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定位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20:19:41 1

本發明涉及一種頭部定位裝置。
背景技術:
神經外科在治療頭部外傷患者時,需要患者頭部保持固定姿勢,另外,傷口癒合期還需要避免頭部亂動或轉動幅度太大,避免導致阻礙傷口癒合,現有技術中沒有專用工具限制患者頭部擺動幅度,只能依靠患者時刻注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頭部定位裝置,該頭部定位裝置協助病人保持固定姿勢,避免頭部亂動或轉動幅度太大而導致阻礙傷口癒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包括上脖套,上脖套內設有自其下表面向其內部延伸的環腔,環腔內滑動連接有下脖套,所述上脖套的上端面環設有上定位套,所述上定位套的相對內表面環設有滑道,滑道內滑動連接有兩個相對向內凸出的擋板,所述上定位套的相對外表面環設有與滑道貫通的環形通孔,所述擋板的後部設有伸出環形通孔的固定段,固定段上設有鎖緊螺母;所述下脖套的下端面環設有下定位套。
所述上定位套的直逕自下而上逐漸變大。
所述下定位套的直逕自上而下逐漸變大。
所述上脖套的側部設有與下脖套配合的頂緊銷。
所述上脖套和的下脖套的相對內表面放置有海綿層。
所述下定位套的內表面設有海綿層。
所述上脖套和下脖套均由彈性材料製成。
採用上述方案後的優點效果是:使用時將上下脖套套裝在人體脖頸處。上定位套的開口處位於人體頭部下部的外側,根據患者頭部傷口位置的需要滑動擋板,使兩擋板位於頭部的兩側部,並位於傷口處的兩側部,然後通過鎖緊螺母實現擋板的定位,患者在轉動頭部時,受到擋板的阻礙,即可意識到可能會傷及傷口,這樣就可以限制頭部轉動幅度,避免傷口撕裂,阻礙傷口癒合。下定位套的開口處與人體的肩部接觸,增大安裝的穩定性,下定位套的內表面設有海綿層,海綿層提高肩部的舒適度。上脖套和的下脖套的相對內表面放置有海綿層,海綿層與人體脖頸接觸,提高脖頸處的舒適度。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該頭部定位裝置包括上脖套1,上脖套1內設有自其下表面向其內部延伸的環腔11,環腔11內滑動連接有下脖套2,本實施例中上脖套1的側部設有與下脖套2配合的頂緊銷5,使用時根據患者脖頸的長度調整好下脖套2在環腔11內的位置,即調整好上下脖套的整體長度,然後通過頂緊銷5實現下脖套2的定位。上脖套1和下脖套2均由彈性材料製成,使用時可以使上下脖套產生彈性變形,並將上下脖套套裝在人體脖頸處。上脖套1的上端面環設有上定位套3,上定位套3的直逕自下而上逐漸變大,上定位套3的開口處直徑最大,上定位套3的開口處位於人體頭部下部的外側,即上定位套3的相對內表面與人體頭部下部之間還有一定的距離。本實施例中上定位套3的相對內表面環設有滑道31,滑道31內滑動連接有兩個相對向內凸出的擋板32,擋板32的後部與滑道31配合,該配合關係為現有技術,擋板32的相對內表面與人體頭部的下部接觸,上定位套3的相對外表面環設有與滑道31貫通的環形通孔39,擋板32的後部設有伸出環形通孔39的固定段34,固定段34上設有鎖緊螺母,使用時根據患者頭部傷口位置的需要滑動擋板32,使兩擋板32位於頭部的兩側部,並位於傷口處的兩側部,然後通過鎖緊螺母實現擋板32的定位,患者在轉動頭部時,受到擋板32的阻礙,即意識到可能會傷及傷口,這樣就可以限制頭部轉動幅度,避免傷口撕裂,阻礙傷口癒合。
如圖1所示,下脖套2的下端面環設有下定位套4,下定位套4的直逕自上而下逐漸變大,下定位套4的開口處直徑最大,下定位套4的開口處與人體的肩部接觸,增大安裝的穩定性,下定位套4的內表面設有海綿層6,本實施例中的海綿層6可以黏貼在下定位套4的相對內表面,提高肩部的舒適度。上脖套1和的下脖套2的相對內表面放置有海綿層6,本實施例中海綿層6的長度根據上下脖套的總體長度選擇,海綿層6為套筒狀,安裝時可以使海綿層6貼合在上下脖套的相對內表面,海綿層6與人體脖頸接觸,提高脖頸處的舒適度。另外,本實施例中上下定位套也可以採用彈性材料製作,便於上下定位套的安裝和拆卸。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頭部定位裝置,包括上脖套,使用時將上下脖套套裝在人體脖頸處。定位套的開口處位於人體頭部下部的外側,根據患者頭部傷口位置的需要滑動擋板,使兩擋板位於頭部的兩側部,並位於傷口處的兩側部,然後通過鎖緊螺母實現擋板的定位,從而限制頭部轉動幅度,避免傷口撕裂,阻礙傷口癒合。下定位套的開口處與人體的肩部接觸,下定位套的內表面設有海綿層,海綿層提高肩部的舒適度。上脖套和的下脖套的相對內表面放置有海綿層,海綿層與人體脖頸接觸,提高脖頸處的舒適度。
技術研發人員:鄭連華;宋麗麗;徐炳梅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鄭連華
技術研發日:2017.06.19
技術公布日:2017.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