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講桌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18:26:06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講桌。
背景技術:
目前,在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授課講桌都是固定放置,講桌主要由水平桌面和桌腿組成,桌面的大小固定,當教材及授課材料較多時,教師一般講各種材料摞起來,使用時再翻找出來,極為不方便。授課時教師將課本水平放在桌面上,當教師需查看課本時經常需要彎腰低頭,如此往復,使教師十分勞累,容易得頸椎病等職業病,而且講桌不能固定課本,需要教師用手按壓固定,操作起來十分麻煩,費時費力,給教師增加了工作難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式多樣的講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桌體,其結構特點是所述桌體包括左立板、右立板、後立板和桌板,所述左立板和右立板左右相對設置,所述後立板設置在左立板和右立板後側並分別與左立板和右立板後端固接,所述桌板固接在左立板和右立板之間,所述桌板上表面設有沉槽,所述沉槽由下部的下安裝槽和上部的上安裝槽組成,所述下安裝槽內設有承託板,所述上安裝槽向左延伸至桌板左端部,所述上安裝槽內滑動連接有可將上安裝槽封閉的封板,所述左立板對應上安裝槽開設有可供封板滑出的穿出孔;所述承託板的前端連接有鉸裝耳,所述沉槽內靠近前端設有豎向設置的插孔,所述插孔內插裝有可在插孔上下滑動並可轉動的連接杆,所述連接杆的長度大於沉槽的深度,所述連接杆的頂端固裝有連接耳,所述連接耳和鉸裝耳通過鉸軸鉸裝;所述承託板的承託面朝下設置、背面朝上設置,承託板在承託面側左右對稱設有用於壓緊課本的彈力壓臂,所述沉槽內設有可容納彈力壓臂的容納槽,所述承託板的背面安裝有可相對承託板轉動的撐臂、並對應撐臂設有可容納撐臂的凹槽,所述沉槽的底面沿前後方向依次設有多條可供撐臂卡入的卡槽。
所述插孔包括上部的上插孔和下部的下插孔,所述上插孔的外徑小於下插孔的外徑,所述連接杆的下端對稱設有按壓時可進入連接杆內部、無外力作用時可彈出的彈珠,無外力作用時兩個彈珠外端部之間的距離大於上插孔的內徑,所述連接杆自設置彈珠處至其頂端之間的距離大於上插孔的長度和沉槽的深度之和。
所述撐臂呈矩形,其包括依次連接的左轉動臂、左連接臂、卡裝臂、右連接臂和右轉動臂,所述左轉動臂和右轉動臂的端部插裝在承託板的對應安裝孔內,所述承託板的背面對應左轉動臂、左連接臂、卡裝臂、右連接臂和右轉動臂設有凹槽,所述卡裝臂可卡入卡槽。
所述承託板在承託面側中央設有書脊放置槽。
所述左立板和右立板的上表面由前向後逐漸傾斜向上設置,左立板和右立板的上表面包覆有實木或塑膠。
所述左立板和右立板之間設有底板,所述底板位於桌板下方,所述左立板和右立板上對應設有可將底板和桌板之間的空間封閉的左門扇和右門扇。
採用上述結構後,本實用新型中桌板內設置沉槽,沉槽內設置承託板和將沉槽封閉的封板,承託板可掀起並轉動,然後調節至承託板承託面朝前時調節承託板角度,撐臂卡入合適卡槽後將書本放置在承託板上並用彈力壓臂壓住,教師前視即可看清課本,不需低頭,且彈力壓臂將課本壓住,教師可解放雙手。且封板拉出時,增加了講桌的使用面積,可供教師同時放置多本教案,方便使用。使用完畢將承託板放下,封板回位即可,即可當普通講桌使用。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式多樣,大大滿足了教師的多種需求,且降低了教師的低頭頻率,有效保護頸椎,保證教師的身體健康。