有與鎖鉤12配合的連接部202以及緩衝空間205,兩個活動片2的連接部202分別位於相應緩衝空間205的不同一側,如第一活動片的連接部202位於相應緩衝空間205的左側,第二活動片的連接部202位於相應緩衝空間205的右側。這樣當密碼開鎖後,中間傳動機構帶動兩個活動片2同時運動,一次只能打開其中一組鎖鉤。當鑰匙開鎖時,中間傳動機構帶動兩個活動片2向相反方向移動,便可以實現兩組鎖鉤的同時打開。
[0049]進一步地,所述中間傳動機構包括一個旋轉塊3,所述旋轉塊3設有兩個連接部,兩個連接部分別與兩個活動片2連接;所述旋轉塊3與鎖芯裝置連接;其中鎖芯裝置可帶動旋轉塊3旋轉。
[0050]通過設置旋轉塊3來控制兩個活動的移動,當密碼開鎖時,旋轉塊3伴隨中間傳動機構一起運動,並通過兩個連接部帶動兩個活動片2同向移動;從而實現單組鎖鉤打開。當鎖芯裝置開鎖時,通過旋轉塊3旋轉,便可以實現兩個活動片2向兩個不同方向移動,實現兩組鎖鉤同時打開。
[0051]進一步地,所述密碼裝置設有用於控制中間傳動機構移動的開關件,當密碼上鎖時,開關件位於上鎖位置,並限制中間傳動機構移動;當密碼開鎖時,開關件位於開鎖位置,中間傳動機構可移動。
[0052]目前的密碼鎖中都會設置一個開關件用於控制鎖的開關。如密碼裝置包括密碼輪8和鎖片,通過密碼輪8的調節來控制鎖片的位置,這裡的鎖片即為開關件。
[0053]再進一步地,所述密碼裝置包括密碼輪8和軸杆7,所述上殼19設有與密碼輪8相配合的卡孔,軸杆7為所述開關件,密碼輪8套於軸杆7上,軸杆7的一端與中間傳動機構抵接,所述容置空間設有用於軸杆7復位的復位件;當密碼正確時,軸杆7可相對密碼輪8移動,當密碼錯位時,軸杆7被密碼輪8限位。
[0054]採用軸杆7作為開關件,減少工作元件,降低成本。為了使得密碼輪8旋轉更加有手感,在容置空間內還設置了彈片4,彈片4包括與密碼輪8相配合的彈性片401,彈片4固定於底板1,彈性片401與密碼輪8抵接。
[0055]更進一步地,所述密碼裝置還包括調碼裝置,所述調碼裝置包括調碼輪16、調碼開關塊9和調碼塊10,調碼輪16套於軸杆7上,密碼輪8套於調碼輪16外,所述軸杆7的一端設有用於調碼輪16復位的彈性件14 ;所述調碼輪16的內側面設有卡塊161,所述軸杆7設有與卡塊161配合的環形槽701以及呈軸杆7長度方向設置的移動槽702,所述調碼塊10位於軸杆7的另一端且調碼塊10設有與軸杆7相配合的通孔102,調碼塊10設有用於輔助調碼塊10向所述軸杆7的一端移動的第一斜面101,所述調碼開關塊9設有與第一斜面101相配合的第二斜面903,所述調碼開關塊9的上端設有凸起的按壓柱901,所述上殼19設有與按壓柱901配合的調碼孔,按壓柱901伸出調碼孔;調碼時,密碼輪8調製正確位置,密碼輪8帶動調碼輪16轉動,調碼輪16內側面的卡塊161從軸杆7的環形槽701進入環形槽701與移動槽702的交叉處,再壓按壓柱901,調碼開關塊9推動調碼塊10移動並擠壓彈性件14,調碼塊10推動調碼輪16移動,調碼輪16內側面的卡塊161在軸杆7的移動槽702內移動;調碼輪16相對密碼輪8移動,且移動後密碼輪8可相對調碼輪16轉動;調碼後,鬆開調碼開關塊9的按壓柱901,調碼輪16、調碼塊10、調碼開關塊9均在彈性件14的作用下復位。
[0056]設置調碼裝置後,可以方便對密碼裝置進調碼,定期的更換密碼,增大安全機率。
[0057]進一步地,所述中間傳動機構還包括鎖芯套5和推制6,所述鎖芯裝置包括鎖芯17,鎖芯套5固定於推制6的下方,鎖芯17套於鎖芯套5內,且鎖芯17與旋轉塊3連接;所述軸杆7的一端與鎖芯套5固定連接。
[0058]本技術方案中,可以將軸杆7與鎖芯套5 —體成型。此時前述的用於軸杆復位的復位件和用於調碼的復位件合為一體,採用彈簧,套在所述軸杆7的一端。設計時,上殼19設有與推制6配合的穿孔,推制6的上端伸出上殼19,當密碼開鎖時,推動推制6,推制6以及鎖芯套5帶動軸杆7移動,同時鎖芯17帶動旋轉塊3以及兩個活動片2移動,由於彈簧抵壓於鎖芯套5和調碼輪16 (或密碼輪8)之間,調碼輪16受密碼輪8限制,彈簧被壓縮;開鎖後,鬆開推制,軸杆7、鎖芯套5等都在彈簧的推力下復位。在調碼時,密碼正確後,調碼塊10推動調碼輪16相對軸杆7移動,調碼輪16擠壓彈簧;調碼後,調碼輪16在彈簧的推力下復位。
