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交叉壓緊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02:55:4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壓緊機構,特別是涉及一種交叉壓緊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壓緊機構通常只有一個壓緊點,壓緊效果比較單一也不實用。現有的兩個壓緊機構的壓緊塊相互有關聯,一旦一個壓緊塊發生故障不能使用將直接導致另一個壓緊塊無法使用,整個機構無法工作,且壓緊機構調節和維修起來也不方便。機構的夾緊限位也只有一個夾緊狀態的平面限位,安裝精度要求高,而且整個機構使用時佔用的空間比較大,實用性比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交叉壓緊機構,兩點交叉獨立夾緊,方便調節和維護,降低安裝精度要求的同時保證壓緊定位的準確性。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交叉壓緊機構,包括伸縮氣缸、安裝支座、兩個連接支座、連杆組件和兩個壓緊塊,所述伸縮氣缸豎直朝上安裝於安裝支座的底面、伸縮軸從安裝支座頂部伸出,所述兩個連接支座安裝於安裝支座的頂面且位於伸縮氣缸伸縮軸的兩側,所述連杆組件包括一個「山」型連杆和兩個I型連杆,所述「山」型連杆與伸縮氣缸的伸縮軸連接,所述兩個I型連杆相互平行設置、下端分別與「山」型連杆軸接,所述兩個壓緊塊相互交叉設置、下部帶有連接部,所述連接部的外端分別與兩個連接支座軸接、內端分別與兩個I型連杆的上端軸接,所述安裝支座頂面設有V型限位塊,所述兩個壓緊塊通過伸縮氣缸收縮相互張開實現夾緊並通過V型限位塊限位。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安裝支座頂面安裝有V型限位凹塊,所述「山」型連杆的底部對應設有與V型限位凹塊相匹配的V型限位凸塊。
作為本實用新型另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連接支座上安裝有平面限位塊,所述「山」型連杆上設有擋塊,所述平面限位塊對擋塊的上升行程進行限位。
作為本實用新型另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壓緊塊整體呈拉伸的「Z」字形結構,壓緊塊上部為壓緊部、下部為連接部。
作為本實用新型另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安裝支座的側面安裝有固定板。
有益效果
在本實用新型中,兩個壓緊塊交叉安裝並通過連杆組件的伸縮同步張開或閉合以實現壓緊和解壓,同時兩者在結構上相互獨立,不存在關聯,因此方便了在使用過程中的調節和維護工作;通過V型限位塊進行夾緊限位,避免了傳統的平面限位對安裝精度要求高的苛刻條件,保證了夾緊定位的準確性;另外,通過增設平面限位塊對兩個壓緊塊的非壓緊狀態進行限位,能夠有效控制兩個壓緊塊的佔用空間,適用於狹小空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講授的內容之後,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於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範圍。
如圖1所示的一種交叉壓緊機構,包括伸縮氣缸1、安裝支座2、兩個連接支座3、連杆組件和兩個壓緊塊4。
伸縮氣缸1豎直朝上安裝於安裝支座2的底面,伸縮氣缸1的伸縮軸從安裝支座2頂部伸出。兩個連接支座3安裝於安裝支座2的頂面,且位於伸縮氣缸1伸縮軸的兩側。
連杆組件包括一個「山」型連杆5和兩個I型連杆6,「山」型連杆5與伸縮氣缸1的伸縮軸連接,兩個I型連杆6相互平行設置,下端分別與「山」型連杆5軸接。壓緊塊4整體呈拉伸的「Z」字形結構,上部為壓緊部,下部為連接部,兩個壓緊塊4相互交叉設置,連接部的外端分別與兩個連接支座3軸接、內端分別與兩個I型連杆6的上端軸接。
安裝支座2頂面設有V型限位塊7,V型限位塊7為凹形限位塊,「山」型連杆5的底部對應設有與V型限位凹塊相匹配的V型限位凸塊,兩個壓緊塊4通過伸縮氣缸1收縮相互張開實現壓緊並通過V型限位塊7限位。另外,連接支座3上安裝有平面限位塊8,「山」型連杆5上設有擋塊9,平面限位塊8對擋塊9的上升行程進行限位,從而對壓緊塊4的非壓緊狀態進行限位。
安裝支座2的側面安裝有固定板10,整個交叉壓緊機構通過固定板10安裝固定。
該交叉壓緊機構在工作時:伸縮氣缸1收縮帶動連杆組件下降,從而帶動兩個壓緊塊4張開,V型限位塊7對「山」型連杆5下降行程限位,壓緊塊4壓緊到位;解壓時,伸縮氣缸1伸出帶動連杆組件上升,兩個壓緊塊4收攏實現解壓緊,平面限位塊8與擋塊9相互配合對壓緊塊4的收攏進行限位。
該交叉壓緊機構通過兩個壓緊塊4交叉安裝並通過連杆組件的伸縮同步張開或閉合以實現壓緊和解壓,同時兩者在結構上相互獨立,不存在關聯,因此方便了在使用過程中的調節和維護工作。通過V型限位塊7進行夾緊限位,避免了傳統的平面限位對安裝精度要求高的苛刻條件,保證了夾緊定位的準確性。另外,通過增設平面限位塊8對兩個壓緊塊4的非壓緊狀態進行限位,能夠有效控制兩個壓緊塊4的佔用空間,適用於狹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