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俯視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封板抽出後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中A處的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4所示,講桌包括桌體,桌體包括左立板1、右立板2、後立板3和桌板4,左立板1和右立板2左右相對設置,後立板3設置在左立板1和右立板2後側並分別與左立板1和右立板2後端固接,桌板4固接在左立板1和右立板2之間,桌板4上表面中央設有沉槽5,沉槽由下部的下安裝槽和上部的上安裝槽組成,上安裝槽的前後寬度大於下安裝槽的前後寬度,下安裝槽內設有承託板6,上安裝槽向左延伸至桌板4左端部,上安裝槽內滑動連接有可將上安裝槽封閉的封板7,本實用新型中上安裝槽的前後側面以及封板7的前後側面上對應設置滑軌和滑道,左立板1對應上安裝槽開設有可供封板7滑出的穿出孔,並在封板7的左端部開設有用於扣住封板7從而將其從穿出孔拉出的拉槽8,拉槽的結構可選用現有技術中的結構。承託板6放置在下安裝槽時,承託板6的承託面朝下設置、背面朝上設置,承託板6的前端連接有鉸裝耳61,沉槽內靠近前端設有豎向設置的插孔,插孔的上表面與沉槽的底面平齊,插孔內插裝有可在插孔上下滑動並可轉動的連接杆9,連接杆9的長度大於沉槽的深度,連接杆9的頂端固裝有連接耳91,連接耳91和鉸裝耳61通過鉸軸鉸裝。本實施例中插孔包括上部的上插孔和下部的下插孔,上插孔的外徑小於下插孔的外徑即插孔為下大上小的階梯孔,連接杆9的下端對稱設有按壓時可進入連接杆9內部、無外力作用時可彈出的彈珠10,無外力作用時兩個彈珠10外端部之間的距離大於上插孔的內徑,連接杆9自設置彈珠10處至其頂端之間的距離大於上插孔的長度和沉槽的深度之和,保證承託板6可向上拉出沉槽將承託面轉動至前側時,承託板6可完全拉出沉槽,防止承託板6下部與沉槽發生幹涉,造成承託板6無法轉動的情況。本實用新型中連接杆9下端設有水平設置的沉孔,沉孔端部設有彈珠10、沉孔內設有彈簧11,彈簧內端固定在沉孔底部,彈簧外端與彈珠10固接,沉孔的端部的內徑小於彈珠10的直徑,防止彈珠10脫出。
承託板6在承託面側左右對稱設有用於壓緊課本的彈力壓臂12,沉槽內設有可容納彈力壓臂12的容納槽,承託板6的背面安裝有可相對承託板6轉動的撐臂13、並對應撐臂設有可容納撐臂的凹槽,沉槽的底面沿前後方向依次設有多條可供撐臂卡入的卡槽。為方便掀起承託板6,可在其背面的後端設置拉槽,拉槽的結構可選用現有技術中的結構。撐臂呈矩形,其包括依次連接的左轉動臂、左連接臂、卡裝臂、右連接臂和右轉動臂,左轉動臂和右轉動臂的端部插裝在承託板6的對應安裝孔內,承託板6的背面對應左轉動臂、左連接臂、卡裝臂、右連接臂和右轉動臂設有凹槽,承託板6水平放置在下安裝槽時撐臂完全落入凹槽內。承託板6在承託面側中央設有書脊放置槽,承託書本時將書脊放入書脊放置槽,便於對書本定位,且可防止書本左右滑動。
左立板1和右立板2的上表面由前向後逐漸傾斜向上設置,左立板1和右立板2的上表面包覆有實木或塑膠,後立板3的高度與左立板1後端的高度一致。授課時教師可手扶左右立板2的上端,減輕教師長期站立的疲勞度。左立板1和右立板2之間設有底板14,底板位於桌板4下方,左立板1和右立板2上對應設有可將底板和桌板4之間的空間封閉的左門扇和右門扇。教師可將隨身物品放在底板上,給教師一個放置物品的空間,方便教師使用。
需要將課本撐起時,將封板7拉出,將承託板6從後端掀起、並上拉,將承託板6完全拉出沉槽,然後轉動承託板6,承託板6帶動連接杆9轉動,承託板6承託面轉至前側時打開撐臂並將撐臂卡入對應的卡槽以使承託板6的傾斜角度適宜,然後用彈力壓臂12將書本壓住。由於沉槽的設置,承託板6前端低於桌板4的上表面,使其前端與桌板4本體之間形成凹陷區,正好將書本的底部進行限位,防止書本向前滑落。由於封板7拉出,增加了講桌的使用面積,可供教師同時放置多本教案,方便使用。使用完畢將承託板6放下,封板7回位即可,即可當普通講桌使用。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式多樣,大大滿足了教師的多種需求,且降低了教師的低頭頻率,有效保護頸椎,保證教師的身體健康。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但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發明構思範圍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