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止回閥閥芯減振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07:13:21
專利名稱:截止止回閥閥芯減振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一般工程中閥的減振技術領域。
在高壓氧氣輸送管道上經常安裝一個截止止回閥,它起著截止閥和止回閥的雙重作用。當其應用於壓力有波動的管網時,存在一個因閥芯振動而損壞閥門的問題。
以下結合附
圖1來說明截止止回閥的工作原理是閥杆1和閥芯2之間是間隙配合,配合間隙在0.8mm左右。由於配合間隙較大,故彼此之間幾乎不存在摩擦力。當氣體由進口管3進入閥芯下部後,就在閥芯上產生一個向上升的力F1,這樣當閥杆向上旋時閥芯就在這個力的作用下也向上升,從而將閥門打開。閥門出口管進氣後就在閥芯的上部產生一個力F2,其作用方向與F1相反。F1、F2和閥芯的重力G產生平衡即F1=F2+G而使閥門處在打開位置。而當閥杆向下旋時,閥芯在閥杆壓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動最終將閥門關閉,從而起到截止閥的作用。當閥門處在打開位置,而進口管突然失壓時,由於F2和G的共同作用而使閥芯下落防止氣體倒流,從而起到止回閥的作用。當進口管壓力恆定即F1大小不變時閥芯保持靜止,而當進口管內壓力波動較大時,則F1發生較大變化,從而使閥芯上下振動而撞擊閥門密封面,時間一長必將導緻密封面損壞而使閥門報廢。對於使用活塞式壓縮機的管網普遍存在壓力波動較大的情況,因此閥門損壞的現象也就時有發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原閥門在壓力波動管網上應用經常被損壞的問題,設計一個圓筒式圓套,安裝在閥芯上閥杆孔位置,以增加閥芯與閥杆之間的摩擦力,而避免閥芯上下振動撞擊閥門密封面。
本實用新型主要靠如下結構實現。截止止回閥閥芯減振裝置,由閥芯、閥杆和圓套組成。在所述的閥芯上閥孔位置安裝一個圓筒式圓套;該圓套外徑相對閥芯上閥孔直徑有0.05毫米的過盈量,其內徑與閥杆直徑有0.30毫米的間隙;閥杆裝在圓套的內孔內。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附
圖1是閥門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圓筒式圓套結構示意圖。在圖中(1)閥杆,(2)閥芯,(3)進氣口,(4)出氣口,(5)圓套。具體設計是增大閥芯上閥杆孔的直徑,具體增大量根據閥杆孔的壁厚決定。同時用聚四氟乙烯加工一圓套,使其外徑與增大後的閥杆孔有0.05mm的過盈量,其內孔與閥杆有0.30mm的間隙。將圓套裝入閥杆孔內,由於兩者是過盈配合,因此彼此將緊緊地聯接在一起,然後再將閥杆裝入圓套內就構成了閥芯減振裝置。這樣當F1減小時,由於存在摩擦力,閥杆將限制閥芯下落,同時由於F1波動很快,所以不等閥芯下落則F1就又已經復原了,因此閥芯仍保持相對靜止而避免了上下振動,從而也就避免了閥門的損壞,延長了閥門壽命。
下面以DN100閥門為例說明DN100閥門閥芯的閥杆孔壁厚為10mm,閥杆直徑為28mm,從而確定閥杆孔直徑的增大量為8mm,加工一個壁厚為4mm的聚四氟乙烯套(具體形狀見附圖2),控制其外徑與閥杆孔有0.05mm的過盈量,內徑與閥杆有0.30mm的間隙。將聚四氟乙烯套裝入閥杆孔內,再將閥杆裝入圓套內即可。由此可見,該裝置很好地解決了因閥芯振動而損壞閥門的問題,同時也不影響原閥門的性能,因此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權利要求1.截止止回閥閥芯減振裝置,由閥芯、閥杆和圓套組成,其特徵在於在閥芯上閥孔位置安裝一個圓筒式圓套;該圓套外徑相對閥芯上閥孔直徑有0.05毫米的過盈量,其內徑與閥杆直徑有0.30毫米的間隙;閥杆裝在圓套的內孔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一般工程中閥的減振技術領域。在氣流有脈動的管網中,存在由於壓力波動造成截止止回閥閥芯上下振動而損壞閥門密封面的問題。本實用新型設計一個增加閥杆與閥芯摩擦的裝置既在閥芯上閥孔位置安裝一個圓套;該圓套外徑相對閥芯上閥孔直徑有0.05毫米的過盈量,其內徑與閥杆直徑有0.30毫米的間隙;閥杆裝在圓套的內孔內。從而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文檔編號F16K1/02GK2462157SQ0026384
公開日2001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00年11月27日 優先權日2000年11月27日
發明者魏殿彬 申請人:天津天鐵冶金集團有限公司