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富港一期(龍頭水富港一肩挑兩洋)
2023-05-19 02:08:22 2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一肩挑兩洋,飲馬長江,揮師兩洋,通江達海,八面來風。
水富港位於金沙江的下遊、長江的上遊,長江流域的起點,是名副其實的「萬裡長江第一港」,是雲南省通江達海的重要樞紐港。水富港位於長江經濟帶、成渝雙城經濟圈、滇中城市經濟圈三大經濟區域交匯處。是金沙江流域700多公裡庫區物資翻壩轉運的最後一站,也是內昆鐵路進入雲南省的第一站;是雲南融入長江經濟帶的唯一門戶,也是雲南省唯一實現3000噸級以上船舶江海直達的港口,下遊距重慶400公裡、武漢1700公裡、上海2800公裡。
雲南地處東亞、東南亞和南亞「三亞」之樞紐,具有其他省份無法比擬的「兩齣省、三出境」水運通道,具備「北進長江、東入珠江、西通印度洋、南下太平洋」的水運優勢。通過「萬裡長江第一港」--水富港和珠江源頭的富寧港,可實現千噸級船舶過長江、出兩廣、達港澳,連接經濟發達的「長三角」和「粵港澳」。通過瀾滄江-湄公河國際水運通道、中越紅河水運通道和中緬陸水聯運通道,聯通西南諸國,深入中南半島腹地。在「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建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引領雲南融入長江經濟帶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港口改革發展取得豐碩成果,專業化港口及水路航道建設加速推進,長江流域沿線各港1978年吞吐量為7800萬噸,至2018年長江港口吞吐量達到26億噸。港口在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都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水富港始建於1974年,因雲天化大件而建,1986年500噸級泊位3個,年通過能力30萬噸、2007年改擴建1000噸級散貨、多用途和大件各1個,年通過能力63萬噸。水富港可開發岸線約1.74公裡,規劃建設22個1000噸級兼顧3000噸級泊位,主要包括中嘴作業區、中心作業區,其中中嘴作業區3000DWT泊位3個,主要貨種為磷礦、煤炭、砂石料、化肥及貨櫃等,年吞吐量約800萬噸。中心作業區泊位19個,主要貨種為磷礦、煤炭、砂石料、化肥及貨櫃等,年吞吐量4000萬噸。
水富港董事長劉曉東介紹,在省、市各級政府領導關心下,於2015年5月5日取得交通部批文,2015年9月21日取得雲南省發改委立項批文。2016年底開工,目前已完成中嘴作業區碼頭主體工程,部分堆場、道路及輔助工程建設工作,門機、裝船機、皮帶機等主要設備已完成安裝調試,滿足了港口試運行條件。
隨著水富港擴能工程的建設,未來水富港將愈發彰顯和發揮作為引領雲南對接和融入長江經濟帶的龍頭、窗口和平臺的作用。水富也將以「港園城」三位一體的定位,推動城市規劃的重新布局、港口的擴容建設和園區的配套完善。未來水富的城市結構將由「一區、一港、兩園、五組團」構成。其中,一區:水富臨港經濟開發區;一港:水富港;兩園:水富臨港物流園、水富工業園;五組團:雲富組團、高灘組團、溫泉組團、文星—笆簍壩組團和樓壩組團。著力促進城市拓展、港口建設與園區提升三者互動融合,加快形成以港口為核心的組團式城市發展格局。
形成「鐵、公、水」無縫聯運
水富港是金沙江700多公裡庫區兩岸水運物資翻壩轉運的最後一站,承擔了翻壩物資的集疏運功能,金沙江上遊主要包含:煤炭、磷礦、礦建材料、非金屬礦等資源類大宗貨物,預計2025年通過水富港集疏運總量達2000萬噸以上,主要發運至下遊重慶、宜昌、武漢、南京及長三角區域。
2018年8月13日,交通部下發《深入推進長江經濟帶多式聯運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構建鐵水聯運系統,完善幹支直達、通江達海、區域成網的水運基礎設施體系,加快解決鐵路進港「最後一公裡」,大宗散貨鐵水集疏港比例力爭達到90%。2019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總體要求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的指導思想。
水富港董事長助理馬濤說,水富港規劃實施「鐵、公、水」聯運運輸結構,隨著2020年水富港鐵路專用線及水麻線聯絡工程的建設,火車可直達水富港作業區,形成「鐵、公、水」無縫聯運。優良的水深及集疏運條件,將改變雲南省及金沙江流域等西部區域大宗物資鐵路運輸方式的單一選擇,改變傳統運輸結構,降低社會發展成本,發揮最大社會效益。
建設以水富港為核心的綜合交通樞紐,就是要充分發揮長江水道橫貫東西、通江達海,內昆鐵路縱穿南北,連接腹地的優勢,搭建起更加完善的航運、貿易、口岸、金融服務體系,使其成為雲南省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產業聚集,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推動物流和商貿發展的重要平臺。
圖為:省發改委副主任趙修春蒞臨水富港
綠色發展 助推脫貧
水富港的建成投產為契機,對金沙江流域沿線各港進行調研,完善金沙江港口規劃,促進港口一體化運營,建設好綠色、智慧新型港口。設立水上服務區;岸電設施建設;全面實現船舶油汙水接收集中處理;大力發展LNG動力環保船型。後期隨著金沙江水域港口精細化規劃實施,水富港將把握港口樞紐升級、港口智慧化建設、港口管理提升、港口協同發展等方面做足功課,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重大國家戰略。
馬濤還介紹,深化港口與金融機構合作,吸收社會資本,拓展投融資渠道;充分利用好中央和地方已有的資金補貼、港口退稅、保稅物流等發展扶持政策,加快提升港口服務效率。以水富港為平臺,加強優秀年輕幹部隊伍建設,注重專業能力培養,打造素質優良的水運人才隊伍,為水富港及雲南省水運發展夯實人才基礎。水富港的建設發展,不僅將有效促進昭通市運輸、流通、商貿等相關行業快速發展,還將迅速改善昭通市的投資和發展環境,有力帶動昭通市及鄰近地區的經濟發展,為烏蒙山區特困地區農村扶貧開發做有力支撐。
圖為:省紀委省監委調研組蒞臨水富港視察指導工作
劉曉東還介紹,隨著水富港擴能工程的試運行,拉開了水富港及金沙江流域港口精細化規劃發展的序幕,認真貫徹執行了對長江及內河流域科學、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講話精神,水富港將進一步提升港口通過能力以及對內陸腹地的輻射能力。譜寫雲南港口航運新篇章。
昭通是雲南東向開放的「橋頭堡」,建立聯繫長江經濟帶和成渝經濟圈的主要通道;是一肩挑兩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節點,向東連接重慶、武漢、上海三大長江航運中心,對接成渝經濟區、長江經濟帶及上海自貿區,向南連接昆明以及東南亞、南亞等市場經濟體,融入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孟中印緬經濟走廊;是雲南建設「三出境,兩齣省」交通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水富港是這大通道上的重要一環,未來如何引領昭通乃至雲南融入長江經濟帶,水富這座新港城蓄勢待發。(田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