[0059]進一步地,每組鎖鉤包括至少兩個鎖鉤12,所述鎖鉤12包括轉軸121、位於一端的鉤部122和位於另一端的限位部123 ;鉤部122位於插孔191下方,所述容置空間設有用於控制鉤部122旋轉的鎖塊13,所述鎖塊13位於鎖鉤12下方,鎖塊13設有與限位部123配合的缺口 131,每個活動片2均設有可驅動相應鎖塊13移動的斜面203。
[0060]在設置鎖鉤12時,可以將其轉軸121固定於上殼19的側面,如在側面設有軸孔,鎖鉤12與上殼19鉸接;當然也可以設置於其他位置,如在底板I上設置支撐柱,支撐柱上設置軸孔,鎖鉤12與支撐柱鉸接;將鎖鉤12初步固定後,通過活動片2控制鎖塊13的移動,進而達到控制鎖鉤12的旋轉;如在開鎖時,鉤部122與缺口 131對應,鎖鉤12可旋轉,因此可以打開;在上鎖時,活動片2帶動鎖塊13移動,使得鉤部122與缺口 131錯位,鎖鉤12不能旋轉,形成上鎖。活動片2在控制鎖塊13移動時,用於鎖塊13移動方向與活動片2的移動方向垂直,因此採用斜面203推動鎖塊13移動。為了方便鎖鉤12打開,鎖鉤12的轉軸121上套有用於鎖鉤12復位的扭簧11,一旦活動片2推動鎖塊13到開鎖位置,相應鎖鉤12在扭簧11的作用下旋轉至打開位置。
[0061]進一步地,所述容置空間還設有壓塊15,所述壓塊15的上端面設有與轉軸121相配合的凸塊151以及與限位部123相配合的穿孔,所述壓塊15的下端面設有與鎖塊13相配合的定向槽154,所述活動片2的斜面203均位於壓塊15下方,所述鎖塊13的下端設有與斜面203相配合的抵接塊132,所述活動片2在斜面203的一側設有用於容置抵接塊132的緩衝空間205,所述鎖塊13與壓塊15之間設有用於鎖塊13復位的彈性件14。
[0062]設置壓塊15後,便於設置定位鎖鉤12,同時設置彈性件14後,鎖塊13可方便與鎖鉤12配合;開鎖時,活動片2的斜面203推動鎖塊13移動;上鎖時,鎖塊13在彈性件14的推力下復位。為了便於鎖塊13移動,壓塊15設置有定向槽154,鎖塊13在定向槽154內移動。為便於轉軸121能夠固定在凸塊151上,上殼19設有與凸塊151相配合的下支撐塊192,下支撐塊192與凸塊151之間形成與轉軸121相配合的軸孔。為了便於抵接塊132與斜面203配合,在抵接塊132上設置了與斜面203相配合的輔助斜面133。
[0063]進一步地,所述活動片2遠離斜面203的一端設有活動槽201,所述旋轉塊3的兩個連接部分別插入相應活動片2的活動槽201內。
[0064]在具體實施時,連接部為連接柱301,連接柱301的上端與旋轉塊3固定連接,連接柱301的下端插入活動槽201內。
[0065]進一步地,所述兩個活動片2分別設有限位杆204,兩個限位杆204抵接。
[0066]設置兩個限位杆204可以防止鑰匙開鎖時,旋轉方向錯誤。如果旋轉方向錯誤,則兩個限位杆204相向運動並相抵,限制鎖芯17旋轉。只有旋轉方向正確,兩個限位杆204相背運動,才能推動兩個活動片2移動。
[0067]進一步地,所述壓塊15靠近調碼開關塊9的一端向外延伸有基板152,基板152位於調碼開關塊9的下方,調碼開關塊9設有導向杆902,所述基板152設有與導向杆902相配合的定位孔153,導向杆902插入定位孔153。
[0068]在調碼時,調碼開關塊9會相對調碼塊10運動,為防止調碼開關塊9偏移,設置了導向柱和定位孔153。使得調碼開關塊9在運動過程中,做定向移動。
[0069]進一步地,所述機械複合鎖還包括下殼體18,下殼體18與上殼固定連接。
[0070]設置下殼體18,用於將密碼裝置、鎖芯裝置以及鎖鉤12等隱藏。
[0071]以上僅是本申請的較佳實施例,在此基礎上的等同技術方案仍落入申請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機械複合鎖,包括固定連接的底板和上殼,底板和上殼之間形成容置空間,容置空間的一側設有兩組鎖鉤,所述上殼設有與鎖鉤相配合的插孔,其特徵在於:所述容置空間內設有兩個活動片,分別為用於控制兩組鎖鉤的第一活動片和第二活動片,兩組鎖鉤的打開方向相反;容置空間的另一側設有中間傳動機構、鎖芯裝置以及密碼裝置,中間傳動機構分別與第一活動片和第二活動片連接,所述容置空間設有用於中間傳動機構移動的移動空間,鎖芯裝置和密碼裝置分別與中間傳動機構連接,當密碼開鎖後,中間傳動機構可相對容置空間移動,中間傳動機構可帶動第一活動片、第二活動片同向移動,從而打開一組鎖鉤;當鎖芯裝置開鎖後,中間傳動機構可驅動第一活動片、第二活動片反向移動,從而打開兩組鎖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械複合鎖,其特徵在於:所述中間傳動機構包括一個旋轉塊,所述旋轉塊設有兩個連接部,兩個連接部分別與兩個活動片連接;所述旋轉塊與鎖芯裝置連接;其中鎖芯裝置可帶動旋轉塊旋轉。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機械複合鎖,其特徵在於:所述密碼裝置設有用於控制中間傳動機構移動的開關件,當密碼上鎖時,開關件位於上鎖位置,並限制中間傳動機構移動;當密碼開鎖時,開關件位於開鎖位置,中間傳動機構可移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機械複合鎖,其特徵在於:所述密碼裝置包括密碼輪和軸杆,所述上殼設有與密碼輪相配合的卡孔,軸杆為所述開關件,密碼輪套於軸杆上,軸杆的一端與中間傳動機構抵接,所述容置空間設有用於軸杆復位的復位件;當密碼正確時,軸杆可相對密碼輪移動,當密碼錯位時,軸杆被密碼輪限位。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機械複合鎖,其特徵在於:所述密碼裝置還包括調碼裝置,所述調碼裝置包括調碼輪、調碼開關塊和調碼塊,調碼輪套於軸杆上,密碼輪套於調碼輪外,所述軸杆的一端設有用於調碼輪復位的彈性件;所述調碼輪的內側面設有卡塊,所述軸杆設有與卡塊配合的環形槽以及呈軸杆長度方向設置的移動槽,所述調碼塊位於軸杆的另一端且調碼塊設有與軸杆相配合的通孔,調碼塊設有用於輔助調碼塊向所述軸杆的一端移動的第一斜面,所述調碼開關塊設有與第一斜面相配合的第二斜面,所述調碼開關塊的上端設有凸起的按壓柱,所述上殼設有與按壓柱配合的調碼孔,按壓柱伸出調碼孔;調碼時,密碼輪調製正確位置,密碼輪帶動調碼輪轉動,調碼輪內側面的卡塊從軸杆的環形槽進入環形槽與移動槽的交叉處,再壓按壓柱,調碼開關塊推動調碼塊移動並擠壓彈性件,調碼塊推動調碼輪移動,調碼輪內側面的卡塊在軸杆的移動槽內移動;調碼輪相對密碼輪移動,且移動後密碼輪可相對調碼輪轉動;調碼後,鬆開調碼開關塊的按壓柱,調碼輪、調碼塊、調碼開關塊均在彈性件的作用下復位。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機械複合鎖,其特徵在於:所述中間傳動機構還包括鎖芯套和推制,所述鎖芯裝置包括鎖芯,鎖芯套固定於推制的下方,鎖芯套於鎖芯套內,且鎖芯與旋轉塊連接;所述軸杆的一端與鎖芯套固定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一種機械複合鎖,其特徵在於:每組鎖鉤包括至少兩個鎖鉤,所述鎖鉤包括轉軸、位於一端的鉤部和位於另一端的限位部;鉤部位於插孔下方,所述容置空間設有用於控制鉤部旋轉的鎖塊,所述鎖塊位於鎖鉤下方,鎖塊設有與限位部配合的缺口,每個活動片設有可驅動相應鎖塊移動的斜面。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機械複合鎖,其特徵在於:所述容置空間還設有壓塊,所述壓塊的上端面設有與轉軸相配合的凸塊以及與限位部相配合的穿孔,所述壓塊的下端面設有與鎖塊相配合的定向槽,所述活動片的斜面均位於壓塊下方,所述鎖塊的下端設有與斜面相配合的抵接塊,所述活動片在斜面的一側設有用於容置抵接塊的緩衝空間,所述鎖塊與壓塊之間設有用於鎖塊復位的彈性件。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機械複合鎖,其特徵在於:所述活動片遠離斜面的一端設有活動槽,所述旋轉塊的兩個連接部分別插入相應活動片的活動槽內。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械複合鎖,其特徵在於:兩個活動片分別設有限位杆,兩個限位杆抵接。
【文檔編號】E05B15/00GK203924949SQ201420218403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30日
【發明者】賴秀興 申請人:東莞市怡豐鎖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